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307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docx

维新学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方案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我国,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的全面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教育的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方法与途径,已是时代的呼唤,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教育部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新世纪的教育要求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方法,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我们注意研究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的变化与教育技术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及研究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有关此类课题的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本课题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学科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思路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综合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同类课题研究中具有超前意识。

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新课题。

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的重要意义。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已经多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从而大大改进了教学信息的传输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但由于旧的教育观的影响,对电教媒体绝对化或简单化的理解和运用,有些课虽然运用了电教手段,得到的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由于受资源、教学内容的限制,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由此我们感受到,如何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因此,我们提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这一课题。

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多样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使得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

3、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我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的配备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学校配有100多台微机,配齐了VCD、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等设施,开通了校园网。

满足了教育教学研究的需要。

再加上各级领导的大力扶持,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以现代教育技术创造特色”的发展战略,定能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稳步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2、课堂教学的整合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教学资源与教学各要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内各要素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产生“聚焦效应

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指把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里的教师、学生、教材有机的结合,并非将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也不可能用于解决课堂教学的所有问题,也不是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4、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指通过确立课题,研究并解决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技术融合到教材、备课、课堂各环节以及对学生评价等诸要素中,从而最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系列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与假设

(一)借鉴的主要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

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得到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学习媒体,学习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理论和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对传统课堂教学给予提升和深化,特别注意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并非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要寻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例如,对于训练学生记忆为主的教学内容。

如果学生处于年龄比较小,记忆能力比较强的发展阶段,使用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法的软件可以相当有效;而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强、年龄比较大一些,学习目标明确而且有一定自制力的学生,使用建构主义的资源库与Internet教学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两种方式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能够使得学生不仅学会有关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学习。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的若干思想和方法

3、马列主义哲学方法论马列主义哲学方法论,要求我们用整体联系、辩证思维的观点去认识、研究教学过程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调整教学内容、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广泛应用教育信息资源等。

(二)理论假设

如果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马列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我们一系列的研究,即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科学地进行整合,那么就能大大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有力地推进课程改革。

四、研究目标:

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

1、理念是实践的先导。

信息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带来了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改革是否取得成效,在于人的观念和行动,在于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和更新,通过本课题研究,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2、教学管理人员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并较好地运用于日常管理的全过程。

教师能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利用多媒体“交互性、模拟性、动态化”优势,优化课堂结构,构建课堂教学策略和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3、在已有课程的学习中,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4、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6、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法,进一步研究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7、收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  

8、分析、撰写电教论文、案例、制作课件等;探索和实践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究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学手段,实现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根本,以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

9、建立初中各学科教学资源库、电子教案集。

五、研究对象

维新学校小学部全体班级和学生

六、研究内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环境下,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建构的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校本师资培训新模式

对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应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教育、教学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工具,把信息技术的运用看作是各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学生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我们要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而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教学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七、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特征,创建信息技术培训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

  

2、行动研究法:

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偏重于建立理论或归纳,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3、自然实施法:

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4、观察法和调查法。

八、实验检测

1、参加课题研究的主研人员利用多种媒体上课要成为自觉的行动,并能熟练地运用录音、幻灯、录像和课件上课,上电教课的节数逐步达到上课总时数的70%以上。

2、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明显增强。

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进行求异思维,敢于提问,质疑的学生逐步达50%以上;能积极参与讨论问题,主动争取发言的学生达90%以上;并能积极地的利用网络收集学习资料。

九、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落实课题,完善细则(2013年4月~2013年7月)

1、完善课题实施细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落实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并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积累材料(2013年9月~2014年7月)

1、开展实验课教学

(1)课前利用校园网查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2)课上交流

(3)梳理概括

(4)巩固提高

2、整理案例,反思得与失,总结经验。

3、实验教师交流学习

4、每学期举行电教优质课、教案设计、电教教材制作和电教论文评选,并收集资料。

5、探索网络环境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

整理总结,撰写实验报告(2014年9月~2014年12月)

1、参加课题结题培训会。

2、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纳整理。

3、汇总教学课例、案例、论文、电子教材。

4、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十一、研究的组织管理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

窦全伟校长,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和课程研究的全面领导;

副组长:

白国平,马成生,负责课题组各成员、学校相关的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成员:

段成月,党万金,负责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分析,课题档案管理,参与课题实践研究。

2、实验教师

白国平李万忠韦月何启霞张永清段成月党万金张生清王春兰靳旭敏李应俊

3、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分工:

姓名

任教

学科

能力层次(市、县、乡、校名师、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达标教师等)

研究分工或分支

白国平

数学

县级骨干

负责资料的收集,主持教研课题,材料整理

李万忠

英语

镇级骨干

英语课题研究

韦月

语文

镇级骨干

语文课题研究

何启霞

语文

镇级骨干

语文课题研究,汇报课

张永清

英语

县级骨干

英语课题研究

段成月

语文

镇级骨干

语文课题研究

党万金

数学

镇级骨干

数学课题研究

张生清

数学

镇级骨干

数学课题研究

王春兰

数学

县级骨干

数学课题研究,汇报课

靳旭敏

科学

镇级骨干

科学课题研究,汇报课

李应俊

科学

镇级骨干

科学课题研究

十二、保障措施

1、领导推动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深入备课组、学科组参与研讨;深入课堂看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其顺利实施。

2、科研引动

学校教科组本着“科研领先”的原则。

花大力气,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术引导教师在课程整合上下功夫。

一月举办一次教学研讨交流会,深入课堂听课,规范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一切教学教研活动及时,务实,低耗,高效,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

3、典型带动

教科室及时挑选优质课进行研讨,将信息及时反馈本人,然后组织各学科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培养典型,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带头作用,辐射作用。

4、制度推动

学校制订专门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确保课题的全面实施。

5、经费保障

学校负责教师学习、培训等一切和实验有关的费用以及电教器材的购置经费。

6、、广泛启动,形成氛围

在原有培训基础上,实施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掀起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的高潮。

继续学习基本的文本处理,提高幻灯片制作技能,使之在教学中达到更好的运用。

进一步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让信息技术进课堂、进教室。

首先,我们采取了一定的行政措施,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

在本学期,开展一轮教师课件展示比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结构的探索选拔课,从中选拔优秀课件和课例。

  

2、组织技术,开发课件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大量的课件,我们根据教师们信息技术学习的情况,选拔一批骨干力量,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库及互联网络资源开发课件,为信息技术进课堂扫平障碍。

  

3、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书籍,丰富研究人员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提高研究能力;组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书籍,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实施培训,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方案。

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使理论文章上台阶、上档次。

4、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

为使研究人员,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与市、县主管部门联系,参加召开了有关课题研究的会议,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促进自我水平的提高。

  

5、配合教育研究,加强校园网和相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维新学校小学部课题组

2013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