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加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276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以内的加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5以内的加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5以内的加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5以内的加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5以内的加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以内的加法.docx

《5以内的加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以内的加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以内的加法.docx

5以内的加法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39页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3张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复习旧知

游戏:

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

谈话:

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提问:

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

(板书:

3+2=5)

读算式:

3加2等于5。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2

小结:

“+”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

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

算式中的每人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

谁知道得数多少?

是怎样想的?

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1

谈话:

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看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

想想做做2

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

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集体订正。

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在书上填得数。

3

想想做做3

(1)出示加法算式:

1+1=(),你能说出结果吗?

(2)出示:

2+1=(),1+2=()。

得数填在书上。

4

比较:

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小结:

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

(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

想想做做4

师:

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1)出示图1。

(2)根据图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

集体订正。

2

想想做做5

(3)学生说说图意。

(4)根据这幅图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

(5)根据这幅图说一个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吗?

小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学生列加法算

式,说含义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在观察、操作实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

出示3个水果,演示拿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

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

现在还剩几个?

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

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学生回答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老师板书:

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5-2=3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汇报各级一的想法。

小结:

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装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

汇报:

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可以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1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2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4.想想做做4

游戏“小猫钓鱼”:

教师把每张卡片上版式得数贴在黑板上(鱼),下面的小朋友手持卡片上算式当钓竿,到黑板上找得数。

看哪个小朋友能钓中,钓中的小朋友,这条鱼就属于他。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5.展练习:

()—()=1()—()=2

总结

提问: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

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

教学目标: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制计算规律。

教学准备:

挂图,教具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

“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

”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

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几个桃?

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1

操作学具。

讲述:

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

请你们用学具里的图片代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学生摆好后,指名上黑板演示。

2

教学例1

师:

请大家把书翻到42页。

这面书上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

把看到的告诉同桌。

提问:

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

为什么要用减法算?

等于多少?

为什么等于0?

指定3个说图意。

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

教学例2

交代:

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

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

列出算式。

(板书)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

5+0=5

左边一盆右边一盆两盆一共

开的朵数一朵也没有开的朵数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4

教学“想一想”

师:

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小黑板出示0+3和3-0)

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提问:

0+3为什么等于3?

3-0为什么也等于3?

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说说怎能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5

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

想想做做1

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

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1。

树爷爷对小猴说:

“兴要你能算出一共有几个桃,我就把这些桃送给你。

”你们愿意帮助小猴算一算吗?

提问: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

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

晚餐它吃了几个?

还剩几个?

请完成在书上,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订正。

2

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一天,小老鼠意外地捡到了4个土豆,可高兴啦。

可是回家一看,口袋空空的。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请你帮小老鼠算一算,它捡了几个土豆?

掉了几个?

还剩几个?

如果小老鼠发现口袋破了,马上从原路回去把土豆全部捡起来,算算现在它有几个土豆?

小老鼠把口袋补好了,土豆一个也掉不出来。

你又能想到什么算式呢?

板书学生说的算式。

列出算式,说说是怎样算的?

列出算式

3

想想做做2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级交流,全班交流。

4

想想做做3

你看到了什么?

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5

想想做做4(口算)

口答后,引导比较:

横着看发现什么?

竖着看呢?

6

想想做做5、6

(出示小黑板)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书上。

板书设计: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

5+0=5

左边一盆右边一盆两盆一共

开的朵数一朵也没有开的朵数

和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和直观图学习其余和是6、7的加法,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巩固6、7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教具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故事导入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

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

“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是7的算式多。

”7说:

“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

”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

(出示课题)

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

操作学具。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

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

现在我们把和是6、7的加法算式都写出来了,你们比一比,哪个多呢?

学生摆一摆,写一写。

学生汇报所写的算式。

(教师写在黑板上)

2

教学例1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

(2)提问:

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6+1=7,1+6=7)

(3)质疑:

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4)教师左手拿2枝笔,右手拿5枝笔,分别叫前后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

(2+5=7,5+2=7)

(5)提问:

这两道题中发现了什么?

结论:

两个数相加,调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3

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3个青椒,4个红辣椒,再出示括线和问号,告诉学生:

这是括线和问号。

(3)请学生互相说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2)让学生猜猜括线和问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学生列出算式。

(3+4=7,4+3=7)

4

想想做做2——说一说

让同桌学生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再指名说,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说说怎能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5

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6

想想做做4(出示小黑板)

提问:

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整理成:

1+5=65+1=61+6=76+1=7

2+4=64+2=62+5=75+2=7

3+3=63+4=74+3=7

在书上作出结果,再整理。

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

1

想想做做1

青蛙王国在进行跳伞表演,可是下面有两个湖,小青蛙不知该往哪个湖里跳,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帮它们。

弄清题意后,让学生用线连一连。

2

想想做做1——看图计算

看清题意,学生独立做题。

学生板演结果。

3

想想做做2

请学生互相说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4

想想做做5

先让学生有序的把蜜蜂分成几和几,再填空

列出算式

5

想想做做6

列出多个算式

6、7减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7页

教学目标:

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愿意与别人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学会6、7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

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自主探究

学生观察情境图。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建立模型

1

同学们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哪种方法更能表达图意呢?

(1)学生评价,教师引导。

(2)学生讨论并列出算式。

7-3=47-4=3

2

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述想法。

应用拓展

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

智慧爷爷很高兴,他要奖给你们一些礼物,只要你们答对问题,礼物就属于你们。

1

想想做做1,看图列式

(2)交流时重点探讨第3幅图。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

想想做做2

让学生先说图意,再填写算式和得数。

3

想想做做3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自己画线连一连。

4

想想做做5

7只蜻蜓,飞走几只,还剩下几只呢?

填完7-()=()后,再交流。

5

想想做做6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回答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提问题的能力。

6

想想做做4,“吃蛋糕”比赛

蛋糕上写着3组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练习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48-49页

教学目标:

5以内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和有关6、7的加减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逐步培养发展、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计算练习

想想做做1

游戏:

出示两张卡片,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再把两个小的数列成两个算式。

2

想想做做2

(1)观察图,说明从几号房子里抽出的卡片,算式得数都是几。

根据得数说出其他的加法算式攻减法算式。

你知道每只蜜蜂还能拉出哪些卡片?

3

想想做做3

(1)学生做在书上

(2)出示小黑板

学生做完后,集体校对,订正

指名学生板演

解决实际问题

1

想想做做4

(1)看清图意

(2)列出算式

(3)交流算法

说说图意

学生交流,对自己的算式作简单的解释

2

想想做做5

(1)说清图意

(2)列出算式

(3)交流自己的想法,讨论两题的算法为什么不一样。

3

想想做做6

(3)观察插图

(1)看图

(2)学生自己提问题

(4)学生填空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找规律

1.图中有哪几种形体?

2.第一行各种形体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吗?

(是按:

长方体,球,正方体,圆柱这种次序重复)

3.再看图说出3个箱子里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4.第二行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回答。

和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1页

教学目标:

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学生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挂图2幅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

出示游泳活动的情境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

集体交流:

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可以怎样算?

(板书:

5+3=(),3+5=())

怎么想5加3和3加5等于几?

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2)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

(板书:

8-3=())怎样想8减3等于几?

(3)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

怎样列式?

(板书:

8-5=())怎样想8减5等于几?

3

提问:

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

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算式之间的关系。

4

试一试

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1)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

让学生结合图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

想想做做1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2)集体订正:

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为什么第二幅只列出了两道算式?

2

游戏巩固

游戏一:

帮帮小河马。

出示()+()=8,说明,小河马遇到难题了,看它多着急啊!

你能帮帮小河马吗?

游戏二:

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的音乐声中出示“想想做做3”,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同桌相互交流。

游戏三:

放鞭炮

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4”,指名口答。

让同桌一起用数字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如答对,其余学生发“嘭,啪”声;如答错,则发“嗤”声

3

想想做做5

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4

想想做做6

小组合作探讨:

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板书设计:

5+3=88-3=56+2=8

3+5=88-5=32+6=8

8-2=6

8-6=2

和是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页

教学目标:

经历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喜欢学习数学,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学生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算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教具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操作学具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把9朵花分成两堆,说出4道算式。

现在我们把4个算式都写出来。

(教师写在黑板上)

2.想想做做8

出示小黑板:

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9?

()+()=9

学生摆一摆,写一写。

说说各种分法,汇报所写的算式。

学生上黑板操作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写出算式。

3.想想做做9

出示小黑板

小鱼在吹泡泡,你先数数有几个泡泡?

价钱能用小鱼身上的9和泡泡上的数字列减法算式吗?

并且算出得数。

4.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课题:

和是9的加法和9减几

学生列式,并计算结果。

学生小结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10

出示题目。

2.想想做做11

小鸟刚刚学会飞,可是它第一次飞出去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它找找它们的家好吗?

学生分4小组比赛。

学生帮小鸟找找应飞回哪个家。

3.想想做做12(开放题)

小黑板出示:

()+()=99-()=()

你能填出几道算式?

学生有条理地归纳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出来。

练习四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53页

教学目标:

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具有必要的计算能力

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具,小黑板,口算本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计算练习

1

口算练习

学生先进行口算练习,做完后交换,集体校对。

2

想想做做1

观察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板书算式。

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相互交流,说说息的想法以及各道算式的具体意思。

3

想想做做2

(1)学生同桌活动,用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相应的算式。

(2)写出算式并计算结果,同伴间相互检查和纠正。

(3)汇报结果。

指名学生板演

口算比赛

想想做做3

给学生2分半钟时间时进计算。

给学生排名次。

进行集体校对,订正。

练习四

(2)

教学内容:

课本第54页

教学目标:

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具有必要的计算能力

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具,小黑板,口算本

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口算练习

学生进行口算练习,集体校对。

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让学生说说图意,算式以及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5

(1)让学生凭经验说说题目左图中一共有多少人?

你准备怎样列算式,要算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

可通过摆学具帮助理解。

第1人8人

|

(2)组织学生讨论右下题图中三角旗上的8人是什么意思。

你准备怎样列算式,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说说前面有7人,再研究怎样列式计算。

开放题(想想做做6)

图中画的是什么?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根据刚刚提的问题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提问,并说说算式及结果。

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56页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正确计算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