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214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docx

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

专题一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上)

    

内容提要:

   

(一)历史学科能力要求总论

   

(二)能力要求之一

     (三)能力要求之二

    (四)能力要求之三 

    (五)能力要求之四 

    (六)能力要求之五 

正文:

(一)历史学科能力要求总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历史高考命题的新动向,集中为一点就是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考试转化,纵观近年高考更可判定:

“能力型高考”将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作为高考命题依据——《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就有关高考考查的知识、能力及层次要求等问题,明确提出了十项能力要求,这不仅为重在能力考查提供了权威依据和实施手段,也为师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了行动指南。

因此,深入研究、理解这十项能力要求,将是攻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考”的高考的第一步。

  以下便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说明》十项能力要求:

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2.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3.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9)史论结合

4.文字表达

(1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专题二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要求阐释与应用(下)

内容提要:

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分述:

1、能力要求之六

2、能力要求之七

3、能力要求之八

4、能力要求之九

5、能力要求之十

正文:

 

[能力要求之六]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归纳”是指将众多具体事实分门别类地由个别到一般,以简明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比较”是指依据事物的联系性、区别性来求同或求异,有类比和对比。

“概括”则是指联合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形成规律性的道理。

本项的归纳、比较、概括这三种能力考查往往是同卷共显,虽然它要求的知识容量很大,但由于它基本上是要求人们将历史知识按特定要求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更多的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初级历史思维的能力,所以只要求做到准确、合理,周到便可以了。

[典型题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齐嘉汝忠义也。

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摘自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

材料2: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

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摘自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回答:

①据材料1,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摘抄原文)。

②据材料2,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摘抄原文)。

③概括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1996·全国高考)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和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首先粗读,大致理解两段文字所体现的外交思想含义。

其次,分析命题意图,明确题意,要求根据材料归纳要点,而不能用原文,这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归纳时注意两个层次,一是对外态度;二是采取政策。

第③问难度较大,要求对比异同,并进行分析、归纳,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即两人都有欢迎外国人来华的倾向,而且都以天国是主权者的身份自居;又要找出区别,即杨秀清对外国了解甚微,盲目自大,并抱有幻想;而洪仁玕则在了解较多的情况下对外国持谨慎态度。

最后,以史料为依据,准确地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表达出答案。

第①问答案:

以天朝上国地位自居,表示欢迎外邦人来访;准许外邦人自由活动,希望他们帮助太平军反清。

第②问答案:

承认西方国家长处,主张有限度的开放;外人活动应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国的政策法制。

第③问答案:

共同处:

都体现了太平天国自主精神,表明了愿与外邦交往的态度。

不同处:

前者自尊自大又抱有幻想,后者较为切实且对外邦人有所警惕。

[举一反三]概括、比较、归纳等项能力往往渗透在各大题型之中。

以此题为例,对历史学习大可灵活变通,按国别、按阶段、按阶级派别,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类别等等不同层面进行归纳、比较,可以求同,也可求异。

这种知识整合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如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既可概括、归纳其特征,又可进行比较,1984年高考问答题就是关于“英、美、法、日四国资产阶级革命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各有什么特点?

”又如中国近代历史各阶级的探索,既可概括归纳其实特点,也可进行比较,全国高考试题中涉及这一内容的试题有:

“比较中国近代史上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指出他们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

”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也有关于:

“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各自持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由此可见,高考不回避重点,对重点内容的考查会是多次、反复的、但提问的角度肯定会变化,形式会灵活多样,所以我们认为复习时候,用好历年的高考题,注意触类旁通是很有必要的。

如1994全国高考考查学生归纳、比较、概括能力的典型的问答题是:

“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

”题目中涉及的中国维新变法和法国的启蒙思想分别是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运用发散思维,对这两个重点内容我们可以重新设计以下问题:

1.结合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比较法国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

2.试从社会历史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比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

我们认为,这样举一反三的训练、思考,会有异曲同功之妙。

[能力要求之七]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

本项要求结合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专题特征,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各方面进行分析、综合,然后对其历史地位、作用或影响作出价值判断,也就是作出客观的评价。

由于客观性思维较能体现历史感,它是历史的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点,带有较强的情感和情景意识,是走向辩证思维的唯一阶梯,所以能力要求之七可以讲是既“上承”了能力要求六,又比能力要求六的思维力度要高一些,“下启”了能力要求八,是历史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

[典型题例]1906年孙中山说: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束,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A.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B.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思想

C.认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1995·全国高考)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历史观点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及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1906年可判断这是一段孙中山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革命的理论。

关于民族革命,孙中山只阐明了国内满族、汉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却并未分析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问题,故排除A项,选定B项。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孙中山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后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立宪政体,因此其意义就具有民族民主双重性。

而其本身亦蕴含了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故正确答案为B、C、D。

[举一反三]历史分析能力强调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发掘知识内容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历史规律。

历史评价能力则体现学科特色,基本要求立场正确、观点正确、方法正确、结果正确。

考生可以此题为例,设计几道分析评价题目,如评价孙中山;分析评价“三民主义”;评价辛亥革命;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其领导的民主革命。

高考历来比较重视对历史分析、评价能力的考查,几乎历年的高考题都有这方面的考查要求。

选择题和问答题是考查此项能力的基本题型,材料解析题也考查具有此项能力的功能,上述的典型题例,便是以材料式选择题形式考查了这一能力的。

至于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这一能力的高考题也很多,如:

简要评述清康熙帝的主要功绩和过失;简要评述李鸿章活动的几个主要方面。

颇具典型的要数1992年全国高考第48题: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

‘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杨贵妃足以败之’。

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价赵翼的这一观点。

”依此类推,在复习中应重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观点、阶级派别、历史现象等等的分析、评价。

[能力要求之八]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提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本项能力要求强调运用学科观点,特别是史学理论观点的能力。

它强调的理论性具体要求是:

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具有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思维特征,它除了要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察外,还要着重分析事物本质和它的历史倾向,从而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考生去做大学问、大文章,因此在此项能力之首是冠以“初步”作为限制。

按国家考试中心的刘凡先生的解析,“初步”的含义有三,其一:

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的;其二:

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分析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系统的;其三:

其论述具有认识意义,要防止把“初步”的含义理解为仅仅懂得理论条条的做法,对号入座的做法,也就是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仅仅当做纯知识来学习,要化作精神和灵魂,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人民群众及个人地位与作用的观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观点,原因与结果,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观点,现象与本质的观点等,备考学生应认真领悟,并恰当运用来阐释历史。

[典型题例]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B、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资本阶级在政治上要求实行民主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运用史学理论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新文化运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范畴,选项中只有B项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可以选定B项是正确的。

[举一反三]以此题为例,可将课本各章节中涉及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的知识进行归类。

如欧洲资本主义萌发最早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佛罗伦萨等地(经济基础),这决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上层建筑)亦最早兴起于意大利;中国民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经济基础),这决定了此时中国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上层建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这决定了此时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上层建筑)有进一步发展,掀起维新变法运动等。

以此题为例,也可将运用理论解题的方法引入历史复习中。

如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不断变化的原因问题可以用阶级观点分析;战国各诸侯国进行变法可以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分析,诸如此类。

[能力要求之九]史论结合。

该项能力强调应具备掌握历史学科确凿无误的历史事实和正确无虞的基本观点相结合的能力。

[典型题例]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

“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

(1992·全国高考)

[命题意图]本题虽只涉及《唐朝的衰落》一章的内容,表面上也只围绕一个人物展开设问,但却要求考生从已知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提示历史的本质,它考查了学生是否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史论结合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可谓“小切口,深分析”的典型范例。

[解题思路]审题时弄清题意应含有三个层次,其一,明确史家赵翼的观点;其二,明确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其三,运用史学观点评论赵翼的观点,难点突破在于善于史论结合。

由此方可得出正确答案: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

杨贵妃受宠,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朽的表现之一。

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是不对的。

这一表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身上是不对的。

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影响。

(评分说明:

能把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加1分;凡能明确地从全面和片面、现象和本质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角度进行分析评论,并言之有理的,加1分)。

[举一反三]以此为例,可以做两方面的训练,一是论从史出,即可以以教材中现成结论做为论证观点,从课本中提取有效信息为论据,进行全面的、深刻的分析论证,培养论从史出的论证能力,如结合鸦片战争的史实,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二是史论结合,即历史事实与史学理论观点巧妙结合运用,如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时,除分析具体史实因素外,还都可用阶级观点,即农民阶级局限性来分析。

[能力要求之十]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历史学科前九项能力要求都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所以文字表达能力实际上是前九项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在前九项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综合要求。

历史学科所要求的“语言准确”,注重的是史实表达的准确、概念表述的准确、说明论证表述的准确。

历史学科所要求的“逻辑严谨”指的是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应是有序的的而非罗列的,应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应是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应是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而非空洞无文、自相矛盾的。

下面就以1995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第41题为例,把参考答案和两份考生的答题,全文移录,供同学们分析比较,以加深认识。

(注:

甲、乙两份考生的答题引自《历史教学》1995年11期,分析则为我们的意见)。

 

1995年全国历史高考第41题题目

正确答案

甲考生的答题

乙考生的答题

第一问:

司马光说:

“(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

“(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

(3分)

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

(3分)

军事方面:

汉武帝和秦始皇都进攻过匈奴等少数民族,巩固边防。

役使百姓:

秦汉时,农民都受到国家控制,交纳赋税服兵役、徭役,负担很重。

思想控制:

都是为了加强政治上的统治,在思想上加强专制,束缚臣民思想。

总之,二人都是地方阶级政治家,措施的目的都是维护自己统治。

汉武帝与秦始皇军事上类似,秦始皇对匈奴采取战争,汉武帝也同样,前199对匈奴战争。

役使百姓:

秦始皇对百姓有多种徭役,兵役和“刑法”。

汉武帝:

也采取“分封王侯”来欺压百姓。

加强统治:

秦始皇:

用韩非子理论来统治而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儒家思想来统治。

 

 

 

 

 

 

 

 

 

第二问:

比较秦皇、汉帝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11分)

1.军事行动方面:

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伐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

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戍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

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

(2分)西汉建立后,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因此汉武帝得以彻底击败匈奴,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生产发展。

(2分)

2.役使百姓方面:

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建宫室,营造陵墓,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生产遭到破坏。

(2分)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与秦始皇的滥用民力不同。

(2分)

3.加强思想控制方面: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虽然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1分)但前者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光大了儒学,而后者则起了箝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劣作用。

(2分)

(1)两者统治时背景及经济基础有异:

秦刚刚结束春秋战国的的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生产遭破坏,人民渴望安定。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至汉武帝时,封建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经济基础是军事后盾,秦始皇在封建经济不甚发达的情况下穷兵黩武,发动军事进攻。

他派兵攻打匈奴和越族,是侵略扩张,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必然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大阻碍。

破坏人民生产生活。

汉武帝时期,粮食、战马等物资充足,战士训练有素、具备武装进攻匈奴的条件,因此军事顺利。

(3)秦始皇残酷役使百姓,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使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

汉武帝延续休养生息,修建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生产。

(4)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强调用严厉的法治镇压人民反抗,“焚书坑儒”,箝制思想,摧残文化,不利于长治久安。

汉武帝在政治大一统基础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提倡仁政,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

所以,秦二世而亡,汉延续二百多年。

秦亡的原因有许多

(1)秦朝徭役、兵役等各种赋税制度

(2)秦的刑法尤其严酷(3)秦朝经常对外战争,秦朝残酷统治导致灭亡,它又实行思想控制使得人民痛恨秦,又采用韩非子理论加强思想专制。

汉朝懂得秦亡的原因,能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在开始采取一些措施。

(1)让战争逃亡人员复员生产。

(2)减轻1/15。

(3)因饥锇买身为平民等等条件、汉景帝减轻刑法,减轻1/30税,提倡节俭,社会趋向安定。

(4)汉武帝对匈奴战争,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使的长久和平,创造很好环境,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5)汉武帝采取儒家思想,提供“仁”,以德治民,得到人民拥护,这同秦的特点完全不一样。

这样上述材料说明,汉代吸收秦亡一些原因而一些有利政策。

 

 

 

分析

秦皇,汉武是教学的重点,本题要求考生多角度,全方位去比较两人的重要活动,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认识“秦亡汉兴”的原因。

本题的知识和能力内涵十分丰富,强调了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从能力的测试力度来看,更是几乎包括了《考试说明》的全部内容。

1.能理解题意,审题正确。

2.表述基本清楚,较有条理,逻辑性较强。

3.基本上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4.但某些概念不正确,如第一问中把“地主阶级政治家”写成”地方阶级政治家”。

5.史实说明不充实。

如第一问中的加强思想控制,缺乏史实说明。

6.个别地方用词不当或错误。

1.第1问审题尚好,但第二问审题失误,未能根据题意选取恰当材料作答,答非所问。

2.条理不清,文理不顺,如“减轻‘1/5’”,“提供‘仁’”等病句

3.罗列现象,开杂货铺,不会运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4.史实严重混淆,如把汉高祖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张冠李戴到汉武帝头上。

5.出现错误字,标点符号也有错误。

 

以上,我们对历史学科的十项能力要求逐条作了阐释,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十项能力要求虽各有侧重点,所要求的能力层次也不断提高,但它们之间的逻辑性是很严谨的,十项能力要求共同组成了能力要求的整体。

在试卷中,各项能力往往是“同卷共显”,“同题共显”的,上文所举的典型例题如1992年全国高考第48题,1995年全国高考第41题等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因此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强调的是把能力要求融合贯通,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专题二完)

  我们通过对上述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分析研究,认为可用以下图示来表示这十项能力:

 

    我们从上面的历史学科能力示意图中清晰地看到,《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按知识,方法、思维的含量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层次:

   第一层次:

基础层次,包括能力要求的第1、第2条,即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由于这两条能力要求突出了再认、再现的记忆能力,而没有准确的记忆,其他的能力层次都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是属于基础层次。

   第二层次:

提高层次,指的是材料处理或解析能力。

它包含了能力要求第3、4、5条,即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第三层次:

较高层次,指的是历史的阐释能力,包含了能力要求第6、7条。

它要求学生能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概括,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四层次:

升华层次,包含了能力要求的第8、9条,具体要求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做到史论结合,由于这已经涉及到学生的学以致用,创新思维的能力,所以是属于最高层次或者说是升华层次了。

   至于最后的能力要求第10条:

文字表达能力,我们认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前面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前面各项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综合要求:

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以能力层次为序,由基本能力到深层能力排列。

它们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表现出各自的独立性。

为了使大家对这十大能力要求有更深入的认识,下面的分述中我们将逐条作必要的阐释,并配有典型题例和举一反三的例子供学习、思考、应用。

(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分述

   [能力要求之一]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所谓“再认、再现”,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史实的原貌,这是考查记忆能力,由于这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所以历年高考各种题型的内容考查中无一不涉及到历史的记忆问题。

但要注意,不要误认为:

“再认、再现”考的必是死知识,死记硬背便可获得,这是一个误区。

事实上,死的知识是被包含在活的问题当中,所以,我们强调理解记忆,活学活用。

    [典型题例1]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1)传说中的人物

(2)建立了夏朝(3)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4)舜的儿子

A、

(1)

(2)B、

(1)(3)C、

(2)(3)D、

(1)(4)

(2000年全国高考广东卷)

[命题意图]本题既考查历史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还考查知识灵活运用的迁移能力,是考查记忆和运用历史知识的一道好题。

[题解思路]抓住题干限制词与“禹”有关的,解题第一步在准确记忆建立夏朝的是启,而不是禹这一史记的基础上,运用它便可排除含有

(2)这一选项的A和C。

第二步,运用尧禹舜时期实行的是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禅让制”,而不是王位世袭制这一基础知识,便可作出对D项的否定判决。

因而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举一反三]以此题为例,强化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历史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复习历史时需注重对这几要素的掌握,并灵活运用。

  

    [典型题例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的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995年·全国高考)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史实。

[解题思路]教材并无“闭关政策”这一历史概念的解析,但有一系列分散于课本各角落的知识点,如“中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