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9094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毒的急救技术.docx

中毒的急救技术

中毒的急救技术

一、中毒的定义

中毒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导致机体发生功能和器质性改变后呈现疾病状态甚至死亡,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随着全球工农业技术的不断更迭,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暴露在有毒物质下的机会大大增加,而毒物的管理和研究相对滞后,因此中毒发生的概率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也日渐显著。

中毒一般分类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所致,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快,如不尽早干预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慢性中毒是长时间吸收少量毒物的结果,一般起病慢,病程长,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易造成误诊、漏诊。

本篇主旨为急性中毒的急救技术。

二、中毒的治疗原则

1.迅速评估生命体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最危急生命的问题。

2.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终止与毒物继续接触。

3.清除体内已被或尚未吸收的毒物。

4.查明毒物的性质,如条件许可,及早使用特效解毒药。

5.积极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

三、中毒的治疗措施

(一)处理最危急生命的问题

患者中毒后,一经发现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如休克、严重低氧血症、呼吸心跳骤停、癫痫、脑水肿等问题,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如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纠正休克、控制抽搐、控制脑水肿等。

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尽早有床血流动力学检测,以指导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二)终止接触毒物

现场如有毒物继续泄露时,应及时切断毒源(如关闭阀门),并迅速脱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通风处进行急救。

如毒物经由皮肤侵入,脱去患者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和毛发(特殊毒物科用酒精、碳酸氢钠、醋酸等)。

如有胃肠道进入的毒物应立即停止服用。

(三)清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原则为及早、彻底清除毒物,这对改善病情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消化道进入的毒物,常用催吐、洗胃及导泻予以消除。

当毒物污染皮肤及溅入眼内,一般均应用温水彻底清洗,水温不可过热,以免增进毒物吸收,特别注意毛发及甲缝中的毒物残留。

1.催吐

适用于神志清楚且能配合者,昏迷、惊厥、吞服腐蚀性毒物及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禁忌催吐,严重心脏疾病及孕妇慎用。

一般有物理催吐和化学催吐两种方法。

1)物理催吐:

饮温水300~500ml,用手指或压舌板等钝物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不断重复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呕出为止。

2)药物催吐:

不建议在急诊科使用该法。

可用吐根糖浆15~200ml加人200ml水中分次口服,现已极少用。

阿扑吗啡为中枢催吐剂,皮下注射,成人剂量一般为2~5mg,约3~5分钟后即呕吐。

因其可引起呼吸困难、心动过缓、晕厥、体位性低血压等,故注射后要观察生命体征等。

2.洗胃

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

但对于服毒量大,无论时间多长,只要可能存在毒物残留,多数情况下仍需洗胃,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毒物的吸收。

对吞服腐蚀性毒物、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洗胃可引起消化道穿孔、出血,一般不宜采用;严重心脏病、主动脉瘤、休克的患者亦为洗胃禁忌;另需注意的是,惊厥患者插胃管时可诱发惊厥;昏迷患者洗胃有致吸入性肺炎之虞,故需做好气道保护,建议用细的胃管自鼻孔插入,用注射器抽吸胃内容物,再注人少量液体(100~300ml),反复灌洗;挥发性烃类化学物(例如汽油)口服中毒,如果反流吸人,可引起类脂质性肺炎。

灌洗液要稍加温,近37℃,防止洗胃后体温过低和水中毒。

否则患者可突然发生阵挛性抽搐,一若发生,立即停止洗胃,并予积极对症治疗[1]。

洗胃时,患者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此避免误吸。

选用粗大胃管,头部可由石蜡油润滑,经口腔向下插人50cm左右(经鼻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与耳垂至剑突的长度之和)。

确定胃管到达胃内后,首先抽尽胃液留作毒物分析,然后注人适量温开水反复灌洗(如已知毒物种类,可选用特殊的洗胃液),每次注入量200~300ml,不宜过多,以免毒物驱入肠内,直至回收液清亮、无特殊气味。

一次洗胃液体总量至少2~5L,必要时10L以上。

洗留完毕拔除胃管时,应先将胃管尾部夹住,以免拔管过程中管内液反流进人气管,引起误吸。

有机磷中毒时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中毒物可能由于肠道逆蠕动而进人胃中,可在拔除洗胃管后留置普通胃管反复洗胃。

不同种类的中毒可选用不同的胃灌洗液[2]。

1)保护剂:

吞服腐蚀性毒物后,可用牛奶、蛋清等保护胃肠粘膜。

2)溶剂:

饮入脂溶性毒物如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可先用液体石蜡150~200ml使其溶解而不被吸收,然后洗胃。

3)解毒剂:

与毒物起中和、氧化、沉淀等化学反应,改变毒理化性质,使其失去毒性。

如1:

5000高锰酸钾液,可使生物碱、蕈类氧化解毒。

4)中和剂:

吞服强酸时,可采用弱碱如镁剂、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

因使用碳酸氢钠后,可产生二氧化碳,使胃肠胀气,增加穿孔风险,故一般不使用。

稀醋、果汁等可中和强碱。

5)沉淀剂:

有些化学物可与毒物作用,生成溶解度低、毒性小的物质,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与氟化物或草酸盐反应,生成氟化钙或草酸钙沉淀。

2~5%硫酸钠可与钡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生理盐水可与硝酸盐作用生成氯化银。

2~4%鞣酸溶液(或浓茶)适用于生物碱、某些金属(砷、汞、锑等除外)和糖苷中毒。

3.活性炭[2]

大量研究表明,对于急性中毒(经口摄入毒物)病例活性炭疗效优于洗胃。

洗胃需要一定时间(清除毒物效果有限,也有一定风险),在洗胃过程中毒物正在被人体吸收,所以建议一旦发现急性中毒患者,应考虑立即予活性炭,这是避免病情恶化,减少消化道毒物吸收的最有效的方法。

活性炭用法:

一般可用1g/kg活性炭加水200~300ml,由胃管注入或自行摄人。

活性炭可用于绝大多数经口摄人的中毒病例,对昏迷的中毒病例、无起始症状型中毒病例、服毒自杀病例也应考虑使用活性炭。

但并非所有毒物都能很好地被活性炭吸附,如金属(锂、钾、铁、汞等)、醇类、有机磷类、氰化物、非水溶性毒物等,另外,强酸强碱中毒病例也不考虑用活性炭,因为它会妨碍随后的内镜检查,影响对食管、胃黏膜的观察。

4.导泻及灌肠

在催吐或洗胃后由胃管注人或口服泻药,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

泻药一般用硫酸钠15~30mg,加水200ml口服,也可用硫酸镁、甘露醇或山梨醇口服导泻,但对肾功能衰竭者,应监测血镁浓度;对中枢抑制的患者不宜用硫酸镁。

婴幼儿和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者,慎用泻药。

腐蚀性毒物禁忌导泻;脂溶性毒物禁忌用油类泻剂(如酚类)。

注意纠正导泻可能造成的水、电解质失衡等副作用。

当中毒本身已致严重腹泻,则可以不再导泻。

灌肠常用温水,以生理盐水或1%温肥皂水5000ml高位灌肠,以清除毒物。

对抑制肠蠕动的毒物(如巴比妥类和吗啡类)摄人或重金属所致的中毐,灌肠尤为必要。

新的肠道净化方法——全肠灌洗法,可在4~6小时内清空肠道,因效果显著已逐渐取代以前常用的温肥皂水连续灌肠法。

此法适用于大量摄人毒物,又不能催吐或洗胃清除者,如缓释胶囊、含铁片剂等,或导泻尚未发挥其作用前。

使用非吸收性化合物,如高分子聚乙二醇,引起大量腹泻,快速、有效地清除毒物。

在1~2小时内,需要4~6L液体,通常从鼻胃管滴入[3]。

(四)促进毒物的排出

1.强化利尿及改变尿液酸碱度

主要用于以原形从肾脏排出的毒物中毒。

补偿柜作为中毒疾病急救用药,对绝大多数化学品中毒治疗无效,且可导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

少数毒物如苯巴比妥、可卡因、水杨酸类、苯丙胺等可用强利尿剂,如速尿增加尿量促进排出,改变尿PH值等可促使毒物由尿排出。

方法:

①强化利尿:

如无脑水肿、肺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先以5%葡萄糖500ml静滴,继以5%葡萄糖生理盐水及5%葡萄糖各500ml交替滴注。

输液速度为每小时200~400ml,补液时加适量氯化钾。

同时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促进毒物随尿液排出;②碱化尿液:

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使尿PH值达8.0,可加速弱酸化合物如苯巴比妥和水杨酸类离子化,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增加毒物排出;③酸化尿液:

静脉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8g/d)或氯化铵(1.0~2.0口服或静脉滴注,6小时一次),使尿PH<5.0,有利于弱碱性毒物排出。

此外,对于锂中毒,常用大量生理盐水解毒,保证患者有足够尿量和维持一定的血钠浓度很重要。

但不清楚强迫利尿效果是否比保证尿量疗效更好[3]。

2.高压氧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髙压氧治疗已作为一种常规的急性中毒治疗措施广泛地应用,主要适应症有:

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和清除,加速一氧化碳排出,具有解毒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还能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②急性硫化氢、氰化物中毒,纠正缺氧,改善脑水肿;③急性中毒性脑病,利用高压氧在组织中弥散,增加脑部供氧,并可使脑血管收缩,有利于脑水肿消退;④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所致肺水肿,高压氧使肺泡内压和肺组织间歇压升高,以阻止毛细血管内液体向肺泡渗漏,并迫使气道内气泡体积缩小或破坏。

治疗方法:

压力2.0~2.5ATA(绝对大气压〉,1~2次/日,每次1~2小时,治疗5~20天,直至脑电图恢复正常为止。

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在不能进入高压氧舱的情况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能收到较好的疗效[4]。

3.血液净化

是指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通过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有毒物质,达到净化血液、清除毒物的一系列技术,包括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的血浆置换、换血疗法等,为中毒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适应证有:

①该毒物或其代谢产物能被透析清除出体外者;②估计中毒剂量大,预后严重者;③发生急性肾衰竭者。

应争取在中毒后8〜16小时内采用,疗效较佳。

相对禁忌症有:

①严重心功能不全者;②有严重贫血或出血者;③髙血压患者收缩压超过220mmHg(29.3kPa)。

(1)血液透析:

可清除分子量<500D、水溶性强、蛋白结合率低的毒物及机体代谢产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尤其在抢救肾功能受损的中毒,可收到较好疗效。

透析效果与毒物的分布容积及脂溶性有重要关系,同时还与毒物从组织到血液的转移有关。

多用于治疗可析性毒物中毒及肾毒性物质中毒。

如醇类、水杨酸类、苯巴比妥、茶碱、氯酸盐、重铬酸盐、格鲁米特等物质,而对短效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脂溶性毒物清除作用差。

氯酸盐、重铬酸盐中毒时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首选此法。

一般在中毒12小时内进行人工透析效果较好,如中毒时间过长,毒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则不易透出。

(2)血液灌流:

血液流过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的灌流柱,毒物被吸附后,血液再输回患者体内。

对分子量500~40000D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毒物均有淸除作用,包括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洋地黄、有机磷杀虫药、百草枯及毒鼠强等。

因其对脂溶性强、蛋白结合率髙、分子量大的毒物清除能力远大于血液透析,故常作为急性中毒的首选净化方式。

对于中毒严重,虽经积极支持疗法而病情日趋恶化者应及早使用该方法。

应注意的是,血液的正常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二价阳离子也能被灌流柱吸附,因而需要监测和补充。

血液灌流也可清除一些解毒、对抗剂,在治疗过程中,应酌情调整解毒剂的用量。

血液灌流不能有效清除水分、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代谢产物,不能取代血液透析,有些中毒及有肾功能衰竭的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串联使用,效果更好。

(3)血浆置换及换血疗法

将中毒患者体内含有毒物的血浆分离出来弃去,补充以正常的血浆,为血浆置换法。

主要清除蛋白结合率高、不易被透析法清除的、分布容积小的大分子物质。

结合相关文献报道,适应症有:

有机磷农药中毒、百草枯中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金属中毒、毒蛇咬伤中毒、重症安眠药中毒、毒鼠强中毒、毒蕈中毒等。

尤其对蛇毒、毒蕈等生物毒以及砷化氢等溶血性毒物中毒疗效最佳。

配合血液灌流、CRRT时能对毒物清除、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清除炎症因子有更好的效果[5]。

除了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及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血浆外,其还能减少毒素对肝、肾、心、脑的持续性损害,能解除有毒物质对胆碱酯酶的抑制,恢复酶活性;同时输入新鲜冰冻血浆,补充有活性的胆碱酯酶,替代老化酶,在短时间内迅速大幅度提高胆碱酶水平及活性,缓解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有利病情恢复[6]。

一般病人经一次血浆置换就能达到治疗目的,部分病人在置换过程中神志即开始恢复,但最终神志恢复时间与中毒程度、中毒时间、昏迷程度密切相关。

置换液视病人的情况而定,置换初期置换液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或706代血浆以维持病人的血容量,置换后期再用新鲜冰冻血浆做置换液,这样能更多地置换出血液的毒素和毒血浆,以减少新鲜冰冻血浆输入后被置换掉[7]。

无血浆置换条件时,全血置换也是一种可行的救治措施。

在治疗中积极采用不同的护此外,还可清除肝功能衰竭所产生的大量内源性毒素、补充血中有益成分,如有活性的胆碱酯酶等。

此法较安全,但需要消耗大童血浆和血制品,并有传播病毒性疾病(肝炎病毒、艾滋病等)的危险,限制了它在中毒临床的应用。

在基层医疗单位无上述血液净化设备时,可使用腹膜透析。

换血疗法是去除患者体内含有毒物的血液,补充以同等数量的新鲜全血。

一般选择两侧肢体对称静脉,一侧放血,另一侧输血。

换血的血源越新鲜越好,最多不应超过3d。

放血速度与输血必须严格保持一致,每20-30min输入并放出血液500ml为宜。

对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的各种毒物效果较好。

国内陈清喜等将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换血疗法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较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9]。

俞开敏等也在常规治疗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同时联合应用了换血疗法,结果显示换血后血清淀粉酶、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MB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较换血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换血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患者受损的胰腺、肝脏、肾脏及心脏的功能,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10]。

甘立宇的研究结果说明换血治疗使重度患者肺水肿消退,抽搐肌纤维颤动多汗流涎等消失时间明显提前,且阿托品总用量明显减少,因呼吸衰竭或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病死率降低[11]。

两者主要的并发症有感染、出血、溶血、电解质紊乱、过敏反应,如液体进出不平衡,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

(五)特效解毒治疗

临床所用解毒剂分为一般性解毒剂及特效解毒剂。

特效解毒剂有针对性,效果理想。

较特异的解毒药及解毒方法有:

(1)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可用阿托品对抗蓄积的乙酰胆碱,用氯磷啶等恢复胆碱酯酶活性;

(2)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供氧和高压氧治疗;(3)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海洛因、美沙酮等中毒,可给予纳洛酮;(4)肝素过量或中毒用鱼精蛋白解毒;(5)汞中毒可用青霉胺或二巯丙醇;(6)锑、砷、金、镍、铅中毒用二巯丙醇;(7)铁剂过量或中毒用甲碳酸去铁胺;(8)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中毒,可用亚甲蓝;(9)氰化物中毒用羟钴胺素及亚硝酸异戊酯;(10)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用氟马西尼;(11)抗蛇毒血清应用于蛇咬伤;(12)地高辛抗体用于洋地黄中毒;(13)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可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14)华法林中毒或抗凝血杀鼠剂可用维生素K1解毒;(15)氟卡尼中毒可用碳酸氢钠解毒;(16)抗胆碱能药物中毒可用毒扁豆碱治疗等;(17)高血糖素用于β受体阻滞剂中毒;(18)解氟灵(乙酰胺)用于氟乙酰胺中毒等[12]。

特效解毒剂应合理应用,防止不恰当地应用造成严重后果。

如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时,过量使用阿托品,可造成阿托品中毒,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增加病死率;汞中毒用巯基类络合剂治疗时过分使用加强对肾脏的毒性。

下为常见中毒特效解毒药物应用简介:

1.金属中毒解毒药:

①氨羧螯合剂:

依地酸钙钠是最常用的氨羧螯合剂,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稳定而可溶的金属螫合物排出体外,主要治疗铅中毒;②巯基螯合剂:

常用药物有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三钠等。

此类药物均含有活性巯基,进入人体后可与某些金属形成无毒、难解离的可溶性螯合物随尿排出。

此外,还能夺取已与酶结合的重金属,使酶恢复活力。

主要治疗砷、汞、铜、锑、铅等中毒。

解毒药

适应症

用法

不良反应

依地酸钙钠

首选用于治疗铅中毒,但排汞无效。

每日0.5~1g,加于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用药3天为一疗程,休息3~4天后可重复给药。

类组胺反应:

如流泪鼻塞等;一过性低血压;肾小管变性致肾损伤;皮炎。

注:

中毒者必须有尿。

长期用药者可缺锌,需补锌。

二巯丙醇

用于治疗砷、汞中毒

第1~2天,2~3mg/kg,每4~6小时一次,肌内注射;第3~10天,每日2次。

疗程10~14天。

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心悸等

二巯丙磺酸

用于治疗砷、汞、铜、锑等中毒,汞中毒治疗首选

急性汞中毒:

用5%二巯基丙磺酸钠250mg,第一日3~4次,肌内注射,第二日2~3次,以后每日1~2次,共7天。

慢性汞中毒:

250mg,肌内注射,1次/日,用药3日,停药4日;或100mg,口服,3次/日,共10天。

头晕、恶心、口麻、心悸,少数人有发热、皮疹

二巯丁二钠

本品用于锑、铅、砷、汞、铜等中毒

1.5g/d,分3次服用,连服3天,停药4天,为1疗程。

急性锑中毒出现心律失常时,每小时静脉注射1g,可连用4~5次;再酌情减量用数日,症状缓解为止。

恶心、腹泻、纳差;一过性血转氨酶↑;皮疹等

青霉胺

本品用于驱铅、汞,但效果欠佳,治铜中毒和肝豆状核变性较好。

青酶胺0.3g,每日1~3次,口服。

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肾毒损害。

注:

对青霉素过敏者忌用。

2.高铁血红蛋白症解毒药

亚甲蓝:

(美蓝)小剂量亚甲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用于治疗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高铁血红蛋白生成性毒物中毒。

用法:

1%亚甲蓝溶液5~10ml(1~2mg/kg)静脉注射,如有必要,可2~4小时重复使用一次,以后视病情逐渐减量,直至发绀消失,24小时总使用量不超过600mg。

注意:

药液注射外渗时易引起坏死,大剂量(10mg/kg)效果相反,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适于治疗氰化物中毒。

3.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一般采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

中毒后立即给予亚硝酸盐,适量的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氧化,产生一定量的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一方面能与血液中氰化物结合,还能夺取已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离子,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氰离子与硫代硫酸钠作用,转变为毒性低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达到解毒目的。

用法如下:

(1)亚硝酸异戊酯0.2~0.4ml,有外壳包装,用纱布包好压碎经鼻吸入。

(2)3%亚硝酸钠溶液10~15ml缓慢静脉注射,每分钟注射2~3ml。

小儿给予6~10mg/kg。

(3)随即用50%硫代硫酸钠20~40ml缓慢静脉注射,小儿给予0.25~0.5g/kg。

4.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药

(1)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

对有机磷类1605,1059复能效果较好,对DDV、乐果、氧化乐果、美曲膦酯、马拉硫磷等复能效果不理想。

氯解磷定:

首选。

肟基含量约为79.5%,水溶性高,溶液稳定,毒性低,可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使用方便,复能效果较解磷定强1.5倍。

有效血液浓度4mg/L,最高浓度17mg/L。

解磷定:

也有效,可选用,但只能静脉注射。

双复磷:

对DDV,美曲膦酯也有效,其含2个肟基,复能作用强,持久,可通过血-脑屏障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肌内注射较方便。

但毒性大,临床很少应用。

其他:

另外有HI6等肟类复能剂在血中和效应部位需达一定浓度才起作用,半衰期短(1~1.5小时),需重复给药。

注意:

超大剂量可抑制膈肌和呼吸功能。

(2)抗胆碱药

①:

中枢抗胆碱药:

苯那辛、丙环定、东莨菪碱、苯甲托品。

②:

周围抗胆碱药:

阿托品、山莨菪碱。

③:

新型抗胆碱药:

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系中枢抗胆碱药,对心脏无副作用。

(3)复能剂与抗胆碱药联合

用药原则:

早用,足量,重复用药。

①复方制剂:

解磷注射液含苯那辛(贝那替辛)4mg(3mg),阿托品3mg,氯解磷定0.5g(0.4g)。

②苯克磷注射液:

含开马君(丙环定)8mg,苯扎托品2mg,双复磷0.3g。

③氯解磷定与阿托品联用用法:

【氯解磷定】:

轻:

0.5g肌内或静脉注射(稀释后);

中:

1.0g,肌内或静脉注射(稀释后);

重:

1.5~2.0g肌内或静脉注射(稀释后)。

氯解磷定半衰期1~1.5小时,酌情重复用药。

每30~60分钟测ChE,争取达50%~60%。

用药一般3天,需要时延长数日或选用解磷定静脉注射给药,1g氯解磷定相当于1.5g解磷定的作用。

【阿托品】:

轻:

1~2mg,皮下或肌内注射,1~2小时重复;

中:

2~3mg,肌内或静脉注射,20~30分钟重复;

重:

5~10mg,静脉注射,5~10分钟重复。

阿托品化后减量维持用药数日。

【新型抗胆碱药:

长托宁】

首剂(mg)

重复(mg)

总量(mg)

1~2

2.5

2~4

1~2

6

4~6

2

12

(4)注意事项:

①足量的标准:

口干、皮肤干燥、呼吸道分泌物消失。

②药物调整:

依病情及血胆碱酯酶活力和肌颤等表现酌情调整复能剂,每30~60分钟测ChE—次。

③注意:

防止肟类胆碱酯酶剂量过大抑制呼吸与膈肌运动的功能;防止阿托品过量引起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加重有机磷中毒;防止阿托品中毒与有机磷中毒共同引起脑水肿、肺水肿与呼衰。

5.杀鼠剂中毒

①抗凝血杀鼠剂中毒:

用维生素K1,每日总量<120mg;同时输新鲜血或血浆或凝血酶复合物补充凝血因子。

②致惊厥杀鼠剂中毒:

(a)毒鼠强中毒(四二四、没鼠命):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

(b)有机氟杀鼠剂中毒(氟乙酰胺、鼠甘伏等):

解毒剂——乙酸胺:

商品名解氟灵,在体内水解成乙酸,干扰氟枸橼酸的生成,产生保护作用。

用法:

每次2.5~5.0g肌内注射,每6~8小时一次,首次可给全日量的一半,危重患者首次给5.0~10.0g,一般连续用药5~7天。

6.中枢神经抑制剂解毒药

①纳洛酮:

纳洛酮是阿片类麻醉药的解毒药,对麻醉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有特效的拮抗作用。

纳洛酮是吗啡受体拮抗剂,能拮抗β-内啡肽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目前纳洛酮主要用于阿片类物质中毒的解毒剂。

近来发现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有和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安定)等中毒有较好的效果。

用法0.4~0.8mg静脉注射。

重症患者必要时可1小时后重复用一次,总量可达10~20mg。

②氟马西尼:

是苯二氮卓类中毒的特效拮抗剂。

用法:

0.2mg~0.4mg,静脉注射,酌情重复,总量可达2mg[2]。

7.甲醇、乙二醇解毒药

甲醇和乙二醇由醇脱氢酶作用,分别代谢为甲酸和乙二酸(草酸)。

乙醇也由该酶代谢,但其亲和力较强,因而可竞争抑制甲醇和乙二醇的代谢。

用法为口服或静脉滴注乙醇,负荷量:

10%乙醇7ml/Kg(700mg/kg),维持量:

10%乙醇每小时1ml/kg(100mg/kg)。

8.自由基形成性毒物中毒

很多化学物如四氯化碳、氯仿、氟烷、三硝基甲苯、苯肼、异烟肼、乙醇、百草枯、二氧化氮、纯氧等,其中毒机制与产生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有关。

自由基的清除有两种:

(1)内源性抗氧化酶:

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2)外源性抗氧化剂:

①维生素E是自由基链式反应的终止剂,每日口服1~2g。

②维生素C是电子供体,还原剂,每日600~1200mg,口服或静脉滴注。

③谷胱甘肽是细胞合成的抗氧化剂,口服:

每次50mg,每日3次;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

每次300mg,每日1次。

9.钙拮抗剂解毒药

急性中毒可发生心动过缓、心肌抑制和低血压。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无效时,缓慢静脉注射10%氯化钙10~20ml,根据效应可重复给药或改为静脉滴注。

10.β受体阻滞药解毒药

该类药物急性中毒可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以普萘洛尔(心得安)使用最广,毒性最大。

常用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拮抗,若均不奏效时,可静脉注射高血糖素3~5mg,可重复给药。

高血糖素通过增加cAMP可增强心肌收缩、房室传导和增加心率。

11.氨茶碱解毒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