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cx
《西师大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17、礼 物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以真诚的微笑做礼物送给别人的故事,展示了微笑的神奇力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置疑引入
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今天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
(板书:
礼物)你想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吗?
一起走进课文《礼物》中去解开谜底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读后交流,掌握概括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2、检查生字词情况,齐读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重点理解“孤苦伶仃”、“捻”、“搓”的词义。
3、抽生读课文,生生互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顺没有”。
三、指导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加深体会
1、上节课你们自己读了课文,听了别人读课文,你知道老婆婆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请迅速勾画下来,先给你的同桌说说。
2、要想弄明白句子的深刻含义,同学们平时会用些什么办法?
教师相机点拨:
有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等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到本课学习中。
3、根据师生共同整理的内容,点拨学生采用勾画重点词进行理解,并在反复朗读中领悟。
在交流中,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
(抓住“砖头支起一口锅”、“野菜”、“只有……才”、“唯一”等词语来体会),请大家把勾画出来的词句反复读读,并深入体会,交流感想。
(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勾画出体现老婆婆心情欢快的词语:
“金黄的树叶”、“小鸟和虫儿的啼鸣”、“月亮当灯笼”等。
从“每天天亮”、“拾柴割草”、“编筐织席”、“夜里”、“捻麻线”、“搓草绳”、“一年四季”、“手脚不停”等词语中体会老婆婆积极的生活态度。
是啊,穷困并不可怕,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3)通过对比穷困和乐观,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2段,体会感情变化(同情——赞赏)。
同情老婆婆的孤苦伶仃,赞赏老婆婆乐观的生活态度。
读出相应的语气和情感。
(4)这样一位老婆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勤劳、善良、乐观。
)
4、出示:
“奇怪的是:
这样穷苦一个老人,谁都尊敬她。
”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
(1)自由读文,全班交流,反复朗读。
(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勾画下来。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
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用好在哪里?
揭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要抓住特征来具体描写。
(3)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4)同桌互读,体会老婆婆的礼物送给哪些人?
产生了哪些神奇的作用?
教师引读,再次体会礼物的神奇作用,感悟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
(5)四人小组讨论,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又是怎样想的?
老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体会老婆婆的礼物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把每一种人接受礼物后的心情表达出来,加深课文理解。
(如:
伤心的人,会想到流泪是改变不了现实的,只有勇敢面对,像老婆婆一样微笑着生活;愤怒的人,会想到老婆婆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抱怨,笑对生活,自己的怒气又从何谈起;劳累的人,会想到老婆婆生活穷困,但态度乐观,不停地劳作,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自己的辛劳又算得了什么。
)
(6)是啊!
微笑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让人们的痛苦得到缓解,让人们的疲惫得到放松……这就是微笑的神奇所在。
微笑吸引着每一个人!
课文中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把你喜欢的地方再读一读,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再现微笑的神奇力量,从而加深对老婆婆贫困而充满阳光的生活的感悟。
(7)各式各样的人,除了课文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
老婆婆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讨论交流。
二、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老婆婆的生活虽然穷苦,但她勤劳而善良,她的生活充实而美好,因为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1、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
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
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同伴、全班交流。
2、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
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
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真诚地对待别人,送给别人真诚的微笑。
18、那只松鼠
教材分析:
文章写了一位父亲意外的抓住了一只松鼠,为了可以满足女儿的心愿而异常高兴,可后来居然把它放了,女儿知道后,毫不责备父亲,反而关注那只小松鼠的命运。
表现了他们关爱动物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蹑手蹑脚、逃之夭夭、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文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会尊重生命。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
1、出示松鼠图片,板书“松鼠”。
提醒学生“鼠”的书写注意事项。
你喜欢松鼠吗?
了解它吗?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交流,了解松鼠。
2、听到大家的介绍,我觉得松鼠十分可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那只”。
3、齐读质疑。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师归纳问题。
(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那只松鼠怎么了?
那只松鼠在哪里?
)
二、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读课文,自主识字。
2、认读词语:
惦记 携带 俘虏 抗拒 乞求 缩回 逃之夭夭 活泼伶俐 可怜巴巴 高楼大厦 毛茸茸 蹑手蹑脚 密林深处 得意忘形 稚气未脱 饱含深情
三、速读,初步把握
主要内容围绕着那只松鼠,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
四、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松鼠的活泼伶俐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
1、读1~3段,用“”划出描写松鼠的句子,在被逮到以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2、交流:
读自己勾画的句子,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抓住描写松鼠外形和动作的词句,感受松鼠的活泼伶俐。
指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到松鼠;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学法:
联系生活实际或做动作理解“蹑手蹑脚”,联系上下文理解“逃之夭夭”等词语。
)
4、那样机敏活泼的松鼠,父亲用网袋总算网住了一只,此时,父亲心情怎么样?
为什么呢?
这只松鼠的命运如何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五、作业
1、工整、美观地书写生字词。
2、用“蹑手蹑脚”、“逃之夭夭”等词语造句。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引入
在被捉到之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捉到松鼠的父亲心情怎么样?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一)、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
1、捉到了松鼠,父亲异常兴奋,而此时的小松鼠呢?
勾画描写松鼠的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思考:
此时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指名读,谈感受。
引导学生猜测松鼠在想什么,会说什么。
句子:
“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
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绝望是对失去生命、失去自由的极度恐惧;抗议是指责作者的做法不对;乞求是希望作者能放了它,给它一条生路。
这时的小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
有感情地齐读。
2、面对这样的一只松鼠,我是怎么做的呢?
感情朗读第5段,用“--”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体会父亲此时的心情。
3、最后我是怎么做的?
你从“咬咬牙”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4、这时的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
“我看着它……”恢复自由后的活泼、开心。
5、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文中是怎么写父亲放了松鼠后的心情的?
虽然父亲不能说出放松鼠的原因,但在父亲心中,他早已想清楚了,早已做出了决定,因为他是一个关爱动物的人。
(二)、学习惦记松鼠部分。
1、用引读的方式学习第8、9段。
第8段,体会父亲的心情,抓住女儿的语言感受她善良、美好的心灵。
(相机理解“得意忘形”的意思。
学生用稚嫩的语言体会女儿的“稚气未脱”。
)第9段要读出如释重负之感。
2、读写结合:
老师深情地点拨:
父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把小松鼠放回了大自然。
虽然女儿的心愿没能实现,但是女儿不但没有责怪父亲,还深情地关注着小松鼠的命运。
如果这父女俩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先写下来,再在班内交流。
3、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
三、总结,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搜集资料搜集“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资料(故事、图片等),在班内交流。
19、哥哥的心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
心愿)教师说自己的心愿。
师:
我的心愿是把这节课上好,和你们成为朋友。
2、学说诉说心愿,教师适时点评。
3、教师小结,转入新课。
很高兴听到这么多的心愿,非常感谢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的心愿与老师分享。
心愿总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强烈渴望,它总会从我们的语言、行动、神态中表露出来,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一位哥哥的心愿,透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去聆听他的渴望。
(板书:
哥哥的),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习,把握大致内容
1、师:
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生:
给跛脚弟弟买一辆新车。
2、师: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哥哥产生了这个心愿?
生:
在看见保罗的哥哥给他买了一辆新车的情况下。
3、师:
在心愿的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
生:
两次误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误解
(一)、了解第一次误解
师:
第一次是怎样误解的?
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知道了第一次误解?
1、学生自读自悟
师:
请孩子们借助旁批细读第一次误解部分,看看男孩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了保罗的误解?
用笔勾画,和同桌交流你的体会。
2、学生汇报,品析关键词句
(1)、体会男孩的语言
师:
听到男孩这样的话,谁都会认为他也想有这样的哥哥,得到这样的新车。
让我们一起来若有所思的说吧!
学生齐读。
(教师根据情况作指导)
师: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师:
如果是你,你会希望什么?
师:
我们都会希望自己也得到这样的新车,而男孩是想给弟弟一辆新车,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
师:
你怎样理解给予的?
师:
不错,给予就是帮助、关心、关爱别人。
让我们一起来当当这位高尚的哥哥读出这句话吧!
学生齐读。
(2)体会男孩的动作
师:
男孩那些动作也能引起保罗的误解呢?
师:
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男孩“绕着”那辆新车看,说明他被新车吸引了,他靠近它,欣赏它,还会喜欢它。
(3)体会男孩的神态
师:
那男孩的神态能不能引起我们的误解呢?
师:
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没有花一分钱,还真的很让人惊讶。
是啊!
保罗看到男孩这些动作、语言、神态都很容易对他产生误解。
3、补充巩固,小结第一次误会
我们了解了保罗对男孩的第一次误解,来尝试补充这段话。
4、表演
(1)、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演。
(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中的第一次误解是什么?
二、精读课文,体会误解
(一)、体会男孩的美好心愿
1、学生自学,试加旁批
师:
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停到他家门前的时候,使得保罗产生了第二次误解,怎样误解的?
师:
真是为炫耀吗?
师:
的确,男孩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自己的弟弟。
哪一段告诉我们的?
师:
请你们自己读第9段,我们看从男孩接下来的那些语言、动作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对弟弟深深的爱。
用“△”勾画男孩的动作,用“——”勾画男孩的话语,把你从中的体会写进批注中,试着自己加旁批。
(学生边读边勾画,教师巡视。
)
2、学生汇报,从动词中、语言中体会
师:
谁来说说你找到了那些动作?
你怎样作批注的?
师:
你体会的真好!
还有不同的吗?
师:
“跑”、“安置”、“抱”、“指”都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男孩对弟弟的关爱。
男孩的话语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男孩那无私的爱。
你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什么?
师:
是啊!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男孩对弟弟强烈的爱。
3、对比想像
(1)、体会跛脚弟弟以前对生活的感受
师:
如果你就是那个跛脚的弟弟,想象你现在的心情。
(让学生扮演跛脚弟弟,在教师的描绘下进入情景体会跛脚弟弟生活的苦闷。
)
师:
你的心情怎么样?
(2)、体会跛脚弟弟现在的感受
师:
但当哥哥告诉你,将来要为你买一辆新车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怎么样?
师:
你想对哥哥说点什么?
师:
现在,你还对生活没有信心吗?
你的生活没有希望吗?
三、感悟主题
1、感受保罗的帮助
师:
这个画面不光感动了我们,还感动的保罗,保罗帮助兄弟俩完成了心愿。
三个人度过了一次难忘的节日兜风。
2、采访中感受主题
师:
在这次难忘的节日兜风里,他们快乐吗?
谁最快乐?
(教师扮记者采访学生,学生称述自己的看法。
)
师:
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师:
心愿的实现是让我们感到快乐的。
师:
是也!
弟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
3、教师总结,点名主题
师:
是啊!
不管是跛脚弟弟得到帮助、关爱是快乐的,男孩给予弟弟关爱也是快乐的,保罗给予兄弟俩帮助也是快乐的。
他们都是快乐的,所以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
四、拓展延伸
学生联系生活说给予
师:
保护婴儿是一种给予,帮老大爷推车是一种给予;帮过路人接东西是一种给予,帮小朋友取羽毛球也是一种给予。
捡垃圾更是一种给予。
这样的给予都是快乐的,你们有没有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呢?
板书:
20、一幅难忘的画
教材分析:
课文描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为了满足我的心愿,主动把船划回来让我划,直到天黑我画好后才默默的离开的故事,表现了老爷爷真诚美好的心灵。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感受老大爷的美好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风景是美啊,可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的含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你看,这是一幅很简单的画,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
赏析图中风景,感受这幅画的简单和朴素。
生看图描述。
2、这是一幅简单的画,为什么会放在“我”的习作的首页,让我永久难忘?
同学们想知道原因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
一幅难忘的画
3、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哪一段是对图画的描写。
生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2~10段,揭示文章主题
1、赏析“美丽的风景”。
(1)、我和妈妈来到了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写生。
请同学们用笔勾画出描写“美丽风景”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象吧!
(2)、利用教学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连绵”、“清澈”、“粼粼”等词语的意思。
(3)、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4)、自由品读,并想象画面。
2、感悟“老大爷美好的心灵”。
(1)、我正要画小木船时,它却划走了,当时我的心情怎样?
(2)、当我懊恼时,出现了什么奇迹?
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从小木船的变化,可以看出老大爷是个怎样的人?
小组共同讨论,找出有关的句子体会。
从“水波散开”、“准确无误”,看出老大爷技艺高超。
从“居然划回来了”、“别急,我等着”、“划着小木船走了”可以看出老大爷真诚善良的心灵。
(4)、当画画完时,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5)、这时,妈妈是怎么说的?
勾画出有关的句子自由读一读。
(6)、小组共同讨论妈妈的话:
“风景是美啊,可最美的还不是风景。
”那最美的是什么?
3、同学们,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喜爱这幅画了吗?
生自由回答。
4、师总结:
一件事能给人带来莫大的帮助,一个举动会让人感动不已。
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为了满足“我”的心愿,主动把船划回来,静静地等我画画到天黑,然后又默默地把船划走了。
“我”不能忘记老大爷带给“我”的幸福和喜悦,是他美好的心灵点缀了山明水秀的风景,让人心明眼亮,豁然开朗。
三、一齐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老大爷美好的心灵
四、拓展延伸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或一件物。
五、板书设计
20、一幅难忘的画
老大爷:
划走 划回 划走
(真诚善良)(水波散开)(准确无误)(笑了笑)
我:
急哭 高兴得直想跳 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