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986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

第一单元:

好习惯

不懂就问

主备教师:

张菊兰复备教师:

宋燕张永霞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7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孙、私”。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树立主动教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7个。

  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孙、私”。

三、教学准备:

    孙中山的资料、生字卡片、挂图。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教学一篇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课文的题目是:

“不懂就问”。

 1、指名读课题。

2、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教学课文。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

你是怎么预习的?

(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主要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孙中山是个名人吗?

(3)“先生”是谁?

(4)“戒尺”是什么?

(5)什么是“私塾”?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7)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教学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4、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7个自然段)

5、这个小故事说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的事,谁在课前查找资料了,能给大家讲一讲孙中山。

(学生自由介绍资料,以小组形式介绍、自己向全班介绍。

6、了解了这些事情,同学们小组合作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是不是能读懂一些了。

小组合作读课文。

7、同学们课前提的问题小组一起讨论一下,争取在小组里解决。

各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8、请同学们拿好书,认真读一遍课文。

(三)学生字。

 1、大家课文学的真好,老师奖励同学们玩个小游戏:

生字对对碰。

要想做好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认生字,这些生字,如果你认识就大声读出来。

 2、请你一边摆生字卡片一边读。

 3、下面我们开始做游戏吧!

老师说字,学生找,老师说:

“对对碰”,学生同桌对卡片。

“诵”“思”(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这个字)“糊涂”“吓”(组词)“鸦雀无声”“拿”(说记字方法)

4、一边读一边收生字卡片。

 5、有几个字娃娃特别淘气,刚才跑出去玩,现在又回来了,谁愿意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

(“私、段、晃、既、养”)小组内商量怎样记字。

全班交流。

(四)写字。

 1、课文中有一些字是要求同学们会写的。

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2、这节课我们先来教学“孙、私”这两个字。

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3、练习写字。

 4、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5、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作业:

1、朗读课文3遍,思考:

教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做?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巩固识字17个。

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诵、思”等7个生字。

  4、继续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写字7个。

  难点:

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词典。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教学“不懂就问”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

(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

他们读得怎么样?

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

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出示:

“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

”谁来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

孙中山养成了什么好习惯?

你在教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样做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4、你对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比较喜欢或者有感想就读这几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小组合作读课文。

5、课文中有一个词“一字不错”照这个样子也写几个“一( )不( )”的词。

允许学生查词典。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4、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作业:

1、朗读课文。

2、读认字表,组词。

3、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问心想——不懂

提问——壮胆

字典大楼

主备教师:

张菊兰复备教师:

宋燕张永霞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认字14个。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典、楼”。

  4、继续培养学生教学时运用字典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字14个。

  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写字“典、楼”。

三、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卡片、挂图。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教学一篇有趣的诗歌,题目是:

“字典大楼”。

1、指名读课题。

2、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初步教学诗歌。

1、谁预习这篇课文了?

你是怎么预习的?

(3人说)

2、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3、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板书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钠”是什么?

(2)“砝码”是什么?

(3)为什么要说“拜访”字典大楼?

4、同学们拿出字典来查一查“钠”“砝码”“拜访”,看看字典能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1)学生查字典。

(2)全班交流。

“钠”:

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容易氧化。

“砝码”:

天平上作为重量标准的物体,通常是金属块。

“拜访”:

敬辞,访问。

5、字典的用处真大,文中的小作者管它叫字典大楼,还说要经常去拜访专家。

你有什么想法吗?

就带着自己的感想认真读一遍课文吧!

6、全班分小节读。

(三)学生字。

1、同学们课文读得好,生字也一定认得不错,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如果你认识,轻轻地举起手,不读出声。

(检测学生认字情况,找出问题多的字全班一起教学。

2、黑板上贴出学生有问题的字:

“登、盐、添、瓦”。

下面小组一起商量这几个字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3、小组派代表讲字。

4、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方法记字,真了不起,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用下面的字组成词)典、登、品、按、址、钠、盐、验、砝、码、急、血、添、瓦

(四)写字。

 1、出示生字表:

“典、楼”观察生字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看。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2、指导:

‘典’字。

说一说字的结构,应该怎样写?

学生写,反馈(说一说哪写的好,哪写的不好。

)再写两个。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自己用生字卡片认生字并组词。

3、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巩固识字14个。

积累词语。

  3、指导学生书写“教、科”等6个生字。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写字6个。

  难点:

1、书写习惯的培养。

     2、积累词语。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教学“字典大楼”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全班一起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

(请5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

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

  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

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小组内读书比赛。

自选一个小节参赛。

  小组比赛读课文。

  4、全班一起读课文。

  5、照样子说一说: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地背诵

  ()地听()地说()地()

 (三)巩固生字、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字组词。

  2、这节课要求同学们会写的生字有……,老师一边摆生字卡片大家一边读。

  3、让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怎样写好。

认真观察田字格,每个字的部件应从哪起笔,到哪收笔。

  4、练习写字。

  5、反馈写的情况,再写一个。

  6、小结。

  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成语。

     3、写生字。

语文天地

主备教师:

张菊兰复备教师:

宋燕张永霞

教学目标:

1.从旧字中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2.掌握、运用并积累成语。

  3.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4.阅读短文,学会养成好习惯。

  5.学改错别字。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比较基本字和合体字、积累词语、认识逗号和句号、阅读等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照样子补足音节中的韵母和声调

二、描一描,写一写。

三、读一读,比一比。

  1.教师卡片出示:

功——工胆——旦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这两个字的一边表音,一边表意。

  2.再出示一例由学生发现。

  3.用小黑板全部出示后,读一读。

  四、填词并造句

  1.出示一个例子:

一声不响

  2.仿写几个词语,如:

  一动不动 一字不错 一言不发一文不值 一毛不拔 

  3.选一个造句

  一声不响——小明一声不响地坐在座位上。

  五、照样子,说一说。

1.出示例子 “认真地背诵”

齐读后,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填词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地”前填形容词,“地”后填动词。

2.仿照例子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1.出示“,“”。

”让学生辨别。

  2.出示句子,要求填上“,”和“。

  

(1)过了一阵()来了一只小猴()小猴子一发现小树苗( )便欢呼起来( )

  (2)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互相订正

  4.讨论一下,怎样用逗号和句号?

  学生自由回答,互相补充

  5.师生总结:

该用句号的地方,可以想以下问题:

  

(1)这个句子的意思完了没有,完了用上“。

  

(2)这个句子的下一句的底一个词是否含有名称,如猴、他、我等,有前一句则可以画上“。

  二、阅读短文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2.默读短文,思考:

林卡是怎样上学去的?

  3.学生自由回答,互相补充

  4.师生总结:

  上学去的林卡因为找东西迟到了,他对自己说:

“不成,这样不成!

  5.说一说,你是怎样上学去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6.全班齐读短文

  7.说一说你以后打算怎样做?

  

第三课时

  一、交流:

改掉坏习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林卡的习惯好吗?

  2、不好的习惯应怎样对待?

怎样改掉?

3、学生小组交流

4、汇报

二、改掉坏习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林卡的习惯好吗?

  不好的习惯应怎样对待?

怎样改掉?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妈妈

妈妈的爱

主备教师:

张永霞复备教师:

张菊兰宋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课文《妈妈的爱》,了解妈妈对我们爱的各种各样的方式。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能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学会10个生字,并且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板书用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师生互动,听读课文。

教师:

以前,咱们学过许多的读书方法,谁愿意说一说,你都会哪几种读书方法?

(生自由发言)谁还记得什么叫默读?

学生:

1、说一说什么叫默读,有哪些要求?

(当学生说不全面时,教师及时补充)

2、默读一遍课文,并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做上标记。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教学生字。

教师:

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老师相信,如果同学们两人一起学生字,一定会认更多的字。

学生:

1、微型小组的同学互帮互学,一起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评读。

3、师生一起读课文,互相评读。

引语:

同学们,刚才咱们初读了课文,谁愿意说一说,在这篇课文中,你还有懂的问题吗?

学生:

自由发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生生之间互相解答。

三、学生自主教学生字。

1、教师进行生字检测,会认的生字进行组词。

2、小组合作教学:

(1)、微型小组讨论难记字的记字方法。

(2)、学生当小老师教认生字。

(3)、小游戏:

看谁抢得快。

四、教师总结全文。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商讨,练习书写需掌握的生字。

  3、练习试着写一段话:

妈妈的爱是什么?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板书用贴图、生字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一起教学了课文,谁愿意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二、朗读课文,练习写一段话。

 学生:

1、小组合作教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间竟读比赛。

3、其他同学进行评读。

  教师:

课文中说,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在你们的心目中,妈妈的爱还是什么?

学生:

1、自由发言。

2、把想到的写下来,画下来。

3、集体进行交流。

三、指导书写难记字。

1、出示需要书写的生字。

2、请同学说一说怎样才能写漂亮?

3、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

4、对学生写的字及时进行反馈。

四、作业:

妈妈的爱续写。

附板书设计:

清凉的风

遮雨的伞

妈妈的爱滴落的泪爱妈妈

责备的目光

亲切的教诲

 

儿子们

主备教师:

张永霞复备教师:

张菊兰宋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6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教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教学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

学生: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当评到两个比喻句时,教师及时请同学们谈谈比喻句的概念,并且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

2、齐读课文:

  3、边读边思考: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

4、自由发言。

教师:

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教学: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井水、歇着、灵巧、黄莺、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教学生字,讨论记字方法。

3、汇报小组教学成果。

(生生教认生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教师:

刚才,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记字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抢得快”?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像、痛”的书写。

教学准备:

板书用贴图、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教学: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在班内进行小组间的朗读竞赛。

  3、其他同学做小评委,进行评读。

二、进行重点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需要书写的几个字,请同学仔细观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3、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

4、请同学评一评,及时反馈。

三、作业:

抄写生字。

附  板书设计:

       翻着跟头  真好看

儿子们  唱起歌来  真好听

      接过水桶  提走了

语文天地

主备教师:

张永霞复备教师:

张菊兰宋燕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大写字母

2进行语文天地中的阅读短文练习。

  3、进行用形声字组词和词语搭配的练习。

教学重点:

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近字。

教学难点:

1、能够认读大写字母。

  2、独立阅读短文。

第一课时

1、认一认

1、出示字母表挂图,请同学们对照小写字母认识一下大写字母

2、学生自主观察,并展开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4、教师总结

二、照样子补足音节的声母

1、复习声母表。

2、学生补足习题中音节的声母。

3、练习拆音节。

三、描一描,写一写

1、教师讲授写字要领。

2、学生观察字形,并模仿田字格中的字进行书写。

四、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请同学们练习说一说下面的3排字。

3、小组合作学习:

练习用这些字组词。

五、连一连。

1、在书上连线,同桌互相检查。

2、反馈

第二课时

一、照样子说一说。

1、让学生读书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造的句子。

3、集体讨论。

二、读一读

1、自由读这一篇短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解决不认识的字。

(2)分角色练习朗读短文。

3、齐读短文,思考:

为什么塘鹅妈妈开始不笑,后来却笑了?

三、夸夸我们的妈妈

1、出示图片,说一说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夸夸自己的妈妈。

(2)选代表在班内交流。

3、集体交流,听的同学做评委,及时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知道三八节为妈妈做点事。

2、学会写日记。

教学过程

一、三八节为妈妈做点事

1、出示图片,读一读,这些小朋友在三八节时都为妈妈做了什么?

2、讨论:

三八节快到了,我想为妈妈做点什么。

3、把自己要为妈妈做的事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4、把自己的作品在班里交流。

二、学写日记

1、出示一篇范文,学生读

2、知道写日记的格式。

3、学生学写日记

4、交流展示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

春风

主备教师:

宋燕复备教师:

张永霞张菊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巩固生字词,初步认识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

3、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春天的图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本课文的生字新词。

2、强调作业中的书写错误,指导订正。

3、说说课文中的两节诗歌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4、导入新课: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春风的脚步,走进春天的世界,去欣赏春天的美丽,去感受春天带来的快乐!

二、赏析课文,认识春天。

(一)教学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诗歌第一节,动笔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2、指名反馈,教师加以板书。

3、理解课文,认识景物特点: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来了,它给这些景物带来了什么变化?

4、展开想象,训练表达,借助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

(二)教学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中描写的内容。

2、教师:

是什么在春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快乐?

在第二小节诗歌中找一找,并动笔圈出来。

3、指名反馈,教师板书。

4、自由读第二小节诗歌,练习说话。

5、教师小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诗歌,读出快乐的心情。

三、借助练习,认识声旁。

1、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2、指名反馈。

3、引导发现:

带有“肖”的生字,读音大多相同或相近,音节中都有韵母“ao”。

从而使学生认识声旁,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4、反复认读练习中的七个生字,加以识记。

四、总结全文。

1、教师总结:

春天多么美好,它不仅为大地穿上美丽的衣裳,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课后,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到家门外去寻找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去享受春天的快乐!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练习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找一找描写春天的诗文,读一读。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

主备教师:

宋燕复备教师:

张永霞张菊兰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有认识声旁表音的功能,能运用声旁猜字。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内容:

丁丁冬冬学识字

(一)

教学目的:

  1、教学两组形近字,认识声旁表音的功能

  2、练习运用看声旁猜字的认字方法,辨析形近字.

  3、教学利用声旁认字

教学重点

  教学利用声旁认字

教学难点

  练习运用看声旁猜字的认字方法,辨析形近字.

教学方法:

猜字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

  激发学生教学汉字的兴趣,给字编故事来帮助区别,记忆.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

2、说说你准备用怎样的方法来区别:

“肖.霄.捎.梢稍"这几个字.

3、教师对**进行评价.

二.教学生字

1、教师对简单的生字,如:

消灭.削.拥抱直接听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2、让学生互相讨论,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让学生给生字口头组词.

4、指导书写.

三.读词语

1、让学生知道肖做声旁时,一般用来表韵母,包做声旁时一般也用来表韵母.

2、读词语时用猜字法.

3、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词语.

4、完成猜加点字的读音

板书设计:

丁丁冬冬学识字

     肖消灭削捎梢饱泡抱拥

                 第二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