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98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x

辽宁省鞍山市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辽宁省鞍山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横线上选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领馆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②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人民币,登顶当年的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座。

③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

A督促屈指可数管制B督促指日可待管辖

C监督

屈指可数管制D监督指日可待管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面对凶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在格内。

(2分)

宽以待人,厚德载物。

]

]

4、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

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

的白光,坚硬而línxún——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

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

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

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

父亲啊,父亲!

5、修改下列病句。

(2分)

①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②中考复习中

,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6、仿照例句形式,续写两个句子。

(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7、名著考查:

(3分)

①《二十四孝图》是鲁迅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其中让鲁迅最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哪两个故事?

②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的经过。

 

8、口语交际与表达。

(2分)

当前,许多地区加大力度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如果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去劝说一位正要闯红灯的中年妇女,你应该说:

9、诗句填空。

(11分)

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②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③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⑥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10、按要求默写。

(2分)

《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对追名逐利的官场的蔑视,流露出作者退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子是:

,;,。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12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

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②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返以报君。

君大怒。

涓人曰:

‘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

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

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

”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

士争凑⑥燕。

 

【注】①厚:

丰厚,用做动词。

②涓人:

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

③三:

指很多,虚数。

④致:

招来。

⑤见事:

被任用。

⑥凑:

聚集,奔赴。

1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3分)()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不求闻达于诸侯D.遂许先帝以驱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12、译句(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3.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3分)

 

1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认为诸葛亮是个安贫乐道的君子,选文哪句话表现了诸葛亮是刘禹锡眼中的君子?

(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5分)

一代一代的春天

丁立梅

①春天的冷,到底有限得很,几番风雨后,气温回升。

沉睡了一冬的虫子们不老实了,一个个争先恐后要出来。

我在阳台上小坐,看到一只睡醒了的蜜蜂,在窗户的缝隙间,探险般的,左冲右突。

也见到一只蛾子,在我养的一盆瑞香的叶子上,跌跌撞撞。

等到它们全部爬出来,天下便都是春的了。

春天是被虫子们驮在身上的。

②走过一片草地,草看上去仍是枯黄的。

但当你蹲下去细看,发现草根处,已然冒出点点的新绿来。

那么稚嫩,柔软,婴儿的眉睫似的。

你知道,用不了多久,那绿,便茁壮起来,世界将是新绿的一个世界。

③一些树,不动声色地在进行着一场新老更替,老叶褪去,新叶长出来,譬如樟树,譬如广玉兰。

生与死的交接如此自然而然,几乎不着痕迹。

你仰头微笑着看一会儿,感动了。

垂柳的变化最是明显,满身缀着嫩黄的芽。

这个时候,最适宜远观了。

你在某个桥头站定,微风拂过你的脸,拂过河堤两岸。

千万条柳枝一齐随着风舞动起来,缭乱缤纷,烟一般缥缈。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唯有

柳了。

④紧接着,桃花该开了。

梨花该开了。

菜花该开了。

花一个接着一个。

不,不,一个接着一个太慢了,哪里等得及?

是要一哄而上挤挤闹闹登场的。

于是乎,好颜色被抖落得满天满地,天地一片斑斓。

忙不过来的是人,踏青去!

赏春去!

看梨花。

看桃花。

看菜花。

春天端出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盛宴,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

⑤说到味觉,就闻见了荠菜香。

这个时候,荠菜正当时。

去野地里寻荠菜是一大乐事,吃荠菜则是另一大乐事,鲜嫩的荠菜可拌可炒可烧。

若把荠菜剁碎了,和些肉末子,那是包春卷最上好的料。

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在吃上玩尽智慧,居然想出包春卷。

人的心真是贪得可以,把春天卷进去,卷进去,春天就溜不走了。

⑥心情无端好起来。

春天的阳光,照到心底去了,人的脸上不知不觉焕发出笑容来。

路上遇见,都是一脸春天的模样。

天蓝云白,水秀草青,这个时候的人多亲切多慈善啊。

⑦小母亲坐到阳光下,教她的幼儿学唱歌: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母亲问孩子,宝宝,这里的春天美不美呀。

孩子咿咿呀呀。

小母亲笑了,接着唱,声音温柔得

挤得出水来。

她低头看向孩子的眼神,是永远的春天。

一代一代的母亲,一代一代的幼童。

一代一代的小燕子,拂柳穿檐,喜乐汤汤。

一代一代的春天!

15.有一首歌唱道: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作者笔下的春天在

哪里呢?

请你结合选文,仿照歌词,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作者笔下的春天。

(写出三句即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二节划横线的句子对早春的草色的描写,让我们想起了韩愈哪一句古诗?

丁立梅的描写与韩诗各具情致,请你分别说说韩诗和划横线句的妙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贪”是一个贬义词,作者在第五段电说“人的心真是贪得可以”是为了批评人类的贪婪吗?

如果不是,请你说说“贪”字的妙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文章内容,指出“一代一代的春天”的具体内涵。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4分)

一个“熬”字益人生

王晓河

①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

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

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

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②这个“熬”字很传神。

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催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

心灵励志作家黄桐在《人生总要慢慢熬》中告

诉年轻人:

“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

”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其实没有一定。

没事,慢慢来,熬过去,是你的,总会有。

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

有准备地熬,是看透时势地熬,犹如磨石磨刀,越磨越锋利。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熬得住,才有真功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

作家池莉有一本书叫《熬至滴水成珠》,全书可谓是池莉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她说:

“懂事需要经历。

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

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

煎熬。

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熬出来的。

”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

熬。

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

人生不怕熬,就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④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说:

“什么是熬?

熬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

”有心志地熬,不少是自找的。

旁人看似熬,自觉是遨游、畅游其中,自得其乐。

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风”,他好“冷落车马稀”,枯燥生滋味,苦涩有甘甜。

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屈居于6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熬出了成就。

经受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走过了道路的曲曲折折,摆脱了人事的恩恩怨怨,超越了思想的高高低低,熬创造着价值,涵养了性情,升华了境界和人格。

⑤天地悠悠,世事茫茫,眼前事,孰能料?

身后事,孰看透?

熬着走,有亲历,有明白。

天公不遂人意,无可奈何地熬,挺住,切莫灰心丧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气吞声地熬,忍住,切莫一怒碰得头破血流,一衰败得随波逐流;欲壑难填,利欲熏心地熬,守住,切莫眼里看得过,肚里忍不过。

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熬过失败,。

熬的经历丰富,人生绚丽多彩。

人生经得几番熬,不枉世间走一遭。

⑥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饱经风霜,饱览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味,挣扎中有感悟。

所以,倪萍著书《姥姥语录》,有一句话说:

“人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

”不泯希望,熬中的酸甜苦辣有滋有味;不坠志气,熬中的跌宕曲折有情有致。

冠军是熬出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地重复,才有德艺双馨的风采。

⑦毛泽东说过:

“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人生难测,世事难料,熬,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心如死灰,骨子里是坚持。

熬中有思索,有窥望,有碰撞,有突破,便是充满活力的努力,充满希冀的奋斗,便是有益的人生。

19.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为什么从割麦写起?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您整理第三节的论证思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2、举例说明本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4分)

23、结合文段内容仿写,使上下文有连贯性。

(2分)

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熬过失败,。

(四)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9分)

电磁辐射

①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电磁波辐射污染已被世界公认为第四大污染。

电磁波辐射污染主要由高压输电线、短波、超短波、微波、电子游戏机、视频端显示器、移动电话等辐射源产生。

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

②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

人体接受电磁辐射

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

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

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是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

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

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么,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

③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

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④现实生活中,电磁辐射也在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磁辐射以光速传播,用以传递信息,在工业、军事科学、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雷达、卫星通讯、微波炉、热疗器、塑料热合机、电视机、收音机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⑤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很有“个性”,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不能透入内部而是被反射出来,所以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

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

水是吸收微波最好的介质,而含有水分的物体,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并产生热。

人们利用微波的“个性”发明了微波炉等很多产品。

⑥鉴于电磁辐射的特性,专家建议: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

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要注意把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24.电磁辐射对人体有“热作用”和“非热作用”两种危害,试对它们做简要解释说明。

(4分)

“热作用”是指:

“非热作用”是指:

25.结合文本内容对下面材料中陈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使用建议。

(4分)

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作为低耗高能电器进入了千家万户。

人们在利用微波炉给软包装的牛奶加热时发现,如果把使用普通塑料袋包装和为了增加保质期在包装袋内侧镀了一层锡箔的两袋牛奶同时放进微波炉加热,到了预定的时间,普通塑料袋包装的牛奶温度比预想的要高,而包装袋加锡箔的牛奶温度和未加热前变化不大。

解释:

             

建议:

             

26、在“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

”一句中,“一般”一词能否换成“大家都”?

为什么?

(3分)

 

2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意简要说明。

(4分)

 

28、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

(4分)

 

三、写作(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古来文人武将不计其数,而品行功绩卓著者也不少。

在你了解的这些人中,你最欣赏谁?

他有怎样的精神风貌和过人之处令你折服?

请以“我最欣赏的古人”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铿锵有力的词句向我们昭示着一颗颗火热的心,展示着一个个宏远的志向。

请以“志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文体不限,内容自选,感情真挚,书写规范(可有2分奖励哟)

 

九年级语文质量监控试题参考答案(2017、06)

一、积累与运用

1、B2、C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本色:

物品原来的颜色;当:

应当;行:

háng连续贯穿。

形容应当保持原来的本色,也用来指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面对凶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英雄本色啊。

”3、略4、嶙峋、gōulóu5、①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语意重复:

"由衷"与"在心里"重复)②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成份残缺:

缺宾语中心词,应在"不合理"后加"的现象")6、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7、①老莱娱亲郭巨埋儿②孙悟空问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不但没借到,还被扇到了小须弥山,孙悟空从灵吉菩萨处得到一颗定风丹后再次来借扇,铁扇公主扇他不动,孙悟空变身小虫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铁扇公主疼痛难忍,借了把假扇给孙悟空。

8、阿姨: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9、①白露为霜、在水一方②其不善者而改之③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④大漠孤烟直⑤蜡炬成灰泪始干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⑦不畏浮云遮望眼⑧会挽雕弓如满月1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古忘反。

二阅读

(一)11、B12、

(1)略

(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

13、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参考译文】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

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说道:

“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

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

‘请您让我去买吧。

国君就派他去了。

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

国君大怒道:

‘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

'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

‘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

'于是不到一年,很多匹千里马就到手了。

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

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

(二)15、示例:

春天在虫子们的苏醒里,春天在稚嫩的新绿里,春天在飘渺的柳烟里,春天在斑斓的花海里,春天在鲜嫩的荠菜里,春天在人们的笑脸里,春天在母亲的眼睛里。

16、让我们想起“草色遥看近却无”。

(1分)古诗句与划线句都是从视觉角度写早春的草色,但由于视觉角度的不同,视觉效果也会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远看绿朦朦,走近粗看却无踪(若走近低眉细细瞧,嫩芽已出春来到)。

远有近无,含有对比,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

划线句是蹲下细看,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的新绿比作婴儿的眉睫,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新绿的稚嫩、柔软,表现了作者的怜爱与内心的喜悦。

17、贬词褒用,“贪”突显人们对春天的热爱、赞美和留恋之情。

18、要联系内容从自然和人两个角度来写,每个角度2分。

示例一:

1、枯草处已有新绿,樟树在悄悄地进行新老交替,对自然界而言,春天是一代一代更替的。

2、一代一代的母亲,一代一代的幼童。

一代一代的“小燕子”的歌谣在春天里传唱,对人而言,生命的春天也是一代一代更替的!

示例二:

新生的小草跟婴儿的眉睫似的,树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新旧交替,对自然界而言,春天是一代一代更替的;一代一代的母亲,一代一代的幼童,一代一代的“小燕子”的歌谣在春天里传唱,对人而言,生命的春天也是一代一代更替的!

(三)19、一个“熬”字益人生。

20、①文章从割麦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引出中心论点:

一个熬字益人生。

③举例论证了文章观点。

21首先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越熬越有利于人生。

(1分)然后用引用论证更有说服力地证明熬得住才能成功。

(1分)然后引用池莉和单田芳的人生箴言证明熬的作用。

(1分)

22、略23、熬过痛苦,懂得收获的珍贵;熬过失败,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

(四)24.热作用:

(1)人体内的分子重新排列,碰撞、摩擦。

(2)人体内电解质离子发生移动传导电流(3)体内的导电成分产生感应涡流,引起人的体温升高,引发各种疾病。

 

非热作用:

电磁波辐射人体后,干扰人体固有微弱电磁场。

25.解释:

属不仅不能吸收或传导微波这种电磁波,还会反

射微波辐射,包装袋有锡箔,里面的牛奶接触不到微波因而不能被加热;微波可以透过塑料包装袋,牛奶可以吸收微波产生热。

建议:

在使用微波炉进行加热的时候,加热有金属包装的食品要先去掉金属包装或使用耐热的绝缘材质器皿。

 

26、不能,因为“一般”表示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认识。

如果换掉则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27、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出多个例子具体地说明了电磁辐射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8、如: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我防护。

远离辐射源,尽量缩短使用电器的时间,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

三、作文:

一等文(52—60分)二等文(48—52分)三等文(48分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