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799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docx

陕教版思品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总

2013春7年级思想品德(下)(陕教版)

 

复习提纲

 

2013-03-19

第九课:

社会、集体中的我

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热爱集体,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一、名词解释

1、集体:

人数不等的一群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整体。

构成条件:

(1)、由相互依赖的个体构成。

(2)、有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的章程,权威的领导体系。

(3)、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设备。

表现形式:

小到家庭,大到团体和社会,多种多样。

2、社会:

社会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

3、个体:

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上有区别的有生命的个人。

二、重点概念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社会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条件。

当然社会也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有努力,也没有社会的发展。

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获得生命的持久活力。

●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社会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同时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单位,社会的进步依赖于每一个人,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

●个人的理想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就是力量。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发展,集体的发展有赖于个人的努力,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集体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集体。

我们始终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个人的许多基本需要,必须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满足,集体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个人的努力又会促进集体的发展。

个人和集体相互促进,才能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

(1)、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2)、个人的努力又会促进集体的发展。

个人与集体互相促进,才能和谐发展(没有个人的努力,就没有集体的发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

2、团结的力量是什么?

(1)、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如果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就能产生比个人大得多的力量,就能够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

(2)、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发展。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

3、怎样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

(1)、若有人破坏集体的利益,我们就要与此做斗争

(2)、我们要主动为集体争光

4、如何融入到集体和社会中?

(1)、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在不同的场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接触的人越多,熟悉的场所也越多,就越能体会到我生活在社会中;

(2)、我总是和各种人打交道,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没有个人的努力,就没有集体的发展。

5、什么样的班级才是优秀班级?

这个的优秀班集体,对你有什么启示?

(1)、事事都有人做;

(2)人人都有事做;

(3)人人都是主人。

启示:

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只有依靠大家的努力,才能使班集体更好的发展。

6、要把你所在的班级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你应该怎么做?

(1)、主动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

(2)自觉遵守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

(3)与班上的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自觉为班集体服务。

7、有人说是乔丹造就了公牛队,而乔丹却说是公牛队造就了自己,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从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角度来说,乔丹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没有公牛队,就不可能有乔丹今天的成就。

(2)、另一方面,从集体的发展有赖与个人的努力的角度来说,乔丹使公牛队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3)、总之,个人和集体是相互促进的,个人的许多基本需要,必须通过集体得到满足,集体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同样,集体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8、大雁编队飞行给你的启迪是什么?

(1)、团队精神能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目标;

(2)、在团队中要善于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

(3)、在团队中要主动承担重任;

(4)、要与团队同舟共济、同甘共苦。

(5)、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才能战胜各种困难,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发展。

9、课文P11你对恬恬和元元的的看法是什么?

恬恬的行为看似“出卖”集体的利益,实际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才有利于集体的发展,真正是在维护集体的利益,而元元的做法看似在维护集体的利益,实际上是对集体荣誉的一种污损。

10、团结的作用:

蚂蚁的故事给你的启示,

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如果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就能产生比个人大得的力量,就能够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创造个人无法创造的奇迹。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1、强调集体发展,会不会束缚个性的发展

(1)、我认为强调集体发展,不会束缚个性的发展。

(2)、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3)、个人的努力又会促进集体的发展,个人和集体相互促进,才能和谐发展。

12、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社会)利益?

个人利益和集体(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矛盾冲突的时候,应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

个人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3、我们应如何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1)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的发展.

(2)遵守法律及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及公共环境.

(3)热忱服务于社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14、“水滴和大海”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那些道理?

结合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个人与集体具有怎样的关系呢?

(1)、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

(2)、只有融入到团结的集体中,才能享受快乐;

(3)、只有融入到团结的集体中,才能获得成功;

(4)、只有融入集体个人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

第十课:

缤纷复杂的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等。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如城市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重点概念

●我们要在社会中更好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就要学会用智慧的双眼去看待多彩的、变化的世界,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的缤纷复杂和绚丽美好。

●不论少年宫的兴趣班学习,还是学校

的正规学习,形式都是多样的,内容都是丰富的,一句话,我们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为了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需要,社会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业和职业。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板书),告诉我们:

社会生活的内容是丰富的,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多样的,兴趣爱好也是多样的,人们的文化享受是有选择的等。

一句话,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科学技术在今天是十分重要的。

农民通过电脑上网销售产品,反映了人们学科技,用科技的新风尚。

●生活越是丰富多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会越充实,越深刻,生活情趣也就更加丰富。

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内容都是多姿多彩

、绚丽美好的。

当你能做

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做梦;当你能飞的时候,就坚持飞下去;当你能幸福生活的时候,就一定要好好生活!

●人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需要。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日常生活需要是变化。

三、简答题

1、课本20页《野菜地位的变迁》中告诉我们什么?

(吃)。

(1)、通过阅读《野菜地位的变迁》,我们知道野菜地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用于充饥变为现在用于改善食物结构,增加身体健康),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们餐桌上的变化其实是很多的,从过去注意“吃饱”到现在注重质量和品位,品种比过去大大丰富,质量比过去大大提高。

由此可见,人们的“饮食生活”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课本20页《棉衣棉裤“下岗”了》中告诉我们什么?

(穿)。

(1)、近年来人们在“穿着”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2)、过去形容人们穿着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而现在大家开始讲究衣服的色彩搭配。

(3)、款式新颖,许多人还开始追“名牌”,赶潮流,求新奇。

更为惊奇的是,生活中还出现了独特的衣服。

4、随着衣食住行的变化发展,我们常用的东西又有什么变化呢?

(1)、“人们联系方法的变化”,从过去的捎口信、写书信、发电报到今天用电话、小灵通、手机、电子邮件等等,这说明了人们在“用”的方面有了大的改变。

(2)、在我们的家庭社会中,“用”的方面还有哪些变化呢?

请列举——如电视机——黑白电视、彩色电视、背投电视、数字电视等等

5、人们的休闲发生了什么变化?

(1)、现在随着人们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命的健康,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兴起了群众性体育健身的热潮,如跳交谊舞、打腰鼓、爬山等等。

(2)、在过去,我们的长辈们在青少年时代有趣的休闲方式一般为下棋、钓鱼、看书、打球等等,活动内容较少。

(3)、两相比较,我们感受到,当今人们的生活休闲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6、出现了“网上销售”的新现象,阅读课文p23的相关内容并完成里面的内容。

由此我们知道——

科学技术在今天是十分重要的。

农民通过电脑上网销售产品,反映了人们学科技,用科技的新风尚。

7、解你了解的社会新时尚还有哪些呢?

例如:

街舞、郊游、探险

从日常生活的变化到社会新时尚,反映了社会生活是多样的、变化的,我们的生活是绚丽美好的。

8、网络告诉了我们什么?

(1)、网络世界是复杂的

(2)、社会环境是复杂的

(3)、中学生应正确认识网络世界,要充分利用网络积极的一面,不能无节制上网,也不能迷恋网络游戏。

9、网络的利弊?

如何克制?

“利”:

(1)、“上网”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资料,获取知识;

(2)、帮助我们开阔眼界;帮助我们通讯联络;

(3)、通过网络,可以结识新朋友,但要善于选择等。

弊:

(1)、使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耽误正常的生活学习

(2)、潜伏着各种危险因素,会使我们上当受骗等。

克服:

(1)、只上科技、教育、新闻等有益的网站。

(2)、不玩网吧游戏、不闲聊,不与陌生人聊天。

(3)、带着问题上网(有目的地上网,以帮助学习查找资料为目的的上网)。

(4)、及时删除不明邮件。

10、总的概括一下我们目前的生活

(1)、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2)我们“吃”得比以前更好、更有营养;“穿”得比以前更美、更有个性;“住”得比以前更宽敞、更舒心;、“行”得比以前更快捷、更方便;、“用”得比以前更丰富、更讲究。

(3)、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而且还会变得更美好。

11、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对待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是多样的、复杂的,即我们生活的社会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

(2)、同时社会还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3)、我们应该赞颂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东西,也要善于识别和反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恶、丑现象。

十一课《有序的社会》

道德、纪律、法律等行为规范共同保证社会的有序进行。

法律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一、名词解释

1、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重点概念:

1、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行为规则,如道德、章程、法律等。

其中,法律是最强有力的。

这些规则,保证社会生活有序运行。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政府官员、执法人员法律的执行者和维护者,也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3、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来制定的。

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不只是代表人民代表的意志和利益。

因此,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是我国法律的本质。

4、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行为规则,如道德、纪律、章程、法律等。

其中,法律是最强有力的,(它具有强制力)。

这些规则保证社会生活有序运行。

5、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6、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7、道德、纪律、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道德是人们约定俗成的,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逐渐形成的。

纪律是由各单位或组织制定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8、依法治国必须崇尚(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树立(法制观念)。

9、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是什么?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10、政府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司法部门能否公正司法,老百姓能否自觉守法,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11、你认为我国不断地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的目的是什么?

(使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法可依、保护人名的利益、有力的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

12、党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行。

13、依法治国要求我们树立(宪法)意识,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认真学习宪法,积极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吧宪法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

三、简答

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邻里乡亲对张大爷的三个儿子的职责是道德规则在起作用,但最终是靠法律有效的解决了问题;这也说明了法律和道德这两种行为规则起作用的保障不一样。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两种行为规则相同点和不同点。

(看下表)

项目

道德

法律

产生

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地形成

由国家制定

发挥作用的保障

信念、习俗、社会舆论

国家强制力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广,但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并非某种道德为全体人民所遵奉

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相同点

都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有约束作用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有力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着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制观念,遵守法律。

3、论述:

为什么说宪法是我们的根本法

1)《宪法》规定:

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如:

国家性质、根本任务……

2)普通通法规定:

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如:

《刑法》、《民法通则》、《劳动法》、《教育法》等。

3)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利,刑法相关条款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应受的处罚。

4)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财产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民法对财产权、债权等做了规定。

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人格权,民法规定了对人格损害的赔偿,刑法规定了侮辱罪、诽谤罪。

6)宪法第五条规定: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2)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5、宪法与普通法律修改有何不同?

1)宪法第六十四条对修改宪法的提议权作了限定性规定: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而普通法律只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6、宪法的特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宪法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7、实施依法治国,必须崇尚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既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宪法意识呢?

1)实施依法治国,需要人人参与,中学生也不能例外。

做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8、为什么说法律具有强制力?

答:

因为法律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强有力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法律具有强制力。

9、我国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1)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2)维护人民的根本权利和利益

3)打击违法犯罪

4)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力的维护社会秩序)

5)规范人们的行为

10、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也就是为什么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1)从内容上来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来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来制定的,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十二课我是中国小公民

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感受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

1.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公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3.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国民资格

二、重点概念

1.我过法律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司法保护给予失足未成年人特有的温情。

2.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曾长期在世界上独领风骚,但是由于近代清政府的腐朽和束缚,中国渐渐落后了,自1840年起,古老的中国一次次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3.中国一步步走向强大,产生我为祖国而自豪,我们要立志将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争光的情感。

4.祖国受欺凌,我沉痛、愤怒;祖国奋起抗争,我振奋、高兴;祖国腾飞,我骄傲、自豪。

国家的命运时刻拨动着个人的心情(弦),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5.我们是中国公民,就应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因为祖国的荣辱兴衰决定我们每个公民的福祸安危。

6.感受到不同的历史阶段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明白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的道理。

三、简答

1、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有那些?

《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此外,《婚姻法》、《收养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都有若干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条款。

2、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别保护?

(1)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会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伤害。

(2)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3)由于生活环境复杂,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3、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那些?

目的?

(1)、对未成年人予以特别保护,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原则。

(2)、这种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3)、它的目的和作用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4、什么是家庭保护?

内容?

(1)、家庭保护主要是指父母依法对儿女的人身和财产等个方面承担义务和责任。

(2)、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被抚养权(如:

A、衣食住行B、给你生活提供健康的环境)、被监护权、受教育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

4、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

(1)、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2)、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家庭保护的禁止性要求:

(1)、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

(2)、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3)、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5、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总是默默无言承担着养育子女的责任,具体体现在?

(家庭保护的内容)

(1)、父母辛勤劳动,给我们衣食住行等条件

(2)、父母操心尽责,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提供健康环境)

(3)、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帮助我们排解生活中的烦恼;父母时时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

(4)、提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5)、父母监护我们

6、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行家庭保护?

(1)、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人才的摇篮

(2)、未成年人还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3)、未成年人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7、学校保护是指?

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1)、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4)、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

(1)、德、智、体、美、劳育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2)、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3)、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内容: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学校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8、学校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说明了?

(1)、政府履行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的职责

(2)、政府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

(3)、未成年人享有安全成长的权利

9、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给未成年人提供活动场所,

(2)、组织开展社会活动,

(3)、净化社会环境,

(4)、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5)、禁止未成年人参加一些不利于其成长的活动。

10、为对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什么?

(1)、国家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活动。

(2)、司法保护可划分为一般司法保护和特殊司法保护。

一般司法保护使用于所有的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专门使用于司法机关办理的违法犯罪案件中的未成年人。

11、当你自己在家庭保护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的正确做法。

首先我会向父母讲道理并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