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698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docx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

文综历史试题

2015.5

一、选择题

24.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政权借助族权B.封建等级森严

C.中央集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解析】依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可知政治与家族血缘相结合,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先秦盛行”,可知此时并非是封建等级森严,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先秦盛行”,此时还未形成中央区集权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等级森严,但并没有说明具体分工,故D项错误。

【答案】A

25.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

这说明(  )

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而不是神学迷信影响,故A项错误;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不能体现科学理论的创新,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是受其影响,而不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

”可知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26.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此举反映(  )

A.“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B.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

【考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还未完全成功,现实革命形势依然需要,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因此封建地租关系不是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民领袖对《天朝

田亩制度》的反思,故C项错误;当时的核心问题是巩固革

命成果,并进一步进行革命,不是财政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A

27.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

……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

由此可见(  )

A.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B.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

C.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D.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解析】依据材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可知原因是中华民国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列强忙于一战以及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故A项错误;美国并不支持中国的工业化,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虽然获得了大量奖章,但在世界上已经落后,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可知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28.有学者指出:

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

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

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

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

【解析】依据材料“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可知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是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的,故A项正确;右倾思想在当时并不是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八一南昌起义创立了军队,党也掌握了军队的领导权,故C项错误;此时间段内左倾思想并没有影响领导者的决策,故D项错误。

【答案】A

29.1954年9月,主持法律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

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者只管“小人物”的,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在此,他强调(  )

A.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B.国家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C.法律的推行遭遇了巨大阻力D.当时国人法律意识很淡薄

30.右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增速趋势示意图。

下列有关解读正确的是(  )

A.总体上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B.1958年后基本实现工业化

C.60年代出现农业反超工业D.国家方针政策影响经济发展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八字调整方针

【解析】依据数轴所反映的信息来看,从1958年至1960年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所以二者协调发展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1958年是大跃进时期,炼钢的质量没有保障,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并非是真正的工业化,故B项错误;60年代是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农业反超并不明显,故C项错误;从50年代至60年代,国家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经济的发展由国家统一管理,因此深受国家方针政策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31.人文主义是西方中世纪晚期以来人们的精神追求。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这时的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是(  )

A.洞察宇宙,探索人生B.追求自由,强调平等

C.肯定人性,追求幸福D.否定教会,信仰得救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是高举理性旗帜,故A项错误;理性是指民主、自由、平等、科学、实事求是等,故B项正确;肯定人性,追求幸福是现象并非人性,而且在文艺复习时期已经做到,不是人文主义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发展新高度,故C项错误;否定教会,信仰得救,是在宗教改革时期已经出现,不是人文主义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发展新高度,故D项错误。

【答案】B

32.19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

“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

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

”这种现象表明(  )

A.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B.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

C.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D.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而材料中的时间是在19世纪早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强调的是任

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体系了人的自私自利性,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的时间19世纪早期可以知道是工业革命以后,人民出现了严重的自私自利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劳动者而非是资本家,故D项错误。

【答案】C

33.1799年雾月政变后,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起以波拿巴为第一执政的临时执政政府,昭示了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的转变。

这一转变(  )

A.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B.标志封建专制王朝的复辟

C.一定程度违背自由平等人权原则D.预示着法国大革命的失败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拿破仑专政

【解析】拿破仑虽然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的转变,但争取依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故A项错误;拿破仑政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依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的转变”,可知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出现了专制色彩,故C项正确;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建立是法国大革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故D项错误。

【答案】C

34.勃列日涅夫指出:

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

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解析】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侧重点在工业,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可知计划体制的弊端,故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依然是社会主义,所以政治倾向并未发生转变,故C项错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依然没有打破斯大林体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35.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

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  )

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金融体系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析】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由此可见并不能体现英国的金融霸权,故A项错误;二者都是站在自己的国家利益的角度提出的主张,因此真正的目的不是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故B项错误;怀特主张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由此可见英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很大,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

“可以看出二者要求建立的是稳定的国际汇兑而非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的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

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

我认为,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

——戴高乐(法国1959—1969年总统)《战争回忆录》

材料二联邦德国实行由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宏观控制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原则,同时赋予国家一种作用,国家必须为竞争秩序确定一个框架和秩序,并不断的保护维持这一秩序,并强调干预、公平、合理和正义。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是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折衷。

   ——朱敏《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归纳二战后法国国有化工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指出二战后法国与德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考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法国国有化工业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法国与德国经济发展模式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可知法国国有工业的特点是以能源为主的国家基础工业;投资巨大;技术密集;利润低风险高;第二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一中“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

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

我认为,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

”可知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深受美国影响,加大对经济的干预,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背景分析即可,二战后欧洲残破,各国积极恢复发展经济;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战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出于冷战需要,借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尖端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

(2)第一小问“异同”,依据材料一中“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和材料二中“联邦德国实行由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宏观控制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原则,”总结相同点为都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都体现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不同点为法国大力发展国有化企业,全面实施国家垄

资本主义;德国则推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结合。

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法德在战后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战的措施异同点,可以总结认识经济理论对经济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经济不必照搬别国模式,可以走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

【答案】

(1)特点:

以能源为主的国家基础工业;投资巨大;技术密集;利润低风险高。

(6分。

写出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

背景:

二战后欧洲残破,各国积极恢复发展经济;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战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出于冷战需要,借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尖端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

(6分。

写出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

(2)同:

都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都体现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4分)

异:

法国大力发展国有化企业,全面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则推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结合。

(4分)

认识:

经济理论对经济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经济不必照搬别国模式,可以走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

(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歌曲: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

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

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

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

【要求:

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依据材料“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可以总结主题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结合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

期的反围剿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即可。

依据材料中“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看,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可总结主题二,共产主义乐观精神,结合歌谣中的唱词进行分析和阐释即可。

第三个主题,依据材料中““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可以总结军民艰苦奋斗,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例如红军长征等。

【答案】答案示例:

主题一(政治上):

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

(2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4分)

主题二(经济上):

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2分)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

主题三(理论上):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分)鉴于以城市为中心革命受挫的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4分)

其他如: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共产主义乐观精神、官兵平等民主、军民艰苦奋斗等主题,言之有理均可。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

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

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

……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

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

材料二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

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

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

……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

……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

……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

“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影响。

(7分)

【考点】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得出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据“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得出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据“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得出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

(2)第一小问“成就”,依据材料二中“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得出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据“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得出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据“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得出科学发展创新了许多新形式;据“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

”得出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材料二中“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

”可以看出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答案】

(1)原因:

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

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

(8分)

(2)成就:

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科学发展创新了许多新形式;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

(3分)

影响:

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4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如何消除选举腐败,19世纪50年代(英国)试图通过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和检查选举过程,以期限制选举腐败现象。

1852年和1853年两个法案规定,贿选、恐吓选民属于刑事犯罪,专门委员会审查选举过程,受理选举争议事件,上述措施均未产生明显效果。

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由选举代理人掌握选举费用,并及时向监选官汇报全部账目。

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影响等舞弊行为严加取缔。

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竟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

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736781英镑,1885年降为1026645英镑,1900年降为777429英镑。

不过这个法律仍有很多漏洞,某些财力充足的候选人可以提前投资“培养”选区。

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50至80年代的英国在遏制选举腐败方面采取的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案的影响。

(9分)

【考点】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遏制选举腐败

【解析】

(1)依据材料中“19世纪50年代(英国)试图通过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和检查选举过程,以期限制选举腐败现象”得出成立专门检查机构进行监督;据“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得出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选举;据“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影响等舞弊行为严加取缔。

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竟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

”得出严惩选举舞弊行为。

(2)依据材料中“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736781英镑,1885年降为1026645英镑,1900年降为777429英镑。

不过这个法律仍有很多漏洞,某些财力充足的候选人可以提前投资“培养”选区。

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

”可以总结如下选举费用不断地下降;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选举腐败行为。

结合具体措施分析影响还可以总结如下选举行为得到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举的公平公正;有利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答案】

(1)措施:

成立专门检查机构进行监督;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选举;严惩选举舞弊行为。

(6分)

(2)影响:

选举费用不断地下降;选举行为得到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举的公平公正;有利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选举腐败行为。

(9分。

写出符合题意的3点即可)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慕尼黑协定前,在当时各种力量那样配置的情况下,有可能预防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来有可能建立一个反希特勒侵略的统一联盟;这个联盟可联合各种不同的力量,首先是联合苏联和在英法两国试图同苏联人民寻找共同语言的各界人士。

但慕尼黑使建立这种联盟的一切企图遭到最严重的打击。

西方列强在慕尼黑协定中背着我们同德国和意大利搞协议。

——转引自[苏联]沃尔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

材料二英法与苏联的谈判是在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违反慕尼黑协定出兵占领捷克全境的情况下进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