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670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docx

高三精品模拟详细解析系列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历史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练习

历史

考查范围:

国近现代史试题难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的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中心意思并有机地结合教材所学知识。

材料中强

调以中国的钱财换取鸦片,会使中国钱财大量的外流,最终导致国力的衰退。

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A、C、D项虽然也是禁烟运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不符合材料中的要求,故排除。

2.下表为《五口通商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情况表》,以下各项对该表解释正确的是()

年份

茶(磅)

丝(包)

1843

17727750

1787

1849

82980500

16298[来源:

学.科.网]

1854

109369000

54233

1858

103564400

85970

①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

③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在破坏原有经济形态的形势下,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丝、茶生产日益商品化,所以①②③对,故正确答案为A。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出现入超的趋势,故④不对,排除带有④的B、C、D项。

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废除了江南地区地主土地所有制

B.促进江南民族工业的发展[来源:

学#科#网Z#X#X#K]

C.推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D.加快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天下一式的大同社会,在与清政府对峙的十几年中,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快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故D项为正确答案。

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由于斗争的严峻性,并没有真正地实施,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地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

在此阶段中国的民族经济还没有产生,故B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以农民阶层的意志为转移的,故C说法不对。

4.对“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出现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林则徐、魏源的推动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思想的萌发,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炮舰的打击下,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士人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导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样就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一股潮流。

所以A、B、D是新思潮出现的原因。

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

5.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中外交往以“理藩”和“朝贡”的方式进行。

这一体制被打破于()

A.《南京条约》B.《天

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属于难题。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理藩”和“朝贡”外交的含义。

“理藩”和“朝贡”外交实际上就是以自己为中心,没有把外国放在眼里的外交形式,但是公使驻京这一条款的签订,严重地打击了传统的外交心态。

故B项为正确答案。

A、C、D项不符题意。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来源:

Z|xx|k.Com]

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②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洋

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把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特权的保护下,在中国的沿海地方兴建了最早的近代企业,但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出现了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故①②③④都对,正确答案为C。

7.梁启超认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下列事件与李鸿章有关的是()

①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中创办海军

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避战求和

④戊戌变法中出卖维新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历史

人物的掌握,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李鸿章的活动事迹。

创办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是曾国藩,故①错;戊戌变法中出卖维新派的是袁世凯,故④错,排除选项中带有①④的A、C、D项,故正确答案为B。

8.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准确的一组是()

A.张之洞李鸿章李鸿章

B.军事工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C.洋务运动前期洋务运动后期洋务运动后期

D.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属于中等题。

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兴办的,属于民用工业,兴建于洋务运动后期,位于长江流域。

所以B、C、D项错误。

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兴建的,属于军事工业,兴建于洋务运动前期,位于长江流域;开平矿务局是李鸿章兴办的,属于民用工业,兴建于洋务运动后期。

故A为正确答案。

9.以下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强海防的努力宣告失败

B.外商开始在华开办企业

C.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

D.俄日加紧争夺中国东北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中日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宣告了清政府加强海防的努力宣告失败;中国的战败,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割让,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所以维新派掀起了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辽东半岛的割让,导致俄日矛盾加剧,发生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而外商开始在华开办企业始于鸦片战争后,故符合题意的是B项。

10.戊戌变法中,直接招致清朝官僚普遍反对的措施是()

A.裁汰大批冗滥官员[来源:

Zxxk.Com]

B.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C.裁撤绿营,精练陆军

D.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日维新,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定国是诏》内容的影响。

戊戌变法中,颁布的裁汰大批冗滥官员、裁撤绿营,精练陆军、废除八股,改试策论都损害了大清官僚的利益,但是相比之下最为直接的是裁汰大批冗滥官员,故正确答案为A。

B项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与题意不符。

11.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

“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

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

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

”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条约的内涵。

从条约的规定反映了清政府已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这一事实,故C为正确答案。

材料中没有反映侵害中国领海主权的信息,故A错;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是在辛酉政变以后,而材料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后果,故B错;材料中也没有新增通商口岸的内容,故D错。

12.同盟会影响下发动的起义中,秋瑾参与的是()

A.浙皖起义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属于简单题。

浙皖起义是由秋瑾和徐锡麟领导,故A为正确答案;萍浏醴起义由刘道一等领导;黄花岗起义和镇南关起义由孙中山和黄兴领导,故B、C、D不符合题意。

13.以下关于清末“预备立宪”评述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皇族内阁”

②立宪派出现分化

③汉族官僚离心

④袁世凯势力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把握清末“预备立宪”。

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99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决定“预备仿行立宪”,并且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但是仍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1911年,在立宪派的要求下,成立内阁,13名内阁成员中皇族占了7个,所以被称为“皇族内阁”。

这样使得立宪派出现分化,同时也导致汉族官僚的离心,使得清政府处于更加孤立的状态中。

故A为正确答案。

④袁世凯势力扩大不是通过此事件导致的,所以排除带有④的B、C、D项。

14.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乃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顾。

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这一檄文旨在()

A.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

C.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D.反对袁世凯解散国会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护,国运动,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第二次讨袁宣言》、“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所以可以判断要痛打落水狗,彻底推翻袁世凯的统治,故C为正确答案。

A、B、D不是对材料的正确反映。

15.下列关于《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主权在民”

B.实行了三权分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总统由国会推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1912年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

中华民国的权利属于国民全体;确立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和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

故符合题意的为D。

16.《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曾因评论视角犀利屡遭停刊,下述文章不可能发表于其中的是()

A.《民国四年来之政体》B.《变法通议》

C.《斥复辟论》D.《责任内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属于中等题。

题意中限定的时间是1902年,而《变法通议》发表于1896年,故B项符合题意。

A、C、D项从其时间和所强调的内容来看,大都在1902年以后,所以可能发表其中。

17.辛亥革命至一战期间中国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对“短暂性”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缺乏发展实业的政策[来源:

Z#xx#k.Com]

②轻工业发展不足

③外资企业比重过大

④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综合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民族工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从而在实力上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此外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从而导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如昙花一现,故C为正确答案。

民国建立后采取了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故①错;在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是轻工业,故②不对,所以排除带有①②的A、B、D项。

18.新文化运动发起的目的是寻求“救国之要道”或“根本之救亡”,其“要道”或“根本”是()

A.政治革命,推翻“军人武力之攻府”

B.思想启蒙,启发“多数国民之觉悟”

C.实业救国,兴办“机器生产大企业”

D.以俄为师,迎接“世界革命新纪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所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大力提倡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以期通过思想上的解放达到根本救亡,故B为正确答案。

19.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评价中共一大和二大。

中共一大提出要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这实际上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所以才有“悬在半空”之说。

二大对中国的国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终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明确了方向,从而“脚踏实地”了。

故C为正确答案。

A项是在一大上制定的;B项是在二大上作出的决定,但是不符合题意;D项是三大作出的决定。

20.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为此孙中山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护法运动

B.与共产党合作

C.建立黄埔军校

D.发动北伐战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属于中等题。

1924年1月,当讨论国共合作的有关具体问题时,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孙中山回答说:

“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所谓“堕落”就是指国民党员缺乏革命精神、士气与勇气,大家忘记了建立国民党的目的是为了革命,因此产生了个人利益开始支配党员行动这种不幸的后果。

所以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B。

21.五卅运动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

运动的高潮,对其成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被迫答应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全部要求

B.引发广泛国际影响得到国际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

C.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大规模群众斗争积累了经验

D.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卅运动,属于简单题。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大规模群众斗争积累了经验。

这次运动也得到了全国各地、海外侨胞和外国工人的支持,由此引发广泛国际影响,得到国际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援。

但是最终为了保存实力,在帝国主义国家承认工会合法权利、增加工资等条件下,停止罢工。

故A符合题意。

22.北伐战争进行的背景包括()

①北方军阀联合进攻广东革命政府

②省港大罢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③冯玉祥“五原誓师”,进军河南

④两广统一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军胜利进军,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发展的条件。

两次东征,两广统一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有了稳定的后方基地;五卅运动也为其准备了群众基础。

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D为正确答案。

在当时只是直系和奉系达成谅解,联合进攻广东革命政府,并不是所有的北方军阀。

故①错,排除A、B项。

冯玉祥“五原誓师”,进军河南是北伐战争过程中的事情,故排除带有③的C项。

23.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新特点是()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

③群众基础范围扩大

④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来源:

学科网ZXXK]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新旧民主革命的不同之处。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领导阶级不同;群众基础不同;所属革命范畴不同等。

而这道题强调“新特点”,所以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④,故正确答案为D。

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是新旧民主革命相同之处,故排除带有②的A、B、C项。

24.在秋收起义中,毛泽东决定放弃夺取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是在()

A.汉口B.三湾C.文家市D.井冈山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农武装起义,属于简单题。

在攻打长沙时,由于敌人势力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命令各路起义军退到文家市,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故C项为正确答案。

25.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

“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

”毛泽东提出上述观点依据的史实有()

①蔡廷锴等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②冯玉祥等领导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③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属于简单题。

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在1935年底,与此时间相关的有①②,故A项为正确答案。

③发生在1940年3月;④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

故排除带有③④的B、C、D项。

26.1936年9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邀请中共组建民主联合政府

B.日本发动全面战争,国共合作正式确立

C.希望联合国民党,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蒋介石已经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的背景。

1936年9月,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联合国民党,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

故C项为正确答案。

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D项时间不对。

27.下列各项反映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理解十年对峙期间的中共政策。

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

但是随着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调整了对国民党的政策,其鲜明变化就是“八一宣言”的提出。

故B为正确答案。

这道题强调的是变化,所以A不符题意;C项是抗战时期的策略;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策略。

28.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红军的战略转移,属于中等题。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甘肃会宁,对应的就是图上的C位置,故C为正确答案。

A为遵义;B在泸定桥附近;D是陕北的吴起镇,这里是中央红军和陕北的红军会师的地方。

29.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陈诚提出“在抗战第一时间,国军……消耗适度人力,保存我军主力。

以空间换时间,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以求达成提早阻止敌人前进的……目的”为此国民政府所组织的会战包括()

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太原会战④枣宜会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属于中等题。

材料中谈到在抗战第一时间,消耗适度人力,以空间换时间.以求达成提早阻止敌人前讲,可以判断这发生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因为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

所以在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组的会战包括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故C为正确答案。

枣宜会战发生在相持阶段,故排除带有④的A、B、D项。

30.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全民族抗战的路线,为此做出的努力包括()

①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根据地

②发表《八一宣言》,号召一致抗日

③组织百团大战,克服投降危险

④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政策,属于中等题。

②“八一宣言

”发表于1936年,不属于抗战期间,因此排除,此题选D。

31.1940—1942年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为此毛泽东发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

下列各项活动中,符合此精神的是()

A.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D.开展生产改革运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属于中等题。

材料中强调“1940—1942年”“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而这是为了缓解抗日根据地经济危机提出的号召,为此进行了大生产运动。

故B为正确答案。

在这段时间要求地主减租减息,而不是要没收地主的土地,故A错;C、D项不符合题意。

32.下列各项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重大借鉴意义的是()

A.双十协定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

B.政协会议形成了党派协商原则

C.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

D.北平和谈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属于中等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把握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的探索及其影响。

在这道题中强调的是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重大借鉴意义,而鲜明体现出团结合作精神的是在1946年政协会议上所体现的党派平等协商原则。

故B项为正确答案。

A、C、D项不符合题意。

33.下列各项,属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的是()

A.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

B.清算“左”右倾错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

C.制定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D.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把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属于简单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掌握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

只有D项符合题意。

A项是遵义会议;B项为中共七大;C项是中共八大。

34.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发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孟良崮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属于简单题。

材料中强调“歼灭黄伯韬兵

团”“北面威胁徐州”,这些信息都印证是淮海战役的组成部分,故C项为正确答案。

35.以下统计表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前夕官僚资本在中国工业中所占的比重。

工业资本

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

钢铁产量

发电量

有色金属产量

石油产量

66%

80%

90%

67%

100%

100%

依据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转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

A.人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