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659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型转换》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

 

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复习,能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3.通过复习,能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的方法;

4.通过复习,能掌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

通过复习,能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能进行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句型之间的转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几年的语文学习当中你遇到过哪些句型转换的题型?

1.学生归纳

2.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

句子互换(课件出示)(把字句与被字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与转述等的互换。

)不管哪种转换都遵循什么规律?

板书:

不改变句意。

3、一课的时间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今天我们着重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扩句与缩句、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板书)

三、复习

(一)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1.复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例句引路:

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

(改为陈述句)

2)指名读,并说出方法。

3)小结方法。

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或“怎么……呢”或“怎能……呢”;

将原句的意思改为意思相反的;

问号改为句号;

读读句子的意思是否一样。

2.复习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例句引路: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改为反问句)

2)指名说说方法。

同学们非常棒,但是我们有些时候看到一些反问句是没有反问词的,都可以,但是为了加强语气,增强某种感情,我们一般都要加上反问词,知道吗?

现在,老师考考大家。

3.练习。

1)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2)巩固练习,我能行:

①他不是一个坏孩子。

(改为反问句)

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③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

(改为陈述句)④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改为陈述句)

3)指名回答,并小结。

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方法,很好,表扬一下自己。

接下来我们自己概况扩句与缩句的方法,看大屏幕。

(二)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例句:

脸蛋印着酒窝。

(可爱的)脸蛋印着(迷人的)酒窝。

(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气球飘向天空

2、谁能比较上面的句子,说出扩句与缩句的方法

3、指名回答

4.小结: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修饰的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在句子中找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附加成分,留下句子主干。

练习:

下列句子的缩句各有两种,请你选择正确的一句,在()中划“√

1.英勇的红军粉碎了敌人几次的进攻。

  

(1)红军粉碎了几次进攻。

()

 

(2)红军粉碎了进攻。

()

2.我的妹妹高兴地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1)妹妹穿上了衣服。

()

  

(2)我穿上了衣服。

()

3.银色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1)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

  

(2)飞机飞翔。

()

我能缩到最简

1、我时常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2、肖邦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

3、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的方法以及扩句和缩句的技巧,真棒!

那接下来大家放松一下和老师一起玩个鹦鹉学舌的游戏吧。

(三)复习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鹦鹉学舌小游戏:

1、老师说:

“我是胡老师,我很喜欢你们”

2、老师说,她是胡老师,她很喜欢我们。

3、老师对王红说:

“下课后你到我办公室一趟。

4、老师对王红说,下课后王红到她办公室一趟。

通过比较两组句子谁能说出: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句子的方法?

1.指名回答。

2.小结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1)改变标点;

2)改变人称代词,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我们”应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如果前面的提示语确定是女的,就用女“她”,一般都用男“他”);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如果前半句是有对谁说的就改为谁):

3)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个别的文字须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考考你:

下列句子我能改。

1.一位台湾同胞说: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改为间接叙述)

2.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份生日礼物。

(改为直接叙述)

温馨提示:

这类的练习有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有几种:

照样子改写句子;改用第三人称转述;把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巩固练习我来战

1、雨来摇摇头说: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改为间接转述)

2、老师叮嘱同学们说:

“过马路,你们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改为直接转述)

四、综合检测(我是最棒的)

1.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改为陈述句)

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改为反问句)

3.同学们做功课。

(扩句,扩两处)

4.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缩句)

5.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改为直接叙述)

6.张明对妈妈说:

“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场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您先吃饭。

”(改为间接叙述)

五、总结收获。

六、今堂课我们复习了这几种句型的互换,同学们都掌握了吗?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下课可以再请教同学或老师。

 

板书:

几种重点句型的相互转换

陈述句反问句

扩句缩句

直接叙述间接叙述

五、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我过去在这方面的教学欠重视,结果是上层学生掌握了,中层学生一知半解,下层学生如坠云海。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

没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重视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后来,我通过思考和实践,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复习:

一、以针对性典型句型训练为主。

句型转换有基本方法,要学生掌握方法,就要以训练为主。

训练要有针对性,应该是一个课时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有一个课时解决所有句型转换的问题的想法。

集中教学“火力”突破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性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和识记,特别有利于下层学生的掌握。

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共用一个课时。

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在期末复习时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综合训练和检查。

既然是训练,训练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内容须求典型,不能偏、繁、难,比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中的陈述句主要有三种情形:

1、肯定陈述句。

2、否定陈述句。

3、双重否定陈述句。

出示的内容就要以这三种形式为典型,不要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式,如带直接引语或复句之类的。

句子表达的意思也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思想教育意义。

二、以指导合作探究方法为主。

句型转换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我通过归纳,把这些方法编成一些易诵易记的顺口溜。

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的顺口溜是:

……怎么会(能)……呢?

难道……吗?

有“不”去一“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处。

那是不是在课堂上要学生把这些顺口溜背下来就行了呢?

不是。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据此,我和学生一起参加探究和归纳句型转换的方法。

首先,将事先制作好的典型例句卡片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找出句型转换的方法。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和点拨,还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和他们一起探究方法。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结果,接着集思广益,一起归纳。

最后,引导学生一起把归纳出来的方法编成顺口溜。

三、以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掌握句型转换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当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一定的境界,句型转换也就不再是一道难逾越的坎。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主要方法还是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大量典型的例句。

第二步是以小组的形式创设情景说一说,如练说“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可以两人进行,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

第三步是做练习题。

先由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可自查、互查、抽查、汇报结合),必须对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评讲。

第四步是搞个“句型转换擂台赛”,学生互相出题和答题,轮流攻擂。

通过以上巩固和运用为目的的训练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标。

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过程。

 

综合检测(我是最棒的)

1.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改为陈述句)

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改为反问句)

3.同学们做功课。

(扩句,扩两处)

4.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缩句)

5.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改为直接叙述)

6.张明对妈妈说:

“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场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您先吃饭。

”(改为间接叙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