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658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姓名:

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曦月(xī)沿溯(shù) 绝山献(yǎn)  飞漱(sù)

B.属引(zhǔ)素湍(tuān)欲颓(tuí)藻荇(xìng)

C.缥碧(piǎo)轩邈(miǎo)经纶(lún)横柯(kē)

D.戾天(lì)牛犊(dú)萋萋(qī)燕然(yān)

【解析】A项,沿溯(sù),飞漱(s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叠障   长啸   竞跃   隐天蔽日

B.落晖   巫峡   采薇   夕日欲颓

C.答谢   晓雾   征篷   风烟俱净

D.间肃   俱备   徙倚   疏条交映

【解析】A项,叠嶂;C项,征蓬;D项,涧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怀民亦未寝

D.自非亭午夜分/自三峡七百里中

【解析】A.将要/欲望;B.断/没有第二个;C.没有;D.如果/在。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B.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蝉则千转不穷D.属引凄异

5.下列对相应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

A.《三峡》中第四段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B.《答谢中书书》通过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D.《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解析】渔歌歌谣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描写。

6.根据提示填空。

(5分)

(1)征蓬出汉塞,__归雁入胡天__。

(王维《使至塞上》)

(2)__仍怜故乡水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思乡”是古代诗人笔下永不褪色的主题。

如崔颢《黄鹤楼》中“__日暮乡关何处是__?

__烟波江上使人愁__”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乡之情。

7.名著阅读。

(4分)

“剩余物资”——红军运输力所不及的物资——数量很大,就分配给当地穷人。

红军在云南是从有钱的火腿商那里没收了成千上万条火腿,农民们从好几里外赶来免费领一份,这是火腿史上的新鲜事儿。

成吨的盐也是这样分配的。

在贵州从地主官僚那里没收了许多养鸭场,红军就顿顿吃鸭,一直吃到——用他们的话来说——“吃厌为止”。

他们从江西带着大量南京的钞票、银洋和自己的国家银行的银块,一路上凡是遇到贫困地区就用这些货币来付所需的物资。

地契都已焚毁,捐税也取消了,贫农还发给了武装。

(1)上文节选自__美__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写的《_红星照耀中国__》。

(2分)

(2)选文中红军的“剩余物资”是怎么得来的?

他们又是如何对待这些“剩余物资”的?

(2分)

红军的“剩余物资”主要是从当地有钱的商人或地主官僚那里没收来的。

他们将这些“剩余物资”分配给当地穷人。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6分)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分)

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2分)

孝敬父母: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

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

 

(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写出与它们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

(2分)

示例:

温故知新、孟母三迁、见贤思齐、韦编三绝、舍生取义、孟母断机等。

二、阅读(共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8分)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9.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

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4分)

“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

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10.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

尾联表达诗人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的内心的苦闷和怅惘的心情,并露出欲学伯夷、叔齐隐居避世的意向。

分析:

①诗人登东皋远望安逸闲适的秋日晚景图,诗人油然而生的不是愉悦之情,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②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4题。

(9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或王命急宣       ( 有时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飞奔的马 )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1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

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14.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2分)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突出夏季水流汹涌,春冬之水清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念无与乐者      ( 考虑,想到 )

(2)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

(3)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清闲的人 )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少了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17.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

(4分)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写兴奋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转忧,写孤寂之情。

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宽慰。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欣喜,悠闲。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18-20题。

(11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

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负势竞上     ( 凭借 )

(2)鸢飞戾天者( 至、到 )

(3)白鸥矫翼( 张开 )

(4)倘能从我游乎( 跟随 )

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2)然是中有深趣矣!

而是这其中有很深的意趣啊!

 

20.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3分)

甲文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文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参考译文】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鸣叫,这些美丽的景色不久就会有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

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来游山玩水吗?

而是这其中有很深的意趣啊!

不要忽略。

(五)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21-23题。

(7分)

卫南之战

泽①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②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③至。

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

“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

【注释】①泽:

宗泽,南宋将领。

②云:

报告。

③生兵:

新兵。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今日进退等死     ( 同样 )

(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考虑 )

22.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乃暮徙其军。

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3分)

既善于鼓舞士气,又能审时度势、灵活用兵。

【参考译文】宗泽领兵到达卫南,考虑到将孤兵寡,不深入敌营不能成功。

先头部队回报说前面有敌人军营,宗泽就率军向前直奔敌营,与敌战斗,打败了敌人。

宗泽领兵转战东进,可是敌人增援的新兵到了。

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是敌人的营盘。

宗泽下令说:

“今天进与退同样都是死,我们不能不从死中求生。

”士兵知道总是一死,无不以一当百,杀敌几千人。

金兵大败,溃退几十里。

宗泽考虑到敌军比自己兵力强十多倍,现在这一战出其不意,敌军势必再来。

假使他们出动全部精锐部队在夜间偷袭我军,就危险了。

于是就连夜转移了自己的军队,金兵当晚到达,只得到一座空营,非常惊恐,从此害怕宗泽,不敢再出兵。

 

三、作文(50分)

24.请以“周末”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