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8455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宋词元散曲》 杜甫诗五首教辅.docx

《唐诗宋词元散曲》杜甫诗五首教辅

《杜甫诗五首》教辅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今属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

后入长安,困顿十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任左拾遗。

因上疏救房瑁,被贬,弃官后奔蜀投严武,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

严武死后,杜甫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大历五年(770)冬死于赴岳州舟中。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

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歌还提供了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

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

其诗“上薄风骚,下该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为诗中集大成者,风格沉郁顿挫。

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称“李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声调抑扬有致。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向,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

而“沉郁”又另有沉闷忧郁之意,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抑扬顿挫和格律严谨。

(一)月 夜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

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

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

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探究:

1、首联写到“独看”,妻子有儿女在身旁,为何说“独看”?

想想“今夜”与“只独看”有何联系?

因为儿女因为太小,他们还不懂父亲不在身边的悲苦,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

故是“独看”。

从这两词中可看出他们往日曾有“同看”,希望将来的“同看”。

2、如何理解颔联中的“怜”?

“怜”指可怜,写出儿女因为太小,他们还不懂父亲不在身边的悲苦,这就更加令人可怜。

3、 望月怀远。

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但这首诗却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①此诗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真切的离情别绪,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

②它角度新奇、章法特别。

全诗一反常规,从头至尾都是写自己想象中对方的情况,即想象被思念人的思念来写自己的思念,诗的尾联才写了主人公形象,但仍是以想象之笔结尾;章法上,承接照应细致周密,如“双”照“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离乱,盼团圆的迫切心情。

4、此诗的诗眼是什么?

了解“诗眼”基本知识,能用之分析具体作品。

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

如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逗”字用拟人手法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诗中瑰奇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把春天的气息鲜丽地点化出来;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运用通感修辞,化静为动,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古人反复锤炼词句,产生了千百年来为人称道的妙词佳句。

就诗眼的词性来看常常是一些动词(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自然成为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形容词、副词,而且形容词又较多地活用为动词,比如上文提到的“绿”。

就诗眼在句中的位置而言,古人有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的说法。

诗眼在诗中,或用以翻出新意,或借以增添情趣,或靠它加强形象性,其作用不一而足。

我们诵读、鉴赏诗歌,找准、把握了诗歌的“点睛之笔”,就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

本题参考答案:

从全篇看,“独看”、“双照”为诗眼。

“独看”从对面着想,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

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这两个诗眼对全诗主题表达起了关键作用。

※艺术特点:

①炼字精准。

一二联中,“怜”、“忆”与“今夜”、“独看”联系起来看,则意味相当深厚。

明月每月可见,特写“今夜”,又是“独看”,可以想见有往日的“同看”和将来的“同看”。

将来的“同看”由结句点明,而往日的“同看”通过这二联和相关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清楚:

安史之乱前,杜甫曾困守长安十年,其间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共同度过的。

这期间夫妻二人一定曾共同看过明月,留下的记忆应是很深刻的。

当长安沦陷后,一家人逃到羌村,与妻子同看明月也一定会回忆起在长安时看明月的情景,一定是不胜酸楚的!

而如今,妻子一人在羌村“独看”明月又是“忆长安”,这“忆”不仅是辛酸,更是忧虑和惊恐的。

那么,往日与妻子在羌村看月而“忆长安”,尽管百感交集,但毕竟二人团聚;如今只有妻子一人“独看”月而“忆长安”,“小儿女”们又天真幼稚,哪能为其分忧解难呢?

此一“怜”字,可谓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②艺术构思巧妙。

1、以“月”为线索;2、采用了暗示手法,将“独看”和“双照”作为全诗诗眼;3、虚实结合,表达主题效果显著;4、承接照应细致周密。

《哀江头》

※解题:

1、注解①

2、背景:

这首诗与《春望》同时作于至德二年(757)春。

位于长安城南的曲江(现早已干涸),当时曾是唐王朝贵族官僚以及仕女们游览的胜地,富丽繁华,盛极一时。

由于安史叛军的盘踞和破坏,变得千门紧闭,萧条冷落。

诗人抚今追昔,痛感玄宗君臣行乐无度,以致酿成国破家亡的悲剧。

诗人先从曲江景象的变化写起,再由杨氏的娇宠和惨死道出国家灭亡的历史悲剧,对唐玄宗、杨玉环既有谴责,又寄予哀怜。

最后表达平叛的愿望。

历代评家颇重此诗含蓄蕴藉的批评风格,如《杜诗说》云:

"诗意本哀贵妃,不敢斥言,故借江头行幸处,标为题目耳。

此诗半含半露,若悲若讯……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

"

※全诗层次大意:

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第二部分从“忆昔霓旌下南苑”至“一笑正坠双飞翼”,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到曲江的繁华景象。

第三部分是“明眸皓齿今何在”以下八句,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

※探究:

1、诗的题目有何妙处?

“哀”字统领全篇,开头的“吞哭声”“潜行”是哀,中间睹物伤怀是哀,结尾不辨南北更是哀,“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2、此诗的结构有何特点?

试析。

由眼前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跌宕起伏,迂曲有致,富于层次感。

先写眼前哀,触景伤情,接着写回忆,写极度之乐,即李、杨豪奢生活,最后又写乐极生悲,人死国亡,以及现实的深哀巨痛,给人一种波澜起伏,迂曲难伸,愁肠百结之感。

3、第二部分用了什么典故?

诗人有何用意?

班婕妤典故,汉成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唐明皇做出来了;被班婕妤拒绝了的事,杨贵妃正干得自鸣得意。

这就清楚地说明,唐玄宗不是“贤君”,而是“末主”。

4、第二部分的“一笑”历来被认为有言外之意,你认为呢?

“一笑”博得了唐明王的欢心,写出了唐明王的荒淫好色,最终亡国,这使人们想起另一典故,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戏诸侯而亡国,这“一笑”极有讽刺之意。

5、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对比。

今日的哀与昔日的乐对比,写出了乐与哀的因果转换,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之哀。

●完成课后练习三。

命题意图:

了解此诗中用对比手法来写今昔情景并表达诗人复杂感情之特色。

参考答案:

诗人以“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与“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的今昔不同景象作对比;“同辇随君侍君侧”与“去住彼此无消息”、“一笑正坠双飞翼”与“血污游魂归不得”的杨贵妃的今昔遭遇作对比,揭示了李杨二人的荒淫无度与大祸临头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引人深思。

《蜀相》

※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探究:

1、首联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有何作用?

2、颔联描写了祠堂怎样的环境?

哪两个字用的妙?

为什么?

幽静(凄清)。

自、空两字。

这两个字都是徒然、空有之意,写出了祠堂人迹罕至,先贤功绩已被世人遗忘,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自己知音少而寂寞之情。

3、颔联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有何作用?

以乐写哀(反衬),用春草茂盛、黄鹂在深树中鸣啭的美景反衬诗人寂寞的忧伤,抒发诗人忧时伤乱之情。

4、你认为后面两联有隐情吗?

若有,是什么?

有,颈联表面是赞诸葛亮高尚人格及功业,实是寄寓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以实现;尾联表面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感慨,实是隐含诗人感时伤乱之意。

5、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抱负难展、潦倒一生的感慨,抒发了忧国忧民(忧时伤乱)之情。

6、此诗历来被认为是古典诗歌中“起承转合”结构的典范,请分析。

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

结构严谨,起承转合,天衣无缝。

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富有艺术感染力。

《又呈五郎》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

当时,杜甫住在灢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

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

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

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

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

吴郎年辈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用“呈”字,是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中所劝。

(注解①)

※探究:

1、此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

2、从全诗看,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此诗向吴郎及尚在战乱中的人们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联想。

由一件普通的打枣小事,联想到广大人民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并为此涕泪横流。

同时也是向吴郎、向广大尚处于战乱中的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

在此艰难岁月之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3、最后两句在构思上有何特色?

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构思,上句是近处寡妇穷困的根源“征求”,下句是远处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根源“戎马”,上句是小,下句是大。

4、此诗词语明白如话却又委婉含蓄,除此外,语言上还有何特色?

有何作用?

在语言上,诗人还用了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承接关联,如“不为”、“只缘”、“已”、“正”、“即”、“便”、“虽”、“却’’等。

作用是:

这样既有律诗的格律韵味,又具散文的灵活性,读起来抑扬顿挫,令人回味不已。

《登岳阳楼》

※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

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探究:

1、说说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衰暮之年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2、颔联哪两个字用的妙?

为什么?

坼、浮。

坼,分裂之意,写出了洞庭湖磅礴气势;浮,漂浮,写出洞庭湖包容天地万物,主宰它们沉浮的壮阔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3首联的“昔闻”与“今上”是昔今对比,从全诗看,如何理解“昔闻”与“今上”?

诗人以“昔闻”入手,写自己早已对之向往,只是如今已是迟暮之年方才登上,昔日的抱负,今已成泡影,现在自己生活困顿凄苦,故在今昔对比中,流露了诗人抑郁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伤。

4、清初黄生对这诗评论说:

杜甫写了《岳阳楼》诗后,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诗了。

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因诗前四句写景宽阔广大,五、六句突然转向凄凉落寞,意境由广阔到狭窄,七、八句又把笔力一转,显示了博大胸襟,这胸襟及忧国忧民精神的崇高与上面自然之境的雄伟互为衬托,使整首诗显得特有大气,所以清初的黄生会这样评论。

※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四题

命题意图: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鉴赏古典诗歌,并能发表独到见解,提高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

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西清诗话》云:

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皆见称于世。

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

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这段话将孟浩然句与杜甫句作了比较,肯定了二者对洞庭湖的广阔景象的赞美俱是神来之笔,孟“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的水势和恢弘的气势。

上句写湖丰厚的气蕴,仿佛广大的云梦沼泽之地都受其滋养哺育,处处草肥水美,苍绿一片;下句写湖的澎湃浩荡和波涛汹涌的声势,力度惊人,似乎要撼动湖边这一座小小的岳阳城了。

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联,写出了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湖水无边无垠,东方的吴地和南方的楚地在此相连,水势连天,天地似乎都受其水势蒸腾而日夜漂浮其中。

从诗人个人情感来看,孟浩然只写出了个人沉浮和一己得失,诗的结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渴望得到援引;杜甫句比孟浩然句更显开阔、博大,不仅写出了洞庭湖壮观景象,诗的结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更显出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第五题

命题意图:

学习通过对诗句中关键字词的理解,领会诗句的整体含义。

参考答案:

疾:

敏锐;轻:

轻快。

吞声:

失声,不出声;

潜行:

悄悄地走。

自、空:

徒然。

虽:

本来;

却:

倒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注:

这首诗是李白暂别杜甫后寄居沙丘时所作,对杜甫表示了深深的怀念。

沙丘,大约在山东汶水流域。

【阅读训练】

1、“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答:

古树日夕秋声这些特定的景物无疑烘托出一种近乎于哀婉凄凉的心情,由此可见,杜甫的离去使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绪极为不佳;再有,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喻为汶水,浩浩荡荡随友而去,亦表现出此情的深远之处。

                                    

2、“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

答: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因为杜甫不在身边,喝酒听歌都不能解愁,由此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鉴赏点拨】

1、李白与杜甫的交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

现存的李白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2、第一道题实际上是鉴赏本诗的写法的,只要抓住“古树”“日夕”“秋声”“汶水”这几个意象,结合景色的特点分析,就能感受到诗人哀婉凄凉的心情。

3、第二道题主要鉴赏内容,在萧瑟的秋风里,凄寂的气氛中,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

怎么办呢?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

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

“不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

“空复情”,因为自己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

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