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399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docx

初中物理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物理量

初中物理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和重要物理量

 

一、初中物理重要物理量

物理量

符号

物理意义

单位

计算公式

测量工具

长度

l

物体的长短

刻度尺

速度

v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米/秒(m/s)

v=

刻度尺和停表

温度

t

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度(℃)

温度计

质量

m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千克(㎏)

m=ρV,m=

天平

密度

ρ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ρ=

天平和量筒

F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牛顿(N)

弹簧秤

重力

G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牛顿(N)

G=mg

弹簧秤

摩擦力

F

两个相互接触且相互积压的物体,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牛顿(N)

弹簧秤

压力

F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牛顿(N)

F=ps

弹簧秤

压强

p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帕斯卡(Pa)

p=

压强计(液体)气压计(气体)

浮力

F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拖的力

牛顿(N)

F浮=G-F

F浮=F向上-F向下

F浮=G物

F浮=G排

=ρ液gV排

弹簧秤

W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

焦耳(J)

W=Fs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ŋ=

弹簧秤和刻度尺

功率

P

表示做功快慢,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瓦特(W)

千瓦(kW)

P=

比热容

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焦/(千克·摄氏度)J/(kg·℃)

C=

混合法

热量

Q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焦耳(J)

Q=cm△t

燃料的热值

q

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焦/千克(J/kg)

q=

电荷量

Q

电荷的多少

库仑(C)

Q=It

电流

I

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安培(A)

I==

I=

电流表

电压

U

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伏特(V)

U=

U=IR

电压表

电阻

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欧姆(Ω)

R=

伏安法

电功

W

电流所做的功

焦耳(J)

千瓦时(kW·h)

W=UIt

W=UQ

电能表

电功率

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瓦特(W)

千瓦(kW)

P=UI,P=

伏安法

二、初中物理重要规律或定律

规律名称

内容

数学表达式

备注

光的传播规律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

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规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象,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透镜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机距大于焦距且小于2倍焦机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U2f,倒立,缩小,实像;f<u<2f倒立,放大,实像;u<f正立,放大的,虚像

照相机

幻灯机

放大镜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运动和力的关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F=f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流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p=ρgh

连通器

连通器原理

在连通器中加入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船闸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打气桶

物体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F浮>G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

物体漂浮液面的条件

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浮力等于重力

F浮=G

密度计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ρ液gV排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斜面滑轮

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Fs=Gh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伏安法测电阻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Q=I2Rt

电热器

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指南针

三、常用计算公式

公式名称

表达式

备注

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公式

v=

s=vt,t=

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公式

ρ=

m=ρV,V=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重力公式

G=mg

压强、压力公式

p=

F=ps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浮力计算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

浸没时,V排=V物

滑轮组省力公式

F=

F=

指不计自重和摩擦力

功的公式

W=Fs

F与s方向一致

机械效率公式

ŋ=

=

n=

使用于滑轮组

功率公式

P=

P=Fv

后者使用于直线运动

电流公式

I==

I=

电压公式

U=

U=IR

电阻公式

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串联电路基本关系

I1=I2U=U1+U2

R=R1+R2

电压分配关系

=

并联电路基本关系

I=I1+I2U1=U2

=

+

电流分配关系

=

电功公式

W=UIt=UQ,W=I2Rt,W=

t

后两式使用于纯电阻电路Q=W

电功率公式

P=UI,P=I2R,P=

P=

后两式使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热公式

Q=UIt,Q=I2Rt,Q=

t

后两式使用于纯电阻电路

热量公式

Q吸=cm(t-t0)

Q放=cm(to-t)

四、常用测量工具

工具名称

测量物理量

使用要点

刻度尺

长度

放、看、读、记

温度计

温度

“一看二请三要”

天平

质量

四会;放平、调平、称量、读数

量筒

液体体积

放平、视线平

弹簧秤

调零、量程、分度植

气压计

大气压

电流表

电流

串联;正进负出;选择量程;严禁短路

电压表

电压

并联;正进负出;选择量程

电能表

电功

读数;转每千瓦时

五、重要物理常数

常数名称

数值

备注

声速

340m/s

15℃时在空气中

冰的熔点

0℃

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

100℃

标准大气压下

光在真空中速度

3×108m/s

光在空气中近似

水的密度

1.0×103kg/m3

g的取植

9.8N/kg

粗略计算时,10N/kg

标准大气压

760mmHg,1.01×105Pa

温度为0℃,海拔为0时

水的比热容

4.2×103J/(kg·℃)

一节干电池电压

1.5v

新电池

照明电压

220v

安全电压

≤36v

对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

初中物理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声现象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

一般:

V固﹥V液﹥V气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测距:

S=1/2vt

5、声音的特性:

音调:

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音色:

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6、噪声的危害:

超过90分贝,影响听力;超过70分贝,影响工作和学习;超过50分贝,影响体息和睡眠。

7、噪声的控制:

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者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8、声能传递信息。

B超等

声能传递能量。

超声波清洗机械、牙,超声波碎石等。

第二单元光现象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

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3、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3×108m/s

4、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1光年=9.46×1015m。

5、光的反射:

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

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

6、光的反射定律:

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d、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原路返回。

(三线重合)入射角与反射角都等于0°。

注: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7、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经反射后仍平行。

(某个方向刺眼)

漫反射:

平行不经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

(各个方向都可看到物体)

注: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

用玻璃板: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

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特点: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等大);物、像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等距);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平面镜成虚像(虚像)。

9、凹面镜(凹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常用作反光的“灯碗”、太阳灶等。

凸南镜(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常用作后视镜等。

10、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1、光的折射规律: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b、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角“空气大”,“其他小”)

d、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注: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2、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

红外线:

热作用强。

常用作诊断疾病、夜视仪、瞄准器、遥控器。

紫外线:

用于杀菌消毒,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促进人体合成VD。

13、透镜

凸透镜(会聚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透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

 

14、凸透镜成像:

a、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他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从而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b、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或物体在焦点上。

规律: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

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像的特点

物像位置

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异侧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异侧

测焦距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异侧

投影仪

幻灯机

u=f

不成像

制平行光

u﹤f

v﹥u

正立、放大、虚像

同侧

放大镜

巧记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适用于实像)

15、眼睛与眼镜

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的凸度趆大,折光能力趆强,焦距f趆小。

近视眼:

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

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后,用凸透镜矫正。

16、显微镜:

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望远镜:

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第三单元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热现象。

2、摄氏温度:

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单位:

摄氏度(℃)

3、温度计: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

一估:

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二选:

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三看:

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我分度值;四放: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五读: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要稍侯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

量程35—42℃分度值0.1℃

5、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

晶体:

海波、冰、各种金属、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

6、固体

非晶体:

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非

体晶

熔体

化熔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7、晶体熔化条件:

a、温度达到熔点b、继续吸热

8、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a、沸腾:

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c、液体沸腾过程,吸热温度不变。

d、沸腾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腾

e、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图

f、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像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9、液化(“白气”“雾”“露”“出汗”)

液化方法:

降温压缩体积

10、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1、内能:

a、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态有关。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热传递发生条件:

有温度差;方向:

高温低温

热量:

只存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不具有热量。

单位:

J

热传递

做功

规律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实质

内能的转移。

其它形式的能量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2、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a、单位:

焦耳/(千克.)J/(Kg·℃)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而与吸放热、物质的质量、升降温度无关。

c、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J/(Kg·℃)意义:

质量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d、热量计算公式:

    Q—吸收(放出)的热量—J

Q=cmΔt m-质量—Kg      t—末温

吸热公式:

Q吸=cm(t-t0) C—比热容—J/(Kg·℃)  t0-初温

放热公式:

Q放=cm(t0-t) Δt—升高(降低)的温度—℃

13、热机:

a、内燃机:

一个工作循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此过程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对外做1次功。

b、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热值:

1Kg某种燃料完全煅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q)

  单位:

焦/千克  (J/Kg)

  公式:

q=Q放/m    Q放=qm

  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放出的热量无关。

e、热机的效率:

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η=W有/Q总

14、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四单元电现象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自然间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验电器: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

库仑(C)。

元电荷e=1.6×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5、导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如: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

绝缘体: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6、电流(I):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b、电流(I):

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单位:

安培(A)1A=103mA(毫安)1A=106μA(微安)

c、测量:

电流表

7、电路:

a、组成: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b、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短路

c、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有电源、电路是通路

d、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8、电压(U):

a、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电压电流

b、单位:

伏特(V)1KV(千伏)=103V1V=103mV(毫伏)

c、一节干电池:

1.5V一片蓄电池:

2V家庭电路:

220V

安全电压:

不超过36V

d、测量:

电压表

9、电流表和电压表

 

电流表

电压表

符号

量程

分度值

0—0.6A0—3A

0.02A0.1A

0—3V0—15V

0.1V0.5V

使

1、电流表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2、电流要“正进负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电流表的量程。

不能估计电流时,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4、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用电器两端。

2、电流要“正进负出”。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不能估计电压:

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10、电阻(R):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b、单位:

欧姆(Ω)1MΩ(兆欧)=106Ω1KΩ(千欧)=103Ω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橫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d、超导现象:

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零。

超导体R=0。

11、滑动变阻器:

a、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b、结构简图:

c、铭牌:

“50Ω”50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1.5A: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d、使用方法:

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接入时选择用“一上一下”接线柱;闭合开关前将滑片阻值调到阻值最大处。

e、作用:

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保护电路

12、欧姆定律: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

 

实验需注意:

①、连接电路时开头处于断开状态。

②、闭合开关前,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结论:

①、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欧姆定律: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变形:

U=IRR=U/I

*并联电路并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其中一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也增大。

13、两个测量实验: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原理

R=U/I

P=UI

器材

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电路图

 

步骤

1、按图连接好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分别为U1、U2、

U额,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3、利用R=U/I计算出电阻值。

1、按图连接好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分别为U实﹤U额、U实=U额、U实﹥U额,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3、利用P=UI计算出电阻值。

注意

1、电流表、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2、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

3、闭合开头前,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

1、电流表、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2、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

3、闭合开头前,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处。

结论

小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U实﹤U额P实﹤P额

U实=U额P实=P额

U实﹥U额P实﹥P额

14、电能:

来源:

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使用: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计量:

电能表(计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单位:

焦耳(J)常用:

千瓦时(KW·h)也叫度

    1KW·h=3.6×106J

参数意义:

10(20)A10A:

长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20A:

短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0A。

3000r/KW·h:

每消耗1KW·h的电能,转盘转3000转。

15、电功率(P):

a、意义:

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b、定义:

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电功率

c、单位:

瓦特(W)  1KW(千瓦)=103W

d、公式:

P=W/t

W:

消耗的电能—J(KW·h)P:

电功率—W(KW)t:

所用时间—s(h)

P=UIP=U2/RP=I2R

e、根据P=W/t变形得消耗电能的计算公式:

W=PtW=UItW=U2/RtW=I2Rt

f、额定电压(U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U实):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

实际功率(P实):

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

用电器的铭牌:

220V100W

220V:

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100W:

表示额定功率是100W

标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知电阻RR=U2额/P额

16、电与热

a、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b、公式:

Q=I2Rt(适用于纯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