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氏家谱 凡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367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氏家谱 凡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革氏家谱 凡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革氏家谱 凡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革氏家谱 凡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革氏家谱 凡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革氏家谱 凡例.docx

《革氏家谱 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氏家谱 凡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革氏家谱 凡例.docx

革氏家谱凡例

 

目录………………………………………………………………1-3

一、凡例…………………………………………………………4

二、首次编谱序言(略)

三、首次编谱发启人(略)

四、二次修纂《革氏族谱》序言………………………………5-6

五、《革氏族谱》编纂委员会…………………………………7

四、革姓溯源……………………………………………………8-10

五、前辈先贤事略………………………………………………11-28

六、革姓家族传承表……………………………………………29-31

革焕章支系………………………………………………………32

履震祖后裔………………………………………………………33

革玉芳……………………………………………………………33

革新……………………………………………………………33

革应苍……………………………………………………………33

革永康……………………………………………………………33

昌言祖后裔………………………………………………………34

老耀……………………………………………………………34

老荣……………………………………………………………34

老发……………………………………………………………34

祖林……………………………………………………………34

履泰祖后裔………………………………………………………35

革学芳……………………………………………………………35

革春芳……………………………………………………………35

履均祖后裔………………………………………………………36

革永正……………………………………………………………36

革永富……………………………………………………………36

革菊芳……………………………………………………………36

革季芳……………………………………………………………36

革秀芳……………………………………………………………36

革丽芳……………………………………………………………36

履和祖后裔………………………………………………………37

革永康……………………………………………………………37

革永元……………………………………………………………37

革永兴……………………………………………………………37

履坦祖后裔………………………………………………………38

革靖……………………………………………………………38

革禄……………………………………………………………38

革勇……………………………………………………………38

革猛……………………………………………………………38

革永军……………………………………………………………38

革永斌……………………………………………………………38

革守鼎……………………………………………………………38

无考支系…………………………………………………………39

革复春……………………………………………………………39

曲石革家寨革应钟祖支系………………………………………40

腾冲洞山黄坡

革遗可祖支系

腾冲五合革家寨

革思可祖支系

革自可祖支系

腾冲团田香菜田

革联登祖支系

附录:

1、革姓子孙第十七代起统一予定使用的字派………………41

2、编纂《革氏族谱》捐资名录………………………………42

编后记…………………………………………………………43-45

 

凡例

1、本族谱是革姓家族历史,支系迁徒分布、世系繁衍,先贤事略,人物传记较为集中的书面记述。

2、该族谱以简明的文字纵写家史,秉笔直书。

3、本族谱编纂意在存史,以资料为依据,不做任何夸张、形容,文字上的修饰。

4、本族谱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遵循言必有据,事必有证。

忠于历史,真实可信,尊重客观事实,不做任何褒贬。

5、本族谱从实际出发,吸纳编纂的一些传统手法,设有图、志、传等常用体例。

 

二次修纂《革氏族谱》序言

家谱是记载着同宗同祖的血缘氏族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

它包括一家一族的祖宗原本,世系繁衍,迁徒分布、婚礼、教育、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多方面的资料,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修纂家谱是中国人生命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是每一个族人的心愿。

革自伦、革家忠、革家升是第一次倡导编修族谱的发起人。

一九九三年八月,组建了编委会,编纂工作开始启动,他们历时五年的不懈努力,先后走访了腾冲县城、黄坡、江苴、五合革家寨、龙陵县革家坡、潞西市勐旺、上东、勐戛等地革氏家族。

同时还得到了龙陵革家坡革有荣、平达革家兴、潞西葫芦口革家苍、腾冲黄坡革安邦、江苴村委会、芒市三小革自恩、州粮局革复川、缅甸仰光革家旺等族人的关心和支持,收集了不少家族中所珍藏的宝贵资料,经过整理,终于编纂了《革氏族谱》,族谱坚持了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孝为先,男女都一样的原则,它是我们革姓族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革姓家族繁衍的文字记录,真是来之不易。

但是,1942年5月,由于沦陷,房屋被毁,人员飘零,流离失所,特别是腾冲城毁于平地。

解放后,又经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多次运动。

原来所存留的家谱有的丢失,有的被烧毁,至今所存不多。

特别是五八年大跃进多数祖坟被拆,推成平地。

至使有的支系上辈不知,有的下代不明,有的张冠李戴,错乱不清。

很多支系无法考究。

革姓属同一始祖,但由于居住分散,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经过族人的研究讨论,决定再次修纂《革氏族谱》将其支系进一步的理顺,凡是我革姓族人只要知道的都应载入《革氏族谱》中,做到尽可能的完善。

 

《革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公元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革氏族谱第二次编纂委员会

编委主任:

革家忠

主编:

革有荣

副主编:

革兴国革安维(芒市)

芒市:

革家轮革家升革家能革家达革安建

腾冲县:

革康洪革安祥革安辉革安柱革安留

革安云革安康革洪刘

梁河县:

革安善革安存革安能

盈江县:

革安进革安强

龙陵县:

革家轮革加正

会计:

革安东

保管:

革安珠

 

革姓溯源

盖闻英雄后杰,实钟岳岱之灵,宝贵荣华,乃系山川之秀,可知地之灵者,人自杰也。

革姓源远流长,《史记、秦本纪》蜚廉,号处父。

此人是个天才,天生力大腿快,跑起来快如疾飞,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就像传说中的风神“飞廉”,所以又称为飞廉。

蜚廉(飞廉)之子名革,后因氏。

清张树云:

革与束束同姓,春秋时魏国大夫束束子成,《汉书·古今人表》作革子成。

春秋时期,楚国、齐国皆有棘邑,食采于此者,或以邑名为氏。

《南史·宋书》云:

南北朝时后夏国有革氏。

文献记载秦汉之际有革朱,为刘邦部将。

西汉有革鉴。

明代有革从时,四川人,成化年间进士。

《史记》记载:

以越连敖从起丰,别以郎将入汉,击诸侯,以都尉侯,九百户。

十二年六月壬辰,靖侯赤索隐煮栆端侯束束朱。

汉表作“端侯革朱”革音棘。

汉高祖十二年(B195年)六月封第106位革朱(赤)煮栆侯,煮栆侯国故城在今河北栆强县治西南7.5公里寺宅城一带,历二世存国四十九年。

古城在北宋末被黄河北流冲埋,栆强是革姓发源地。

革朱是春秋卫人束束(革)子成的后代,革姓的始祖,革朱祖上写成“束束”氏,革朱后有“革氏”。

另据山东省定陶县革斤老人的珍藏谱记载,始祖束束朱,始祖原姓朱,在那时助汉高祖平定天下,受封为煮栆侯,功勋载入汉功臣,汉表做“端侯革朱”,到我们腾越始祖革暹共是五十五代。

天地人三财定位君亲师一道同风

始祖:

革朱姬氏革显姬氏革龙刘氏

革治姚氏革平姚氏革邦陈氏

革岸陈氏革拔汪氏革榜王氏

革弼江氏革昇江氏革飙杨氏

十三世祖:

革豹杨氏革棪赵氏革杓赵氏

革博李氏革璨李氏革藏李氏

革昶姜氏革畅姜氏革超姜氏

革澄余氏革炽余氏革赐余氏

二十五世祖:

革璀周氏革裴周氏革姬王氏

革催邓氏革岿况氏革赡房氏

革奠房氏革囤林氏革锷林氏

革桧林氏革楠梅氏

三十七世祖:

革献梅氏革寰郭氏革勣郭氏

革瑾肖氏革琅黄氏革璐康氏

革琦康氏革赛张氏革乾张氏

革乡朱氏革玮朱氏

四十八世祖:

革蔚朱氏革昕蒋氏革勋蒋氏

革贴蒋氏革瑧刘氏革赛刘氏

革鑫宋氏革暹罗氏共五十五代

记到腾始祖革暹,原籍湖广荆州府江陵郡济阳村人。

幼岁,亲同明太祖在湖广起义,扫荡环宇,官封镇殿大将军,戊申立洪武二年(1368年)因云南蛮夷骚乱,朝庭征南大元帅沐国公英面奏洪武帝,要武帝命先祖革暹前都指挥使司南征。

洪武十四年(1380年)钦调至云南洱海铁柱庙扎营,十五年(1381年)到腾,居住腾冲城内小街,后居大街右边(东门)在腾任腾越守御千户所,在卫認所领田拿粮九石一斗二升。

后又发展到黄坡居住,置田三份在热水塘附近。

均分三份,上份给革亮,中份给革宽,下份给革荣。

始祖革暹遗嘱:

没有多余田地,后人不得妾生事端,欺上罔下,紊乱宗支遗嘱各有分单,如有妾生事端,实为欺公逆祖,刀笔能者,以家长治罪。

我革氏始祖自元末明初洪武年间,自荆州江陵到云南腾越,历有二十余代,子孙后代遍及腾冲、保山、龙陵、潞西、瑞丽、陇川、梁河、盈江等县市及台湾、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功名显达,子孙藩昌,皆忠厚传家,耕读为本,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创业史,体现艰苦卓绝的创业奋斗精神。

据老前辈革勋言祖之妻毕长弟革太生前讲述:

解放后,政府还从东门革家大园砍去了40多棵,粗处在二尺多的秋木树,支持天安门的维修。

恐日久年深无以考籍,特编纂族谱,以世系为序,以便族后子孙一目了然矣。

《革氏族谱》编委会

公元二0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前辈先贤事略

自革暹始祖抵腾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已繁衍到二十余代,子孙藩昌,功名显达。

革姓先辈艰苦奋斗,创家立业,勤耕苦读,好学上进,忠厚俭朴,尊老爱幼,讲孝道,重礼义,乐施好善,创立了优秀的传统美德,人才辈出,一代更比一代强。

革配乾(又名革秀才,墓址曲石)革言就之孙子,孝男革应钟,孝孙革兴翰、革升翰、革登翰。

同治元年(1862年)墓立于腾冲曲石革家坡。

革元新:

四品封典。

号立斋,性浑朴,乐善好施。

尝有人借贷多金,贸易归,将抵家,瘴发身故。

所遗子女均幼,后其妇如数来偿,元新原金付之,劝妇守义抚孤。

摘自《腾越厅志》人物志六孝义306页。

革焕章:

字子文,城保人,道光乙酉科举人。

蓝翎补用同知清介孝友能文章,才思敏捷,日成制艺十余篇,有若宿构。

屡试春闱未第,咸同战乱时参李国珍国幕,乱平,保授蓝翎补用同知,光绪初,檄授山西某县知县。

以地方初靖,谓宜先之以教,乃主讲来凤书院,多所造就。

光绪五年,陈宗海纂修《厅志》与李沾泽、李朝征、董在宽同聘任纂修,十三年,赵端礼等续成之。

著有畲经堂集,并辑存乡先辈课文若干册,均佚(录诗二首)

高黎贡山革焕章

高峰矗立晓烟迷,蒙沼崇封岳镇西。

万仞山从分水过,三冬积雪与天齐。

嶙峋苍岭犹输峻,迢递哀牢转觉低。

传说南征经此道,边疆胜迹少人提。

金松①革焕章

杈桠老树似游龙,闾巷人夸金氏松。

自是清操能拨俗,从来不受大夫封。

见《永昌府文征》诗录卷二十九、清十九①腾越金氏有名松,与张茶鲁梅齐名

高峰摘自《腾冲县志稿》510页。

《腾冲县志稿》明清举人人员表259页

见《永昌府文征》

云南协都督大理提督张文光墓在球王牟山麓。

附记:

本目尚有陈尚进、龙玉珠,李殿琼、赵冶孙、赵文孙、刘晋康、革焕章,李沛乙、赵瑞礼、刘宗鉴、寸辅清等人,因墓址不明,故仅列名,留待增补。

摘自《腾冲县志稿》145页

据革复川讲述小时同老人曾去靠柳祭祖,革焕章墓址在洞山黄坡碾房下来路下一个山包上,无碑文。

革孚言:

字就三,号信旃,焕章孙,腾冲东门人,光绪二年,庚子科、辛丑科举人。

早卒李根源撰墓志铭(录诗四首)

楷吴仲谋二叔①登龙光台革孚言【腾】

乘兴此登台,濠梁意快哉,座中忘尔汝,壁下走风雷。

漠漠烟中树,荒荒劫后灰。

安澜今有庆,怀抱一时开。

登台景物新,共醉八湾春。

曲岸藏花碓,空江拂钓纶。

乾坤浮一汽,日月转双轮。

悟澈穷通理,飘飘迥出尘。

①:

清光绪丁酉拨贡,名嘉禄字仲谋,腾越城堡人。

刘硕勋之外公。

谁酿红羊劫革孚言【腾】

宣统辛亥正月印泉如弟为饭霍居士刊《腾越回乱记实》嘱题词,得五律二首。

谁酿红羊劫?

干戈十八年。

衅生龙聚日【咸丰丙辰十月三日,李枝培、岳阳成、赵连城等哄街举事,是日为龙聚日,见遗书】,血溅菊花天【辛酉九月,蔡七二陷腾城,杀举人李含英、李含瑞、金泽麓,拨贡易。

庆云等,绅民死者数千人,司狱张绍平阖家死之】。

命溅侪鸡犬,村荒废井田,贼疏兵作蔑,三托尽烽烟。

回汉相仇杀,昏昏年复年。

满郊抛白骨,何处问苍天,拘妇强充役,征苗不论田。

可怜饭藿叟,留此一根烟。

【案:

就三先生,余蓝兄也。

在来凤书院同学八年,受益最多,余为志墓。

】余为李根源也。

以上均见《永昌府文征》

举人摘自《腾越县志稿》第124页259页

另外在出土的陈大将军的墓碑上还有革孚言为陈大将军题的墓赞。

明诰昭毅将军讳升陈公墓赞:

南山之下,古冢巍然,谁安其吉,陈氏之先,恩隆锡土,志昉屯土,奏功绝域,指定麓川,公之殁后,真元纪年,公之遗泽,父母兢传,惟公德厚,叶绵绵,重修公墓,表慕公贤,山河并寿,永以铭旃。

史部检选知县庚子科举人里人革孚言顿首拜题。

见《腾冲县志稿》

清孝廉

(1)革君就三墓志铭

李根源

君讳孚言,字就三,原籍湖北荆州。

明初有讳逻者,宦游腾越,遂家焉。

十三传至曾祖讳元春,生焕章,道光己酉

(2)【1849】举人,是为君祖考。

生子五,君考府同知履震为之长,配刘氏,生君。

君生三岁失怙(3),育于母氏。

性不好弄(4),虽总角(5)已如成人,常依母篝灯读(6),终夜不少休。

十三岁就来凤书院学时,掌院者为赵会楼。

(7)先生,深加期许,而君亦精进不懈。

乙未春,余亦来从先生游(8),与君同舍,订昆弟交(9)。

是年督学姚公文倬岁试,以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10)。

戊戌【1898】张公建勋岁试,以一等第一名食廪饩(11),而余始入庠(12)。

丁、戊【1907、1908】之间,先生赴礼部试(13),余寄食君家(14),共读于东门灵官庙。

君专读经疏卄四史(15),九通(16)《文选》(17)以及诸家专集,丹黄(18)点勘,至再至三。

故君之文,熔经铸史,雄肆排奡(19)辟易(20)千人。

刘公康衢(21)评君文曰。

“古文近韩昌黎(22)时文近张京江(23)。

”岂虚誉哉?

庚子【1900】五月,同赴省闱(24)。

以“拳匪”乱(25),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联军陷北京,试停。

同留读昆明,偕游呈贡、,昆明、晋宁。

赴黑龙潭谒薛尔望(26)先生墓,君有长歌纪其事,感慨苍凉,声出金石。

十二月,余以母病归,君乃游澄江,依其戚谢广文翊晋(27)。

明年,举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28),君以第四十五名中式,遂赴春闱(29)。

方抵都,闻母丧,匍匐遄归,哀毁几不起(30)。

遂绝意进取,一时士论。

同声扼腕(31),而君澹然不以为意。

庚戌【1910】冬,余以片马边务(32),便道回里。

见君形容枯槁,大异往昔,骇而问之,则心怔忡而咯血也。

丁宁珍重而别。

辛亥【1911】光复,统师西上。

君病愈亟,犹强起偕余祭刘太君墓(33)。

学抚膺谓余曰:

“云南接壤英、法(34),鲸吞蚕食,非一日矣!

土司贪婪,昧大体,吞钓饵而不悟(35);对于其民则横征暴敛,任意蹂躏而不惜。

若欲边境安宁,势非改土归流不为功(36)。

又怒、俅、浪、傈(37),本我藩篱,国人熟视而无睹,一任人之宰割!

非力起直追,经营开拓,不足以固吾圉(38)。

余已病入膏肓,有志莫逮,惟望有力者淬厉而行之(39),吾子其有意乎(40)?

”呜呼!

曾几何时,言犹在耳,而君已溘然为古之人矣(41)。

君配李氏,为文盛公次女,幼读父书,懿德婉容,在室时曾割股疗亲疾。

来配君子,善事姑嫜(42),君是以无内顾忧。

姑病至剧,又割股尝矢(43),祈天减寿。

呜呼,可以凤矣(44)!

君生光绪乙亥【1875】十月初十日,卒民国二年【1913】癸丑七月二十六日,享年三十有九。

子三:

复初、复祯、复祥、女一(珍惠)。

葬郡治南山祖茔。

孺人后君十四年卒,附焉。

今岁,复初走书吴门请铭(45)。

余与君少年昆弟,八载共学,虽不文,又乌可辞?

乃为铭曰:

干将莫邪(46)易摧缺,鹏飞海运折其翮(47)。

天道茫茫不可测,顺受其正归安宅。

我铭幽宫永无斁(48)。

注:

文见《续滇南碑传集校补》方树梅纂辑,云南民族出版社会1993年10月第一版565-567页

世系:

革逻(始祖)—革元春(十三世)—焕章(十四世)—履震(十五世)—孚言(十六世)—复初、复祯、复祥(十七世)。

注释:

(1)孝廉:

对举人的尊称。

(2)道光已酉:

道光二十九年(1849)

(3)失怙:

失去父亲。

(4)性不好弄:

生性不喜欢玩乐游戏。

(5)总角:

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后因以借指童年。

(6)常依母篝灯读:

常常按照母亲的督促,点着灯笼夜读,篝灯,即灯笼,指用笼子遮住灯火,怕影响母亲休息。

(7)赵会楼:

腾冲举人赵瑞礼,字会楼,时任来凤书院山长(即校长)。

(8)乙未:

光绪二十一年(1895)。

余亦来从先生游:

余,李根源自称,指李根源这年也到来凤书院读书,与革孚言一样成为赵先生的学生。

(9)与君同舍,订昆弟交:

与革孚言同住一个宿舍,结成异姓兄弟。

(10)督学姚文,指云南省提督学院姚文巡回到永昌府,主持对童生的考试。

岁试,又称“院试”,院试通过了,就取得了生员(秀才)的功名。

博士弟子员,即生员的别称。

(11)戊戌:

光绪二十四年(1898)。

省学院张建勋主持岁试,革孚言又考取第一名,取得廪膳生员的资格。

(简称廪生)食廪饩,一般生员到了一定资格,且在三年两考的岁、科两试中名列优等,即可按指标补得廪生资格,享受官府的膳食补贴,称“食廪饩”。

(12)而余始入痒:

李根源说在革孚言补廪生这年,他自己才考取秀才。

入痒,进入生员深造的县学学习。

痒:

古代地方官办学校。

(13)丁、戊:

分别是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岁(1897)、二十四年戊戌岁(1898)。

礼部试:

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即举人考进士,由朝廷礼部主持,故称。

又称“春试”或“春闱”。

(14)余寄食君家:

先生指赵瑞礼此时赴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故我(李根源)食宿在革家。

李根源家在南甸(今梁河九保),长期在城读书,与革孚言又“订昆弟”,关系很好,故这时寄宿在革家。

(15)卄十四史:

中国古代历朝官修的二十四部史书。

(16)九通:

《通典》等九部政书的总称。

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宋马端林《文献通考》,旧称“三通”。

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

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17)《文选》:

南朝梁萧统编选的一部文学选集,收入上至秦,下至梁初知名作家130人,共700余篇优秀散文或骈文,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文学选集。

萧统是梁武帝的长子,被立为太子,未即位病殁,谥号“昭明”,故其书又称《昭明文选》。

(18)丹黄:

红色和黄色两种颜料,古代常以之点校书籍。

(19)雄肆排奡:

指革孚言写出的文章雄浑肆,刚劲有力,具有很高的水平。

(20)辟易千人:

惊退千人。

极言革孚言的文章非一般文人可比。

(21)刘公康衢,待考。

(22)古文:

指先秦,两汉以来用文言写的散体文。

韩愈,唐代文学大家,为反对魏晋以来骈体文,提倡古文运动的领袖;昌黎是他的籍贯,世称韩昌黎。

(23)时文:

时下流行的文体。

唐宋时指律赋,明清特指八股文,均为科举应试的文体。

张京江,清康熙宰辅,《康熙字典》主编——张玉书,世称张京江,京江为张原籍,现镇江市。

(24)庚子: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同赴省闱:

指李、革一起到省会昆明参加乡试。

省闱,即考举人的乡试。

(25)“拳匪”乱:

指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运动。

义和团称义和拳,故清廷蔑称“拳匪”。

(26)薛尔望:

名大观,字尔望,昆明人,秀才。

清初,清兵入云南,明永历帝逃缅。

尔望以为耻,率全家跳黑龙潭尽节。

(27)李根源因接到母亲生病的消息回九保,而革孚言则到澄江府探望其亲戚谢翊晋。

谢翊晋,腾冲城西街人,岁贡生,此时在澄江任府学训导。

(28)庚子、辛丑恩正并科:

庚子年为科举规定的各省举行乡试之年份,因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光绪西逃而停考。

次年(辛丑)和议成,朝廷特增加一科乡试,称“恩科”,与头一年没有考试的正科合并举行,故称“恩正并科”。

革孚言即在这年考中举人,腾冲参加考试中举的还有张晓瀛、贺时雍。

(29)春闱:

人称春试,即在光绪三十年甲辰春季在北京举行的会试。

(30)匍匐遄归:

匍匐,本指伏地爬行,这里作“尽力”解。

《诗·谷风》:

“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遄,疾速。

全句意为革孚言刚到京城就接到母亲逝世的噩耗,试也顾不得考,就急急忙忙赶回家里。

哀毁几不起:

哀伤过度,几乎病倒起不来。

(31)扼腕:

手握其腕,表示惋惜。

(32)庚戌:

宣统二年(1910)冬季。

片马边务:

指这年冬季,英军侵犯我片马地区,云贵总督沈秉堃委任李根源到腾冲办理边疆边务。

(33)刘太君墓:

即革孚方之母刘氏墓。

(34)云南接壤英、法:

此时越南、缅甸先后已成为法国、英国的殖民地,越南、缅甸两国均与云南接壤,故言。

(35)此句指土司只贪小利,不知国家大事,在英国的甜言收买下,出让国土,就像吞下钓饵的鱼,至死不知悔悟。

(36)改土归流:

元、明、清时,因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鞭长难驭,采取分封境内的各民族首领以世袭官职,管理领地内事务。

只要土司承认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或隔年到中央朝廷上贡,其他事中央和地方政府不予干预。

但土司不仅相互间为争夺地盘,战乱不断,实力强大的还不时侵扰内地,朝廷就要征发大兵,深入不毛平叛。

所以自明代以来,关于取消土司制,改设流官制的呼声时起,中央朝廷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陆续撤销了部分地区土司。

但土司制尾大不掉,一直到清末乃至民国,一些地区仍然还继续着土司制。

改土归流,就是用流官制(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一任期满另任)代替土司世袭制。

(37)怒,居住在云南省怒江、澜沧江上游一带的怒族;俅:

今称独龙族,分布在云南贡山、维西等县;浪:

“浪速”景颇族的一个支系,这里指景颇族,分布于云南省的德宏、临沧、怒江等州市;傈:

傈僳族,分散居住在云南省怒江、保山、德宏、临沧、丽江、迪庆、大理等地州的一些县。

(38)圉:

边境。

(39)有志莫逮:

空怀志气而不能实现。

淬厉:

亦作“淬励”磨练。

(40)吾子其有意乎:

我的好友,你有这样的意志吗?

子,这里用以尊称李根源。

(41)溘然,疾促、忽然。

古之人:

人死,谓之作古。

(42)姑嫜:

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父母称姑嫜,姑为婆婆,嫜为公公。

(43)割股尝矢:

割下股肉,亲尝粪便。

矢:

通“屎”。

封建时代以为病重的亲人割股疗疾、亲尝粪便以味辩病为最大的孝行。

(44)可以风矣:

风,教化,感化。

(这样的孝行)足可感化世人,改变乡间的风气了。

(45)复初走书吴门请铭:

走书,来信。

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春秋时期吴国的首都,故称苏州为吴门;此时李根源小住苏州,收到革复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