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332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2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docx

第五章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

5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

尽管中国的旅游业是一个极富前景的朝阳产业,但不少旅游地区,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景观特色消失、旅游信息混乱、恶性竞争和治安恶化等问题,各个旅游系统的发展并非都健康发展。

景观系统作为旅游区的核心构成要素,由于旅游业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发展风险,加上受周边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影响,各旅游景观系统的进化不一定是必然的,而退化与消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此,对旅游区景观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5.1旅游景观系统控制原则

旅游区景观设计从字面上看,即对旅游地景观系统的设计。

这里的旅游指现代旅游即旅游系统,景观设计是指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执行和表现规划意图阶段。

所以,旅游景观设计的内容理应包括与旅游景观系统及其景观总体发展规划有关的全部方面。

然而,旅游系统及其发展所涉及的部门、因素十分繁多,相应地,介入旅游景观规划和设计研究的学科领域也十分广泛。

它们包括:

旅游学或游憩科学、旅游经济学、景观生态学、地理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考古学、艺术学、人类学、统计学、系统学、工程学、建筑物理环境学等等。

各学科或学科群在关于旅游发展的大量研究与设计实践中,对旅游景观设计所应涉及的内容,一直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旅游区景观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各学科及其相互关系,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珍惜自然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的稀缺性是指大自然提供的自然景观资源,少于人们的需求。

自然景观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容量均有限度,而人们欲求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又是无限发展的,随着人口增多,其人均占有量将愈加稀缺,因而必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动态平衡、持续利用。

(2)理解景象的多样性

景象的多样性是指景物种类及其排列组合的多样性。

景感反映及其求异心理的丰富性,构景条件及其时空变换的复杂性,是形成旅游地景象多样性的基础,因而应把握构景的共性规律和特殊意趣,创造出景象各异、意境多样的风光美景。

(3)境域的有机性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和智慧的源泉,旅游地自然景观资源是人眼优选、人心优化、人为区划、人工保育和经营管理中的自然境域。

即把社会文明和社会的合理需求科学地融合于自然之中,优化成有机的旅游境域。

(4)突出个性特征

产生个性特征的关键点在于差异,而工业化的弊端是趋同。

在经济、科技和物质生产全球一体化同社会、文化和精神需求地区多样化的矛盾加剧之中,把握国家、地区或当地的基本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与差异,是突出旅游地个性特征的重要原理和途径。

(5)掌握需求与景观特征,优化旅游区的功能作用

功能是影响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功能安排既要适应社会需求,又要适宜于景观特征,而社会需求在无限发展,景观特征需稳定发展,因而,依据时空和发展条件,优化适合本旅游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功能组合,是发挥旅游地作用的重要规律。

(6)统筹安排设计内容

景观设计内容常反映着旅游总体规划和景观艺术相结合的创优精神及能力,在统筹安排游赏主体、配套游憩设施、运营管理等内容中,在构思结构与布局、组织游线与游程等环节中,景观设计均应专注旅游地的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创意。

(7)配合总体规划,实行可持续发展方略

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与机遇,旅游区既要传承历史文化景观特色,又要谋求新的发展,这就需要以景观设计和总体规划相结合的整合精神,正确处理游人规模高速发展、生态景观稳定发展、人工与自然协调发展、整体可持续发展诸多关系,实现旅游区的良性运营。

5.2设计工作程序

正如前面所说旅游空间是一个广义的,供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从事游憩活动的空间或地域概念。

旅游空间容纳的游憩活动内容和形式极为丰富,只要为人们提供游憩功能的地域,都可以理解为是旅游空间。

它大到风景名胜区,小到城市街头零星绿地,其中也包括城市公园和工业园区以及城市开敞绿地等地块。

不同规模的地块容纳的活动内容各不相同,当地块具有旅游区规模时,旅游区的景观设计程序可参照《旅游规划通则》规定的内容编制图、文件;当地块具有风景名胜区性质时,可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规定的内容要求编制图、文件;当地块具有城市公园性质时,可按《公园设计规范》程序和内容进行专项编制。

这是根据设计对象的用地性质来划分类别的,每一类设计图纸表达的内容和深度都不一样。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游憩活动发生在城市区内零星地块上,对于这样小型的不成规模的游憩地块,我们不必完全生硬套用上述设计程序。

在我国目前的景观设计实践中,人们通常喜欢参照建筑设计常常采用的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即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设计进程。

形成这一工作进程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还没有景观规划设计程序的编制标准。

景观设计涉及的面极广,可以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范围,如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或从其他相关学科诸如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等中,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景观设计与其他任何一个设计学科相比,更适合采用图解方法来展示设计方案。

因此,景观设计不必拘泥于某一设计程序的方法。

至于一个旅游区景观设计具体有什么要求,应达到怎样的设计深度,涉及哪些内容,应根据地块的使用性质、景观特征和游憩活动特点,在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范规定的条件下,有选择地表达的图文件的深度和侧重点。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旅游区景观设计程序中,由于景观设计具有的特质,上述三种设计图纸内容的区分,可能并非像城市规划或建筑设计图纸那样明显,总体设计中的细节构思常常需要接近施工图设计深度,施工图绘制时也经常穿插一些细节设计。

设计的程序和深度要求应考虑设计对象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在阅读有关章节需特别注意的。

设计程序是指对一个旅游地域的景观系统进行完整设计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步骤,也是描述设计中一系列的分析及创造思考过程,使旅游区景观设计尽可能地实现预期规划目标。

如果把设计图纸作为一个结果来看的话,设计过程无疑包含了产生这一结果的所有依据。

要想取得理想的结果,当然要对设计过程严格控制。

在通常的设计程序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甚至是必需的步骤,它们对实现设计目标是不容忽视的。

简而言之,设计程序有下列作用:

(1)建立一个逻辑的或系统的工作架构来寻求一个解决方案;

(2)有助于确定解决方案与基本条件能否配合,如场地条件、景观资源、游憩设施、工程造价等;

(3)利用方案优化的办法做出最佳的设计选择;

(4)作为对建设方解说设计意图的基本资料。

旅游区景观设计与其他工程设计一样,首先是尺寸与材料的安排。

一般在未设计前,就应将这些不同目的与立场,对拟建的基地,先予以调查和分析,根据调查资料及实地测量所得的地形资料,作全盘性的设计,作为日后施工建造的依据。

有了尺寸、材料资料,我们才有可能应用个人的创意与构思及利用制图工具将它们符号化、图示化。

因此,设计过程包括分析、归类、判断的理性思维过程,以及实体元素的造型和形状组合能力的美学表达等。

设计程序只是一种步骤的架构,是协助设计者将工作系统化并尽可能找出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

5.2.1几种设计程序研究的介绍

美国学者卡尔·斯坦泥兹(CarlSteinitz)1998年,基于生态景观观点提出了设计研究框架,这个研究框架将不同的六个涉及景观的问题组织起来,每一个问题又联系到某一特定的基于理论的答案或模型,见表5-1。

景观设计研究框架表5-1

来源:

转引自黄国平,2003

对这六个问题的具体含义斯坦泥兹作了如下表述:

(1)如何就内容、边界、空间和时间等来描述景观?

这个层次的问题联系到景观表述模型。

(2)景观如何运作?

各个元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和结构关系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联系到景观过程模型。

(3)目前的景观是否运作良好?

判断的标准包括:

健康、美观、花费、营养流或者用户的满意度。

这个层次的问题联系到景观评价模型。

(4)景观可能发生何种改变?

何时何地可能发生何种事件?

这个问题与第1个问题相关,因为这两者都是关于数据、词汇及句式表达。

这第四个层次的问题联系到景观改变模型。

在这里,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变化类型需要考虑:

一是根据现状趋势发生的改变;另一是根据规划、投资、政策和建设活动等可实施的“设计”而发生的改变。

(5)这些景观改变会带来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相关,因为两者都是基于信息和预测理论。

这第五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形成景观影响模型,在这里第2个层次中的景观过程模型将用来模拟变化。

(6)景观是否应该进行改造?

如何进行不同改造方式影响评价比较?

这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相关,因为两者都是基于知识和文化价值。

这第六个层次的问题联系到决策模型。

实施过程可以被视作另一个层次,但这个框架则认为它是作为第1层次的不断反馈过程,即创造一个已经经过改变的表述模型。

这6个问题以及相联系的模型,是根据最初确立景观设计项目时的考虑顺序自上而下列出的。

但Steinitz认为,从逆向来认识这6个层次更加重要。

孔俞坚参照Steinitz设计研究框架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一个完整的景观设计过程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陈述模型:

对景观现象和结构的描述及分析;

(2)过程模型:

对景观功能的分析;

(3)评价模型:

对现状的景观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做出评价,以找出所应解决的问题;

(4)改变模型:

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和办法,使景观的现有结构和功能得以改变;

(5)影响模型:

预测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6)决策模型:

选择一个较优的解决方案,并努力将其付之实施。

其中前三个阶段着重于如何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即认识世界,而后三个阶段着重于如何解决问题,即改造世界。

在某种意义上讲,前者决定了后者。

杜顺宝、夏祖华等人在对城市视觉环境构成及控制规划研究中,提出了城市视觉环境构成研究框架,其中城市视觉环境构成研究图纸和说明包括如下内容:

(1)城市景点(区),观景点(线)分布图;

(2)各景点(区)的视点,视域平面、剖面图;

(3)现状视景图,设计视景图;

(4)可取的设计景面图(在视域交叉时,经综合分析后得出);

(5)城市整体景观、特征景观的确认;

(6)各景点(区)的内涵、形态特征、社会功能、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7)景点(取)、观景点(线)分级表。

城市视觉环境控制规划图纸及说明包括:

(1)城市景点(区),观景点(线)分布图;

(2)城市建筑高度控制图;

(3)在保护区(或称视觉影响区)内,对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绿化覆盖等控制的意见(可以文字说明,或加示意图说明)

RobertMill认为,旅游规划设计的构成应当包括:

必要性界定、潜力评估、社区支持、法律环境、规划方案、本地人参与、阶段确定、灵活调整等组成部分;并在《TheTourismSystem:

AnIntroductionText》中提出,最有代表性的旅游规划设计程序大致可以分成,背景分析、研究与分析、综合分析、目标确定和形成规划报告五大步骤。

综合上述各种观点及多种类型的设计实践经验,可以认为旅游区景观设计工作的一般任务是:

明确任务与工作准备,景观资源评价与现状背景分析、目标制定,提出解决办法和初步解决方案,选择一个经优化调整的较优解决方案,并努力将其付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程序尚存在路径、多次数的反馈过程,具体方式因设计方的经验和评审方的要求而异。

在旅游区景观设计过程中,目标市场的确定与旅游发展预测、项目策划、容量分析、旅游规划指标的确定、环境保护、供需匹配研究等技术环节,须引起景观设计的特别重视,因为旅游区景观设计是旅游规划意图的深化和体现。

5.2.2旅游区景观设计工作的五大组成部分

旅游景观设计是旅游规划的深化,是旅游景观系统形象的具体表现。

从景观资源调查研究开始,到为旅游景观系统确定一项通向理想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直至通过设计修编与施工图设计,使之走向实施的过程。

笔者认为,无论旅游景观设计采取何种步骤,从与建设方接触开始,其程序的具体进程至少包括如下五个阶段:

(1)调查研究阶段;

(2)编写计划任务书(制定目标)阶段;

(3)总体设计阶段;

(4)详细设计阶段;

(5)施工图设计阶段。

景观设计流程图表5-2

 

 

与建设方进行有成效的沟通交流是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设计者事先应从建设方的需要出发,对建设项目的性质、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等问题,与建设方作初步的沟通和了解,通过设计者的配合与技术引导,帮助建设方对设计项目的理解,并对设计项目内容、要求、设计费用估算及合约条款等事宜进行沟通交流。

这一过程是避免日后引起误解和法律诉讼问题的保障。

5.3调查研究阶段

5.3.1基地调查前期准备

“所谓基地调查,即是在法定范围、界线之内,对所指基地内的斜度及其他细部事项,包括气候、植栽、社会形态、动线分布情况及历史背景等,做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基地调查的前期准备内容,不少文献都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根据目前较普遍的看法,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内容:

(1)基本条件

所谓基本条件是指在进行设计前必须了解的一系列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先决条件。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建设方对设计项目的意见、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

还有可能与此相关的历史状况。

2)与城市绿地总体规划的关系(1:

5000~1:

10000的规划图)。

以及总体绿地规划对拟建项目的特殊要求。

3)与周围市政的交通联系,车流、人流集散方向。

这对确定场地出入口有决定性的作用。

4)基地周边关系。

周围环境的特点,未来发展情况,有无名胜古迹、古树名木、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状况等。

还有相关的周围城市景观,包括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

另外就是旅游区周围居民的类型与社会结构,譬如是否属于自然保护区或历史文化名城等情况。

5)该地段的能源情况、排污、排水设施条件,周围是否有污染源,如有毒有害的厂矿企业等。

如有污染源,必须在设计中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6)当地植物植被状况。

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的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还有树木的年资、观赏特点等。

应特别注意一些乡土树种,因为这些树种的巧妙借用往往可以带来良好效果。

7)数据性技术资料,包括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而的资料。

了解地下水位,年与月降水量,年最高最低温度的分布时间,年最高最低湿度及其分布时间,年季风风向、最大风力、风速以及冰冻线深度等。

如需要,还应由专业技术单位对基地全部或局部进行地质勘察。

基地分析所需的数据性技术资料及分析内容见表5-3。

8)一般情况下还应要考虑旅游区建设所需要的材料来源,如一些苗木、山石、建材等。

基地分析所需的数据性技术资料及分析内容表5-3

自然环境资料

分析内容

互动关系

气候

降雨:

年(月)平均降水量

各频率降水强度

降水冲蚀指数

适应性,水资源可利用性户外休憩

暴雨管理,洪水来源

估计潜在土壤流失量

地球自转,周期,台风

干燥期,雨期,树干蒸发,灌溉的必要度,辐射,传导,对流,不适指数、寒期,暖期

集中暴雨,霜害地区等大气的停滞与扩散等

气温:

月平均,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

游憩适应性,作物生长与灌溉需求,干旱期分布能源使用需求

风:

风速,风向

游憩适应性,空气污染扩散

相对湿度

游憩适应性

蒸发量

水资源可利用性,作物灌溉需求

台风路径

灾害防治

地质

岩石:

种类,软硬度空隙度

地层:

年代,断层,褶皱,走向,倾斜

山坡地地质灾害,矿物景观资源分布,地层下陷,地质与地形演变历史,抗剪作用与工程承受力,特殊地形,地下水分布与补注区

地震灾害,地质下沉,水平运动,海岸侵蚀,与沉积物放射能等地块断层,地块运动等

环境地质:

崩塌,侵蚀,风化程度,崩积土等

灾害防治

地形

等高线图

研判坡度,坡向,集水区范围,顺逆向坡,地质灾害,潜在土壤流失量,景观分析

倾斜,景观价值等

水文

地表水分布:

河流,湖泊,湿地,河川等级,集水区

河川流量:

水位,水质,断面

水资源保育,生态保护,洪水平原,水源涵养

水域分布,水位图,低水流,洪水频度,蓄水量等

水质,同系水,水源污染等地下水利用度:

深度,水量,水质(地下水)还原的必要性等

地下水补注区

地下水的水量,水位,流速

地下水涵养

土壤

质地,母质,pH值,厚度,阳离子

交换能力,排水性,有机质含量,渗水性,季节性地下水位

作物生产力,暴雨管理,地下补注,作物施肥需要,土壤冲蚀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

营养保养,农业生产性,基础稳定度,伸缩膨胀度,渗透力,侵蚀等

土壤冲蚀指数

估算潜在土壤流失量

工程承载力

建筑物,开发建设适宜性

生物

植物:

组群种类,演替,稀有及特殊品种分布

生态保护,游憩价值,演替趋势,坡度稳定度,土壤流失估算

旅游价值,稀有价值,发生火灾危险性,生态的关系,因变化而生的耐久力,迁移倾向等

动物:

种类与分布,数量,栖息地,稀有与特殊品种分布,迁移路径

生态保护,观赏价值

稀有价值,濒临灭绝的种类,益鸟,益虫,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发生灾害地区等

土地使用

现状:

种类,分布,形态,管理方式

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

农、林、矿、工业、城市街区、准城市街区

(2)基础资料

所谓基础资料是指与旅游区景观设计有直接关系的资料,以文字、技术图纸为主。

无论建设项目大小,首先应了解其地形地貌,以及基地原有地上地下设施和邻近环境等状况,然后才可能进行下步工作。

具体而言,需收集的基础资料有如下内容:

1)基地地形图。

根据面积大小不同,建设方应提供1:

2000,1:

1000,1:

500,甚至1:

200的基地范围内的总平面地形图。

此类图纸应明确显示设计范围(红线范围、坐标数字)等内容。

2)基地范围内的地形、标高及现状物体(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山体、水系、植物、道路、水井及水系的进、出口位置、电源等)的位置。

现状物体中,要求保留利用、改造和拆迁等情况要分别注明。

3)四周环境情况。

与市政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名称、宽度、标高点数字以及走向和道路、排水方向、周围机关、单位、居住区的名称、范围以及今后发展状况等。

如果基地面积比较大,或基地现状特别复杂,或对设计的精细程度有较高要求,则还需要局部放大图,主要供局部详细设计使用,图纸比例一般为1:

200。

此类图纸应明确显示以下内容:

(1)要保留使用的主要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平面位置注明室内、外标高;立面图要标明尺寸、颜色等内容。

(2)对设计影响较大的山体、水系、植被、现存环境雕塑小品及基地内现状道路的详细布局。

4)现状植物植被分布图(1:

200,1:

500)。

主要标明现有植物植被基本状况,需要保留树木的位置,并注明品种、生长状况,观赏价值的描述等。

有较高观赏价值或特殊保护意义的树木最好附以彩色照片。

5)地下管线图(1:

500,1:

200)。

一般要求与施工图比例相同。

图内应包括上水、下水、环卫设施、电信、电力、暖气沟、煤气、热力等管线位置及井位等。

还要有剖面图,并需要注明管径的大小,管底或管顶标高、压力、坡度等。

一般应与各配合工种的要求相符合,需与设备专业设计人员沟通。

(3)现场素材

现场踏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再详尽的资料也代替不了对现场的实地观察,无论面积大小,项目难或易,设计者都有必要到现场进行认真踏勘。

原因至少有两个:

一是旅游环境包含了很多感性因素(特别在方案阶段),这类信息无法通过别人准确传达,要求对现场环境有直觉性的认知。

二是每个设计师对现场资料的理解各不相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设计师亲赴现场才能掌握自己需要的全部素材。

现场素材是基础素材的补充资料。

在现场素材的搜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在基本条件和基础资料中难以体现的方面,比如场所的围合性、边界、视点、视廊、眺望对象、现有景观特征等,重要的是要形成对场地环境的感知。

另外还要注意可利用、可借景的旅游吸引物,以及那些不利或影响景观的物体,这些在设计过程中应分别加以适当处理。

现场踏勘往往需要拍摄实地景象,以备设计时参考之用。

同时,现场踏勘也可以纠正基本条件及基础资料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如现状的建筑、朝向、植物植被生长等情况,以及原有图纸与实地水文、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吻合的程度。

有些素材可以直接标注在反映现场状况的平面图上。

另外一方面,设计者到现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构思阶段。

当基地规模较大,情况较复杂,踏勘工作要进行多次。

与前两类素材相比,现场素材在数量上讲一般较少,但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大多数问题只是对某一具体基地才有意义,因此,踏勘时应该搜集哪些资料无法在此具体指出。

尽管在素材搜集过程中整理工作一直在进行,我们依然需要一个单独的素材整理阶段。

设计者将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分析、研究,便于定出总体设计原则和目标,编制出旅游区景观设计的要求和说明。

一般而言,现场踏勘搜集的素材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核对补充所收集到的图纸资料;

2)土地所有权、边界线、周边环境;

3)确认方位、地形、坡度、最高眺望点、眺望方式等;

4)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式样、风格;

5)植物特征,特别是应保留的古树名木;

6)土壤、地下水位、遮蔽物、恶臭、噪音、道路,煤气、电力,上水道、排水,地下埋设物、交通量、景观特点、障碍物等。

如面积较小,最好对现场情况进行测量,并制作一份详细的基本平面图。

测量时尤应注意下面几点:

1)依目的与地形状况决定测量的方法;

2)能利用的树木,注意勿加折损,以记号注记;

3)设计上参考用的重要树木、岩石、地形,植物范围、水源、电杆等明显目标,应加标注,作为测量图的对照;

4)在眺望点或重要设施配置处,应多设测点测量,在危峻峡谷处,低湿地,或非重点处则可少设测点。

5)在堆砌假山及挖掘水池或河流之处,先预想可能变化的地形,且于四周5~10m范围内多设测点。

基本平面图应详细记载以下资料:

1)基地范围界线特点(包括桩号及距离);

2)地形图(等高线以虚线表示);

3)水体、植物植被现状;

4)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关系(包括以下的细部平面图);甚至包括所有门窗的屋顶平面图、地下室的窗户;

5)地下喷水孔、户外的水龙头、甚至户外的电路、空调机的位置;

6)户外照明设施(建筑物上及在基地上的);

7)其他构筑物,如墙、围篱、电力与电话的变压器、电线杆、地下管网、消火栓等;

8)道路、车道、行人道、小径、台阶;

9)基地附近环境,例如,与相邻街道的关系、附近的建筑物、电线杆、植栽等;

10)任何会影响发展设计的因素。

基本平面图必须用既简明又易读的绘图技巧制作。

因为在程序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用到它。

基本平面图上最好不要用太复杂、太细致的图例或绘图的笔触质感,必须保持图画的完整性及各分图的图画连续性。

(4)资料整理

资料的选择、分析,判断是设计的基础。

对上述已有的素材进行甄别和总结也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在一个设计开始以前,设计者搜集到的素材是非常丰富多样的,甚至有些素材包含互相矛盾的方面。

对设计本身来说,不一定把全部调查资料都用上,但要把最突出的、重要的、效果好的整理出来,以便利用。

因此,这些素材中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合并的,哪些是欠精确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都需要预先做出判断。

然后把收集到的上述资料制作成图表,在一定方针指导下进行分析、判断,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并根据地形、环境条件,加上建设方的意向,进行比较,综合研判勾画出大体的骨架,以决定基本形式,作为日后设计的参考。

5.4编写计划任务书阶段

计划任务书是进行某一特定旅游区景观设计的指导性文件。

当完成资料整理工作后,即可编写设计应达成的目标和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常应达成的目标和原则在上位规划中已经确定,景观设计时应严格执行。

计划任务书一般包括8部分内容:

1)应明确设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