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148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3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设备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设备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设备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设备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docx

《设备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管理.docx

设备管理

前言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更应向科学化、现代化、实用化的目标前进,学习国内先进企业经验,尽快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轨,适应现代化企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本教材以实用性为基础,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主线,将对设备管理的有关知识加以介绍,教材中主要涉及“设备管理”、“点检定修”、等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其中必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目录

设备管理概述3

1、设备的资产管理4

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

3、设备润滑的管理5

4、设备故障管理和状态检查5

5、设备诊断技术6

6、设备的修理6

7、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6

8、备件管理7

关于点检定修制9

 

设备管理概述

设备管理的研究对象是设备。

设备通常是指人们在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资资料的总称,它可供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状态。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果。

换句话说,就是要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并谋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设备管理应当依据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坚持以预防为主;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修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总结我国设备管理个工作的历史经验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方针。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

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利用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精度性能提高设备的素质,改善原有的设备构成,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产品产量、质量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消耗和成本,促进企业生产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备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处于运动状态,分别表现为物质运动两种形态。

设备的物质运动是指设备在使用中,由于物理和化学的作用而产生摩擦、疲劳和腐蚀等性能劣化,从而需要修复、改造和更换,直至报废的处理的过程。

设备的价值运动是指设备在制造产品过程中的资金优化,即将设备原有的价值和维护费通过提取折旧和计入生产费用,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从而导致设备净值的不断下降。

所以,设备管理的范畴不仅包括技术管理,而且包括经济管理,通常还包括维修管理。

从系统管理的概念出发,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子系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努力提高生产率,尽可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备管理的各种措施和预期的效果,都与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有直接有关。

因此,设备管理要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服务,它的主要经济指标应该列入厂长任期责任目标。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状态检查与故障管理,设备诊断技术,设备的修理,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动力设备的使用、运行与维修,动力管线的管理与维修,设备的改造更新,设备维修的费用管理,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设备动力工作的目标管理,设备动力系统的组织与职能,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训等。

我国几工业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解放前后推行的经验管理,50年代开始推行的科学管理,80年代以来推行的现代化设备管理等阶段,目前正继续向着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的设备管理仍然停留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只有少数先进企业和重点企业开始推行现代设备管理而且在推行过程中还经常受到各种干扰和冲击。

因此,为了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尚需作出很大努力。

设备管理是一门发展中的应用科学,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它的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

在我国,从50年代初引进了前苏联的统一计划预修制度,并在60年代结合国情有所发展;7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设备综合工程学等、全员生产维修、寿命周期费用概念、维修与可靠性、设备诊断技术、预知维修和后勤工程学等理论和实践,设备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以及维修技术水平都在迅速提高。

设备管理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下面就重点讲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1、设备的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产的技术物质基础。

设备资产管理是指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对属于固定资产的机械、动力设备进行的资产管理。

要作好设备资产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财会部门必须同心协力,互相配合。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资产的验收、编号、维修、改造、移装、调拨、出租、清查盘点、报废清理、更新等管理工作;使用单位负责设备资产的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和精心维护,并对其保持完好和有效利用负直接责任;财会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和相应的凭证审查手续,严格贯彻执行,并协助各部门、各单位作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

设备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生产设备的分类和编号;重点设备的划分与管理;设备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设备资产动态的管理以及设备的库存管理等。

2、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机器设备使用期限的长短、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的高低,固然取决于设备本身的结构和精度性能,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它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正确使用设备,可以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防止发生非正常磨损和避免发生故障,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而精心维护设备则起着对设备的“保健”作用,可改善其技术状态,延缓劣化进程,消灭隐患于萌芽状态,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此,必须明确生产车间与使用人员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责任与工作内容,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以确保设备使用维护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

设备的使用维护工作包括:

制定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标准,设备使用基本要求,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设备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设备点检,设备润滑,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区域维修责任制,开展全员的设备维护竞赛和评比活动,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等。

3、设备润滑的管理

润滑是向运转机械表面供给适当的润滑剂,以减少其相互间的摩擦和磨损的有效措施。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用管理的手段,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设备的合理润滑和节约用油,达到设备正常安全的运行。

它包括:

建立和健全润滑管理的组织;制定并贯彻各项润滑管理工作制度;实施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三过滤”(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开展润滑工作的计划与定额管理;强化润滑状态的技术检查以及作好废油的回收与再生利用等。

因此,设备的润滑管理是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润滑是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环节。

设备缺油或油脂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

搞好设备润滑工作,对于减少故障以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减少机件磨损以延长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20年来,国际上摩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使摩擦、磨损与润滑机理的学术研究日益深入,并涉及到机械设计等学科,它要求在设备的设计阶段,按摩擦学的理论对设备各种摩擦副的润滑方式和油品等作出正确的选择,为保证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打好基础。

历史的经验表明,某些企业和单位由于忽视设备润滑工作,造成设备故障与事故频繁,加速设备技术状态的劣化,使产品质量和产量都受到很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

因此,企业领导、设备使用单位人员、设备管理部门与维修人员等,都应该重视设备润滑工作。

4、设备故障管理和状态检查

所谓故障,一般是指设备或系统丧失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

企业设备是为满足某种生产对象的工艺要求或为完成工程项目的预计功能而配备的,设备的功能体现着它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价值和对生产的保证制度。

故障的频繁发生往往会影响企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因而要探索故障发生的规律,对故障进行记录,以及对故障机理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故障的发生,这就是故障管理。

在故障发生之前总会有一些征兆,我们把这种征兆状态称为异常。

异常是相对于正常来说的。

监视异常的征兆状态可收集到征兆数据,利用征兆数据,可以诊断、预测故障,这就是状态检查(检测)的作用。

5、设备诊断技术

设备整体及构成设备的零件和元件,在过载应力、重复应力、腐蚀环境等种种因数作用下,逐渐由本身的故障机理而产生缺陷。

这些缺陷,如变形、磨耗、松动、变质、断裂等,叫做直接(一次的)缺陷;由于一次缺陷所产生的振动、泄漏、声响、发热、污染等为二次缺陷。

这些缺陷(故障模式)通过传动机理,会影响到设备的整体性能及强度。

因此,故障模式及性能、强度的变化是异常的征兆;观察、测定这些征兆的参数(点检、检查),就可预测故障的发生。

所谓设备诊断技术,主要就是在设备运行中或基本不拆卸全部设备的情况下,掌握设备现在的运行状态,判定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并预测、预报未来的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技术。

6、设备的修理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零、部件会逐渐产生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现象(统称为有形磨损)。

由于零、部件使用的材质和工作条件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它们的有形磨损程度也不同。

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的逐渐增大,设备的技术状态将逐渐劣化。

由于一些零件因磨损而失去原有的功能和精度,设备会出现故障,使整机丧失使用价值。

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了恢复其功能和精度而采取的更换或修复磨损、失效的零件(包括基准件),并对整机或局部进行拆装、调整的技术活动,称为设备修理。

所以,设备修理是使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规定功能和精度的重要措施。

设备维修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效益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

(1)设备维修性设计的优劣;

(2)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3)维修组织系统及装备设施的完善程度。

上述三者称为设备维修的三要素。

因此,要提高企业设备维修的经济效益,应从上面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对策。

对于在用设备,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设备特点及其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选择适当的维修方式。

通过日常和定期的检查、状态监测和诊断等各种手段,切实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和针对设备技术状态劣化程度,编制预防性修理计划,修理前充分作好技术及生产准备工作,适当地进行9修理。

修理中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如各种修复技术、导轨镶装补偿材料、网络计划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等,以保证修理质量、缩短停歇时间和降低修理费用。

另一方面,结合修理进行必要的改善维修,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从而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

7、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

设备为的技术管理是指为了正确使用和及时维修设备以充分发挥其效能,收集、编制并组织贯彻各种维修技术文件,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其他为提高企业维修技术水平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在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中,应贯彻“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提高企业设备素质和维修经济效益的目的。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设备维修技术资料的管理;

(2)编制设备维修图册;(3)编制设备的典型修理工艺规程和备件制造工艺规程;(4)制定各种维修技术标准;(5)设备的维修前技术准备工作;(6)在设备维修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7)设备技术改造和局部改装设计管理;(8)专用设备的设计审查;(9)设备维修用工、检、量具管理;(10)设备维修的质量管理等。

8、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是指备件的生产、订货、供应、储备的组织与管理,它是设备维修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备件

为了缩短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在备件库内经常保持的一定数量的零部件,称为备件。

配件是指修理设备时,用来更换已磨损到不能使用的或损坏零件的新件或修复件。

(2)备件管理的目标

备件管理的目的是用最少的资金,合理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提高设备的使用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并作到以下几点:

a、把设备突发故障所造成的生产停工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b、把设备计划修理的停歇时间和修理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c、把备件库的储备资金压缩到合理供应的最低水平。

(3)备件管理的工作的主要任务

a、及时有效的向维修人员提供合格的备件。

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备件管理机构和必要的设施,并科学合理地确定备件的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和储备定额,做好备件的保管供应工作。

b、重点做好关键设备维修所需备件的供应工作。

企业的关键设备对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备件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是确保满足关键设备对维修备件的需要,保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尽量减少停机损失。

c、做好备件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备件管理和维修人员要不断收集备件使用中的质量、经济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备件技术人员,以便改进和提高备件的使用性能。

d、在保证备件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备件的资金占用量。

影响备件管理成本的因素有:

备件资金占用率和周转率;库房占用面积;管理人员数量;备件制造采购质量和价格;备件库存损失等。

备件管理人员应努力做好备件的计划、生产、采购、供应、保管等工作,压缩备件资金,降低备件管理成本。

(4)备件管理工作内容

备件管理工作的内容按其性质划分如下:

a、技术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技术定额工作,备件的技术管理包括:

备件图纸的收集、测绘、整理,备件图册的编制;各类备件统计卡片和储备定额等基础资料的设计、编制及备件卡的编制工作。

b、计划工作,备件的计划管理指备件由提出自制计划或外协、外购计划到备件入库这一阶段的工作,可分为:

年、季、月自制计划;外购备件的年度及分批计划;铸、锻毛坯的需要量申请、制造计划;备件零星采购和加工计划;备件的修复计划。

c、备件库工作,备件库房的管理指从备件入库到发出这一阶段的库存控制和管理工作。

包括:

备件入库时的检查、清洗、涂油防锈、包装、登记上卡、上架存放;备件的收、发及库房的清洁与安全;订货点与库存量的控制;备件的消耗量、资金占用额、资金周转率的统计分析和控制;备件质量信息的搜集等。

d、经济核算与统计分析工作,备件的经济管理包括备件库存资金的核定、出入库帐目的管理、备件成本的审定、备件消耗统计、备件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等。

经济管理应贯穿于备件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应根据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来衡量检查备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5)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设备被维修的目的不仅是尽快恢复设备原有的功能,还应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

为此,需要在设备日常检查、技术诊断和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磨损规律和使用寿命,将设备中容易磨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

备件管理是维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合理地储备与供应备件,才能保证设备修理的质量和进度。

否则,备件储备过多,会造成积压和过多地占用流动资金。

若储备过少,又会影响备件的及时供应,妨碍设备的修理进度,延长停机时间,`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济效益遭受重大损失。

当前,设备备件的管理工作已引起广泛注意。

国外企业已将备件管理作为企业设备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进行研究。

我国虽早就将备件管理列入了设备管理范围,并配置了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但还不能适应现代设备管理工作,急需广大设备维修管理人员认真研究,学习、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尽快提高设备备件的管理水平。

关于点检定修制

所谓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法,它的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

它是实现预防维修的一种新体制。

在指导思想上是以防为主,而传统管理是以修为主。

它是从按计划周期检修发展为以状态为主的检修制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故障。

通过点检,从中发现设备的劣化倾向性问题,预测出寿命周期,确定检修项目、资材计划及实施时间,以防止过剩维修或失修,做到恰当的检修。

设备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故障时间及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检修时间和费用。

点检定修制的优点就在于此。

所谓点检,就是预防性检查。

它的含义是: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原有的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某一规定部位(点)对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

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一、对于点检工作的三点要求:

1、实施点检的准备工作

(1)、对设备的“七定”工作:

设备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

应重点放在易损的部位、部件上。

可以划分出几类,按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划分。

如:

A类—关键设备;B类—重要设备;C类—一般设备;D类—次要设备。

部位定点——常出故障、常消耗备件的部位,即要点检的部位、点。

定点检标准——制订标准。

做为衡量和判断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定点检周期——按设备重要程度,检查部位是否重点等,确定周期。

定方法——对检查项目制订明确的检查方法。

是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判别。

定记录——根据设备不同,制订具体的点检记录。

定整改——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要进行处理,以消除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

这是点检工作的目的。

(2)、制定点检计划

为了避免点检项目的遗漏,必须制订由点检人员执行的点检计划表。

另外,也要编制由岗位操作人员执行的点检计划表,要求他们按计划认真实施。

(3)、编制点检路线

目的是为了避免所经过的途径重复。

以下是某厂1#高炉车间制定的点检线路图(机械、电气):

1#炉设备点检线路图及时间表(机械)

返矿大拉链东西钢带机矿焦筛集中斗

(8:

30~8:

40)(8:

40~8:

50)(8:

50~9:

20)(9:

20~9:

40)(9:

40~10:

00)

 

炉顶放散受料斗,气密箱卷扬,探尺液压站开口机,泥炮

(10:

00~10:

10)(10:

10~10:

30)(10:

30~10:

40)(10:

40~10:

50)(10:

50~11:

30)

结束

1#炉设备点检线路图及时间表(电气)

返矿大拉链槽下设备卷扬,探尺信号配电室

(8:

30~8:

40)(8:

40~8:

50)(8:

50~9:

20)(9:

20~9:

30)(9:

30~10:

00)

 

液压站炉顶设备炉前设备操作室结束

(10:

00~10:

10)(10:

10~10:

40)(10:

40~11:

00)(11:

00~11:

30)

(4)、编制点检检查表

主要目的是记录点检的结果,这是编制维修计划、事故分析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某厂制定的点检表:

炼铁厂点检标准表

设备名称:

炉主体卷扬装置名称:

序号

部位

项目

内容

点检周期

分工

状态

点检方式

点检标准

操作

运行

专业

运转

停止

目视

手模

听音

筒仪

精密

其它

1

减速机

螺栓松动

1M

无松动

2

油量

2W

规定范围

3

泄漏

2W

无泄漏

4

龟裂损伤

6M

无龟裂损伤

油品劣化

1Y

无劣化

磨损

6M

少20%

损伤

6M

无损伤

齿接触

6M

规定范围

异音

1W

无异音

温度

1W

无异常振动

振动

1W

规定范围

损伤

6M

无损坏

间隙

6M

规定范围

低联速轴轴器

振动异音

2W

无异音

损伤

2W

无损伤

给油脂

2W

规定范围

螺栓松动

2W

无松动

高速轴联轴器

螺栓松动

2W

无松动

缓冲胶圈

2W

无异状磨损

损伤

2W

无损伤

制动器

制动轮

表面磨损

1M

表面3m以下

发热

1W

15以下

变色

1W

无异状变色

制动片

磨损

1W

无异常磨损

杆箱松动弯曲

1W

无松动弯曲

制动作用

1W

灵活可靠

轴装承置座

螺栓松动

2W

无松动

龟裂损伤

6M

无龟裂损伤

给脂

2W

规定范围

轴承温度

2W

45以内

振动

1M

无异常振动

异音

1W

无异音

间隙

6M

规定范围

损伤

6M

无损伤

 

炼铁厂点检标准表

设备名称:

炉主体卷扬装置名称:

序号

部位

项目

内容

点检周期

分工

状态

点检方式

点检标准

操作

运行

专业

运转

停止

目视

手模

听音

筒仪

精密

其它

卷筒装置

卷筒

龟裂损伤

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