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008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docx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浅析《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内容摘要】《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本文主要从封建家族的兴衰,宝玉、黛玉和宝钗爱情婚姻以及凤姐、黛玉的人生历程这几个方面探索其中的悲剧意识,形象生动地暴露了封建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意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以网状结构构思故事情节,着力表现当时社会生活中普通家庭的兴盛衰落,人们的发家致富和青年男女的悲欢离合。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笔调,以青年男女间的爱恨为表层线索,层层剖析,向人们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浅谈《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一、从家庭成员看家族悲剧

《红楼梦》是通过各种人物的活动,宫廷贵族的勾结与矛盾,各种男女恋爱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生动而又真实地描绘出一幅贵族家庭衰败历史的图卷。

《红楼梦》这一历史悲剧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绝不是单纯地建筑在贾宝玉、林黛玉恋爱失败的基础上,而主要的是建筑在揭露贵族家庭的骄奢淫逸上。

由於种种的腐烂与罪恶,结果应了秦可卿所说的“树倒猢狲散”的预言,使红楼梦在结构上一反旧有小说的大团圆形式,而创造了极高的悲剧美学价值。

在贾府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的自私自利,人与人之间时时刻刻都有可能爆发尖锐的利害冲突。

赵姨娘可以为了给贾环争取家族继承权而施魇魔法暗害宝玉,险些令宝玉丧生。

置亲人于死地的手段在大观园这个大舞台演绎得“美妙绝仑”。

外表的相亲相爱深深腐蚀着这个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大家族,贾家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

作为专制家长的贾政,只想到个人的面子与声誉,与儿子宝玉的相处没有一点和乐融融的迹象,反倒是树起其道貌岸然的形象,对宝玉实施严厉的封建管制。

致使宝玉远远看到他的影子,也会吓得魂飞魄散;听到他的传唤,便犹如听到一声焦雷。

正如宝玉所说:

“我也不喜欢我的父亲。

大家总说他‘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

可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没才干的男人,不称职的父亲。

他若是有才干,会在放外任时,任李十儿胡作非为吗?

他若是有才干,我们家会乱到这种地步吗?

就连吟诗作赋时,他都没一句好词句!

偏偏还喜欢同一帮文人清客们交游——看到我稍显才华,他就打击我;遇到我胸怀不快,他不仅不闻不问,还要严加指责。

他对我的关心连我的丫环所能做到的也不如。

他只知愚忠愚孝,也要求我那样做。

”在这个大家族,亲情几乎荡然无存,然而这样的家庭又可以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存在多久就可想而知了。

至亲血肉都如此冷漠无情,家族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在贾家中人际关系就如探春所说:

“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第七十五回)我们不免直接地看到了在贾府这个大观园中亲人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亲情可言,自私自利的残酷魔爪恶狠狠地掐住了人们的咽喉,难以呼吸,为了利益去算计亲人在大观园中是司空见惯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凤姐,虽然操管家务十分辛苦,但其实是为个人的安逸生活作打算,对上欺瞒献媚,助长奢侈浮华的风气;对下欺压盘削,克扣月银,放高利贷。

凤姐将封建家族进一步推向没落。

凤姐是主子们中最会算计的一个,她用自己的辛劳换取安逸生活无可厚非,但从中玩弄人际手段,搅得贾府如一潭浑水,这不仅是她的贪婪更是她的罪过。

在贾家出入的那些锦衣玉食的“哥儿小姐”们,绝大部分是醉生梦死,看不见阳光的幽灵似的影子。

他们不知道一粒米一尺布的艰苦来源,不知道耕牛犁锄的功用,有钱有势,养尊处优,不做一件正当事。

有的只是“今日会酒,明日观花,聚赌嫖妓,无所不至”;有的是“勾通官府,包揽词讼,强奸民女,重利盘剥”。

贾琏夫妇、贾珍父子是这类人物的典型。

一个庞大的家族,人员再多又有什么用?

一旦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没有了亲人之间的和乐融融,这样的家庭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为生活精心打算,而是骄奢成性,子孙一代不如一代。

一个庞大的家族事业怎经得起这样的铺张浪费!

庞大的家族里亲人之间不惜互相残害,人与人之间感情淡薄冷漠,这都是家族人情的失败。

失去了人心的家族,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展眼望去,心生悲叹。

贾府以往的姹紫嫣红、欢歌笑语与衰败后的众芳凋零、人去楼空、花落人亡虽已不复存在,但转眼即逝的时光却向人们展示了历史的进步性与必然性。

二、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

宝黛的爱情是志同道合的真情流露,他们的感情经历了诸多的波折之后,才得以守得云开见月明,然而家族里面的阻隔与个人性格的软弱使宝黛爱情在最后终以悲剧结局。

黛玉在宝玉、宝钗的新婚之夜以结束生命向世间宣告她对爱情的忠诚,昭示了她的爱之深,悲之切。

在新婚欢悦的气氛下,黛玉的死更显凄惨!

作者在天平的两个极端向人们展现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宝黛两人的爱情发展所经历的路程是一条无规律的曲线。

文中的“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宝黛两人的爱情心理,由陌生到亲密。

即亲密则产生相互间的要求,求全责备,而这样的完美要求又是达不到的,所以就会产生预料不到的矛盾。

而矛盾又是一时的,只会使两人更为亲密而已。

宝黛之间的共鸣点是思想意识。

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下,深深地爱上了对方。

然而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即将修成正果的时候却被宝钗捷足先登,黛玉那一把把热泪,那欲断心肠的情状实令人痛心!

但宝黛爱情走到这么伤感的境地,是有一定原因的。

宝玉和黛玉既是封建家族的叛逆者,又是贵族公子小姐[1]。

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行为的不一致。

一方面,他们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不以为然,对功名富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圣贤经传、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嗤之以鼻,他们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向往着人际的平等和自由[2]。

宝黛爱情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并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

也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志趣,他们才结下了深深的爱恨情缘,才有了海誓山盟;同样,因为他们深爱着对方,才有彼此间愿意为对方付出生命的果断。

他们彼此深爱的前提是对传统封建观念的共同鄙弃,而这正违背了当时社会和家庭的要求与条件,也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不被当时的环境所接受,注定是悲剧的结局。

另一方面,他们往往不可能超越贵族公子小姐的安乐生活,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贵族子女身份所左右。

他们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向对方诉诸衷肠,可又十分渴望封建家长能够赞同他们之间的爱情,这也是他们爱情走向悲剧的另一个原因。

他们的爱情是坚贞的,又是脆弱的。

宝玉虽然认识到了男性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但他却无力也无意去改变,而是选择了逃避,沉浸在少女世界的纯洁之中。

在纯洁的少女中能够理解宝玉思想的人也是极少的。

宝玉寻寻觅觅,也只找到了一个知音,那就是林黛玉。

他们都一样的有叛逆的思想,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他们产生了纯洁的爱情。

对宝玉来说,他和黛玉之间的美好爱情显然是他对现实失望之后唯一向往和追求的。

然而,爱不爱谁,宝玉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娶谁作妻子,宝玉自己是一点权力也没有的。

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

而宝玉性格中的逃避和软弱决定了他不可能用实际行动去反抗贾府统治者的安排。

于是,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第三回)的黛玉,最终却落得个忧郁而死,只因她一心追求爱情的永恒与唯一。

敏感专一的黛玉无法忍受宝玉丝毫的弄虚作假,即便是宝玉跟自己的奴婢说多两句话,她也会吃干醋,导致两个人多次发生矛盾。

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

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蔑视功名富贵,不谈“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的思想基础上的。

这样的思想对封建社会来说是大逆不道的。

因此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叛逆者之间的爱情。

自然,贾府的统治者们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士是不允许这样的爱情存在发展的。

他们可以采取一切残酷的手段来摧毁宝黛之间的爱情。

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宝黛的爱情只能以悲剧告终。

情比金坚,但终敌不过众人的重重围拦与设计,铸成天人各一方的悲剧。

三、宝玉、宝钗的婚姻悲剧

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会是一部泣泪的悲剧,没有人可以为你挽救那伤痕累累的爱情驱壳,宝玉、宝钗的婚姻在封建家长的撮合下终以曲终人散的悲惋拉下帷幕。

本是互相关心的两个人却在一纸婚书的束缚下而崩分离析,实是不堪。

男婚女嫁本是一件欢悦的事情,可在这两个人身上却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深深爱着宝玉的黛玉在宝玉、宝钗的新婚之夜伤心死去,这预示着宝玉、宝钗的婚姻将走向坟墓。

宝玉在感情世界里,他有着多情者的因子,对着女子他总流露出无限怜爱之情。

他曾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

”可见宝玉对待女子的态度是亲密之至的。

然而对着金玉良缘的宝钗,他逐渐失去了本有的疼爱。

“恶劝”是宝玉的通病之一,他最反感有人劝诱他走封建正路,尤其讨厌他心中最圣洁的女儿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地宣扬礼法,可宝钗偏偏最喜欢这样做[3]。

他面对如花似玉,处处关心与维护他的宝钗竟从之前的崇敬喜爱发展到后来的厌弃,是宝钗的悲哀,还是宝玉神经质的又一表现呢?

宝钗作为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在和宝玉的接触中自然地产生了爱情。

她关心宝玉更盼望他能读书有成,立身扬名。

宝钗不仅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还注视他的一举一动,对宝玉身边的人也留心观察。

如第二十一回,宝钗来到怡红院,一见到袭人就问:

“宝兄弟那里去了?

”袭人颇有怨气地说:

“‘宝兄弟’那里还有在家的功夫!

”“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宝钗听了,心中暗忖道:

“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

”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她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

可见宝钗关心宝玉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宝钗在试图争取宝玉的同时也想对他有所改造。

因此她不止一次地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偏偏宝玉对此深厌之,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这样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精神上的鸿沟决定着宝钗与宝玉不可能心灵相通。

可是宝钗明知如此仍要设法去改造宝玉,也有点不可为而为之的意思,其性格中同样有着悲剧的因素。

最后,宝钗虽如愿嫁给了宝玉,然而宝玉的心始终不属于她,后竟出家为僧。

宝钗的悲剧至此到达顶点。

无法留住丈夫、新婚之初独守空房,面临着守活寡的窘地,即便是封建淑女,也难抗无情的撕咬,心中悲痛也只能是顾影自怜。

宝钗诚心诚意的要挽救这位封建时代的“迷途羔羊”,殊不知,宝玉因此越发讨厌宝钗。

而宝钗不但没有反思宝玉为何对自己冷漠,反而在婚后进一步激发两个人的思想矛盾,并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所谓金玉良缘,其实绝非良缘,宝玉、宝钗婚姻从奏响婚礼鼓乐的第一个音符开始,失败就相伴而来,而悲剧也同时酿成。

悲剧的制造者不是宝钗,也不是宝玉,而是封建制度,因为宝玉、宝钗两人的婚姻符合封建家族的利益要求。

正如海鸣《古今小说评林》所说:

“宝玉与宝钗,其初未尝不相怜相爱,然结婚之后,乃格格不相入,非宝玉之罪,亦非宝钗之罪,乃夫妇制度之罪也。

……因有夫妇制度,而所谓金钱也,势力也,门楣也,礼俗也,父母之命也,媒妁之言也,均起而为男男女女相争相妒之焦点。

有真爱情者乃转而无辜,是岂人之所堪受耶?

”在家长的极力撮合与精心安排下,宝钗顺应礼的制度,积极主动维护宗法制度,自觉自愿恪守三纲五常,最终未逃脱厄运的捉弄,宝玉出家当和尚,与宝玉的婚姻划上悲伤的句号。

宝钗作为封建道德文化造就的标准淑女形象,她与宝玉婚姻的最后解体,不仅意味着她的爱情生活的最终失败,同时也标志着她作为淑女典范的彻底失败。

四、无可逃遁的人生悲剧

封建社会里,有忠实的捍卫者,也有激进的叛逆者,但他们都无可逃脱悲剧的人生。

这不是简单的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无可逃遁的人生悲剧。

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

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密谋逼死尤二姐。

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

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

王熙凤聪明,特会讨主子的欢心。

她称赞林黛玉“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第三回)表面上夸林黛玉,实则把贾母年轻时的美貌大大的捧了一通;她早替王夫人想到预备缎子给黛玉做衣裳,却说要“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第三回),将功劳推给王夫人,得到了主子的信任和赏识。

王熙凤精明,尤其表现在她的管理能力上。

她掌握着荣国府的权柄,又能在秦可卿命丧黄泉之际,将宁、荣二府的大大小小各个方面的事物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将荣、宁二府男男女女的仆人都整治得服服帖帖。

还有她心算口算的本事,更是了不得。

王熙凤最善于管钱理财,哪里用了多少两银子,哪里亏赢了多少钱,都心知肚明。

王熙凤更会花钱,她不像那些封建主子们(如贾母)“把钱压在箱子低下”,她深知以钱生钱的经营之道。

她一边口头上连说“大有大的难处”,一边拨了些毛皮给刘姥姥,后来得到了刘姥姥无尽的好处。

王熙凤最喜欢引人注目。

为了显示她的地位,为了炫耀她的美貌,整天把自己打扮得富贵华丽,光彩照人。

她的出场也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第三回)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进得门来。

凡她所到之处,无不有众人簇拥在周围,一派众星捧月般的气势。

她还会先声夺人,甚至为秦可卿哭丧,也是她先夸张地哭一声,后面众婆子们才附和她哭起来。

为了追求金钱,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干出各种坏事,甚至连统治阶级所竭力宣扬的阴曹地府的威力,也不予理睬。

她对秦可卿临死前的托梦相劝无动于衷,“只管享荣华受富贵的心盛,把那年说的立万年永远之基都付于东洋大海了”。

她为了三千两银子,破坏了张金哥的婚事,害死了两条人命。

至此,封建的伦理道德,已无法掩盖她罪恶的本质。

她“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对内部则设计陷害尤二姐,甚至帮助王夫人瞒消息设奇谋逼宝玉成亲,害死黛玉。

这一系列的罪行,充分表现了她的阴险、恶毒、贪婪的性格。

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太过于强悍了,凡事都追求自我,利欲心、权欲心超乎常人;善于玩弄社交手腕,人前油嘴滑舌,人后使尽手段。

对上逢迎献笑,对于平辈,则寸利不让,得理不饶人;对于下人,声色俱厉,从不客气,处罚起来毫不手软。

尽心尽力服侍贾府虽功不可没,但她的付出大部分都只是为了个人的安逸,借着封建家族的幌子为自己遮羞蒙丑罢了。

随着封建家族的灭亡,她的毁灭也是不言而喻的。

王熙凤的聪明才干使她成了在贾府可以耀武扬威的主子,使她可以高居众人之上;荣华富贵又成了她罪恶的根源,正如一阵西风(熙凤),暗藏肃杀寒冷之气。

终于,这个“口甜心苦,两面三刀”的封建主子,应了《收尾飞鸟各投林》一曲所唱:

“富贵的,金钱散尽;无情的,分明报应”,聪明反被聪明误,得了个“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可悲下场。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宝黛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

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二十七回)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

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

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

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

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

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使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

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

甜在何处?

甜在这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这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一回),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

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

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

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

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

”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如今,看完《红楼梦》最大的感觉不是空虚,也不是茫然,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心的平静。

这才深刻体会“心如止水”的感觉。

注释:

【1】曹础基《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88页

【2】张俊、沈治钧著《曹雪芹与红楼梦》古代小说评介从书第六辑辽宁教育出版社第33页

【3】张俊、沈治钧著《曹雪芹于红楼梦》古代小说评介丛书第六辑辽宁教育出版社第38页

【4】张俊、沈治钧著《曹雪芹于红楼梦》古代小说评介丛书第六辑辽宁教育出版社第39页

 

参考文献:

【1】张俊、沈治钧著《曹雪芹于红楼梦》古代小说评介丛书第六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2】天人主编《中国小说名句鉴赏》第二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