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747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docx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高考冲刺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Na-23S-32Cu-64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C.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D.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

2.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

B.乙图和丙图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乙图和了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

C.丙图中的虚线,不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

D.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

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两种

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

D.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

5.对下列四幅坐标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不相等

B.若图乙表示在密闭容器内某植物生长一昼夜的02含量变化,则该植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在晴朗夏天时,图内bc和de对应时段细胞内C3含量都会下降

D.图丁表示适量的放牧也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不能选择H2O2作为底物

B.用光学显微铙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销和大光圈

C.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加B液

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中不会出现放射性32P

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铁、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B.明矾和漂臼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且原理相同

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D.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8.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gH2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C.7.8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1mo/LMg(NO3)2溶液中含有NO3ˉ的数目为2NA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C1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来蚀刻玻璃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ⅹ、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Y的简单离子与ⅹ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狲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3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珏的燃烧热为241.8kJ·mo1ˉ1

D.图4表示用水稀释等体积且pH相冋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导电性:

a>b>c

13.用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容器(菲玻璃容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β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所以β衰变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B.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

C.某种色光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光照强度,则单位耐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

D.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15.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直流电源上,电容器的极板水平,两微粒a、b所带电荷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它们分别静止于电容器的上、下极板附近,与极板距离相等。

现同时释放a、b,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在随后的某时刻t,a、b经过电容器两极板间上半区域的同一水平面,a、b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可忽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刻,a和b的电势能相等

B.在t时刻,a的动能比b的大

C.a的质量比b的大

D.在t时刻,a和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16.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

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8m/s、24m/sB.24m/s、8m/sC.24m/s、10msD,24m/s、12m/s

17.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

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018个小球与20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A.

B.

C.

D.

18.如图所示,物体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顺时针方向启动,如图中箭头所示,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A.M可能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9.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设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l>a2>a3B.a3>a1>a2C.v3>v1>v2D.vl>v2>v3

20.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及输电线的电阻R均不变.在用电高峰期,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用户端交流电频率减小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D.用户端的电压减小

21.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

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

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位置cd开始,在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向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至ab处,则该过程中

A.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e向fB.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f向e

C.R上产生的热量为

D.流过R的电量为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按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用D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实验中通过增加钩码的数量,多次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

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_______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在轨道水平时小车运动的阻力f=___________;

(3)(单选)图(b)中,拉力F较大时,a-F图线明显弯曲,产生误差。

为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匀速运动。

B.在增加钩码数量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在钩码与细绳之间接入一力传感器,用力传感器读数代替钩码的重力。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23.(10分)某硏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标有“3.0V,15W”字样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设计并完成了有关实验。

以下是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

A.直流电源E(5V,内阻约0.5Ω)

B.电流表A1(0~3A,内阻约0.1Ω);

C.电流表A2(0~0.6A,内阻约1Ω);

D.电压表V1(0~3V,内阻约3kΩ);

E.电压表V2(0~15V,内阻约15kΩ);

F.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R2(0~1000Ω,额定电流0.5A);

H.开关、导线等

(1)请选用合适的器材,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出所选器材的符号。

(2)某次读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

(3)实验中根据测得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数据描绘出该小灯泡的U-I曲线如图甲所示:

根据图甲所作出的小灯泡U-I曲线,可判断图乙中关系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图中P为小灯泡的功率,I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4)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并联接到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3Ω,则此时每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1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和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

金属板右下方以MN为上边界,PQ为下边界,MP为左边界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d,MN与下极板等高,MP与金属板右端在同一竖直线。

一个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以初速度在两板间沿平行于金属板的虚线射入金属板间。

不计粒子重力。

(1)已知离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金属板间的磁感应强度B0;

(2)若撤去板间磁场B0,离子恰好从下极板的右侧边缘射出电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离子进入磁场运动后从磁场边界点射出,求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5.(2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末端有一垂直于斜面的弹性挡板c,滑块与挡板c相碰后的速率等于碰前的速率,斜面上铺了一层特殊物质,该物质在滑块上滑时对滑块不产生摩擦力,下滑时对滑块有摩擦且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

现有一质量为M=0.9kg的滑块沿斜面上滑,到达最高点b时的速度恰好为零,此时恰好与从a点水平抛出的质量为m=0.1kg的小球在沿斜面方向上发生弹性碰撞,且滑块与弹性挡板c碰后恰好反弹回到b点。

已知a点和b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2.4m,k=0.6m(取g=10m/s2,sin37°=0.6,cos37°=0.8)。

求:

(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斜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3)从与小球碰撞到最后停止,滑块在斜面上通过的总路程。

26.(14分)有一包粉末状固体,可能是由A12(SO4)3、CuCl2、KNO3、Na2O中的-种或几种组成的。

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粉末投入蒸馏水中,粉末完全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A。

②取A溶液少量,向其中逐湳滴加烧碱溶液直到过量,观察到先有沉淀岀现,而后沉淀逐渐增多,然后沉淀又逐渐减少,但最终仍有部分蓝色沉淀。

③再取A溶液两份,一份滴加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另←ˉ份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也出现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过程②中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molLˉ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

(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H2S(g)+CO2(g)

COS(g)+H2O(g)在610K时,将0.10molCO2与0.40mol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__。

②在620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1_________α2,该反应的△H_______0。

(填“>”“<”或“=”)

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H2SB.CO2C.COSD.N2

28.(14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g·molˉ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Ksp(BaSO4)=1.1×10ˉ10,Ksp(BaS2O3)=4.1×10ˉ5。

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

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2)利用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

测定步骤如下:

①溶液配制:

称取1.200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mL的__________中,加蒸馏水至____________。

②滴定:

取0.00950mol·Lˉ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

Cr2O72ˉ+6Iˉ+14H+=3I2+2Cr3++7H2O。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

I2+2S2O32ˉ=S4O62ˉ+2Iˉ.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_________,即为终点。

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mL,则样品纯度为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29.(10分)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

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

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囊泡X最初是由[]____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

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

(3)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

据此推测,S基因编码的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

30.(9分)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该物质主要捕获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

叶面积系数(单位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当叶面积系数小于a时,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均__________。

当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

(3)通常,与阳生植物相比,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时所需

要的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1.(10分)蚕豆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其表现为红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FP)缺乏,使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图1某家族遗传系谱图

(1)图1是某蚕豆病患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图1初步判断此病遗传方式_________。

(2)随后研究表明,控制合成G6PD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人的基因组中存在GA、GB两种形式;突变基因g不能控制合成G6PD,对该家族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人类基因组中GA、GB、g互为等位基因,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平时不发病,但在食用新鲜蚕豆后1-2天内会出现溶血症状,说明带有突变基因个体的发病是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Ⅱ-7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发病是因为__________基因未正常表达。

Ⅱ-7与Ⅱ-8婚配所生子女有g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

32.(10分)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注:

有丝分裂指数分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鬼针草是田闰常见杂草,国内外均有分布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1·Lˉ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_____。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____。

为测定鬼针草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则,扩大温度范围。

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全部做答33、36题,在37、38题中选答一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空气中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

C.液晶显示屏是利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制成的

D.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叫作空气的相对湿度

E.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压下后反弹,主要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

(2)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由水银柱封闭着一段空气柱。

当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管内水银柱长15cm,空气柱长75cm。

(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0=75cmHg,环境温度T0=300K不变)

(I)现将管口向上竖直放置,空气柱长度变为多少?

(II)若保持开口向上,对试管缓慢加热,使管内空气柱长度重新变为75cm,此时管内气体的温度是多少?

36.(16分)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右图装置I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行到纯净的产物,可用稀NaOH溶液,蒸馏水洗涤。

洗涤分离粗产品后,检验产物已纯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学设计右图所示装置II,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

可选用的试剂是:

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氛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面不是加成反应,那试管b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试管c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两个优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7.【生物一选渗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泡菜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___________和食盐用量等。

(4)从开始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

这段时间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笆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