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354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docx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固定资产折旧》之欧阳地创编

1.引言

时间:

2021.03.04

创作:

欧阳地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的为企业谋取利益的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以折旧的形式在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而逐渐衰退直到消失。

固定资产折旧既是一个重要的资产价值管理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财务、会计和税务问题,因而一直备受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

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的要求,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主要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四种折旧方法,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收益、发展及生产具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企业都十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而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因此,本文就固定资产对企业的利益流入展开了探讨。

2.正文

2.1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及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资产折旧问题。

企业计算各期折旧额,需考虑的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折旧的基数。

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第二,固定资产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

第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所谓有形损耗,就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损失;无形损耗,则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等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

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机械磨损和自然条件的侵蚀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有时比有形损耗更为严重,对计算折旧的影响更大。

  由于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很难估计准确,因此,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也只能预计,同样具有主观随意性。

企业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在以上三个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中,除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外,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及其使用年限都是估计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其比较

会计上计算折旧的方法很多,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和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纳税,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

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特点的固定资产,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

对于使用强度比较均匀一致,无形损耗比较小的固定资产。

如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可以选择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对于更新换代快,受科技因素影响较大的资产。

如电子计算机,自动化设备等可以选择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折旧方法选择属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而任何会计政策的选择出发点都应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相关性。

2.2.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

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如:

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

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依上题: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10×50000)=9.6%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元×0.8%=400元

平均年限法的理论依据是假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是时间而不是使用状况。

决定固定资产服务能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损坏上。

固定资产服务能力在各个会计期间等量地降低,而不管资产的服务程度如何。

然而,我们仔细分析这种方法就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

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

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

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

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

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2.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如:

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1-5%)÷300000=0.475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5000元×0.475=2375元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降低的是资产的使用状况,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

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

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考虑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但工作量法仍存在很多缺点。

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

再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

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资产的影响。

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

当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或在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的,不经常使用。

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

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2.2.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

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如:

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

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300000元×40%=120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300000-120000)×40%=72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300000-120000-72000)×40%=43200元

  第四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00-120000-72000-43200=64800元

  第四、五年应提折旧额=(64800-8000)÷2=284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2.2.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如:

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

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5/15=97333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4/15=77867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3/15=58400元

  第四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2/15=38933元

  第五年应提折旧额=(300000-8000)×1/15=19467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

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

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

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

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优点有:

①最初几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应的折旧费用大,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

同时,早期多提折旧也符合谨慎性原则。

②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胀带来的投资风险。

③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抵补递增的维修费,使企业利润在正常生产年份保持稳定。

④可以加快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⑤折旧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由于递延了税款,企业可以获得一笔无息贷款。

这是政府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性举措。

加速折旧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其特点适用于技术进步快,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

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

2.3不同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

首先,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其次,不同折旧方法导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

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来比较和分析,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从企业税负来看,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年限法使企业承担的税负最轻,工作量法次之,快速折旧法最差。

这是因为年限平均法使折旧平均摊入成本,有效地扼制某一年内利润过于集中,适用较高税率;而别的年份利润又骤减。

因此,纳税金额和税负都比较小、比较轻。

相反,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几年,必然导致后几年承担较高税率的税负。

但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更为有利。

因为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

  下面我们利用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一下企业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得税的情况:

如:

广东某鞋业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18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

如表1-1所示,该企业适用33%的所得税率,资金成本率为10%

表1-1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表

年限

未扣除折旧利润(元)

产量(件)

第一年

100000

1000

第二年

90000

900

第三年

120000

1200

第四年

80000

800

第五年

76000

760

合计

466000

4660

(1)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残值)/估计使用年限=(180000-10000)/5=34000(元)

  估计使用年限5年。

  第一年利润额为:

100000-34000=6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66000×33%=21780(元)

  第二年利润额为:

90000-34000=5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56000×33%=18480(元)

  第三年利润额为;120000-34000=8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86000×33%=28380(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

80000-34000=46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46000×33%=15180(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

76000-34000=42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42000×33%=13860(元)

  5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21780+18480+28380+15180+13860=97680(元)

应纳所得税现值为:

21780×0.909+18480×0.826+28380×0.751+15180×0.683+13860×0.621=75350.88(元)

  0.909、0.826、0.751、0.683、0.621分别为1、2、3、4、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

(2)工作量法:

  每年折旧额=每年实际产量/合计产量×(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

  第一年折旧额为:

  1000/4660×(180000-10000)=36480(元)

  利润额为:

100000-36480=63520(元)

  应纳所得税为:

63520×33%=20961.6(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900/4660×(180000-10000)=32832(元)

  利润额为:

90000-32832=57168(元)

  应纳所得税为:

57168×33%=18865.44(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1200/4660×(180000-10000)=43776(元)

  利润额为:

120000-43776=76224(元)

  应纳所得税为:

76224×33%=25153.92(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

  800/4660×(180000-10000)=29184(元)

  利润额为:

80000-29184=50816(元)

  应纳所得税为:

50186×33%=16769.28(元)

  第五年折旧额为:

  760/4660×(180000-10000)=27725(元)

  利润额为:

76000-27725=48275(元)

  应纳所得税为:

48275×33%=15930.75(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为:

  20961.6+18865.44+25153.92+16769.28+15930.75=97680.95(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20961.6×0.909+18865.44×0.826+25153.92×0.751+16769.28×0.683+15930.75×0.621=74873.95(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1/估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双倍直线折旧率

  会计制度规定,在计算最后两年折旧额时,应将原采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用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估计残值,将其余额在使用的年限中平均摊销。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1/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为:

180000×40%=72000(元)

  利润额为:

10000-72000=280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28000×33%=9240(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180000-72000)×40%=43200(元)

  利润额为:

90000-43200=46800(元)

  应纳所得税为:

46800×33%=15444(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180000-72000-43200)×40%=25920(元)

  利润额为:

120000-25920=94080(元)

  应纳所得税为:

94080×33%=31046.4(元)

  第四年后,使用直线法计算折旧额:

  第四、第五年的折旧额

  =(180000-72000-432000-25920-10000)/2=14440(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

80000-14440=65560(元)

  应纳所得税为:

65560×33%=21634.8(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

76000-14440=61560(元)

  应纳所得税为:

61560×33%=20314.8(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9240+15444+31046.4+21634.8+20314.8=97680(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9240×0.909+15444×0.826+31046.4×0.751+21634.8×0.683+20314.8×0.621=71863.81(元)

(4)年数总和法:

  每年折旧额=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和×(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本例中,使用年数总和为:

  1+2+3+4+5=15

  第一年折旧额为:

5/15×(180000-10000)=56666(元)

  利润额为:

100000-56666=43334(元)

  应纳所得税:

43334×33%=14300.22(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4/15×(180000-10000)=45333(元)

  利润额为:

90000-45333=44667(元)

  应纳所得税:

44667×33%=14740.11(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3/15×(180000-10000)=34000(元)

  利润额为:

120000-34000=86000(元)

  应纳所得税:

86000×33%=28380(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

2/15×(180000-10000)=22666(元)

  利润额为:

80000-22666=57334(元)

  应纳所得税:

57334×33%=18920.22(元)

  第五年折旧额为:

1/15×(180000-10000)=11333(元)

  利润额为:

76000-11333=64667(元)

  应纳所得税:

64667×33%=21340.11(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14902.22+14740.11+28380+18920.22+21340.11=97680.65(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14300.22×0.909+14740.11×0.826+28380×0.751+18920.22×0.683+21340.11×0.621=72662.33(元)

 如果将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进来,将应纳税额折算成现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2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应纳税额及现值

单位:

年限

直线法

产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

21780

20961.6

9240

14300.22

第二年

18480

18865.44

15444

14740.11

第三年

28380

25153.92

31046.4

28380

第四年

15154

16769.28

21634.8

18920.22

第五年

13860

15930.75

20314.8

21340.11

总计

97680

97680.95

97680

97680.65

现值

75350.88

74873.95

71863.81

72662.33

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加速折旧计算的第一年应纳税额最少,双倍余额递减法下第一年只缴纳税款9240元,年数总和法下第一年缴纳税款为14300.22元,而平均年限法下则需缴纳21780元。

  从上面计算中,可以得出,加速折旧法使企业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旧较多,冲减了税基,从而减少了应纳税款,相当于企业在初始的年份内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对企业来说可达到合法避税的功效。

  从应纳税额的现值来看,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时,税额最少,年数总和法次之,而运用直线法计算折旧时,税额最多。

原因在于:

加速折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在最初的年份内提取了更多的折旧,因而冲减的税基较多,使应纳税额减少,相当于企业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这样,其应纳税额的现值便较低。

在运用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计算折旧时,由于平均年限法将折旧均匀地分摊于各年度,而工作量法根据年产量来分摊折旧额,该企业产量在初始的几年内较高,因而所分摊的折旧额较多,从而较多地侵蚀或冲减了初始几年的税基。

因此,工作量法比平均年限法的节税效果更显著。

在比例课税的条件下,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有利于企业节税,因为它起到了延期缴纳所得税的作用。

结束语

通过这次论文的准备与学习,深刻认识到影响固定资产的折旧因素有折旧的基数、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企业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合理的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这些折旧方法直接影响企业成本和费用的计算,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纳税,并且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所得税有相当大的影响。

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可以降低企业税负,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与学习,本次论文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

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缺乏经验,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在此,如果没有何先华老师的督促和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何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我在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还有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都给予我细心的指导。

除了何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格要求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