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681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docx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篇一:

XX市2003年四害密度监测结果

XX市2003年四害密度监测结果为了解本地区四害的种群和季消长情况,科学制订除四害计划,为创建卫生城市提供正确资料,依据《xx省四害密度监测技术方案》,开展四害密度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汇总如下:

一、监测方法:

蝇和蚊密度监测:

从4月至11月,蝇密度每旬监测一次。

蚊密度每月监测一次。

蝇密度监测,按区划分,每个区设4个监测点,分别为饭店、农贸市场、绿化和小区,每个监测点放3只诱蝇笼。

蚊密度监测按区划分设2个监测点,蚊密度采用人工小时法。

鼠和蟑螂密度监测,从1月至12月,每月监测一次,鼠密度监测每个区设2个监测点,蟑螂密度监测每个区设4个监测点。

二、监测结果:

1、鼠密度:

1-12月共布鼠夹14059只,捕鼠57只,鼠密度为0.43%。

其中褐家鼠捕35只,占61.40%;小家鼠捕16只,占28.07%;黄胸鼠5只,占8.77%,其它鼠1只,占1.76%。

2003年与2002年相比,布夹数提高180.84%,鼠密度下降

10.42%,其中褐家鼠捕获率上升94.44%,小家鼠上升了166.67%。

由于今年布鼠夹数量比去年多布了近1万只,而且布夹地点也多选择在了郊区,因而捕获数量有所上升,也捕获到了黄胸鼠和其它鼠。

(见表1)。

表1:

2002年与2003年捕鼠总数鼠种分类褐家鼠(只)1835+94.44黄胸鼠(只)——5---小家鼠(只)616+166.671其它(只)年份布夹数(只)500614059捕鼠数(只)2457+137.5鼠密度(%)0.480.43-10.4220022003倍数(%)+180.842、蝇密度:

4至11月,共放192只诱蝇笼,捕蝇3599只,蝇密度为18.74只/笼*天。

其中家蝇1312只,占36.42%;绿蝇1127只,占31.29%;金蝇475只,占13.19%;麻蝇280只,占7.77%;丽蝇177只,占4.91%;其他228只,占6.33%。

xx市蝇优势种为绿蝇和家蝇,占67.71%;蝇季节高峰为7、8、9三月,占66.32%。

由于今年布笼点往郊区偏移,布蝇笼数比2002年少73.66%,布蝇总数比2002年少56.83%,但蝇密度也比去年上升了63.81%。

其中麻蝇的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见表2)。

表2:

2002年和2003年捕蝇总数

年份20022003捕蝇总数蝇笼数(只)83373599蝇密度蝇分类(只)(只/笼)家蝇(只)(只)(只)(只)绿蝇金

蝇麻蝇其它(只)729192-73.6611.4418.74+63.8126161312

-49.8533271127-66.131383475-65.65397280-29.47613405

-33.93倍数(%)-56.833、蚊密度:

4至11月,投入64个人

工小时,捕蚊338只,蚊密度为5.28只/人工*小时。

其中淡色库蚊205只,60.65%;占三带喙库蚊39只,11.54%;占白蚊伊蚊28只,8.28%。

占2003年蚊密度比2002年上升37.86%,主要因为今年雨水

比较多,所以各种蚊虫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见表3)。

表3:

2002年和2003年捕蚊总数蚊分类淡色库蚊(只)47205+336.17三带喙库蚊(只)1439+178.5742—中华按蚊白

蚊伊蚊(只)(只)828+250.024其它(只)年份捕蚊总数蚊密度(只(只)/人工小时)693383.835.28+37.8620022003

倍数(%)+398.864、蟑螂密度:

1至12月共投放1920只诱

蟑螂盒,捕获蟑螂225只,蟑螂密度为0.12只/盒。

其中美洲大蠊111只,49.33%;占德国小蠊60只,26.67%;黑胸大蠊50只,22.22%;占占其他4只,占1.78%。

2003年与2002年相比,蟑螂密度上升44.19%,其中德国小蠊上升幅度最大,为42.86%。

(见表4)。

表4:

2002年与2003年捕蟑总数蟑螂分类美洲大蠊黑胸大

蠊德国小蠊(只)117111-5.1350—(只)(只)4260+42.86

其它(只)64-33.33年份投放盒数捕蟑总数蟑螂密度(只)192019200(只)165225+36.36(只/盒)0.0860.124+44.1920022003倍数(%)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12月30日

篇二:

始兴县2009年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总结

2009年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总结始兴县2009年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总结为了解本地区四害的种群和季消长情况,科学制订除四害计划,为我县创建卫生城镇提供正确资料,依据《始兴县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术方案》的要求,开展四害密度监测。

现将2009年度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结果汇如下:

一、监测方法:

鼠密度监测:

每月一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禽畜养殖或粮食加工厂)、农村自然村3类监测点,监测方法采用夹夜法;蚊密度监测:

每月监测二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城区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村民房4类监测点,监测方法采用诱蚊灯法;蝇密度监测:

每月监测一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农贸集市、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监测方法采用笼诱法;蟑螂密度监测:

每月监测一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农贸市场、宾馆餐饮、医院和居民区,监测方法采用粘捕法。

二、监测结果:

1、鼠密度:

1-12月共布鼠夹7045只,捕鼠158只,鼠密度为2.24%。

其中褐家鼠捕89只,56.33%;占小家鼠捕56只,35.44%;占黄胸鼠5只,3.16%,占其它鼠8只,占5.06%(见表1)。

表1:

2009年鼠密度监测统计表布夹数捕鼠数鼠密度年份

(只)(只)(%)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其它鼠种分类

(只)(只)(只)(只)200970451582.248955682、蝇密度:

全年共放60只诱蝇笼,捕蝇381只,蝇密度为6.35只/笼*天。

其中家蝇212只,占55.64%;绿蝇127只,占33.33%;金蝇15只,占3.94%;麻蝇27只,占7.08%;始兴县市蝇优势种为绿蝇和家蝇。

(见表2)。

表2:

2009年蝇密度监测统计表蝇密度捕蝇总蝇笼数年份数(只)(只)笼)(只)(只)(只)(只)(只)2009381606.3521812715270(只/家蝇绿蝇金蝇麻蝇其它蝇种分类3、蚊密度:

全年放96个诱蚊灯,捕蚊674只,蚊密度为7.02只/灯。

其中淡色库蚊482只,占71.51%;三带喙库蚊114只,占16.91%;白蚊伊蚊78只,占11.58%。

2(见表3)。

表3:

2009年蚊密度监测统计表蚊密度捕蚊总年份数(只)灯)蚊(只)(只)20096747.024821114蚊(只)(只)蚊(只)0780(只/淡色库三带喙库蚊中华按白蚊伊其它蚊种分类4、蟑螂密度:

1至12月共投放540只粘蟑盒,捕获蟑螂481只,蟑螂密度

为0.89只/盒。

其中美洲大蠊311只,占64.66%;德国小蠊150只,占31.18%;其他20只,占4.16%。

(见表4)。

表4:

2009年蟑螂密度监测统计表蟑螂密投放盒捕蟑总年份数(只)数(只)盒)蠊(只)蠊(只)(只)2009三、结果分析2009年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由疾控中心执行,我县不属于韶关市监测点,为配合我县创建卫生城镇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由于无前几年监测数据,本年度监测结果无可比性,仅作为基础数据供参考,为将来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打下基础。

四、存在问题1、由于病媒生物监测任务繁重,无专项监测经费,严重制约监测工作的开展。

2、专业人员数量和培训不足、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直接影响监测质量。

五、努力方向5404810.8931115020度(只/美洲大德国小其它蟑螂分类

继续做好我县的四害密度、种群和季节消长的监测工作,监测资

料完整,数据可靠,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为除“四害”行动策

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篇三:

四害密度监测办法

柳江县除“四害”技术培训班培训资料“四害”密度监测办法一、鼠密度监测

(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米延长线,公共绿地100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100米延长线,湖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和上报时间:

每年2月、4月、9月和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4次。

(三)监测方法1.外环境:

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m。

2.室内:

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鼠数/张。

每个餐馆布放5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

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50张粘鼠板。

二、蟑螂密度监测

(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监测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医院1个、单位食堂1个、居民2户、食品制售或商场(店)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1

(二)监测时间每年2月、4月-10月、12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9次。

(三)监测方法采用粘蟑纸法。

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粘捕只数/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5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店)各布放10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6类场所布放60张粘蟑纸。

三、蝇类密度监测

(一)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1.室外:

公厕1个、垃圾中转站1个、居民一楼楼道2个。

2.室内:

餐馆2个、农贸市场1个、单位食堂1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每年5月-9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5次。

(三)监测方法1.室外:

采用目测法。

记录公厕和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