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6684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docx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2012年01月12日00:

00金融时报[李晓美]    访问次数:

94字体:

大中小

主持人:

记者李晓美

特邀嘉宾:

人行江西抚州中心支行行长陈锋

四川岳池农信联社理事长王海松

编者按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理念新、视野宽、技术强,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十分艰难。

如何给予他们政策和金融方面的支持,使他们能够顺利创业,本期话题就此展开探讨。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趋势渐成

主持人:

岳池县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岳池信用联社在金融支持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海松:

四川省岳池县常年有30余万人在沿海等外地务工。

2008年以来,全县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趋势渐成,近10万民工陆续返乡,如何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金融服务需求,成为岳池信用联社关注的焦点和付诸于行的重点。

岳池联社把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工作,切合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及时调整信贷投向投量,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近3年来,岳池联社累计投放各类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贷款3715万元,帮助支持1260多返乡农民工走上了养殖、经商、办企等致富兴业的道路,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提速,社会和谐发展。

金融服务缺乏针对性

主持人:

农民工的创业渠道主要有哪些,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哪些特征?

陈锋:

据调查,抚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相应的金融支持,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

从创业资金需求来看,由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一般都已积累部分启动资金,资金需求缺口主要集中在一年以下的短期流动资金,且主要集中在规模种养业、加工业、交通运输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办的多属小微企业,公司管理体制并不完善,有效抵押物不足,加上农民工与金融机构之间沟通不充分、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从防范风险角度考虑,对达不到信贷门槛的农民工的创业资金需求较难满足。

农民工返乡创业缺乏有组织的引导和管理。

目前尚无明确的组织机构或者部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引导与管理,受技术、资金、管理、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分散、随意、无序的不稳定状态。

缺少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是集约程度不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多数是家庭式的创业模式,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制约了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和竞争能力。

二是受教育程度低。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其他创业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存在一定的创业风险。

没有设计专门针对农民工创业的信贷产品。

目前,农民工创业涉及面广,资金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无论是用于购买原材料、半成品或者其他刚性的流动性支付,还是购买设备、修建厂房等中长期资金,甚至产品营销的各种费用和卖方信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需求。

但是,目前金融机构仍然把返乡农民工作为普通农民看待,提供的信贷产品与普遍农户几乎没有区别。

没有设计专门的信贷产品来满足农民工创业需求。

缺乏合适的金融服务方式。

一是金融机构尚未建立针对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管理机制,一笔贷款经过调查评估、分析论证、上报审核等环节,往往需要数月之久,难以适应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需求。

二是农村房产不能流转、抵押,农村保险机制缺失,抑制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

多数农民工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如期实施创业计划或扩大其创业规模。

因此,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难问题,既要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积极给力。

构建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

主持人:

如何加强引导和管理,搭建良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平台?

陈锋:

构建多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有效发挥各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作用,通过有效方式为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金融咨询和服务,提高返乡农民工的金融知识水平和融资能力。

引导和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民间资金互助组织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

通过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引导民间资金成为农村金融的有益补充。

搭建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担保平台。

建议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借鉴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做法,结合农民工创业资金需求特点,由财政出资和社会筹资等多种方式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担保基金”,为农民工融资提供有效担保。

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允许农民工在迁徙工作地取得贷款。

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需求特点,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的评级授信制度,开发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新产品。

可考虑将目前针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延伸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

制定专门的农民工创业贷款管理办法。

规范农民工贷款管理,合理界定返乡农民工贷款对象。

只要是经过一定培训和评估,可以确认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农民工,都可以作为政策支持和金融帮扶对象。

确定农民工贷款评级授信标准,明确农民工贷款准入条件,限定农民工贷款用途。

同时,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所需的交通费、培训费、生活费等资金优先供应;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生产流动资金优先发放;对贫困农民工的子女助学贷款实行利率优惠。

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

主持人:

如何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王海松:

以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不断满足返乡民工金融需求的多样化。

联社找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资金需求切入点和着力点,紧密结合其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和市场生存力,在小额农贷的基础上,加大信贷产品的开发力度,扩大对返乡农民工开办城镇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积极推进与失地农民、返乡民工创业等适宜性新品种,联保贷款、订单农业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合作社+农民工”贷款等信贷品种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开辟返乡农民工“绿色通道”。

坚持服务跟着农民工走,为他们提供专属性金融服务,联社在全辖50个营业机构均开设“涉农专柜”,用于专门面向返乡农民工等农民咨询金融知识、信贷服务、优惠政策及领取国家惠农补贴等,并新增设立了“个人贷款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延长对返乡农民工的服务触角。

强化规范高效的服务理念。

对农民工公开贷款流程,简化办贷手续,减少重复环节,延长服务时间,规范服务承诺、在办贷时间上要求全辖社做到随办随走,最长的不超过3天。

通过“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提高农民工贷款业务办理速度和服务效率,确保支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返乡农民工的经营资金压力。

资金再紧不紧“三农”。

为保证支持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尤其是面对2011年流动性紧缩、市场信贷资源紧张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需求旺盛的实情,联社确定了资金再紧不紧“三农”的基调。

为确保资金充裕,联社还积极向央行申报支农再贷款,得到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

2011年,联社成功获得支农再贷款2亿元,累计为返乡民工发放贷款134户、金额415万元。

放宽政策。

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联社还分别采取提高贷款授信额度、创新担保方式、延长贷款期限和利率优惠等措施,全方位地给予支持。

对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的,将其最高授信额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项目好、经验丰富、创业能力强的返乡农民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贷款授信额度在同等条件下提高20%。

根据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申请,结合项目实际,降低利率,延长期限,最长期限可达3年。

同时,以支持创业带动农民工就业,对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中小企业,一并提高贷款额度和延长期限。

农民工贷款需要“量身定做”

来源:

金融时报 作者:

吴红军 发布时间:

2008-12-2516:

38:

00 浏览次数:

89次  此信息由zhwn08志愿者发布

[提要]全球性金融风暴,如今正冲击着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中国。

由于出口加工业受到影响,我国沿海一带中小型企业出现了关停现象,由此产生的农民工提前返乡、农民工失业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我国目前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农民工的稳…

  全球性金融风暴,如今正冲击着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中国。

由于出口加工业受到影响,我国沿海一带中小型企业出现了关停现象,由此产生的农民工提前返乡、农民工失业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我国目前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和有序流动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

因此,如何保护好农民工的就业饭碗,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民生问题。

  1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

会议要求:

一要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

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

二要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

三要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搞好金融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规定的给予财政贴息。

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要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五要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六要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对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该认真领会政策精神,多策并举,积极创新,为农民工返乡提供优质的信贷服务。

但是,在不少地方,返乡农民工们摇摆不定的就业思路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往往令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在推出信贷措施帮助其解决创业融资难题的同时,感到无所适从。

  一方面,返乡民工需要资金,渴望创业;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也频频推出一些农民工贷款的创新措施。

这两者之间能否完美对接?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是否清楚农民工丰富的金融需求?

这些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积极考虑,认真面对。

  笔者认为,充分关注农民工创业的金融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贴心信贷服务,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良策。

具体来说,农村金融机构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农民工返乡调查工作。

信贷员和支农联络员应走乡串寨,进行全面摸底,及时掌握辖内返乡农民工的状况,并制作农民工返乡调查摸底表,了解农民工返乡原因、就业愿望、资金需求、与信用社有无借贷关系或资金往来业务、联系方式等情况。

  二是组织员工进行调研,开展农民工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只有经过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农民工的创业想法,才能根据建立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档案》、在外务工期间与户口所在地信用社的业务往来,在评定核定的信用等级额度内,允许农民工申请用于创业所需贷款。

  三是积极盘活不良贷款,寻找资金来源,合理调配资金运行。

对返乡农民工有拖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本息的,信贷员和支农联络员要积极上门主动联系,根据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盘活不良贷款,切实把不良贷款压下来;对返乡农民工尚有贷款余额,且还要外出打工的,农村金融机构要通知借款人委托其他人按期还本付息,避免造成新增不良贷款。

此外,还要抓住当前农民工回流的有利时机,上门服务,组织农村闲散资金,主动宣传动员,扩大存款规模,合理调配资金运行。

  四是创新贷款方式,简化办贷流程,为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信贷通道”。

农村金融机构可在营业网点开通返乡农民工信贷服务专柜,为农民工办理各项业务。

对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及时地提供优质服务,并尽量减少办贷环节和程序,利用服务窗口,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开展优质的金融服务。

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农民工返乡潮的时机,主动上门对农民工信贷业务进行宣传,了解农民工情况,及时逐户的为他们建立农户经济档案。

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评级授信,对有创业愿望和贷款需求的,作为重点对象予以扶持。

对有大额贷款需求的,要积极主动上门进行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在规定时限内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引导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到返乡创业的队伍中来,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是放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条件,降低贷款抵(质)押标准。

农村金融机构要拓宽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放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条件,降低贷款抵(质)押标准,创业人员的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大件耐用消费品和有价证券以及注册商标、发明专利等均可作为抵(质)押品。

比如,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明年中央将安排100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还允许农民以拟购买的农机具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贷款。

对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向农民工做好政策的说明工作。

  此外,农民工的贷款期限也应适当放宽。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农民工贷款用途、生产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合理确定农业贷款期限,对特殊情况允许跨年度使用,如遇自然灾害时,允许办理部分或全部贷款展期,切实减轻农民工负担。

  扶持返乡农民创业,不但能解决其本人就业,还能有效带动就业。

随着农民工自身创业意识的增强以及中央政策的鼎力支持,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必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那么,如何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10条措施对三农鼎力支持的机遇,深入挖掘农民工的创业潜力,也是当前摆在农村金融机构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农村金融改革、土地改革刚刚拉开大幕,如何让返乡民工参与改革、享受农村改革成果非常重要。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及早出台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信贷政策,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