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659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docx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体现的是()规律。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辨证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辨证统一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辨证统一

【答案】C

【解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即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也即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

辨证统一规律。

故选C。

2、学校教育是()的最重要的途径。

A、社会生产

B、科学研究

C、科学知识再生产

D、技术研发

【答案】C

【解析】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之一体现在其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其中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

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故选C。

3、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是()。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情境教学

D、程序教学

【答案】B

【解析】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

略;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

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

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故选B。

4、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答案】C

【解析】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故选C。

5、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

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唤起

【答案】B

【解析】替代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的成败经验,而获得强化的过程。

故选B。

6、学习一直不好的张同学这次考试得了59分,老师给他评分为“59+1”,并在发试卷时悄悄对他说:

“这一分是预支给你的,希望你下次考得更好些,再把这一分还给老师好吗?

”该老师的做法()。

A、虽未按常规处理,但有利于激励学生

B、虽缺乏教育技巧,但有利于学生发展

C、虽有违教育原则,但有利于保护学生

D、虽有失教育公正,但有利于教育学生

【答案】A

【解析】教师的做法比较超出常规,但这样可以很好的鼓励学生,老师新颖的教育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再接再

厉。

故选A。

7、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A、教师、书本、课堂

B、儿童、活动、课堂

C、儿童、经验、活动

D、儿童、书本、活动

【答案】C

【解析】杜威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考虑过儿童兴趣和需要,学科分的过细,脱离生活实

际。

他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经验、活动”的“新三中心论”。

选C。

8、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教育改革的

依据。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受教育者

D、教育手段

【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灵魂、贯穿教育全过程、评价标准。

故选A。

9、()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维果茨基

D、埃里克森

【答案】A

【解析】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

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故选A。

10、()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

A、认知

B、自我提高

C、审美

D、附属

【答案】D

【解析】附属内驱力:

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

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

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

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

指个体因为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

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属于外部动机。

审美,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第六个层次的内容。

故选

11、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的意识形态

D、社会文化

【答案】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

着受教育者的权利;③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故选B。

12、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答案】A

【解析】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难故事策略,促使儿童道德认知在多阶段的互相碰撞,有助于

学生认识和吸收高层次的道德推理,从而推进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故选A。

13、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A、高速度

B、高难度

C、量力性

D、直观性

【答案】C

【解析】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

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而题干描述的正

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故选C。

14、()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

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A、微格教学

B、课堂教学

C、课外教学

D、录像教学

【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为微格教学的概念。

故选A。

15、正确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对“教育无用论”和()应予以批判。

A、“教育先行论”

B、“教育万能论”

C、“教育优先发展论”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B

【解析】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的是主导性的作用,对其作用应正确认识,“教育无用论”“教育万能论”都不科

学。

故选B。

16、()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

的知识。

例如,历史事实、数学原理、观点信念都属于此类知识。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B

【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

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故选B。

17、()是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B

【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

要的质量指标。

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故选B。

18、我国的小学课程应以()为主。

A、实践课程

B、综合课程

C、选修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B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故选B。

19、我国的小学课程应以()为主。

A、实践课程

B、综合课程

C、选修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B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故选B。

20、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

种教学方法是()。

A、演示教学法

B、示范式教学法

C、探索式教学法

D、情景教学法

【答案】C

【解析】探索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

觉地、主动地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主要是简单指示和给出任务等。

故选C。

21、“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答案】A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为君子居家必然选择好的邻居,出游必定要接近有学问品行的人(以免染恶习)。

选A。

22、关于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错误是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性

B、教育的系统性

C、教育的社会性

D、教育的生产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在于:

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

的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同。

故选C。

23、小丽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

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答案】A

【解析】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

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

小丽接到录取通知书已经十多天,看到平淡的事物也会感到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

于具有弥漫性的心境。

故选A。

24、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

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

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

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

【答案】D

【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

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

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

故选D。

25、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答案】A

【解析】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

故选A。

26、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可

食果实的例子。

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答案】A

【解析】运用变式是使学生形成一般表象的必要条件。

讲果实的概念时,不只选用可食的果实,还选择一些

不可食的果实,以避免学生把“可食性”作为果实的本质特征。

故选A。

27、晓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

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

能?

()

A、归属功能

B、支持功能

C、认同功能

D、塑造功能

【答案】C

【解析】群体的归属功能是指个体一旦明确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就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

体的支持功能是指当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时,个体就获得了一种支

持的力量,就会增强其进一步努力的信心,成为其前进的动力。

群体的塑造功能即人才培养或人格塑造功

能。

群体的认同功能是指当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和所属的群体

2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