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5993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docx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精编复习资料010

§42牛顿第二定律(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两类动力学问题

【自主学习】

一、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方向相同。

2公式:

3理解要点:

(1)F=a这种形式只是在国际单位制中才适用

一般地说F=a,是比例常数,它的数值与F、、a各量的单位有关。

在国际单位制中,即F、、a分别用N、g、/s2作单位,=1,才能写为F=a

(2)牛顿第二定律具有“四性”

①矢量性: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        的方向始终相同。

②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力的瞬时效应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时变化,所以它适合解决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问题。

③独立性:

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加速度的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

            Fx=ax

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即:

F=a

④相对性:

物体的加速度必须是对相对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而言的。

4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二、两类动力学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a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初始条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速度、位移或运动时间。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进而求出某些未知力。

求解以上两类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可用如下所示的框图表示:

第一类                    第二类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其中有四个矢量v0、v1、a、s,一个标量t。

在动力学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其中有两个矢量F、a,一个标量。

运动学和动力学中公共的物理量是加速度a。

在处理力和运动的两类基本问题时,不论由力确定运动还是由运动确定力,关键在于加速度a,a是联结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桥梁。

【典型例题】

例1质量为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如沿水平方向加一个力F,使物体沿斜面向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下图甲,则F多大?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

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θ,求人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例3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

(如图)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

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sin37°=06,s37°=08)

 

例4如图所示,物体从斜坡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到斜坡底部B处,又沿水平地面滑行到处停下,已知斜坡倾角为θ,A点高为h,物体与斜坡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物体由斜坡底部转到水平地面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求B、间的距离。

 

【针对训练】

1一个木块沿倾角为α的斜面刚好能匀速下滑,若这个斜面倾角增大到β

(α<β<90°),则木块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

A.gsinβB.gsin(β-α)

.g(sinβ-tanαsβ)D.g(sinβ-tanα)

2一支架固定于放于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上,细线上一端系着质量为的小球,另一端系在支架上,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放在小车上质量的A物体跟小车相对静止,如图所示,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gsinθ,向左

B.gtanθ,向右

.gsθ,向右

D.gtanθ,向左

3重物A和小车B的重分别为GA和G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将它们连接起,如图所示。

已知GA>GB,不计一切摩擦,则细线对小车B的拉力F的大小是(   )

A.F=GA

B.GA>F≥GB

.F<GB

D.GA、GB的大小未知,F不好确定

4以24/s的速度沿水平面行驶的汽车上固定

一个光滑的斜面,如图所示,汽车刹车后,经2s

停下,欲使在刹车过程中物体A与斜面保持相对

静止,则此斜面的倾角应为,车的行

驶方向应向。

(g取98/s2)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小车,小车上吊着小球,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当悬线处于下列状态时,分别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及悬线的拉力。

(1)悬线沿竖直方向。

(2)悬线与斜面方向垂直。

(3)悬线沿水平方向。

【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1A、B、三球大小相同,A为实心木球,B为实心铁球,是质量与A一样的空心铁球,三球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落下,若受到的阻力相同,则(   )

A.B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B.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

.A球下落的加速度最大D.B球落地时间最短,A、球同落地

2如图所示,物体原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现在物体上方施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增大

.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变小

D.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不变

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F1B.F2

.(F1+F2)/2D.(F1-F2)/2

4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A、B的物体得出的两个加速度a与力F的

关系图线,由图线分析可知(   )

A.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B.A<B

.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D.A>B

如图所示,质量=10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取为10/s2)

A.0B.4/s2,水平向右

.2/s2,水平向左D.2/s2,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质量为60g的运动员的两脚各用70N的水平力蹬着两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他从离地12高处无初速匀加速下滑2s可落地,则此过程中他的两脚蹬墙的水平力均应等于(g=10/s2)

A.10NB.300N

.40ND.600N

7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1/s的速度运动,现将一质量为0g的小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放上,设物体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传送带两端水平距离为2,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   )

A.B.

.3sD.s

8如图所示,一物体从竖直平面内圆环的最高点A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弦轨道AB下滑至B点,那么(   )

①只要知道弦长,就能求出运动时间

②只要知道圆半径,就能求出运动时间

③只要知道倾角θ,就能求出运动时间

④只要知道弦长和倾角就能求出运动时间

A.只有①B.只有②

.①③D.②④

9将物体竖直上抛,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

不变,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所

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   )

A.1:

10B.10:

1

.9:

1D.8:

1

10如图所示,带斜面的小车各面都光滑,车上放一均匀球,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FN1,平板对球的支持力FN2,当小车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时,球的位置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N1由无到有,FN2变大

B.FN1由无到有,FN2变小

.FN1由小到大,FN2不变

D.FN1由小到大,FN2变大

二、非选择题

11汽车在两站间行驶的v-t图象如图所示,车所受阻力恒定,在B段,汽车关闭了发动机,汽车质量为4t,由图可知,汽车在B

段的加速度大小为/s2,在AB

段的牵引力大小为N。

在A段

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N。

12物体的质量除了用天平等计量仪器直接测量外,还可以根据动力学的方法测量,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地球卫星及其它飞行物的质量的实验,在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其质量1已在地面上测量了)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其质量2未知的),接触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宇宙飞船和卫星共同加速如图所示,已知推进器产生的

平均推力F,在开动推进器时间△t的过程中,

测得宇宙飞船和地球卫星的速度改变△v,试写出

实验测定地球卫星质量2的表达式。

(须用上述给定已知物理量)

13如图所示,将金属块用压缩轻弹簧卡在一个矩形箱中,在箱的上顶板和下底板上安有压力传感器,箱可以沿竖直轨道运动,当箱以a=2/s2的加速度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上顶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60N,下底板的传感器显示的压力为100N,取g=10/s2

(1)若上顶板的传感器的示数是下底板传感器示数的一半,试判断箱的运动情况。

(2)要使上顶板传感器的示数为零,箱沿竖直方向的运动可能是怎样的?

14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做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内高度下降了1700,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定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取g=10/s2,试计算:

(1)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多少倍的竖直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

(2)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将向什么方向运动?

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的什么部位?

1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7°,皮带以10/s的速率运动,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质量为=0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g取10/s2,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 [解析]

(1)受力分析:

物体受四个力作用:

重力g、弹力FN、推力F、摩擦力Ff,

(2)建立坐标:

以加速度方向即沿斜面向

上为x轴正向,分解F和g如图乙所示;

(3)建立方程并求解

x方向:

Fsα-gsinα-Ff=a①

方向:

FN-gsα-Fsinα=0②

f=μFN   ③

三式联立求解得:

F=

[答案]

例2 [解析]以人为研究对象,他站在减速上升的电梯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N,还受到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Ff,由于物体斜向下的加速度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分量,故可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人受力如图的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并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加速度ax和竖直加速度a,如图所示,则:

ax=asθ  

a=asin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ax   

g-FN=a

求得Ff=FN=

例3 [解析]

(1)设小球受的风力为F,小球质量为,因小球做匀速运动,则

F=μg,F=0g,所以μ=0

(2)如图所示,设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N,摩擦力为Ff,小球受力产生加速度,沿杆方向有Fsθ+gsinθ-Ff=a

垂直杆方向有FN+Fsinθ-gsθ=0

又Ff=μFN。

可解得a=g

由s=at2得t=

[答案]

(1)0  

(2)

例4 [解析]物体在斜坡上下滑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物体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别有

gsinθ-Ff=a1

FN-gsθ=0

Ff=μFN

解得:

a1=g(sinθ-μsθ)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斜坡长度为Lsinθ=h,则L=

物体滑至斜坡底端B点时速度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v2=2as,则

v=

解得

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μg=a2

则a2=μg

物体滑至点停止,即v=0,应用运动学公式vt2=v02+2as得

v2=2a2sB

则sB=

针对训练 

1.2.B3.4.4°水平向右

.[解析]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a)所示为绳子拉力F1与重力g,不可能有沿斜面方向的合力,因此,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沿斜面做匀速运动,其加速度a1=0,绳子的拉力

F1=g

(2)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b)所示,绳子的拉力F2与重力g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小球的加速度a2=,绳子拉力F2=gsθ

(3)作出受力图如图()所示,小球的加速度,

绳子拉力 F3=gtθ

[答案]

(1)0,g

(2)gsinθ,gsθ   (3)g/sinθ  gtθ

 

能力训练

1- AD B  B B    6-10 B  B B B 

110  2000   600012

13解析:

(1)设金属块的质量为,F下-F上-g=a,将a=-2/s2代入求出=0g。

由于上顶板仍有压力,说明弹簧长度没变,弹簧弹力仍为10N,此时顶板受压力为N,则

F′下-F′上-g=a1,求出a1=0,故箱静止或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

(2)若上顶板恰无压力,则F′′下-g=a2,解得a2=10/s2,因此只要满足a≥10/s2且方向向上即可使上顶板传感器示数为零。

[答案]

(1)静止或匀速运动  

(2)箱的加速度a≥10/s2且方向向上

14[解析]

(1)在竖直方向上,飞机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h=①

设安全带对乘客向下的拉力为F,对乘客由牛顿第二定律:

F+g=a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F/g=24

(2)若乘客未系安全带,因由求出a=34/s2,大于重力加速度,所以人相对于飞机向上运动,受到伤害的是人的头部。

[答案]

(1)24倍 

(2)向上运动  头部

1[解析]由于μ=0<tanθ=07,物体一定沿传送带对地下移,且不会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设从物块刚放上到达到皮带速度10/s,物体位移为s1,加速度a1,时间t1,因物速小于皮带速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方向沿斜面向下。

t1=v/a1=1s,s1=a1t12=<皮带长度。

设从物块速度为10/s到B端所用时间为t2,加速度a2,位移s2,物块速度大于皮带速度,物块受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有舍去

所用总时间t=t1+t2=2s

[答案]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