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5424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docx

外国法制史课程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1选择题

20022008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08年)

  11.关于罗马法的法律分类,下列哪一类是以法律的适用范围为根据划分的?

  A.公法和私法

  B.人法、物法和诉讼法

  C.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

  D.市民法与长官法

  答案:

C

  解析:

罗马法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可划分为公法与私法。

依照法律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根据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可划分为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

根据立法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市民法与长官法。

按照权利主体、客体和私权保护为内容可划分为人法、物法、诉讼法。

所以本题选C是正确的。

 

  10.关于罗马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公元前450年以前,成文法律是罗马法的一个主要渊源

  B.关于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以及遗嘱继承的方式,罗马法的规定不完备

  C.罗马法上的人格仅由自由权和市民权构成

  D.评论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为人们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

  答案:

D

  解析:

在公元前450年以前,罗马国家法律的基本渊源是习惯法,而不是成文法。

到公元前451年,《十二表法》中的前“十表”才颁布,那时才正式出现了成文法,所以不能认为成文法是主要渊源。

因此,A项说法错误。

  在罗马法中,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由于法定继承。

早期采用的是“概括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了“限定继承”的原则。

关于法定继承人的顺序及遗嘱继承的方式等问题,罗马法上均有比较完备的规定。

因此,B项说法错误。

  罗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

因此,C项说法错误。

  14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

罗马法在意大利复兴以后,很快扩展到西欧各主要国家。

这就是评论法学派与罗马法研究、适用的新发展。

因此,D项说法正确。

  (2007年)

  12.关于古罗马法与近代欧洲大陆法律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法学家阶层,为近代民法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B.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和民商分立制度发源于古代罗马法时代

  C.近现代法律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之规定没有受到罗马私法精神的影响

  D.《德国民法典》采用了潘德克顿法学派按照《十二铜表法》阐发的民法体例

  答案:

A

  解析:

在罗马法的发展中,法学家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推动了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发达,经过罗马法的复兴,以研究《国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

这就为把罗马法运用于实践准备了条件,从而为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所以A正确。

  13.关于英国陪审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陪审制度是民主原则在英国司法中的具体体现

  B.陪审团既可以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判决,又可以对法律的适用提出意见

  C.陪审团的裁决一般不能上诉,但当法官认为陪审团的裁决存在重大错误时,可以撤销该陪审团,重新组织陪审团审判

  D.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对司法效率的日益重视,陪审制度的运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答案:

B

  解析:

英国是现代陪审制度的发源地。

这种制度在英国历史上被长期作为一种民主的象征广泛运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审判节奏也要求效率化,逐渐限制了陪审制度的运用。

陪审团的职责是就案件事实部分进行裁决,法官则在陪审团裁决的基础上就法律问题进行判决。

陪审团的裁决一般不允许上诉,但当法官认为陪审团的裁决存在重大错误的时,可以加以撤销,重新组织陪审团审判。

所以ACD是正确的,B项是错误的,应选。

  (2006年)

  19.下列关于德国法律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1532年颁布的《加洛林纳法典》是一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方面的法律,对德国封建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潘德克顿学派”的思想构成《德国民法典》的理论基础

  C.希特勒当政期间的德国法坚持维护资产阶级议会制和联邦制

  D.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法律强调“社会本位”

  答案:

C

  解析:

德国封建时代后期(1532年)出现了一部以帝国名义颁布的刑法典——《加洛林纳法典》。

该法典主要包括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方面的内容,被多数邦国长期援用,对德国封建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故选项A是正确的。

《德国民法典》的起草者最终采取了“潘德克顿学派”的主张,按照罗马法《学说汇纂》阐发的民法五编制体例制定了民法典,相对19世纪其他大陆法系国家而言,结构更加严谨,逻辑更加严密,概念更加准确。

故选项B是正确的。

希特勒当政期间,德国颁布了一系列法西斯法令,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维护希特勒个人独裁和纳粹一党专政。

故选项C是错误的。

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在沿用原有法律的同时,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开始强调“社会本位”。

故选项D的表述是正确的。

综上,本题答案为C.

  20.下列关于罗马私法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罗马法有市民法和长官法之分,其中长官法的内容多为私法

  B.在罗马,早期采取“限定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概括继承”的原则

  C.在罗马私法上,自然人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D.罗马法的婚姻包括“有夫权婚姻”和“无夫权婚姻”两种

  答案:

B

  解析:

罗马法有市民法和长官法之分,市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

长官法是古罗马的高级官吏或者长官(执政官、大法官、监察官、市政官和总督等)在其职权范围内颁布的谕令。

这些谕令积累而形成的法规,总称长官法或荣誉法。

一般而言,大法官的谕令构成罗马私法的重要渊源。

故选项A正确。

在继承方面,罗马法早期采取“概括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了“限定继承”的原则。

故选项B的表述不正确。

在罗马私法上,自然人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

上述三种身份权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人格即发生变化,罗马法称之为“人格减等”。

故选项C正确。

在婚姻家庭法方面,罗马法上的婚姻包括“有夫权婚姻”和“无夫权婚姻”两种。

故选项D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2005年)

  18.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法制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核心和基础。

下列关于《法国民法典》的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A.该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这一立法精神

  B.该法典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C.该法典的影响后来传播到美洲、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

  D.该法典首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

  答案:

D

  解析:

首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的是《德国民法典》。

  (2004年)

  15.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

  A.一夫一妻制

  B.同姓不婚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七出”、“三不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点为西周的婚姻制度。

西周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是:

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

本题的命制为考生设了一个陷阱,即D项,D项虽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之一,但却是婚姻的解除制度。

因此,本题既是送分题,又是绊脚石。

   17.衡平法是判例法的一种形式。

下列有关衡平法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衡平法是通过大法官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B.英国15世纪正式形成了衡平法院,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于普通法的衡平法体系

  C.衡平法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D.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点为英美法渊源。

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

其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衡平法被称为“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与普通法相比,它只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但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衡平法优先。

所以D项表述错误。

  18.下列有关德国法和法国法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1220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B.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但尚未形成“六法”体系

  C.魏玛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如《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德国改造法》等

  D.由于德国民法具有“潘德克顿学派”的理论基础,相对于19世纪大陆法系其他国家而言,其结构更加严谨,概念更加准确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点为大陆法系。

A项,德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习惯法汇编是1220年的《萨克森法典》;B项,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五部重要法典,再加上《宪法》,构成了法国“六法”体系。

C项,1919年,战败的德国进入魏玛共和国时期。

由于政体的变化和社会化思潮的影响,德国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在沿用原有法律的同时,颁布了大量的“社会化”法律,如调整社会经济的法律和保障劳工利益的法律,使德国成为经济立法和劳工立法的先导,而《清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德国改造法》表明的是法西斯专政时期德国法的蜕变。

  (2003年)

     8.下列有关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意大利的波伦亚是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B.14世纪的评论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C.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

  D.罗马法的复兴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

  答案:

B

  解析:

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最先开始了对罗马法的研究。

故A正确。

注释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

故B错误,选B.经过罗马法复兴,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故C正确。

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正是罗马时代的自然法思想及自由人在私法关系上地位平等原则。

故D正确。

 

2002-2008年司法考试法制史历年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2008年)

  59.关于外国法律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罗马法中的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早期采取“限定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了“概括继承”的原则

  B.法国1875年宪法由《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三部宪法性文件组成,不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法典

  C.英国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但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对判例法进行调整、修改

  D.德意志帝国于1877年1月27日颁布《法院组织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规定审判权由独立的法院行使,审判只服从法律,法官实行终身制

  答案:

BCD

  解析:

罗马法中的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早期采取“概括继承”的原则,后来逐步确立“限定继承”的原则。

所以A是错误的,不应选。

法国1875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1875年宪法由三个宪法性文件组成,分别是《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和《国家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所以B项是正确的,应选。

英国制定法在法律渊源中的重要性不如普通法和衡平法两种判例法,但其效力和地位很高,可对判例法进行调整、修改,现代一些重要的法律部门如社会立法是在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C项说法是正确的。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于1877年1月27日颁布《法院组织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

规定审判权由独立的法院行使,审判只服从法律,法官实行终身制;设置了由区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帝国法院构成的普通法院体系,帝国法院为全国的最高司法审级。

因此,D项说法正确。

  (2008年·四川)

  57.关于古罗马的《十二表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十二表法》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立法成果

  B.《十二表法》是在总结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的成文法

  C.《十二表法》的“十二表”,是指该法的十二个编目

  D.《十二表法》的特点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实体法优于程序法

  答案:

BC

  解析:

《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也就是说是罗马国家时期的立法成果,而不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立法成果。

因此,A项说法错误。

  《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B项说法正确。

  《十二表法》的“十二表”,是指该法的十二个编目,依次是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

因此,C项说法正确。

  《十二表法》的特点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因此,D项说法错误。

  64,英国是普通法系的发源地,下列关于英国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普通法具有“程序先于权利”的特点

  B.普通法的形成是中央集权和司法统一的直接后果

  C.衡平法重实质而轻形式,审判时既不需要令状也不采用陪审制,程序简便灵活

  D.当衡平法与普通法的规则发生冲突时,衡平法优先

  答案:

ABCD

  解析:

英国法的源头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习惯法。

随着王权的强大和完善的皇家司法机构的建立,逐渐形成了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三大法律渊源。

普通法是英国法最重要的渊源。

从法源的意义来看,普通法是指由普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

“遵循先例”是普通法最基本的原则,指一个法院先前的判决对以后相应法律处理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

普通法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特征是“程序先于权利”。

普通法实行令状制度,要求原告只有在申请到特定的以国王名义签发的令状后才能向法院主张实体权利保护:

令状成为诉权凭证,无令状就不能起诉。

由此形成普通法“程序先于权利”的特点。

普通法在传统令状制度下,存在保护范围有限,内容僵化,救济方法少的缺陷。

因此国王将得不到普通法院公正保护的当事人的申诉交给大法官审理,到15世纪时正式形成了大法官法院(又称衡平法院)。

法!

律教育$网根据大法官的审判实践,逐渐发展出依“公平”、“正义”的原则形成的“衡平法”。

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

其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衡平法被称为“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相对于普通法,衡平法重实质而轻形式,诉讼程序简便灵活,审判时既不需要令状也不采用陪审制。

当衡平法与普通法的规则发生冲突时,衡平法优先适用。

由此可知,本题中所有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故本题答案为ABCD.

  (2005年)

 

  65.司法制度是一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有关各国司法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19世纪后期司法改革后,英国取消了普通法和衡平法两大法院系统的区别,统一了法院组织体系

  B.“马布里诉麦迪逊”案对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C.日本明治宪法颁行后,按法国和德国的模式建立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系统

  D.中国清末的司法制度改革与废除领事裁判权有直接关系

  答案:

ABCD

  解析:

略。

  (2004年)

    61.下列有关古罗马《国法大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国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法学汇编》、《查士丁尼新律》

  B.《国法大全》是由乌尔比安主持编纂的

  C.《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达到了最发达、最完备的阶段

  D.12世纪意大利注释法学派将《国法大全》的研究变成一门科学,为罗马法复兴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答案:

ACD

  解析:

查士丁尼皇帝(公元527一565年)为重建和振兴罗马帝国,成立了法典编幕委员会,进行法典编幕工作。

从公元528—534年,先后完成了三部法律法规汇编。

  第一,《查士丁尼法典》。

这是公元528—529年编出的一部法律汇编。

它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进行整理、审订和取舍而成。

  第二,《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

它是以盖尤斯的《法学阶梯》为基础加以改编而成,是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简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查士丁尼学说汇幕》,又译为《法学汇编》,于公元530—533年编成。

这是一部法学著作的汇编,将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进行摘录,凡收入的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力。

  公元565年,法学家又汇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所颁布的敕令168条,称为《查士丁尼新律》。

以上四部法律汇编,至公元12世纪统称为《国法大全》或《民法大全》。

《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本题选ACD.

  (2003年)

  34.罗马法的渊源有哪些?

  A.民众大会等制定的法律

  B.最高裁判官等发布的告示

  C.五大法学家(盖尤斯等)的解答与著述

  D.元老院决议、皇帝敕令

  答案:

ABCD

  解析:

罗马法的渊源包括:

①习惯法;②议会制定的法律;③元老院决议;④长官的告示;⑤皇帝敕令;⑥具有法律解答权的法学家的解答著述。

   

  37.下列有关《德国民法典》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该法典主要体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律精神

  B.该法典较全面地规定了法人制度

  C.在立法技术上,该法典逻辑体系严密、用语精确

  D.该法典基本上是在日尔曼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

AD

  解析:

A错误,《德国民法典》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制定的法典,也是德国资产阶级和荣克贵族相妥协的产物。

B正确,《德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全面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C正确,法典在立法技术上,逻辑体系严密、概念科学、用语精确。

D错误,德国法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较多固有的日尔曼法因素,但也继受了罗马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