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397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docx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

网络数据安全分析

第一章:

安全系统建设目标

第二章:

网络系统分析

第三章: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第四章:

网络安全需求及安全目标

第五章:

防火墙

第六章: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第七章:

存储备份

第八章:

总结

第一章安全系统建设目标

安全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数据的安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网络的安全,服务器硬件安全,服务器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等。

本技术方案旨在为数据运行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策略的制定、安全策略的实施体系结构的设计、安全产品的选择和部署实施,以及防火墙,存储备份系统的应用实施。

1> 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 通过部署不同类型的安全产品,实现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网络安全问题的防护;

  3> 通过备份系统实施,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

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其次,对于通过对网络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对重要服务器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控。

第二章网络系统分析

2.1基本网络结构

 如今随着网络发展及普及,政府行业单位也从原来单机到局域网并扩展到广域网,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系统内单位通过网络互连起来,从整体上提高了办事效率。

举例如下:

以某个政府机关单位一个全国网络系统结构为例,以下为示意图:

如图示,国家局网络一方面通过宽带网与国家局直属单位互连,另一方面国家局网络经电信公司的专网与各省局单位网络互连;而各省局单位又通过专网与其各自的下属地市局单位互连。

本行业系统各局域网经广域线路互连构成一个全国性的企业网

2.2网络应用

对于各级网络系统通过本地局域网,用户间可以共享网络资源<如:

文件服务器、打印机等);

  对于各级用户之间,根据用户应用需要,通过广域网络,各级用户之间可以利用电子邮件互相进行信息交流;

  而单位间通过网络互相提供浏览器访问方式对外部用户发布信息,提供游览、查询等服务。

如发布一些政策、规划;网上报税等;

  各级用户间还有行业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换。

而这些数据大多都可能涉及到秘密信息;

  各级单位通过网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比如计论有关一些国家政策性的内容,因此其内容在网上传输也需要保密;

通过网络使用单位系统内部的IP电话。

第三章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网络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但随着网络应用扩大网络安全风险也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

原来由单个计算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损害可能传播到其他系统和主机,引起大范围的瘫痪和损失;另外加上缺乏安全控制机制和对网络安全政策及防护意识的认识不足,这些风险正日益加重。

而这些风险与网络系统结构和系统的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下面从物理安全、链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及管理安全进行分类描述:

3.1物理安全风险分析

网络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

物理安全的风险主要有:

  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造成整个系统毁灭;

  电源故障造成设备断电以至操作系统引导失败或数据库信息丢失;

  设备被盗、被毁造成数据丢失或信息泄漏;

  电磁辐射可能造成数据信息被窃取或偷阅;

  报警系统的设计不足可能造成原本可以防止但实际发生了的事故。

3.2链路传输风险分析

网络安全不仅是入侵者到企业内部网上进行攻击、窃取或其它破坏,他们完全有可能在传输线路上安装窃听装置,窃取你在网上传输的重要数据,再通过一些技术读出数据信息,造成泄密或者做一些篡改来破坏数据的完整性;以上种种不安全因素都对网络构成严重的安全危胁。

因此,对于政府这样带有重要信息传输的网络,数据在链路上传输必须加密。

并通过数字签名及认证技术来保证数据在网上传输的真实性、机密性、可靠性及完整性。

3.3网络结构的安全风险分析

3.3.1来自与公网互联的安全危胁

如果政府内部网络与Internet公网有互连。

基于Internet公网的开放性、国际性与自由性,内部网络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安全危胁。

因为,每天黑客都在试图闯入Internet节点,假如我们的网络不保持警惕,可能连黑客怎么闯入的都不知道,甚至会成为黑客入侵其他网络的跳板。

政府行业内部网络中其办公系统及各人主机上都有涉密信息。

假如内部网络的一台机器安全受损<被攻击或者被病毒感染),就会同时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

透过网络传播,还会影响到与本系统网络有连接的外单位网络;影响所及,还可能涉及法律、金融等安全敏感领域。

对于政府行业网络系统,国家也有规定是不能与互联网直接或间接与相连。

3.3.2内部网络与系统外部网互联安全威胁

如果系统内部局域网络与系统外部网络间没有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内部网络容易造到来自外网一些不怀好意的入侵者的攻击。

如:

  入侵者通过Sniffer等嗅探程序来探测扫描网络及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如网络IP地址、应用操作系统的类型、开放哪些TCP端口号、系统保存用户名和口令等安全信息的关键文件等,并通过相应攻击程序对内网进行攻击。

  入侵者通过网络监听等先进手段获得内部网用户的用户名、口令等信息,进而假冒内部合法身份进行非法登录,窃取内部网重要信息。

恶意攻击:

入侵者通过发送大量PING包对内部网重要服务器进行攻击,使得服务器超负荷工作以至拒绝服务甚至系统瘫痪。

 3.3.3内部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据调查在已有的网络安全攻击事件中约70%是来自内部网络的侵犯。

比如内部人员故意泄漏内部网络的网络结构;安全管理员有意透露其用户名及口令;内部不怀好意员工编些破坏程序在内部网上传播或者内部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盗取他人涉密信息传播出去。

种种因素都将网络安全构成很的威胁。

3.4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所谓系统安全通常是指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

目前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其它任何商用UNIX操作系统以及其它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Back-Door。

而且系统本身必定存在安全漏洞。

这些“后门”或安全漏洞都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但是从实际应用上,系统的安全程度跟对其进行安全配置及系统的应用面有很大关系,操作系统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安全配置,则其是漏洞百出,掌握一般攻击技术的人都可能入侵得手。

如果进行安全配置,比如,填补安全漏洞,关闭一些不常用的服务,禁止开放一些不常用而又比较敏感的端口等,那么入侵者要成功进行内部网是不容易,这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及相当长时间。

因此应正确估价自己的网络风险并根据自己的网络风险大小作出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

3.5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应用系统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

应用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应用的安全性也是动态的。

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应用,检测安全漏洞,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

  3.5.1资源共享

  政府网络系统内部必有自动化办公系统。

而办公网络应用通常是共享网络资源,比如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等。

由此就可能存在着:

员工有意、无意把硬盘中重要信息目录共享,长期暴露在网络邻居上,可能被外部人员轻易偷取或被内部其他员工窃取并传播出去造成泄密,因为缺少必要的访问控制策略。

  3.5.2电子邮件系统

  电子邮件为网络系统用户提供电子邮件应用。

内部网用户可能通过拔号或其它方式进行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这就存在被黑客跟踪或收到一些特洛伊木马、病毒程序等,由于许多用户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没有警惕性,给入侵者提供机会,给系统带来不安全因素。

  3.5.3病毒侵害

  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好、最快的途径之一。

病毒程序可以通过网上下载、电子邮件、使用盗版光盘或软盘、人为投放等传播途径潜入内部网。

因此外,病毒的危害不可轻视。

网络中一旦有一台主机受病毒感染,则病毒程序就完全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传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可能造成信息泄漏、文件丢失、机器死机等不安全因素。

 3.5.4数据信息

  数据安全对政府行业来说尤其重要,数据在广域网线路上传输,很难保证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窃取,篡改。

现今很多先进技术,黑客或一些工业间谍会通过一些手段,设法在线路上做些手脚,获得在网上传输的数据信息。

也就造成的泄密。

这对政府行业用户来说,是决不允许的。

3.6管理的安全风险分析

  内部管理人员或员工把内部网络结构、管理员用户名及口令以及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带来信息泄漏风险。

  机房重地却是任何都可以进进出出,来去自由。

存有恶意的入侵者便有机会得到入侵的条件。

  内部不满的员工有的可能熟悉服务器、小程序、脚本和系统的弱点。

利用网络开些小玩笑,甚至破坏。

如传出至关重要的信息、错误地进入数据库、删除数据等等。

这些都将给网络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

管理是网络中安全得到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来自内部网络入侵必须的部分。

责权不明,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

即除了从技术上下功夫外,还得依靠安全管理来实现。

第四章网络安全需求及安全目标

通过对网络结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再加上黑客、病毒等安全危胁日益严重。

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针对不同安全风险必须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来解决。

使网络安全达到一定的安全目标。

4.1安全需求

  4.1.1物理上安全需求

针对重要信息可能通过电磁辐射或线路干扰等泄漏。

需要对存放机密信息的机房进行必要的设计,如构建屏蔽室。

采用辐射干扰机,防止电磁辐射泄漏机密信息。

对重要的设备进行备份;对重要系统进行备份等安全保护。

  4.1.2访问控制需求

  4.1.2.1非法用户非法访问

  非法用户的非法访问也就是黑客或间谍的攻击行为。

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网络的安全主要是靠主机系统自身的安全,如用户名及口令等这些简单的控制。

但对于用户名及口令的保护方式,对有攻击目的的人而言,根本就不是一种障碍。

他们可以通过对网络上信息的监听,得到用户名及口令或者通过猜测用户及口令,这都将不是难事,而且可以说只要花费很少的时间。

因此,要采取一定的访问控制手段,防范来自非法用户的攻击,严格控制只在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合法资源。

  4.1.2.2合法用户非授权访问

  合法用户的非授权访问是指合法用户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访问了他本不该访问的资源。

一般来说,每个成员的主机系统中,有一部份信息是可以对外开放,而有些信息是要求保密或具有一定的隐私性。

外部用户被允许正常访问的一定的信息,但他同时通过一些手段越权访问了别人不允许他访问的信息,因此而造成他人的信息泄密。

所以,还得加密访问控制的机制,对服务及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

  4.1.2.3假冒合法用户非法访问

  从管理上及实际需求上是要求合法用户可正常访问被许可的资源。

既然合法用户可以访问资源。

那么,入侵者便会在用户下班或关机的情况下,假冒合法用户的IP地址或用户名等资源进行非法访问。

因此,必需从访问控制上做到防止假冒而进行的非法访问。

  4.1.3加密机制需求

  加密传输是网络安全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的泄漏很多都是在链路上被搭线窃取,数据也可能因为在链路上被截获、被篡改后传输给对方,造成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

如果利用加密设备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在网上传的数据以密文传输,因为数据是密文。

所以,即使,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入侵者也读不懂,而且加密机制还能通过先进行技术手段,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鉴别。

可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靠性。

因此,必需配备加密设备对数据进行传输加密。

  4.1.4入侵检测系统需求

  也许有人认为,网络配了防火墙就安全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网络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不是单一产品能够完全实现。

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防火墙可以对所有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