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776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docx

书法基础知识供参习

书法基础知识

怎样学习书法?

怎样才能写好书法?

古今优秀的书法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借鉴。

这里跟同学们谈谈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方法。

习练方法

一、要循序渐进

就字体来说,一般先学楷书(也有从隶体入手的),再学行书及其它字体。

楷书点画分明,结构平稳,用笔方法齐备,便于学习。

因此,先学楷书是符合学习规律的。

当然,先学楷书,并不是说,等到楷书学好了,才能学行、草。

一般地说,楷书基本笔法和结构方法较为熟练后,即可学习行、草书。

楷书与行、草书交替学习,还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提高学习效率。

就某一字体来说,先学笔画,再学笔顺、偏旁、部首及结构。

以楷书为例,笔画是楷书的基本部分,犹如“机器”上的“零部件”,先有“零部件”才好组装“机器”;掌握或基本掌握楷书的笔画后,才能再按笔画顺序组合偏旁部首,以至完整的独体或合体结构的汉字。

当然,先学笔画,并不是说,等到笔画学好了再学写字。

一般地说,从笔画入手,更符合学习规律;而在学习偏旁部首和结体的过程中,又可进一步掌握笔画的写法。

就字的大小来说,先学写大楷,后学写小楷。

先学写大楷,好处有三:

1、大楷笔画较粗、较长,书写时,起笔、行笔、收笔的步骤比较明显,便于理解,宜于练习,如有病笔也显露得较清楚,易于纠正。

2、先学写大楷,有利于锻炼腕力和臂力。

3、先学写结构开张的大楷,待结体基本法则掌握后,再缩小就不难了。

若先写小楷,则容易养成拘谨的习气,放大写反而写不好。

就专与博的关系来说,先专学一体,后博学多家。

先从一体入手,集中精力,把运笔和结构特点掌握好,领悟精神,融会贯通,就能举一反三,再学同一字体的其它风格或别的字体也就不难了。

初学就想“博”,必定贪多嚼不烂;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今天学“柳”,明天学“颜”,也必定欲速而不达。

博学多家,要以专学一体,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为前提。

古今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在专学的基础上再集众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二、要持之以恒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当然不是短时间就能学好的。

书法的基本功,包括动手能力、鉴赏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能不能长期坚持勤学苦练,是决定每个学书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过刻苦磨砺,是决不会有什么“妙手”和“神来之笔”的。

被尊为“书圣”的晋代王羲之,以至唐宋各名家,哪一个不是持之以恒苦练数十年才成功的呢?

“墨池”“笔冢(zhǒng)”等等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说明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苦练和有恒。

在当代,像古人那样勤学苦练而卓有成就的也不乏其人。

我国第一个书法教授、中国书协副主席尉天池就是其中之一。

他六岁受家教而开始学习书法,50年代初期在师范学校读书时,练习书法自觉而刻苦,后来进南京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执教书法期间,他先后师承著名书法家沈子善先生、书法大师林散之先生,至今数十年如一日,博习精研篆、隶、草、楷、行诸体,尤其擅长行、草书,自成“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秀逸清奇”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前人和今人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学习书法,就要以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

只要方法对头,日复一日,年复一日,苦练下去,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要在字外下功夫

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学习书法,除需要循序渐进地勤学苦练外,还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也就是说,学书法还要在字外下功夫。

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苏轼有句名言: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说明读书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书法表现的是汉字,书法创作又与文学紧密结合,因此,学习书法,要读一些文学书、文字书,如古典诗词、名篇散文、文学著作等,提高文学、美学和艺术修养;读一些书法理论著作,了解书法的原理,掌握书法艺术内在的规律,更直接有助于书法水平的提高。

学习书法,要加强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

书法艺术讲究笔墨情趣、节奏韵味、整体布局等。

它与绘画、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狂草艺术,据说是因为看到公孙大娘舞剑,得到启示而成功的。

书法与绘画更有内在的联系。

有人说:

“书画同源,各艺同辙。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书法作品必定具有线条美、墨韵美、空间美、意境美。

高明的书法家还善于捕捉和提炼社会生活或自然界中美的现象,把它溶入书法艺术的创造之中。

据说王羲之为了研究执笔和运笔,曾仔细地观察鹅在池中浮游的神态,从中悟出写字的道理。

唐代书法家怀素,夏日观看天上奇峰般的云彩,夜间静听嘉陵江的涛声,从中激发起书法创作的灵感。

今天,我们学习书法,在加强多方面文化艺术修养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把生活中的美巧妙地引用到书法艺术中来。

学习书法,还要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

常言说:

“书为心画”,“书如其人”。

书法作为一门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必然要渗入书法家一定的情思、气质、个性、审美情趣和对客观事物的看法。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

“心正则笔正。

”说明加强道德情操修养对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书写工具

毛笔书法工具,主要有笔、墨、纸、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

了解各种书写工具的性能和特点,懂得如何选择、使用和保养,是学好毛笔书法的重要条件。

一、笔

我国的毛笔,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毛笔的品种越来越多,制作也越来越精细。

毛笔的种类很多,按笔锋的软硬性能分,有硬毫、软毫、兼毫三种。

硬毫笔,用刚性的兽毛制作。

常用的有狼毫笔(用黄鼠狼毛制)、紫毫笔(用兔箭毛制)、鼠须笔(用鼠须制)、鬃毫笔(用猪鬃制)等。

硬毫笔的特点是锐利劲健而富有弹性。

软毫笔,用弹性较弱的动物毛制作。

常用的有羊毫笔(用羊毛制)、鸡毫笔(用鸡绒毛制)等。

软毫笔特点是柔软圆润,容易濡墨。

兼毫笔,用软毫和硬毫按比例配制而成。

常见的有紫羊毛笔(兔毛与山羊毛各用一半配制而成的叫“五紫五羊”。

七成兔毛与三成山羊毛配制而成的叫“七紫三羊”)、紫狼毫笔(山兔毛与黄鼠狼毛合制而成,又称“乌龙水”)、白云笔(黄鼠狼毛与山羊毛配制)。

兼毫笔的特点是刚柔兼济,软硬适中。

按笔毫(位于锥形笔头中心的一簇毛称主毫,周围的一层毛叫副毫)的长度分,毛笔又有长锋、中锋、短锋三种。

长锋笔的笔锋长,蓄墨多;短锋笔的笔锋较短、较钝,蓄墨较少;中锋笔介于二者之间。

按笔头的大小分,有大楷、中楷、小楷,还有写对联、屏条用的屏笔、联笔,写匾额、招牌用的提斗笔,写特大字用的揸笔,写特小字用的圭guī)笔等(如图)。

毛笔的种类

据用料和加工的情况,毛笔杆上往往标有“极品”、“精制”、“加料”等字样,并有“净”、“纯”、“宿”之分,有的还刻印品名。

毛笔产地很多,以浙江省吴兴县(湖州)善琏镇所产的“湖笔”最为有名。

此外,湖南产的“湘笔”,安徽(huī)宣城等地产的毛笔也很有名。

怎样选用毛笔?

首先,要注意毛笔本身的质量。

毛笔质量如何,决定于笔头部分。

质量好的笔头,锋颖尖锐、修削整齐,丰硬圆润,刚健有力,即“尖、齐、圆、健”。

“尖”,指笔锋尖锐如锥,蘸墨书写时,无论轻提重按,还是圆转方折,笔锋都能收聚不散;“齐”,指把锋润开捏扁平展时,笔毛整齐,有利于书写时做到“万毫齐力”;“圆”,指笔头腹部圆浑饱满,呈圆锥形,这样的毛笔吸墨量大,运笔时不散锋、书写的点画力感强;“健”,指笔锋富有弹性,劲健有力,笔毛铺开弯曲后收拢,能挺直而不变形。

用这种笔书写时,有助于写出有筋骨的笔画。

质量好的毛笔,还具备笔头端正,笔毛匀纯,笔颖不老(泛黄色)不嫩(泛绿色)等特点。

笔杆也是毛笔的重要部分,要求圆而直,长短粗细适中。

其次,要根据书写需要以及使用的纸张确定。

一般来说,写大字用大笔,用柔性的笔;写小字用小笔,用刚性的笔。

写棱角分明、刚劲挺拔的字,宜用硬毫;写丰满圆润、质朴浑厚的字,宜用软毫;写规矩峻厉的字,宜用短毫;写奔放流畅的行草,宜用长锋。

用软性纸(如宣纸、毛边纸、元书纸等)写字,宜用硬毫或兼毫;用硬性纸(如有光纸等)书写,则宜用软毫。

这样才能收到刚柔相济的效果。

当然,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

只要基本功扎实,功力深厚,用较大的笔照样能写好较小的字;无论用软毫、硬毫、兼毫,都能在任何一种纸上,得心应手地写出好字来。

初学书法,对毛笔的质量不必苛求,基本符合书写要求就行。

平时练字,不宜用硬毫笔,一般使用长锋羊毫大楷笔,书写3-5厘米见方的字为好。

由于用软毫笔运笔书写难度较大,运笔中的病笔也容易暴露。

因此,坚持用长锋羊毫练字,从难要求,并注意纠正运笔中的错误,有利于掌握运笔方法,有利于练出笔力。

新笔的使用,要懂得开笔和蘸墨的方法。

开笔,就是把新笔浸在清水里(温水或冷水),让笔头上的胶质溶化,待笔毛泡开后,洗净胶质,挤干笔头中的水分,再蘸墨使用。

新笔蘸墨时,要注意挤干水分,将笔尖“点”入砚池,墨从笔尖吸入,这样能使“笔酣而墨饱”,书写时墨从笔尖自然流出。

写字时,还需要掭(tiàn)笔,以根据写字大小及所写书体而控制笔头的含墨量。

毛笔保养得好,才能经久耐用。

平时写完字,要洗净毛笔。

洗时要慢慢在水里摇动,洗净后要挤掉水分,把笔尖捋(lǚ)直,并套上笔套,或笔头朝下挂在笔架上。

新毛笔和不常用的毛笔,要放在盒内。

盒内还可放一些卫生丸,以防虫蛀。

二、墨

我国用墨的历史也很悠久,制墨的工艺向来著称于世。

墨的品种很多,但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是油烟墨,一类是松烟墨。

油烟墨主要用桐油、猪油等动植物烧烟,再加入胶、麝(shè)香、冰片等加工制成的。

油烟墨属上等墨,质地坚结细腻,耐磨,颜色乌黑发亮,只是胶质较重。

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加胶及药材、香料配制加工而成的。

其特点是颜色乌黑,少光泽,胶质较轻,入水易化。

油烟墨和松烟墨皆适用于写毛笔字。

如用于书法创作,则油烟墨更好些。

品评墨的质量,一般以“质细、胶轻、色黑、声清”为标准。

质细,指墨的质地细腻滋润,无杂质,无气泡,或气泡极少、极小,结构紧密,研磨出的墨粒细;胶轻,指墨中配入的胶质少,磨成的墨浓而不泥、不粘、不涩、不滞;色黑,指色泽黑亮,墨中泛紫光的最好,纯黑次之,泛青光的又次之;声清,指研磨或敲击时声音清脆、不粗浊。

另外,还可以从墨的气味中品评优劣。

好墨内香而外不香,研磨时溢出阵阵芳香。

选用墨应根据实际需要。

一般说,写大字的墨,可以粗些;写小字的墨,宜细腻些。

写大字,用含胶重的墨,有助于发挥笔力;写小字,胶要轻些,以免运笔时笔锋行走不畅。

在软性纸上写字,墨细腻些为好;在硬性纸上写字,墨粗些也无妨。

用硬毫写字,墨需磨得浓些;用软毫笔,墨淡些便于挥运。

写楷书,墨宜浓些;写行草书,墨稍淡,写时更流畅。

初学书法,用墨不要过于讲究,可用普通的墨块磨墨练习,也可用成品墨汁。

用墨块磨墨书写,要注意三点:

一要逐量加水。

磨墨得用干净的砚台,开始时加少许清水,快磨浓时再适当加水,加水后再磨。

需要加几次水,看写多少字而定,磨到浓淡适宜,够用即可。

宋代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说:

“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

”二要重按轻磨。

磨墨时,应保持墨锭与砚面基本垂直,稍微重按,轻轻移动。

可前后移动,也可转圆移动。

三要擦干保存。

墨汁磨得够用时,应将墨锭取出,用纸擦干包好,放进塑料袋内,防止墨锭因受潮而胀裂,或变形变质,或因干裂而破碎。

用墨汁书写,要注意两点:

第一,瓶中不能加水。

墨汁内含防腐剂,掺水就会引起化学反应,腐败变质、发臭。

第二,不要用带水的笔头直接插入墨汁瓶中蘸墨。

平时写字,一般要有砚台,也可准备盘子、小碗之类的容器,用多少倒多少。

同学们平时练字,用普通墨汁就可以了。

如果要在宣纸上进行书法创作,那么最好选用价格稍贵的书画墨汁,如“一得阁”“曹素功”等。

三、纸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纸的发明,对人类的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书法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纸的种类很多,一般分文化用纸和书画用纸。

在书画用纸中,以宣纸最佳。

宣纸因产地中心在宣州(今安徽宣城)而得名。

宣纸以檀树皮为原料,纤维细长,拉力较强,具有质地细洁光亮、吸水性好、柔韧耐入等优点,被称作“纸中之王”,并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宣纸的种类很多。

按吸水性分,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易受墨渗化,宜于写行、草书等快速流动的字。

如写楷、隶、篆等速度较慢的字时,墨宜浓些,蘸墨也要适量,宁少勿多。

熟宣是生宣经过工艺处理而成,吸水性能弱,常用于写正楷、隶书。

半生半熟宣,性能介于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行书、楷书,也可作草书。

宣纸有厚薄之分,单宣较薄。

夹宣、夹贡、玉版笺则较厚。

纸幅也大小不一,常用的有三尺宣、四尺宣、六尺宣等。

除宣纸外,书法用纸还有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竹帛纸、七都纸、连史纸等。

纸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宣纸虽佳,但价格较高。

平时练字,可选经济实惠的毛边纸、元书纸等。

待写字水平提高以后,搞创作时,再选用适当的宣纸。

四、砚

砚,又称砚瓦、砚池。

它和墨的历史同样悠久。

砚的种类,根据制砚的材料区分,有石砚、玉砚、陶砚、砖砚、金属砚、橡皮砚等。

最实用而又适于磨墨的是石砚。

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南烂柯山西麓(lù)端溪)、歙砚(产于安徽歙(shè)县龙尾山)、洮(táo)砚(产于甘肃临洮县洮河)、红丝砚(产于山东益都县)等,都是有名的石砚。

砚的形状除方形外,还有圆形、蛋形、斧形等。

质地好的石砚,细而不滑,坚而不燥,发墨而不损毫。

因此,挑选石砚时,首先要看石质,其次要看造型、石品和石色的利用、花色纹样的设计。

初学书法,石砚不必讲究,有一方普通石砚即可。

启用新砚时,要擦洗掉砚上的蜡质或油质。

每次用毕应洗净余墨或墨渣,且要盖好。

洗砚宜用冷水,不要沾染油污或曝晒。

平时可在砚中储放清水,以保持砚心湿润。

其他用具

1、笔架

笔架是挂笔、放笔的用具,分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笔架又有圆形、棱形、方形、长方形之分。

立式圆形笔架的立柱上装有转盘,转盘周围有许多笔钩,用的时候,可以旋转;立式长方形笔架又叫“笔屏”,这类笔架一般用木料制成,框上雕刻各种图案,既可挂笔,又能起到装饰书房的作用。

卧式笔架又叫笔床,形状像并排的“山”字,通常摆在桌上供放笔用,这类笔架一般由金属、玉石、陶瓷、塑料等制成。

2、笔筒

笔筒是插笔的用具,其形状有圆形、方形、菱形等。

制作材料有竹子、木料、陶器、金属、玉石、玻璃和塑料等。

3、笔洗

笔洗是洗笔的用具,其形状多为长方形、方形和圆形。

制作材料有陶瓷、玻璃、塑料等,日常用碗、大些的瓶子也可以代作笔洗。

4、镇纸

镇纸又叫纸镇,是镇压纸张、书籍的用具。

书写时,用它压纸,可以使纸保持平整,不致移动。

其形状大多为尺形,也有方形、卵形、棱形、球形。

材料有青铜、玉石、陶瓷、木料加铅等。

毡垫毡垫是书写时垫纸的用具,我们写毛笔字时,墨水常渗透纸背,易粘污桌面,如用纸垫在下面,部分墨水被纸吸收,写出的字就会受到影响。

而毡垫不吸水,用它垫在纸下,墨水全部留在纸上,写出的字就能保持墨润,有精神。

选择毡垫宜选纯毛制品,毛要短,面要平,一平方米大小就可以了。

姿势与执笔方法

一、写字姿势

写字姿势,又叫身法。

写毛笔字,身体各部位需要协调配合。

一点一画,往往“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一身之力如何用到写字上,与姿势有着直接的关系。

正确的姿势,不仅有利于发挥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把字写好,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所以,学习书法,必须注意书写姿势的端正。

写毛笔字的姿势,主要有坐势和立势两种。

坐着写字,是常用的姿势。

凡写小于三寸见方的字,一般均取坐势。

坐势的基本要求:

头正、身直、肩平、胸舒、臂开、足稳。

头正:

就是头部端正,略向前倾,目光注视着笔处,双眼与纸面保持30-35厘米的距离。

有的人写字时头偏侧着,不仅不利于把字写得端正,而且会损伤视力。

身直:

就是身子坐直,腰脊挺起。

这样,形成居高临下之势,下笔沉着有力。

若弯腰弓背,重心就会前倾,手自然感到沉重费劲,不仅写不好字,也有害身体健康。

肩平,就是双肩自然放松,保持平衡,切忌一高一低,一前一后。

一般来说,身子坐正肩也就平了。

胸舒,就是胸部舒展,与桌沿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

切忌胸部紧贴桌沿。

臂开,就是双臂自然地左右舒展放开。

右手执笔,左手按纸,成均衡姿势。

切忌双臂紧贴肋部,或左臂乱动乱放。

足稳,就是双脚左右分开,稳踏地面。

两脚分开的距离,大致与肩宽相等;两脚分得太开,或脚尖踮起,或两腿交叉,都会使身体失去平衡,影响书写效果。

写较大的字或在特殊条件下写字,坐着难于适应,这就要采取立势。

立势又有两种,一是立势俯写,一是立势题壁写。

常用的是立势俯写。

立势俯写的基本要求是:

头俯、身躬、臂悬、足开。

头俯,就是头向正前方俯向桌面,与纸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样视线正、视角合适,既能照顾全局,也有利于下笔准确。

身躬,就是上身略向前弯,倾斜度要适当。

臂悬,就是右手腕和肘部全部悬空。

用腰推动肩,肩带动腕,这样有利于行气。

悬笔写字时,左手可自然地按在桌上或略向后伸张,以提领全身之力和取得平衡。

足开,就是两脚分开,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样,可使身体自然平衡,便于发挥全身之力。

二、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又叫指法。

写毛笔字,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执笔方法,有三指执笔法、四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等。

在这几种执笔方法中,五指执笔法是古今书法家公认的也是最通行的执笔方法。

五指执笔法,据说起源于钟繇(yóu)、王羲之,后传于欧阳询、颜真卿、禇(chǔ)遂良、陆希声等名家。

陆希声概括为五字,即扌厌、押、钩、格、抵,并详加说明。

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经过深入研究,又将五字与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号联系,作了精辟而通俗的阐述:

扌厌:

就是按,用大拇指指肚斜而仰一点的部位贴住笔杆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押:

就是压,用食指的第一节紧贴笔杆的外侧,由外向内用力。

钩:

就是用中指第一节钩住笔杆的外侧,由外向内用力,加强食指的力量。

格:

是顶的意思,用无名指指甲根部至第一节偏上部顶住笔杆右内侧,由右内向左外推,与钩的用力方向相对,用以加强大拇指的力量。

抵:

就是用小指紧紧地抵着无名指,以增加无名指的力量。

在五指执笔法中,自然形成了两组相对应的力,一组是大拇指和食指,一组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

前者为基本力,后者为辅助力。

五指执笔法:

使五个手指个个发挥作用,不仅将笔杆捉稳,运笔灵活,而且由于“五指齐力”,有利于表现出书写的笔力。

运用五指执笔法,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指实掌虚,掌竖腕平。

指实,就是五个手指要着着实实地将笔杆约束住,使身体的力量能通过执笔的手指传导至笔杆、笔毫,便于根据书写情况控制毛笔的提按力度。

掌虚,就是执笔的手掌心要空虚,以可容下一个乒乓球为好。

掌虚,则证明手指弯曲度合适,毛笔与纸面形成的角度合适,力量用得上,运笔不受阻。

掌竖,就是执笔时尽量使手掌竖起来。

掌竖则笔直、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腕平,就是手腕与桌面平。

这样,便于运腕。

一般说,掌竖则腕平。

腕平则掌竖,可以保证笔直、锋正,四面势全。

第二,笔杆垂直。

写字时,笔杆与纸面要尽量保持垂直状态。

只有笔杆垂直,笔尖才能在笔画的中心运行。

即“中锋行笔”,使写出的点画具有力度和立体感。

第三,运动灵活。

执笔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则有碍于运笔的灵活,也难以达到“力至笔端”的书写要求;过松,则无法控制住手中的毛笔,毛笔失控,不听使唤,那就根本谈不上运动灵活。

此外,执笔还有一个位置高低的问题。

执笔的高低,要根据所写字体与字形大小灵活掌握。

写小字执笔应低些,写大字执笔宜高一点;写同样大小的字,楷书执笔应低些,便于控制住笔,而行书、草书要求挥洒灵便,执笔应略高些。

执笔高低并无绝对分寸,只要掌握稳当,运笔伸展自如即可。

运腕和运笔

一、运腕

运腕,就是写毛笔字时,腕部随着运笔的上提下按、轻重徐疾而作相应摆动的方法,又叫腕法。

写毛笔字,如果仅仅用手指,则力量微弱,范围也受限制,写大一点的字就难以适应。

所以要指、腕、肘(zhǒu)三者相互配合,而关键在于发挥腕的力量。

执笔在指,运笔则靠腕,运腕有保持中锋、开展笔势、充分调动全身力量、灵活进行提按顿挫(cuò)的作用。

运腕与不运腕、写出的笔画有强弱、厚薄之分,活泼、呆滞之别。

书法家们常讲“运腕必灵”,就是强调运腕的作用。

运腕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着腕

就是右手腕直接贴在桌上。

其优点是手腕有依托,不打颤,执笔位置低,可更稳固地控制毛笔,适于写蝇头小字。

缺点是腕部被固定,活动范围局限在指上,回旋余地小。

2、枕腕

就是用左手垫在右腕的下面,或者用竹片(名叫搁臂)作枕来垫起右腕。

这种运腕方法,因为腕下有东西支撑、手腕抬高,所以除了具有着腕法的优点外,还稍微扩大了活动范围,适于写一般的小字。

缺陷是活动范围仍有限度,写稍大一些的字便不适用。

3、提腕

就是用肘部撑在桌面上,使手腕提起来,又叫按肘提腕法。

其优点是肘按桌上,右手仍有依托,而腕部提起来扩大了活动范围,能较充分地发挥腕力,因而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运腕方法。

初学写字,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缺陷是活动范围仍有限制,只适宜写中字。

4、悬腕

就是腕和整个右臂全部悬空,将活动轴心移到肩上,也称悬臂。

古人曾说:

“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

”悬腕的优点在于旋转幅度广阔,可以不受任何牵制而自如运转,使全身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过,这种方法初学写字的人较难掌握,也不大适用于坐势。

选用哪种运腕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坐着写字,主要用提腕法,立势则要用悬腕法。

写小字、中字,可分别采用着腕法、枕腕法、提腕法,写大字则宜用悬腕法。

初学写字可用着腕法、枕腕法,写一段时间后,则要转用提腕法、悬腕法练习。

二、运笔

1、运笔

也称用笔,就是笔毫从落纸起书写各种点画起止运行的规律。

前人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中,对运笔的方法总结出不少的经验,有些已成为行之有效的法则。

每写一笔画,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步;笔锋都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

”笔的运行要“收藏笔锋,逆入平出”,“横画竖下,竖画横下”,“有往必收,无垂不缩”,不能呆板地平来直去。

当然,各种书体的运笔方法不尽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上述基本法则的发展和变化。

这里介绍几种基本的运笔方法。

2、起笔

指笔画的开始。

起笔的方法,有顺锋(出锋),有逆锋(藏锋)。

3、行笔

指笔锋在纸上运行,交换起落,不断提按的动作。

4、收笔

指写到一画的末尾如何把笔收束。

收笔的方法有出锋(露锋),有回锋(藏锋)。

5、按笔

就是将笔锋按下,使其有力地着纸,可使笔画线条变粗变重。

轻按叫“蹲”,重按叫“顿”,顿后转锋叫“挫”。

6、提笔

就是为了使笔画线条变得略细一些或出锋,而将笔稍微提起。

笔画的转折处与笔画间的连带处,大都用提笔。

提笔应注意高低轻重适度。

提笔与按笔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交错进行,就使点画间的起笔、行笔、收笔产生轻重不同的力量,呈现出粗细深浅等丰富多样的变化。

7、顺锋

就是笔锋顺着笔画的方向落笔入纸。

8、逆锋

就是落笔或收笔时,采取与笔画进行的方向相逆的笔锋。

又称“倒插法”。

9、转锋

指笔锋在转弯处按弧线转过,写出不带棱角的笔画形态,即所谓“转以成圆”。

10、折锋

指笔锋在转弯处稍停,再以折线转过去,写出带棱角的点画,即所谓“折以成方”。

又有虚折、实折之分。

向右运行的横画,先向左上方落笔,随即折而下顿,再向右运行,收笔时向右下方稍顿,再折而向左收笔,竖画及斜画均以此类推。

这叫虚折,笔行至方角转折处,笔锋不作圆转而取翻垫,这叫实折。

11、回锋

就是笔行尽处,笔锋原处倒回或通过转折后倒回。

12、出锋

就是笔行尽处,笔锋高提离纸,锋出笔画之外。

13、藏锋

指落笔、收笔时,将笔锋藏在笔画内,不让锋芒外露,使笔画两端含蓄而有力。

起笔藏锋用逆锋,收笔藏锋用回锋。

14、露锋

就是笔锋在点画中显露出来,起笔露锋用顺锋,收笔露锋用出锋。

15、侧锋

指笔毫尖端的锋芒不在点画的中央而偏向点画的一侧,所以又叫偏锋。

16、中锋

在行笔中、笔毫铺开以后,笔毫尖端的锋芒在笔画的正中间运行,所以又叫正锋。

这是书法中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