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327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

2、项目单位

单位名称:

XX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XX县XX镇工业集中区

3、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3、项目占地面积:

计划占地85.4亩。

4、项目投资:

项目计划总投资1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000万元,铺

底流动资金1000万元。

5、生产规模:

年产50000吨面粉面包糠;豆腐类年产量8000吨;休闲食品6000吨;豆浆年产量2000吨;5000吨包子、饺子、面包、糕点等快餐面食。

6、主要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68500㎡,其中:

①生产厂房38000㎡;

②储粮库房10000㎡;

③成品库10000㎡;

④服务区5500㎡;

⑤办公室及附属设施5000㎡。

(2)设备购置安装

建设面粉加工生产线3条、面包糠生产线1条、豆腐类产品生产线1条,休闲食品生产线1条、建设豆浆生产线1条、建设快餐面食生产线4条。

购置配套的机器设备。

7、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12个月。

(二)项目的编制依据与原则

1、编制依据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

(3)《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安徽省“861”行动计划》

(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XX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XX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和发展的决定》

(7)《XX县关于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创业的决定》

(8)《XX经济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

(9)项目单位出具的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0)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依据资料

2、指导思想与原则

(1)充分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研究,力求生产车间总平面布置紧凑、工艺流程顺畅、尽量减少生产环节、增加厂区绿化面积,建设一个文明、美丽、环保的现代化工厂。

(2)考虑各生产线在流程及工艺上的衔接,使各生产线形成统一的整体。

(3)采用国内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与装备,确保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4)在设计中处处体现执行国家节能政策,强化节能设计,为业主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障。

(5)在工艺先进的前提下采用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等措施,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

(6)贯彻执行国家对环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计量、消防等方面的有关现行规定和标准,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环保技术装备,并做到“三同时”。

(7)主机设备的选型紧紧围绕投产后尽快达标达产这个中心,使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重视辅机设备的可靠性,为充分发挥主机生产能力,辅机设备规格和能力适当留有余地,以避免由于辅机设备故障及能力而影响系统产量和运转率。

(9)采用节能工艺和国家推荐的节能机电设备,以降低产品成本。

(10)采用先进、可靠的集散式控制系统,以达到高效、节能、稳定生产、优化控制的目的,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岗位定员。

(三)项目背景

1、国家的产业政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农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到相当高的高度。

指出到2010年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要有显著提高,农产品应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在农业方面,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

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群众性农田基本建设,加强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农业部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当前要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运行体制,促进四个根本性转变,即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由行政区域的封闭式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竞争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产—加—销一体化转变。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经过努力,到2010年,力争使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5%以上。

到201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入WTO后,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更加全面展开。

我国将进入建立并完善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全面对接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面临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的新形势。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深加工生产,使初级产品增值增效。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

目前,农业市场技术较落后,一家一户分散的传统农业不能与国外集团化的现代农业相竞争。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低质低价农产品过剩,高效优质产品不足。

农业生产成本高,技术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普遍滞后,这些问题都制约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由“适应型”向“战略型”调整的转变。

这就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的突破口来抓,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特种产品以及农产品深加工。

2、安徽省的政策导向

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发展规则》中明确指出以扶持龙头项目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加大对龙头项目和农民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的龙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民的带动力。

引导更多的开发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通过签订购销合同、承租返包或以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现金等形式入股,彼此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十一五”期间计划扶持农产品加工及农业经营服务项目约80个,全省要将多种经营项目财政资金的30%以上,安排用于产业化龙头项目建设。

山东鲁王面粉有限公司几年来的实践,有力的证明了“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模式,是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有效方式。

该公司确实正在和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应对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做出贡献。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但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相对滞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多次转化增值达到1:

10以上,而国内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只有1:

6,中部地区低于1:

3,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民难以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利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引起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钟情于快餐食品,由于人们对当前市场流行的方便面食品存在营养和安全的疑虑,有既想食用,又害怕食用的矛盾心理,给人们生活造成一定的压力。

而新型营养挂面打破了制面以小麦为原料的历史,根据人体营养的不同需求,采用小麦、玉米、荞麦、燕麦、高梁、小米、杂豆、大米以及鸡蛋等全粮多面粉制作的新鲜营养挂面,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解决了方便面等快餐食品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防脑溢血、防癌、利尿利胆、健脑、抗衰老等药用保健。

新型营养挂面具有弹性好、耐浸泡、复水快、不断条、不混汤、口感筋道、有咬劲、细腻油爽等特点,符合现代生活对营养挂面食品的需求。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任务。

21世纪是人类拥有营养权利的新时代,人们将健康放在了第一位,健康是饮食的第一原则,膳食合理是健康的前提。

在饮食上,人们再不是跟着感觉走了,而是理性地去对待饮食,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正在向营养健康方面发展。

21世纪食品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领域:

一是增强食物的营养保健性;二是提高食物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健康需求,使人们能够从面制食品中摄入多样、平衡、适量的各种营养元素,新型营养挂面生产线是一种可根据人体对营养的不同需求。

以小麦、玉米、荞麦、莜麦、高梁、小米、杂豆和大米以及鸡蛋等粮食为原料制作多面种的设备,实现了挤压技术从膨化到非膨化的创新,实现了制面行业由压延、油炸的传统制作到挤压、非油炸工艺制作的转变。

它不仅避免了制作程序的复杂性,也避免了油炸工艺有害物质的生成。

人类健康饮食的需求,是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制面企业的商机。

作为改进产品的首要考虑,想消费者健康之所想、做消费者健康之所需。

始终把消费者健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将传统的制面理念、产品的营养质量理念提高到满足消费者健康最大需求上来,达到消费者完全满意。

满意的、忠诚的消费群是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制面企业赖于生存的根源,是其产品发展的真正市场基础。

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新型营养挂面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合理膳食,提高健康水平,是广大消费者及食品市场急需的食品,是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制面企业亟待开发的产品,这是十分宝贵的商机。

面包糠对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原料和成品保质保鲜,对提高的营养价值,对于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型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面包糠已经成为现代食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可以说,没有面包糠就没有现代食品业。

然而近年来,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使添加剂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很多消费者对添加剂产生了很深的误解,很多人将安全事件的起因归咎于添加剂。

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迎和消者的心理,故意在产品标签中隐去添加剂,甚至写上“不含防腐剂”、“不含任何添加剂”等字样,其实这样写是很不科学的,一是很难做到,二是这样写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的规定,添加剂是指“为改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工艺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添加剂”称为营养强化剂。

依据《卫生法》制定实施了《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等10部法规政策。

消费结构多元化、营养化、安全化、生态化是消费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发达国家都已实现了消费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国内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加工消费比重明显提高,尤其是的精深加工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不同消费层次之间的多层消费结构。

加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没有加工业就没有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从国民经济层次来看,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大产业就是加工业,如果加工业不能成为主导产业,农业就失去了市场导向,农业的基础作用就不能体现。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

1、面粉生产线项目实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业运营机制,鼓励体制和技术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有效地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降低了小农经营的市场风险,使农民能够放心地进行调整;二是农产品多次加工,实现就地增值增效;三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该公司依据多年来建立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带动3万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为本地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2、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本项目的使命。

过去的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确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受到了几乎是无以复加的高度重视。

现在进行结构调整,不是潮起潮落转换热点,而是必须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来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结构调整应当超出初级生产范围,拓展纵向和横向与其他经济活动的联系,把商业界与农民群体联系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

这种调整方向有两大优势:

一是产销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消除了过多的中间环节,使农民与龙头组织直接实现产加销衔接,减少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二是联结紧密,龙头组织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减少了农户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动性和获利机会。

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公司继续更好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所以必须尽快落实本项目的建设。

3、农产品深加工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农产品的产地加工有利于实现就地增值,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当地群众强烈要求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发挥龙头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4、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业运营机制,鼓励体制和技术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农产品多次增值增效;二是可以完善和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该公司依据多年来建立的生产技术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可以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分额。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建设总投资16000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500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1000万元。

(1)产品年均销售收入70937万元;

(2)年均经营成本64836万元;

(3)年利税总额6101万元;

其中:

年均利润总额4528万元;税金1573万元;

(4)年均投资利润率28.3%;

(5)年均投资利税率38.1%;

(6)投资回收期4.53年(含建设期1年);

(7)财务内部收益率23.3%。

二、市场分析

(一)中国农业生产概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其中农业人口占70%。

目前人均耕地仅0.08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2%,为美国的10%。

经过全国人民不懈的努力,以占全球可耕地面积8%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谓创造了奇迹。

然而,近期内我国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500万,而1978—1999年耕地面积净减少了458.7万公顷,年均减少28.7万公顷,今后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将是不可逆转的。

显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危机,并将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必须引起农产品总量需求水平的相应增加。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以工业为主体的转换基本完成,工业内部结构转换升级已经开始,工业发展形成了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

大家都知道,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差别,国内市场有限的资金配置通常向有利于工业而不是农业的方向变化,资金投向高效益非农产品的趋势必将逐步加剧。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国际化也取得很大进步。

198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4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进口总额62.2亿美元,约占31%。

1997年,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了1.56倍,达到14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8.1%;进口总额123.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8.65%。

农产品贸易顺差占我国全部贸易顺差403.4亿美元的6.4%。

农产品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规律,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已由出口创汇型转向国内余缺型。

产品结构的变化也较明显。

粮食出口增长,进口大幅减少,棉花少量出口;肉类呈双减局面;植物油出口增长快,为净出口态势;水果为净进口;羊毛也是净进口;水产品发展态势良好。

由上可见,各类农产品进出口额起伏不定,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状况是同期国内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变化相对应的,是国内供需状况的“晴雨表”。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是机遇和挑战迎面而来,同时并存。

除了按照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外,还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

工业化需要有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作为支撑。

增加农民收入可极大地提高农民对工业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特别是农民收入的提高从客观上保证了农民对农业的投资能力,可有效地解决农业投入不足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

二是推行农业产业化。

要尽快推行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我国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出口数量不足,而大宗农产品出口率又不够高的矛盾,需要大力推行产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

政府应选择生产有优势、产业关联度较大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及特色产品,在科技、资金、设备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和规模化,使农业结构朝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和提高农业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使我国农产品不仅能与进口农产品抗衡,而且更具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因此,要加大农业规模经营的力度,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解决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本项目就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千百万个体农户与本公司所开拓的稳固大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产、供、销一体化的优势,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

(二)国内粮食市场需求预测

据权威资料统计预测,2002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为50249万吨,其中小麦10886万吨,人均年消费粮食393kg,其中小麦85kg/人。

至2008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达到53000万吨,其中小麦消费要达到12318万吨,人均年消费粮食400kg/人,其中小麦达到91kg/人。

今后我国粮食消费的需求增长结构调整是未来粮食需求变化的主要特征。

据此预测,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膳食结构也必将随着发生变化,对小麦和面粉的需求会持续上升,到2008年小麦的总需求12318万吨,将占粮食需求量的23.2%;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14051万吨,占粮食需求总量的比重提高到24.1%。

可见在可预见的将来,小麦加工业的发展必将随着小麦需求量的上升而迅速发展。

(三)本市和周边地区小麦加工业的市场预测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

深州市地处华北平原,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所产小麦质地优良,尤其是近几年广泛推广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皮薄、含杂少,面筋含量高,粉色好,出粉率较高。

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140万亩,占粮食播种总面积为35.95%,小麦产量34.5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7.7%,可见小麦种植在本市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北方地区居民历来就有以面粉为主食(吃大馍)的饮食习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营养挂面、新食面和面包糕点的消费所占比重会随之上升,专用面粉的需求也必将提高。

本项目区处于京津唐经济区,拥有人口2.1亿人,项目产品辐射到京津唐经济区,将会开拓出了个巨大的市场,而本项目年加工小麦15万吨以上,按人均年消费小麦100kg计算也只够150万人一年消费。

何况该公司产品已稳定进入广东、深圳、上海、江苏、重庆、云南等17个省市市场,并建立了畅通的销售网络,所以可以认定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是十分美好的。

(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与供需状况

目前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达到4000万吨左右,其中优质强筋小麦1000万吨,优质中筋小麦2500万吨,优质弱筋小麦500万吨。

2007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1.07亿亩,占总面积的34%,总产量3250万吨,尚有缺口750万吨。

由于优质小麦种植分散,加上收购环节的一些问题,混收、混储,降低了优质麦的品质,使得能够符合加工企业要求的专用小麦远远低于实际产量。

此外,东南亚地区是未来世界小麦的主要进口地区,年进口量为500万吨,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20—25%。

随着经济发展,预计2015年进口量占国际贸易的50%,2030年占国际贸易的70%。

与美国和加拿大优质小麦相比,我国具有区位优势。

2002年我国首次成为小麦净出口国,今后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广阔。

(五)小麦制粉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我国是面制品最大的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快节奏带来的餐饮业、旅游业发展,以小麦粉为原料的各种方便食品和营养食品的需求正迅猛发展。

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必将给优质小麦专用粉及其食品的生产销售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六)包糠市场分析

我国添加剂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些产品特别是发酵添加剂产品甚至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但是,总的看来,目前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农产品加工率不足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加工率80%以上,换句话说,仍有大量的农产品末用于加工或深加工,不少农产品在进行工业化加工时,需要添加剂,即使是生鲜食用农产品,也存在保鲜问题,然而,我国目前主要还是采用冷冻贮藏的方法,不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这对添加剂加工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面向21世纪,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这对添加剂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添加剂产业将成为我国工业的新的增长点。

1、国外面包糠发展现状

全球面包糠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

国外食品工业起步早、发展快,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面包糠生产企业整体正在向多领域、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同时,先进设备的应用以及加工工艺的改进使得国外所产面包糠产品种类丰富、质量优良。

国外面包糠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具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整体上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市场。

2、国内面包糠行业发展现状

面包糠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却存在着不少弱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厂家小而分散。

在我国全行业100多加企业,年产量从几吨到几万吨不等。

企业分散在东北、中南、西南、华东、西北地区。

这样小而分散的状况,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力和国际上有实力的集团相竞争。

第二,很多企业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因而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级品比例低。

第三,食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国内所产面包糠质量并没有一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只有企业标准。

因而,市场产品良莠不齐,价格上也比较混乱。

3、面包糠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1)市场供给情况

2009年国内面包糠总供给约20万吨,2010年全国共计总量为25万吨。

鲜面包糠因需冷藏保存且对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