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3125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1.docx

《论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1.docx

论文1

3.值得商榷的几个热点提法

一边是媒体急着改变传播现状、笼络受众;一边是图片作为传播符号不争的传播优势,就这样,图片乘着媒体的春风,到处生根发芽,蓬勃发展,这种态势催生了有关新闻图片的几个热点提法,笔者将在下文从理论上对它们加以厘清。

3.1一图胜千言

一图胜千言的说法,常见诸于各种各样的期刊文章里,并成为报纸运用图片的一面旗帜,不可否认,许多经典的图片足以佐证这个说法。

但是,相对于浩如烟海的图片来讲,这样的图片所占的比例少得可怜,更不用说那些大量出现在报纸版面上的“伪”新闻图片,它们意义贫乏、信息缺失,看起来也不美。

现实中至少有这样的一面:

用“形象”说话的图片,有些“说”得多而精彩,有些却没话可“说”,干巴巴的不招人喜欢。

“一图胜千言”的说法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果不在理论上厘清,就会让实践陷入歧路。

由于图片作为传意符号缺乏确定的叙事结构,仅靠画面传递新闻信息,会产生信息的冗余和不确定,所以“一图胜千言”效果的形成,依靠图片本身是不能独立完成的,必须要借助于文字的前铺后垫,所以,再精彩的图片,也离不开文字。

由于受语言文本长久以来地统治,人们面对图片时,总是习惯于用抽象的文本去诠释图像的意义,在诠释的过程中,人们会自然调动起自身关于世界、人生的种种文化积淀和体验,图片的意义在这个“解码”过程中变得立体和多元,这才有了千言的效果。

除此之外,图片在“编码”,即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创作者本人主观情感的参与,一位学者就曾说过相机是“心灵的相机”。

总的说来,对于“一图胜千言”这种说法,至少应该明确这样三点:

一、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不是图片自发形成的,倚重图片而轻视文字,最终会使图片的传播效果大大减弱。

二、一图胜千言效果的生成,必须考虑接受者的文化积淀和生活体验,离开了一定语境的新闻图片就象绢质的花儿一样,美则美矣,没有灵魂。

三、一图胜千言效果的生成离不开传者的主观情感和生活体验。

所以,对“一图胜千言”这种效果的生成,不能仅归功于图片自身的传播优势,应该意识到这种效果的形成,是图片、文字、传者、受众互动的结果。

如此看来,新闻图片要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情,“逢文必图”并不是一件保险和明智的做法。

3.2图片对理性的消解

当众多学者还在撰文探讨视觉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时,关于视觉文化的批判之声已经纷至沓来。

新闻图片作为视觉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自然也在讨伐之列,“图片造成对理性的消解”便是其中的说法之一。

丹尼尔·贝尔曾有过这样的表述:

“当代文化现在正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印刷文化在理解一场辩论或者思考一个形象时允许调整速度、调整对话。

印刷不仅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的东西,

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概念思维的必要方式。

视觉媒介一我这里指的是电影和电视则是把速度强加给观众。

由于强调形象,而不是语词,引起的不是净化,而是戏剧化。

”显然,在丹尼尔的描述中,是把出现在纸质媒体上的图片排除在视觉文化之外的,这是有道理的,毕竟报纸上的图片传播和电子媒体的影像传播有很大不同。

面对报纸上凝固的图片,受众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瞩目回味,而电子媒体转瞬即逝的线性传播方式,只能使受众匆忙地从一个影像跳到另一个影像,理性思考在视像快速、连续地刺激下失去了时间保证;另一方面,新闻图片对瞬间典型形象的摄取,使新闻图片具有了让人产生遐想和思考的资本。

虽然从构成元素和阅读方式上来看,新闻图片是应该归入视觉文化的。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清楚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在图像传播方面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读者的影响在本质上的不同。

实际上,真正有质量的新闻图片,不仅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获得高关注度,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丰厚的寓意,引导人们思考社会,关照自身。

纵观那些经典的新闻图片,哪一张不是和人生、社会这些重大命题紧密相关?

不仅如此,这些经典图片在给读者带去视觉震惊的同时,也激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解海龙的《明天的希望》就引发了人们有关希望工程的理性思考;《饥饿的苏丹》引来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底线的拷问,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可见,新闻图片的运用并不必然导致对理性的消解,新闻图片在丰富人们视觉的同时,也在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思考。

3.3“新闻要好看”的排头兵

在以“受众为本位“这一传播理念的指导下,“新闻要好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提法,而且已经成为指导媒体实践的重要思想,媒体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力图使新闻更好的入目、入耳。

新闻怎么做才好看,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标准和做法,但大都是从两个方面作出要求的:

一是内容要好看,比如说新闻事件要抓人、写法要故事化、报道要富有文采等;二是形式上要好看,要求屏幕画面、报纸版面要吸引人等。

报纸新闻要好看,从形式上来讲,离不开新闻图片的运用,有了这样一种认识作为基础,再加上对于“内容要好看”的操作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有些媒体就会倾向于选择较为省劲的办法在图片上做文章,以形式上的好看来掩盖内容上的干涩,图片成了执行“新闻要好看”策略的排头兵。

在这种思维的推动下,部分媒体不加限制地运用新闻图片,甚至出现“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报纸的新闻含量和信息含量。

内容通过形式反映,形式服务于内容,这是一个颠补不破的真理。

如果媒体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质量,必然会削弱报纸对受众的有用性,最终导致报纸在舆论场上话语权的丧失。

宗昊先生在《“新闻要好看”的提法错在何处》这篇文章里指出,“新闻要好看不是新闻固有特征”,也“不是读者的价值取向”,还“会对记者造成误导”,所以“新闻要好看”并不能对新闻图片的运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新闻图片客观上使版面变得“好看”,但是这种“好看”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字,以图片吸引读者的目光只不过是一种手段,所以,图片的作用主要是在读者和新闻信息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

现在广泛应用于都市报组版首页(包括封面)的“新闻图片+文字导读”的形式,就是这种“桥梁”作用的典型表现。

3.4主配角之争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文字在报纸上是毋庸置疑的主角,偶尔出现的图片只是发挥着补白、美饰的作用。

自1990年银川会议之后,图片开始名正言顺地和文字平起平坐,不再满足于对文字进行补充说明的配角地位,开始独立发挥传播信息的作用。

时至今日,更有媒体提出“新闻跟着图片走,版面跟着图片走”的办报理念,似乎图片真的可以在版面上长袖善舞,唯我最大了。

从版面实践来看,新闻图片可以分为三种:

消息图片、插图图片、专题图片。

消息图片常作为图片新闻的方式出现,即用一张富有表现力的图片来报道新闻,这时图片的独立性较强;插图图片是穿插在文字报道中间,对文字报道进行说明、补充和印证,独立性最弱;专题图片一般以摄影专版的形式出现,由于专题图片是一种试图以多幅图片较深刻地反映社会问题的新闻报道形式,对报道的强势和深度有较高要求,所以图片之间、图片与文字之间往往具有较强的联系,其独立性介于前两种之间。

由此可见,图片在版面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多样化的,所以,下断语说图片在新闻报道中唱主角还是唱配角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另一方面,文字虽在形象性和易懂性上输于图片,但是从表意的确定性和理性深度上又长于图片,文字和图片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认识到这一点,传播者应根据不同的报道内容确定不同的报道形式,图片和文字各自所占的份量,应由实现信息传递的有效这一根本目标来决定。

所以,讨论图片与文字谁支配、谁被支配的意义只存在于一则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或单独的版面中,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整体来讲,报纸的用图应该遵循“宜图则图,宜文则文”的原则。

当然,这句话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灵活性,所以会带来操作上的难度,但是只要分析图片与文字各自在传播中的优势和劣势,再加上信息传递要服务于受众这一前提,找出一个大概的规律并不难。

图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误读现象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由于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照片凭借强烈的视觉冲击及逼真记录事物外形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和“亲眼目睹”的心理需求。

在传播手段的高度发展和广泛运用的背景下,资讯的传播速度与层面都远远超过传统的单向传播,大众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及参与状态也渐渐发生变化。

然而图片符号本身在表意上存在不确定性,传播者也可能在图片传播中人为地造成信息误读。

本文将从信息的外在符号属性和内在意义属性入手,针对传播过程中的信息误读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其现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并从传播者角度制定对策,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读现象的发生。

图片符号自身特点 

造成误读的可能性

当我们进入视觉时代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大的转变。

科学实验技术测定表明,现代人从外界获得的信息量中,视觉成分约占总数的83%。

静态的视觉传播语言———图片因其能够通过真实的凝固的瞬间形象将读者的视觉高度集中、定格强调、永久保存以及给人对瞬间形象自然回顾和延伸、唤起联想和思考的优势,在大众传播手段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所谓“一图胜千言”。

图片作为符号语言固然因直观可视的传播特点凸现优势,但瞬间形象性只可用凝固瞬间来表达的传播劣势也不能忽视。

一张照片既是时间流上的一个点,又是空间场上的一个面。

一方面从时间的流动上看,在组成事物过程的众多瞬间中,并非每个瞬间都能客观揭示事物的内涵和意义。

另一方面从空间的变化上看,围绕事件发展的三维空间中存在有无数个视点,有的可以清楚、明确地观察到事物的真实面貌,有的则模糊不清,更有的会看到与事实相悖的一面。

面对动态、无限的现实与静态、有限的介质间的矛盾,图片符号在表意上显得捉襟见肘,传播者对于瞬间画面语言的处理不当就将对传播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因为图片是利用物理光学原理把客观世界投影到胶片上的结果,受众想当然把它负载的内容当做了客观世界原始状貌的再现。

也因为其直观易读,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知识层次差异带来的传播壁垒,视觉信息的传播范围要比文字更广,各种文化水平的读者都可以直接从画面获取信息量,由于获取信息量的多少及理解程度的不同,带来的对事实真相的解读情况就更难一概而论。

 

传播者在加工过程中造成误读的可能性及对策

图片符号本身在客观上存在着被误读的可能,传播者就更要注意在工作中避免人为造成的误读。

按照信息的流动及各种传播者因素在流动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将过程分解可以看到从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到信息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经历了作为传播者的媒介机构成员的三次加工:

首先,图片信息的采集制作者,也是第一接受者(这里以摄影记者为例)通过摄影观察、采访,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借助照相机将新闻现场中的事物拍成具体可观的照片,并将事件的背景资料等无法在图片中全面展示的信息通过文字说明进行补充解释。

其次,图片信息的第一受传者———图片编辑对摄影记者创作的成品进行挑选、取舍、剪裁及编排手段上的再加工。

这不仅是对图片本身冗余信息的处理,还包括根据媒介机构自身的特点进行取舍及在版面版式应用上与版面编辑协同进行的如是否做大、是否头版的再创作。

最后,报纸杂志的总编辑及通讯社的终审进行图片信息传播出版印刷最后的把关,他们主宰着对信息筛选加工的定夺大权,把关的作用体现在对信息的流向与流量的控制上,既要符合党性原则、宣传纪律,又要符合行业规范,还要与社会公德水准、社会心理承载力相适应。

这样在图片信息被公开传递之前,新闻事实经过三次读解,也在三个环节上潜在着被误读的可能性,下面就逐一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1.摄影记者:

要抓住决定性瞬间

摄影记者作为事实的见证人,要将事实转变为新闻,必须从信息海洋中准确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图片的瞬间形象性制约着摄影记者的拍摄活动,很难用一瞬间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连续过程,完整表述新闻事实的全貌及背景。

“出租车免费消毒”的两幅图片中,图一选择的是戴口罩的工作人员在为出租车喷洒消毒液的画面,而图二描述的则是戴口罩的乘客在“免费消毒”站下车,因时机把握不当,表意不够准确,不知情的读者可能会认为这里是在对乘客进行的免费消毒,这便与事实大相径庭。

同样拍摄被隔离的校园,图三使用仰拍的方式展示同学们正常的生活,而图四则高角度俯拍将人“压制”在地面,被采访的学生如笼中的动物在媒体的长枪短炮中显得孤单无助,这样的画面传递给读者的感觉显然与事实真实状态不符,也与记者报道的初衷相悖。

典型瞬间的把握首先建立在摄影记者对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把握之上:

什么样的瞬间是事件发展的高潮、在什么角度更利于展示这种状态的准确判断,基于记者的调查研究、对事件背景的了解及相类似事件态势的比较、对形象的想象和大胆预测,同时还要耐心等待时机,而面对突发的戏剧性情节则更需要手疾眼快才能不贻误时机。

 

如果说在时间流与空间场的不断变换中选择瞬间是由事件本身的作为客体的固有内在属性主导的,那么摄影记者通过照相机对瞬间形象在技术层面上的控制又是决定事实呈现状态的又一个因素。

比方说广角镜头有较大的清晰范围和空间纵深感,但突出的前景和多样杂乱的背景容易造成喧宾夺主,而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造成变形严重,在画面的边角位置还可能感光不均匀,尤其是鱼眼镜头,整个画面被夸张成了圆形,镜头里的影像与客观事物的差距可能造成受众对真实世界的错觉。

摄影记者不应该单纯为了寻找画面形式上奇特的视觉效果,哗众取宠违背新闻事实,而应该以准确表达信息作为第一要务,把形式上的美感放在次要地位。

 

如果说文字是通过逻辑思维表情达意,那么画面语言则是通过事实瞬间形象的选择来表达信息。

图片既是读者展开想象事件发展全过程的依据,也是摄影记者通过运用构图、景别等因素在描述客观事件、传递事实信息的同时传递意见性信息的方式。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在取景上有严格的要求:

每幅照片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应当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把观众的注意力汇聚在主题上,没有杂乱无关的信息。

摄影记者往往用中景来描述事件,既可以突出主体又能够表现环境,更可以说明主体和环境的关系。

但是中景在虚实上、画幅上、用光上处理不得当,如主次难辨或前景、背景、陪体喧宾夺主,则会影响主体,就容易将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去,读者循其兴趣点加以想象,显然会与传播者要表达的主题有所偏差。

记者在取景构图的过程中,需要对进入画面的内容按重要程度排序,根据读者只能把焦点集中在一个视觉中心点上的生理特点,择其重者并果断去其轻者,才能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也更利于有效传播和去除噪音。

 

在上文的论述中,瞬间选取不当可能带来信息表意不准确,镜头视角的选择,景别及表现方式的选择不当也可能造成视觉语言的模糊不清和多义性。

对瞬间形象时间点与空间面的选择和瞬间形象内容和形式的最终把握决定了传播的效果,抓住“决定性瞬间”则是对摄影记者在减少误读上提出的最核心要求。

 

2.图片编辑:

沟通记者为图片赋能

在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信息量提取加工成信息产品之后,图片编辑及其后的把关人,在其工作过程中以解读者与创造者的双重身份参与着信息的再加工。

图片编辑通过与摄影记者沟通,对新闻背景资料的补充与事实的核实有助于打破图片编辑的“刻板印象”,其“再创造理解”必须基于新闻真实性。

(1)解读阶段———沟通打破“刻板印象”

首先有必要对作为受传者的图片编辑接受信息的心理进行分析:

图片信息接受者的读解不仅要靠视觉暂留现象的生理机制,而且依赖于自身的想象、联想和记忆,依赖于把各个画面构成动作整体的心理过程,也依赖于形象与情景的再创作。

受传者在接触信息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或自己需要与关心的信息,也会主动避开和排斥那些同自己观念与态度相悖的信息,或那些与己无关和不感兴趣的信息,这样选择性心理,决定了受传者对信息取舍的必然性。

信息是用符号表示的意义,理解则是对符号的译解。

如果传受双方的认知水平相近,那么他们对信息的解释与结论应该是接近的或一致的,但事实上,受传者与传播者可能在文化背景及阅听环境、情绪、态度、动机和经验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受传者之间也同样存在差异化的理解。

个人的心理因素和生活背景引起的既有倾向的不同,使受传者可能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

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客观上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因此图片编辑应当加强与摄影记者的沟通,有必要就图片中语焉不详可能造成多义性理解的部分进行资料补充,超出记者给定信息外的联想也需要与记者就新闻事实进行核实,避免主观臆断望“图”生义。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报社就开始让摄影记者有机会参加编前会,给记者以发言权。

在世界变化莫测的今天,在新闻的第一现场经历事件的记者的意见更是不能忽略的。

(2)赋能阶段———创造性基于新闻真实

图片传播过程中的图片编辑和把关人,对于图片的理解可能跨越摄影记者的思路,给信息以新的别出心裁的解释说明,有的甚至是摄影记者拍摄时所没有想到和认识到的,使图片发挥更大的传播引导价值。

有学者称受传者的这种赋予送达信息符号超乎符号原载意义的译码行为为“再创造理解”。

图片编辑的创造性不只局限于对记者拍摄的作品的后期加工,在前期策划指导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摄影记者在此间作为受传者接受信息时也存在误读的可能性)。

当然这种“创造性”发挥必须基于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说到真实性,人们常用“眼见为实”来描述新闻图片在反映事实真相上的作用。

“眼见”的一定“为实”吗?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事实的相符程度,而要做到事实真实,既要求新闻要素的细节真实,又要求报道揭示的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本质也要真实。

与新闻事件相关的细节并不都能通过图片本身体现,有些需要文字的补充说明才能正确被读解;而总体真实则建立在传播者对于总体事实的全面把握基础上,即在对事实宏观认识与新闻报道总量的科学把握基础上,只有当公开传播的事实同现实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大致平衡时,才能在“新闻真实”的层面上与真相接近,使受传者不致受到误导。

有人说“传播媒介的影响并不是出现于有意识和观念的层次上,而是在感觉比例和知觉类型的下意识层次上”。

所以图片编辑在这个环节中要做的,除了对细节的核实确认,还要侧重于对总体真实的把握。

(3)再加工阶段———营造共通的空间

如同“没有一个艺术家不希望自己创制的艺术及其编码推广到全社会,能被所有的人接受与欣赏”,在图片编辑的工作中,也应该尽量用受众熟悉并易于接受的密码进行编码,从而减少信息理解在情感性、启示性、评价性上的差异带来的误读。

这里所说的密码设定,是基于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的,这不仅指传受双方对图片语言的共同理解,更主要的是强调双方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因为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同的部分进行。

在传播的过程中,传受双方可以识别的意义空间越小,就越难以达成交换产生互动。

图片编辑在操作上可以通过对于画面选择、文字说明的斟酌及与版面编辑共同优化视觉来减少噪音,营造共通的空间。

图片编辑应根据不同传播内容选择有信息价值且表意清晰的画面,使受众心服口服地接受画面传递的信息。

比如要说明某百货公司销售额大幅上升,一幅CEO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站在演讲台上的发布会正面照,一定不如提着大包小包的顾客乘兴而归的画面具有说服力。

赋予照片说话的权利,让图片语言力所能及的表达提高读解的效率,可以减少受众仅根据自身主观想象而引起传播效果不确定的可能。

图片编辑应对文字说明的内容字斟句酌,并通过补充背景资料,使受众获得与传播者相近的间接生活体验。

受众在阅读图片时一般会经由照片到文字说明再回到照片的过程,文字说明是专为解释说明画面形象而撰写,可以从主体寓意上强化思想性,从事实背景知识上解释说明,还可以从艺术表现上增强感染力。

照片不会对事物的存在说谎,而文字在描述上则有较大的迷惑性和诱导性,因此文字说明的书写首先要客观准确,确保文字说明不误导读者曲解照片内容。

很多假新闻就是图片编辑在补充文字说明信息时主观臆断造成。

图片编辑在对于文字说明的处理上,对于读者可见的信息可以不去描写,节省的空间可用来解释容易引起读者猜测的事物和易被读者忽略的内容,进一步消减图片表意的不确定性。

组照的总说明要对事件或现象产生的前因后果加以阐述,使读者对来龙去脉有清晰的认识,与分说明的配合还要注意前后一致、相互照应。

此外,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是现场抓拍,摄影记者不应干预事件进行和人物活动,照片如果是摆拍的或补拍的,则应该在文字说明中注明。

图片编辑还肩负着与版面编辑共同优化视觉效果减少噪音的责任,这也是使受传者译码准确完成的关键一步。

好的版面设计简洁易读,可以弱化读者视觉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减小误读发生的几率。

版面语言的运用失当则容易引起对于编辑立场的误读。

3.把关人:

避免煽情化的舆论引导

总把关人是媒体的掌舵人,他们制定的方针引导着舆论的价值取向。

大众传媒覆盖公众生活的主导话语,或推动媒介文化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或将媒介文化引入庸俗、病态的歧途。

把关人应该以更高的道德心要求自己,加强社会责任感,要对图片的价值取向进行控制,避免煽情化的舆论引导。

此外,不同的媒体面对的受众层次不同,受众的读图能力和解构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所以不同媒体的定位决定了把关人需要对图片的表意复杂性进行控制,如对比、隐喻等表达手段的使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读者解读信息造成影响。

传播者面临读图时代带来新的挑战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受众更加多元化,数码影像可以以假乱真,互联网图片销售缺少职业规范,误读现象的控制将更具复杂性,传播者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同时也要尽力把握住受众参与媒介批评带来的机会。

1.受众多元化带来的挑战VS受众参与媒介批评带来的机会

信息日益成为了消费品,信息的收受者也是信息流程的终端和传播效果的实现者———大众的审美趣味感性化表现为人们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读图”日益成为大众主要的阅读方式。

但受众消费信息的阅读习惯与传播从业人员的职业习惯不同,受众阅读图片的情境可能是在地铁车站等车时、茶余饭后的闲谈间或是在临睡前的准睡眠状态,阅读的方式也可能是浏览扫视,可能因为电视节目、电话铃声、家人的呼唤随时被打断,这些也对传播者表意清晰确定从而减少误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受众在信息化大行其道之时利用传媒的意识日益增强,也愿意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意愿。

由于文化理解的复杂多样性,在解码与编码过程中发生误读时,媒介批评在传受两者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矫正传者报道的方向,教会受众有选择的接受信息,使解码与编码间的差异减少。

由媒介批评形成的反馈机制,使传受双方形成良性互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的误读。

网络赋予每个人平等的话语权,更使传受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2.数码影像以假乱真&互联网图片销售缺少职业规范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符号传播的媒介技术经历着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转变的过程,影像的数码化、网络等电子传输媒体的出现使得图片的处理、传递更快更方便,传播范围也更广泛,影响力也更加深远。

作为图片传播机构中的新生代———图片网站把图片进行了电子化,互联网因其快速传播和数字化特点恰恰和新闻图片的要求一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摄影生态,因此百联网图()的创办者柴继军认为“图片天生就应该是在网上交易的东西”。

此外互联网还使图片传播从技术上跨越了空间的限制,世界各地的图片编辑都可以在网上直接看到地球另一端发生的新闻事件。

受惠于先进技术优越性的同时,PHOTOSHOP这类软件的运用使图片修改易如反掌,数字化操作的深度介入可能直接破坏了影像反映客观世界的权威性,使我们传统的影像伦理和道德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

有着25年新闻摄影从业经历的记者布莱恩·沃斯基,为了获得更富冲击力的影像,利用数码技术合成了假照片,哈特福德报图片编辑萨姆迈克盖尔评论此事时说:

“我会更加小心,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的工作,这关乎我们的读者今后是否还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话。

”由此可见,数码图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识别,使传播者的把关能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互联网图片销售机制也存在弊端,图片网站签约摄影师在整卷照片中进行选择,仅提供他们愿意出卖的照片,因此图片编辑拿到的只是不完整的资料,并不能看到摄影记者拍摄的全过程。

事实上摄影师掌握着照片的编辑权,如果作假,图片编辑是无从考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