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308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精品.docx

推荐有机茶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精品

有机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由来及必要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给人们敲醒了警钟。

各国非常重视食品贸易中可能危及到人类健康和环境发展的安全因素,并通过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和检验检疫措施对食品安全加以控制和保障。

有机茶是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强调从源头做起,要求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实现保障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以及动物福利等目标。

有机茶已得到欧盟、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与组织的认同和采纳。

永春县有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果、菜、茶、中药材、食用菌、禽类等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条件,产品产量高,出口到很多国家。

因此在永春建设一批专门面向国际市场、高起点、高水平的有机茶出口基地,推广实施有机茶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控制农产品污染源头,切断污染源,减少污染途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和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快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就业压力改善生活条件和福利等。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项目品种及相关情况

永春县乌龙茶标准化示范基地位现有面积500亩,主要品种有铁观音、水仙、佛手。

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偏酸性,无重金属污染。

灌溉用水以天然泉水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20XX年铁观音、佛手、水仙三个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20XX年通过了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审核,成为泉州市首个通过备案审核的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并被省优质安全农产品推荐委员会确认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20XX年通过有机茶认证和QS认证。

基地现有管理人员15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

配套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总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厂房二楼层1385平方米、综合楼二楼层759平方米,肥料仓库456平方米,标准化毛茶加工生产线(包括做青与焙火设备)一套,预备生产线一套。

(二)项目地点、生产规模及相关农业生产情况

永春以出口为主要目标的农产品生产的永春魁斗莉芳茶厂需要建立有机茶标准基地。

茶叶基地距离著名生态旅游区牛姆林15公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偏酸性,无重金属污染。

灌溉用水以人工生态林泉水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现有厂房面积10200m2,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是集茶园、初制、精制于一身,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私营企业。

现有茶园3260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茶园1790亩。

20XX年对自有茶园基地1200亩按有机茶要求进行改造,20XX年1200亩茶叶基地通过有机茶认证。

辐射带动周边茶农2万多户、茶园50000多亩。

现有员工516人,其中管理人员85人,高中级技术人员45人,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多人。

随着业务范围和基地的扩大,今年将新增就业岗位450个。

(三)出口情况与发展前景

该企业年产成品茶1600多吨,创利税1000多万元,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被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评为永春佛手明星企业。

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为“质量管理达标单位”、被福建省政府评为“省级先进企业”。

产品出口到很多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

茶厂坚持走农业与科研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长期聘请福建农林大学专家、教授进行指导。

企业发展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广阔。

三、项目的基础条件

(一)项目区综合条件概况

1、概况:

永春县魁斗梨芳茶厂创办于1996年。

是集茶园、初制、精制于一身,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大型规模农业企业。

其下的1200亩茶园在20XX年获得有机茶认证。

产品种类以乌龙茶为主,品种有铁观音、水仙、拂手。

年产成品茶1600多吨,创利税700多万元。

产地距离著名生态旅游区牛姆林15公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山地植被覆盖率69.8%,年平均气温20.40C,日照时数1908小时,无霜期34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距居民区10公里以上,周围没有任何工矿企业,主导风向20公里内没有三废排放。

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偏酸性,无重金属污染。

灌溉用水以人工生态林泉水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2、承担项目的主要优势。

该企业已在有机茶认证中掌握了足够的经验和材料,同时在茶园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从源头控制好质量安全关。

该企业还与高校取得科研上的互助,技术力量好可以承担此项目。

3、认证情况:

20XX年被省优质安全农产品推荐委员会确认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20XX年通过有机茶认证(QM07P10037ROM)和QS认证,20XX年我厂1200亩茶叶基地通过有机茶认证。

组织实施省级农业标准示范项目“永春佛手茶标准示范区的建设”。

4、技术能力:

现有员工408人,其中管理人员85人,高中级技术人员45人,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多人。

茶园建立无性系种苗繁育基地和人工复合生态环境,在茶园周围投入巨资种植培育阔叶林,茶园使用生物农药及有机肥料,新建符合有机茶标准厂房2100m2,并建立健全有机茶质量管理体系及卫生管理体系,常年对技术人员和茶农进行培训,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

20XX年与农林大学共同承担综合开发《福建省永春县800亩生态茶园基地建设》,20XX年和农林大学合作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在防治茶树虫害上的应用》。

茶叶产品、茶园土壤、灌溉水质定期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检验检测,全部符合绿色、有机食品要求。

5、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简况、有无不良诚信记录等。

该企业财政收入大于支出,资产没有负债、没有不良诚信的记录,可以有能力担任项目。

(二)其他基础条件。

永春县农田水利条件良好,灌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农产品种植及畜产品养殖方面的基础建设设施完好,经验充沛。

产地环境植被覆盖率69.8%,年平均气温20.40C,日照时数1908小时,无霜期34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距居民区10公里以上,周围没有任何工矿企业,主导风向20公里内没有三废排放。

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偏酸性,无重金属污染。

灌溉用水以人工生态林泉水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良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20XX年与农林大学共同承担综合开发《福建省永春县800亩生态茶园基地建设》,20XX年和农林大学合作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在防治茶树虫害上的应用》。

该企业被泉州市文明委评为20XX-20XX年度“文明企业”,20XX年“绿芳”牌茶叶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20XX年“绿芳”牌永春佛手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十大鼎尖名茶”同年被评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项目主要人员情况与任务分工

1、项目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主持人:

谢良坡是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厂长,项目由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永春县农业局提供相关技术成果和进行技术指导。

2、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竣工验收制和项目管护合同制,按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

五、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永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茶叶发展势头良好。

在永春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和能力进行新建、改造、扩建基地。

2资金的可行性分析

加大政府和国家投资力度,资金保证到位的基础上进行基地建设,预计资金需求为100万元。

3经验的可行性分析

永春县已有有机茶标准基地的模型,可以在原有水平上加以学习借鉴,不足之处加以改建,需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建设期限和进度安排:

要求按一年期限进行安排。

120XX年9月-12月相关的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标准,认真阅读《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和良好农业规范系列标准,了解标准中的要求;企业管理者、基地负责人、内部检查员和相关农民进行培训。

1.1文件准备

准备齐全良好农业规范系列中要求的所有文件,保存完整农事活动书面记录,包括产品的可追溯性文件。

根据质量管理的理念制定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包括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质量手册,说明企业内部整体的管理方式,如管理方针、组织机构、内部审核等;第二个层次是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第三个层次是记录,即所有生产、加工、经营活动的记录,比如肥料的购买单据等。

1.2地点和设施的准备

对照有机茶的相关标准,对茶园、果园、菜园等相关设施及其地点进行检查,然后对需要改进、改造部分进行改进;进行CHINA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标志标识(牌子);对生产环境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工人的福利状况;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进行检验;检查CHINA有机茶控制点的遵从情况;检查是否能够有效地防止农业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检查CHINA有机茶产品和其他产品的隔离措施以及地块的准备等等。

1.3人员的准备

对管理人员、内部检查员和生产加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有机茶相关标准,以及根据标准活动的实施情况。

1.4对基地进行自我检查,验证是否符合了CHINA有机茶的所有控制点(特别是一级控制点和二级控制点),并对不符合的地方进行记录和改进。

2、20XX年1-20XX年3月份:

对有机茶管理体系进行试运行,生产操作过程符合CHINA有机茶控制点的遵守标准,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从源头控制好质量安全关,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推广。

遵循本国和出口目标国的法律法规,将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的风险降到最低。

3、20XX年4-6月:

对有机茶管理体系进一步进行改进,并通过认证。

同时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得基地达到有机茶农产品出口标准建设的要求。

七、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概算,各级财政自筹资金的数额,申请资金补助数额,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向。

1投资概算:

预计需要资金总计73万

(1)前期相关标准和资料收集、培训,投入5万元,其中补助资金2万元。

(2)相关文件准备,包括有机茶质量手册、有机茶程序文件,并建立相关有机茶记录体系,投入8万元,其中补助资金3万元。

(3)对茶园、生产设施和加工厂进行改进和改造,引进相关有机茶生产技术,投入57万元,其中补助资金14万元。

(4)科技咨询费,投入3万元,其中补助资金1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共需筹措73万元资金,申请资金补助数额20万元,自筹53万元。

八、预期目标和预期效益:

项目得以实施后,首先经济效益会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有机茶认证后,茶叶在出口上少或不遭遇技术壁垒等障碍难题的存在,产量和出口量有了更大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其次,社会效益的改善。

有机茶标准基地的建设以后可以作为基地建设中的应用标准进行参考,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最后,生态效益的改善。

实施有机茶后,由于减少了农药、化肥等产品的使用,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同时实现有效、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九、项目组织形式与管理保障措施

项目采用福建农林大学与永春魁斗莉芳茶厂合作的方式进行。

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由永春魁斗利芳茶厂主持,福建农林大学协作,进行示范推广。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报帐制、竣工验收制和项目管护合同制,按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确保项目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

项目组织具体构成如下:

 

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由永春魁斗莉芳茶厂统一组织实施。

由项目管理小组进行管理。

(1)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对项目建设起着平衡、协调和统一指导的作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

制定计划:

根据建设期限,制订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对年度的建设任务、进度、资金等内容做出具体安排。

落实计划:

落实计划进度,合理安排人、财、物等,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制定措施:

制定行动措施,责、权、利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积极性,合理利用人、财、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年度计划的全面完成。

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