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幼儿发展特点.docx
《06岁幼儿发展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岁幼儿发展特点.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岁幼儿发展特点
幼儿发展特点
一、0——1岁
0——1岁幼儿发展特点:
一、0-1岁宝宝发展特点
视觉
线条明显、简单、颜色对比明显(黑白)的东西,可让婴儿的视觉得到更多的刺激,同时促进大脑轴突的成长与连接。
听觉
避免给婴儿听音波太强或太过刺激的音乐,应以音律稳定、节奏明确的音乐为主,如古典音乐或各种演奏曲,如此可建立婴儿的乐感、缓和婴儿的情绪。
味觉
给婴儿的食物应以原味、清淡为主,避免口味太重的食物。
触觉
多给予婴儿触摸及按摩,加强其感觉训练,增加大脑的神经连结及讯息传导,如此可让婴儿的学习能力增强、反应速度增快。
此外“爬行”对婴儿感觉统合、肢体平衡及语言发展相当重要,要尽量让他多爬。
二、0-1岁宝宝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0-3个月:
翻身期
宝宝出生后的头3个月,父母会发现他不喜欢安稳地平躺在床上,他要尝试着变换姿势,从更多的方向来认识世界。
父母可经常在不同的方位逗引宝宝,促使宝宝熟练地翻身。
可能刚开始宝宝翻过身后抽不出手,父母可给予一定的帮助,慢慢地训练宝宝自己将手放好,灵巧地翻身,自由地选择姿势,为进一步的活动打下基础。
3-6个月:
坐立期
经过了俯卧抬头、翻身等动作的训练,宝宝颈部、前臂、腰部等处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改变姿势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此时可试着将宝宝拉坐起来。
6-8个月:
爬行期
爬是宝宝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他的成长非常有益。
有利于锻炼宝宝颈部肌肉、胳膊及腕的力量,对今后用勺子吃饭和写字都有好处,此外,爬行时需要上肢及下肢的共同参与,并要保持动作的协调一致,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爬还有益于宝宝的骨骼及神经器官的发育,当宝宝的动作明显不协调时,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健康问题。
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的关键年龄,进干食物正个月后,就能伸手抓东西,过了这个关键年龄,婴儿就可能拒绝咀嚼从口中吐出食物。
出生后9个月至1岁是分辨多少、大小的开始。
三、0-1岁宝宝智力开发的原则
1、多认字不如多认人
有的妈妈不喜欢带宝宝出门,经常在家中让宝宝学习汉字,认为这对提高宝宝记忆力有帮助。
其实并非如此。
汉字多为形象文字,宝宝认字凭的是图形记忆,而人不同的脸也同样是一个个不同的图形,宝宝如果能区分不同的人,他必然记住这个的脸,这跟认字是一个道理。
并且区分不同人的面貌需要细致的观察与较强的分辨能力,如果宝宝有了辨认人的本领,那么反过来,他认字识字就会变得容易多了,这其实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2、运动能力影响智力发展
运动能力对宝宝的智力是有影响的。
1岁以内宝宝的智力主要反映在行为行动能力上。
比如说1个月的宝宝,有的能抬头十几秒,有的只能坚持几秒,那么后面一个宝宝相对而言动作发育比较迟缓,可能会对以后智力发展方面的技能学习有负面影响。
有的父母缺乏经常训练宝宝的意识,整天把他抱在怀里,不让宝宝运动,这样其实有害的。
0——1岁健康营养饮食:
宝宝健康成长,营养保障很重要,但不能滥补。
0-1岁宝宝需要什么营养?
哪些营养需要额外进行补充?
各种营养要补充多少才合适呢?
哪些牌子的产品好?
这些问题,这就为你解答。
婴儿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呱呱落地时几斤重的小人儿迅速成长,每个月都会长大很多,对营养种类和量的需求自然是与日俱增的。
0-1岁宝宝的饮食结构比较单一,6个月以前基本靠母乳/代乳品提供营养来源,6个月后逐步添加辅食,但尚未能做到食物的广泛均衡。
因此,根据宝宝成长阶段特点,额外科学补充一些营养食品是很有必要的。
出生半个月:
添加鱼肝油一般情况下,在宝宝出生后第3、4周可添加鱼肝油(主要成分维生素A、D),目的是通过补充维生素D促进宝宝的钙吸收。
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D,人体对这两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率很低,因此不能长期过量摄入。
目前市面上的鱼肝油
产品,维生素A、D比例有2:
1/3:
1/10:
1三类,据《中国药典》资料显示,在0-7岁的儿童对VA和VD的需要量的比值约为3:
1。
3个月大:
补充钙制剂家长们都知道要给宝宝补钙的重要性,但什么时候补、补多少、怎么补?
不少父母都是摸不着头脑的。
1.宝宝3个月大开始补钙。
仅通过母乳/奶粉,已无法满足这阶段宝宝的钙需求,要科学添加婴儿专用的钙制剂进行直接补充。
2.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补充过量的大分子钙会增加宝宝的消化和肾脏负担,对身体造成负面伤害。
0-1岁的宝宝每日需要摄入300-400mg的钙。
奶粉喂养的宝宝,可根据每天的喂奶量结合成分表计算出饮食中摄入的钙量;再根据需求总量可计算出每日需额外补充的量。
3.首选L-乳酸钙冲剂。
0-1岁宝宝的胃肠道尚处于发育阶段,钙制剂选择温和无刺激的L-乳酸钙(钙源)最佳,其次是乳酸钙;形式最好是滴剂、其次是冲剂类,容易吸收。
6-9个月:
添加益生菌婴儿属于免疫力较弱的群体,尤其是4-6个月龄的宝宝进入到免疫低谷期,同时也正处于辅食添加初期,因此肠道疾病发生率会特别高。
建议父母给宝宝添加专
为婴儿设计的益生菌产品,改善宝宝消化系统功能。
1.选择合适的菌种。
人体健康肠道内绝大部分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更是婴幼儿胃肠道的天然居住者,产品所含菌种应是这两类的益生菌。
2.补充合理的活菌量。
只有活菌才能起到改善宝宝肠道的作用,如果是死菌,及时食入再多也不起作用;应购买每日能提供约40-100亿活菌量的产品。
3.同时含有益生元的产品更好。
活的益生菌当然也需要“食物”才能保持活性,因此产品中含有益生元的话,能够更好保持益生菌活性,促进增殖。
9-12月宝宝:
补充DHA 在不少爸妈们的印象里,“DHA”就是聪明的代名词,因此,婴儿DHA营养补充品一直是销售大热。
1.首选大品牌和优质鱼油。
DHA营养补充品的质量好不好,主要受原料和工艺影响,因此要保证优质的原料和先进工艺,就一定要选大品牌了。
2.选择滴剂或软胶囊。
因为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力稍差,滴剂很容易进行喂服,而且吸收快;软胶囊可以直接刺破,吞服内容物。
3.口味很重要。
鱼油是从深海鱼中提取的,因此难免会带有腥味,容易造成宝宝口味上的反感,因此要选择腥味去除效果佳的产品。
很多调查表明,一岁以上的宝宝微量元素的缺乏依然十分普遍。
由于铁质的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在我国高达20%,而钙质的摄入量,普遍只达每日需要量的50%左右,如果宝宝缺钙,则会影响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发育,如果维生素D不足,严重的则更易发生佝偻并软骨症。
保证宝宝的健康,营养专家建议,均衡的配方奶类食品仍然是幼儿饮食的重要部分。
0——1岁幼儿保健护理:
0-1岁幼儿护理诀窍
(一)
在出生一年内,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得病的机会虽说较少,但如护养不当也会罹患各类疾病,所以家长如能注意掌握婴儿的各项生活事项,对抚养好宝宝有很大的帮助。
1、吃母乳的婴儿,生后2~3个月就可吃蔬菜汁、果汁。
4~5个月可吃少量煮蛋黄、米汤,也可少量吃些鱼肝油、维生素C等;
2、6~7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
8~9个月可吃青菜、肉汤、豆腐、鸡蛋羹。
10~12个月可吃软饭、馒头饼干等。
3、每次最好加吃一种食物,吃习惯了再加第2种,每次喂量由少渐多,但不要过量。
4、喂辅助食物。
最好在喂奶以前,这时婴儿胃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物,也易于消化;
5、注意小儿消化情况,如消化不良,辅助食物应减量或暂停。
6、喂奶期间母亲要注意营养,以便让乳汁充足。
婴儿母亲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豆蛋、肉类等食物,不可偏食。
7、乳母要经常保持乳头卫生,勤擦洗,勤换衣,喂奶前要洗奶头。
8、喂奶次数,一般隔3~4小时喂1次,夜间最好不喂。
每次喂奶20分钟,体弱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要超过30分钟。
9、每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在肩头,轻轻拍打婴儿脊背,使吞进去的空气从胃里排出来,以免吐奶。
10、白天每喂两次奶的中间喂1次水,但不要过多。
每天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少量食盐。
11、婴儿3个月后,应有意识地让婴儿养成吃东西习惯,为断奶打下基础。
婴儿满周岁时应断奶,最迟不超过l岁半。
如果断奶过迟,乳汁稀薄,不能满足婴儿发育的需要,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或贫血。
断奶最好在秋季或春季。
采取逐渐减少喂奶次数,以辅助食品代替母乳的办法断奶。
0-1岁幼儿护理诀窍
(二)
1.喂养要点
喂养 一般一天要喂6-7次奶。
如果婴儿每隔3小时就想吃奶,每次吃10分钟左右就自动松开奶头,睡着了或抬头看四周,这说明母乳充足。
如果婴儿老是吸吮着乳头不放,吃完奶一会又想吃,体重增加很少,就应考虑母乳不足。
可考虑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采用混合喂养,但尽量让孩子每天早、中、晚三次能吃到母乳。
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人工喂养。
无论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四周起就应加添维生素D制剂,每日服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
四周起可以在两次喂奶间加喂鲜果汁和菜水,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不过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2.护理要点
每天给婴儿洗澡是有益的,季节不同每天洗澡的次数也不同。
夏天可以洗2-3次,冬天可在中午最暖和时洗一次。
婴儿有个干净的身体,夜间会睡得安稳。
另外,在每次大便后,一定要给他洗洗小屁股。
此时仍要注意保暖和预防感染。
坚持太阳浴和空气浴。
户外空气新鲜,含氧量多,能促进新陈代谢,日光中紫外线直射皮肤可使人体自制维生素D,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这都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利。
冷空气刺激皮肤粘膜,能增强婴儿抗御寒冷的能力。
所以从出生2周后即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抱婴儿去户外活动片刻,渐增时间和次数,2-3个月时每日上、下午各在户外活动半至1小时。
但要避免太阳的直射,注意保护婴儿的眼睛。
3.游戏
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经常看到母亲身形和听到母亲声音。
在小床边挂色彩艳丽、可动、会响的玩具2、3个,促进婴儿视、听能力。
在孩子俯卧的时侯,将一个彩色的玩具向上拉过他的视野,让他的眼睛和头部追随着运动。
父母经常用温暖的手抚摸婴儿的手心、脚底、脸颊、头面和背胸腹部皮肤,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温暖,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
按摩孩子的手指,和孩子玩数手指的游戏,展开一个个手指,帮助他放松。
对他的脚趾也可以这样做。
4.沟通
婴儿醒着时,妈妈要常常和婴儿柔声谈话,并且注视婴儿的眼睛,唱儿歌给孩子听,以高低声调、不同表情逗引孩子。
妈妈抱他的时侯多走动,边走边轻轻摇晃。
注意:
千万不能摇晃得太猛、太快、幅度太大,以免发生意外。
父母应经常观察婴儿的动作表情,哭声变化和喃喃自语,微笑、手舞足蹈、皱眉眨眼、哭喊和惊吓等各种行为,因为这些往往反映婴儿的需求和感情。
要探索和理解婴儿,针对其生理心理需要,适时予以满足和反应。
例如当婴儿啼哭时,一边寻求原因一边抚抱,一边用语言安慰,使婴儿感受母亲给予的亲切爱护,逐渐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上面介绍的触觉游戏也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六护理习惯易伤害到宝宝
一、摇晃
当宝宝哭闹不止或睡眠不安时,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是年轻妈妈的首选之举。
宝宝哭得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
1、健康隐患:
人的脑部是一密闭空间,周围有脑脊髓液包住,这样,即使脑部遭受到外来的撞击,脑脊髓液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适当的摇晃可以刺激脑神经的连结,使宝宝安静下来,但那是在脑脊髓液可承受的范围里。
如果长期过度摇晃,可能使宝宝(尤其是10个月内的小宝宝)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震荡、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等。
2、医生建议:
不要以摇晃来哄宝宝。
宝宝哭的时候只要抱着他,让他觉得安全就好了;还有市面上卖的摇摇床,也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
在正常情况下,婴儿头部的体积和重量占全身的比例远比成人大得多,婴儿头长占身体的20%,而成人约为10%。
婴儿大脑蛛网膜下腔的间隙较大,颈部的肌肉力量较弱,韧带弹性较差,颈椎也未完全骨化,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
如果不停地摇晃婴儿,或是将婴儿一次次地抛起来又接住,便容易使婴儿头颅内的脑组织随摇晃或高抛的晃动,与较硬的头颅相撞,从而引起脑损伤。
婴儿可能出现拒奶、嗜睡或容易脑怒,严重者可出现突然昏迷、呼吸困难、喷射性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婴儿摇晃不当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孩子明显的智力下降、严重的运动障碍、失明和大脑实质性的损伤,如脑萎缩、脑软化、脑囊肿等。
3、贴心小叮咛:
把婴儿放在摇篮里或者抱在怀里, —边哼着甜美小调,一边轻轻地、舒缓地摇一摇,能促进婴儿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健康发育。
切莫过度摇晃、高抛或震荡婴儿。
二、搂睡
不少妈妈常常搂着可爱的小宝宝睡觉,目的是避免宝宝在睡眠中发生意外,或是夜间醒来产生无助感。
1、健康隐患:
如果父母感染了疾病,搂着孩子睡觉时嘴对嘴呼吸,很容易将细菌传给小孩。
而且,搂着孩子睡使孩子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而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容易生病。
如果妈妈睡得过熟,把孩子压到身下,或是不小心堵赛了宝宝的鼻孔,更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2、医师建议: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可以跟孩子同睡,但是要“保持距离”,切忌将孩子抱得紧紧的。
可能的话,最好跟孩子分开睡,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孩子就不会跌下床或磕碰到。
如果担心孩子因黑夜面害怕,不妨在床头安装一个柔和的灯,给孩子一点光线。
3、贴心小叮咛:
在孩子清醒的时候多抱一抱是非常好的。
清醒时候的抱,家长和孩子进行交流、说话,对促进智力发育是非常有好处的。
清醒的时候不要怕会抱出毛病,睡眠的时候尽量就不要抱了。
三、亲吻
看到孩子红扑扑粉嫩嫩的小脸蛋,父母总忍不住去亲吻,或是让孩子亲吻自己。
1、健康隐患:
宝宝免疫力低下,跟宝宝亲密接触,很可能会使宝宝传染上自己正在患的疾病。
大人患的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孩子。
而让孩子亲吻自己的脸也会带来危险。
年轻漂亮的妈妈们,总免不了轻妆淡抹,孩子亲吻时,妈妈面额护肤品中含有的铅、雌激素和香料等便进入了宝宝体内,会引起慢性铅中毒或是性早熟等病症。
2、医师建议:
当自己无法把握病症的轻重时,最好不要亲吻孩子。
涂了化妆品的妈妈们最好也别随便让孩子亲自己的脸。
3、贴心小叮咛:
在走亲访友时,要格外留神,尽量避免他人随意亲吻宝宝。
像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等,都可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宝宝。
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不妨学着“婉拒”亲吻这样的示好方式。
四、粗心护理小屁屁
1、从后向前擦宝宝的屁股
宝宝排便了,用湿纸巾自后向前擦拭小屁屁,造成宝贝的生殖器被细菌感染。
医师建议:
应该用湿纸巾一直从前向后擦,这样才不会将细菌从肛门转移到生殖器。
2、清洗屁股后擦爽身粉
清洗后马上给宝贝的小屁屁涂太厚的爽身粉,以致粉质结块,刺激宝贝柔嫩的皮肤。
医师建议:
爽身粉不可涂得太厚,薄薄一层即可。
特别提示:
女生的屁屁尽量不要用爽身粉!
会造成大阴唇的粘膜粘连的!
3、把纸尿裤盖在刚出生的宝贝脐部上
把纸尿裤盖在刚出生的宝贝脐部上,使脐部被尿液污染,造成感染。
医师建议:
换纸尿裤时最好避开脐部。
4、给宝贝使用纸尿裤时,粘贴时过紧
给宝贝使用纸尿裤时,粘贴时过紧,使宝贝的娇嫩皮肤受到损伤,还容易引起尿布疹。
医师建议:
粘贴时要松紧适宜,避免皮肤被磨伤,并能让空气在里面流通,以保证小屁屁干燥。
贴心小叮咛:
在天气或房间里较凉快时,给宝贝换尿布的时间太长,容易使宝贝受凉感冒。
所以妈咪换尿布的动作尽量快一些
0——1岁常见疾病预防:
1. 发烧
假如宝宝的体温腋下在37度以上属异常,妈妈可以先观察孩子,做物理降温,要让他多喝些水或果汁。
假如宝宝的体温非常高的话,用湿布帮宝宝擦身体,房间保持在摄氏29度左右,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及注意补充营养和水份。
超过了38.5度就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或去看医生。
2. 咳嗽
晚上睡眠时咳嗽,最好将头部或上身用毛巾、枕头垫得稍高一些,以免呼吸道分泌物返流到气管引起咳嗽,影响睡眠,这样也可使小儿感到舒服些,缓解呼吸困难。
咳嗽得很厉害时不宜玩耍得太疲劳,不然会加重咳嗽。
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脚心和头顶部不要受凉,以免反射性地使呼吸道抵抗力更为下降。
但是也不要让小儿身体过热,衣服被汗水浸湿后更容易引起咳嗽。
3. 感冒
如果宝宝还伴有呕吐或高热,就必须带他去看医生了。
不要让感冒的宝宝到户外活动,避免室内穿堂风。
别穿得太多或太少。
以保持正常体温为宜。
未经医生同意不可自行乱用鼻滴剂,以免加重症状。
4. 呕吐
假如宝宝不断地呕吐,您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了。
父母应该对宝宝不断的呕吐和腹痛加以留意,同样,当宝宝摔倒或碰撞头部后开始呕吐,您更应马上带你的宝宝去看医生。
0——1岁家庭教育集锦:
一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
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对待一岁“暴力”宝宝,只有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
”一直让我们困惑。
现在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宝宝不得不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语言表达贫乏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
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达,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时,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诉他“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他就不会把怒火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宝宝的自卫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
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
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宝宝口腔发育
一岁左右的宝宝,口腔内牙齿、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他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可以帮他缓解口腔发育给他带来的不适。
另外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
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
好像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宝宝的尝试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知道,为什么一旦孩子们和玩具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可怕的哭闹声,为什么他们每个人拿到自己的玩具还不能安静呢?
答案很简单,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除了知道玩具带给他乐趣之外,还意外的发现他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就一定会有事发生”。
所以他总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事物。
宝宝的空间感
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
所以他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
出于一种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
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了。
宝宝情绪不好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
比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
另外,一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二、1——2岁
1——2岁幼儿发展特点:
动作方面
13-15个月:
可以独立行走,不左右摇摆,在精细动作方面已能用手握笔在纸上乱画,用大拇指和另外一根手指提起东西。
16-18个月:
宝宝可以走得很稳,能蹲下来捡东西并起身继续行走;扶栏能上楼梯,开始学跑;在不同家长帮助下,可自行拿杯子喝水,会搭积木等。
19-21个月:
宝宝除能向前走稳外,还能稳定地倒退和侧走。
能用脚尖走3-4步,跑步时能控制速度或绕开障碍物跑。
认知方面
13-15个月:
物体协调性增强,12个月时会模仿大人的做法来使用同一样东西;到15个月的时候,宝宝初步形成空间感。
16-18个月:
宝宝的想象力开始增强,会拿东西玩耍;此时,宝宝能够感觉和认出自己及他人的身体器官。
19-21个月:
能够回忆起某些特殊事件发生的细节,以及当初自己的感受等;开始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个性,并初步形成空间概念。
语言方面
13-15个月:
宝宝出现单音重复,以音代物现象,会使用手势动作进行交流,如想喝点什么的时候会指着冰箱。
16-18个月:
词组理解力增强,即使还不能说出多字多句,但宝宝也许能够逐渐理解某些多字词组。
19-21个月:
宝宝开始自己快速生成词汇;开始将字母与其发音相联系,开始能认识书中的物件示图,能够理解它们在真实世界中所代表的物件。
社交和情感方面
13-15个月:
独立意识开始形成并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此时,宝宝在某些事上需要帮助时会拉住大人表示需要什么;开始对小伙伴感兴趣,会把玩具给同伴或与同伴争夺玩具等。
16-18个月:
9-18个月是宝宝“社会情绪认知期”:
他可以暂时离开父母一会儿,再很快地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安慰。
此时,宝宝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开始显现。
19-21个月:
宝宝能用词语来说明自己的情感,也开始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宝宝表现出最早的复杂情感,如骄傲、羞耻和负罪感等。
但这时的宝宝忍受挫折的能力还很低,碰上不顺的事,他可能会大哭大闹发脾气,对待吵闹最有效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
音乐才能的发展
13-15个月:
对音乐的刺激表现积极,并且对音乐的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听到音乐时,开始频繁发音,并能更好地控制发音。
16-18个月:
1、对音频显得更为敏感:
高频音在此之前比低频音更能收起宝宝的注意。
2、对发音的控制能力增强:
听到音乐时,宝宝开始频繁发音,并能更好地控制发音。
19-21个月:
开始唱较长但旋律最简单的歌曲,甚至在音乐的伴奏下,能无意识地哼唱较长和自编歌曲,开始整天不停的唱歌甚至是自编自唱。
1——2岁健康营养饮食:
警惕:
孩子吃这五种早餐会变笨
在这里,我们提醒父母,孩子冬季在吃早餐时要警惕这五种危险食物。
为了宝宝的健康的智力发育,这五种儿童早餐不可取。
第一种:
剩饭菜早餐
剩饭菜隔夜后,蔬菜可能产生亚硝酸(一种致癌物质),吃进去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吃剩的蔬菜尽量别再吃。
第二种:
西式早餐
这种高热量的早餐容易导致肥胖,油炸食品长期使用也会对身体有危害。
用西式快餐当早餐,午餐和晚餐必须食用低热量的食物。
另外,这种西式早餐存在营养不均衡的问题,热量比较高,但却往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
如果选择西式快餐做早餐,应该再加上水果或蔬菜汤等,以维持营养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第三种:
油条早餐
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之后,营养素会被破坏,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而且油条的热量也比较高,油脂难消化。
早餐一定要有蔬菜或者水果。
安排1-2岁宝宝的营养饮食
应该注意的是:
一、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
1岁半以前可以给宝宝三餐以外加两次点心,点心时间可在下午和夜间;1岁半以后减为三餐一点,点心时间可在下午。
但是加点心时要注意一是点心要适量,不能过多,二是时间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响正餐食欲,更不能随意给宝宝零食,否则时间长了会造成营养失衡。
二、多吃蔬菜、水果。
宝宝每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别是橙绿色蔬菜,如:
西红柿、胡萝卜、油菜、柿子椒等。
可以把这些蔬菜加工成细碎软烂的菜末炒熟调味,给宝宝拌在饭里喂食。
要注意水果也应该给宝宝吃,但是水果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