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250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docx

天津市一百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历史

天津市一百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题,总计48分)

必修一呈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据此请回答1—16题。

1.古汉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下列甲骨文能够反映商周政治状况的是

2.629年唐太宗下了一道对地方官吏进行考核的诏令。

你认为这道诏令的出台与执行不可能经过

A.尚书省、六部B.皇帝、中书省C.礼部、户部D.门下省

3.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

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4.下列内容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权力或思想,其中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有

①2004年克里在家乡波士顿投票选举总统

②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国会又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美国国会有权弹劾总统;美国法官终身制,但国会有权弹劾法官

③2002年3月上旬,英国国会即将就有关伊拉克问题进行辩论

④举手表决成为我国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主要方式之一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

5.阅读下列根据《十二铜表法》规定:

某人由于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对此的理解是

A.法律条文清晰,一目了然B.使平民获得了更方便的诉讼方法

C.说明它的审判量刑有了依据D.对平民造成诉讼不便

6.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②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②③均正确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7.独立后的美国,邦联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联盟松散、州权过大②国家没有元首

③中央政府软弱无能④各州自治,不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思想观念B.社会性质C.经济结构D.政治制度

9.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

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那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下图所示的纪念章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义和团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中国共产党诞生

11.某旅行社新推出“重走长征路”的旅游线路,按照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历程,该线路所经过地点的先后顺序应是①泸定桥②瑞金③遵义④吴起镇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因素是

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B.英、法、德出现重大的工人运动

C.吸收人类19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密切联系

13.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获得胜利B.革命历程曲折反复

C.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D.走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14.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5.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16.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必修二呈现给我们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据此请回答17—27题。

17.下列各项有利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的是

①耧车和犁壁的发明②代田法和区田法的出现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④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引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B.16世纪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C.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D.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9.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类似之处是

A.都有坊和市,且坊和市的界限分明B.都有西域等少数民族商人

C.都是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D.都出现了夜市和娱乐场所瓦子等

20.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

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1.“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有事可以载援军火……。

”以上言论出自

A.封建顽固派B.洋务派C.农民阶级D.外国资本家

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优越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民族工业的基础相对雄厚④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3.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成为“天下第一村”,现在华西集团拥有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华西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C.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

D.抓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

24.下列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是

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蓝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25.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增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26.有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2001年加入

②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只符合中国的眼前利益

④机遇与挑战并存

⑤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27.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联合国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关贸总协定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必修三呈现给我们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历史,据此请回答28—32题。

28.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

“Therivercancarryaboat,yet,itcanturntheboatas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QiuB.ZhuangZhouC.MengKeD.XunKuang

29.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成为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B.李贽《续焚书》

C.顾炎武《日知录》D.王夫之《船山遗书》

31.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这种理论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32.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B.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C.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D.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材料解析题(33题13分,34题18分,35题21分,总计52分)

33.(14分)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带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

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1)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3分)

 

材料二:

1959年,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

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

(2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

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的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

(2分)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3分)

 

(4)201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了60周年国庆大阅兵。

假如你是参加阅兵典礼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你又能为这个方队的展示主题提什么建议呢?

(2分)

 

34.(17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

——《墨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此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分)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1分)根据所学知识,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分)

 

材料三:

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

在1820~1913年间,英国人均收入的增长快于以往任何时代,是其1700~1820年间人均收入的3倍。

改善收入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