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docx
《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豪们的茶缘
①茶,是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饮品,而文人与茶的情缘,也多见诸文学作品。
②鲁迅先生爱喝茶,有一次买了二两好茶叶,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不料郑重其事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他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鲁迅在《喝茶》中写道: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
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但鲁迅最后还是回归他的本色,说:
“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是谁活得下去。
”
③林语堂先生是茶中高手,熟知茶性,深知茶道。
他常说:
“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他在《谈茶与友谊》中写到,茶有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境界里去。
在婴孩啼哭的时候喝茶,或与高谈阔论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雨天或阴天摘采茶叶一样的糟糕。
林先生还说,茶叶在晴天的清晨采摘,那时的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所以茶的享受还是与露的芬芳发生联系的。
④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就是喝茶。
他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一日三换茶,泡得浓浓的。
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无论是在重庆北碚或北京,他写作时饮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
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
老舍以清茶为伴,文思泉涌,难怪能创作出《茶馆》那样不朽的名篇。
⑤杨绛先生曾居英国多年,虽然她不推崇牛奶加红茶,但在《我们仨》中她又承认,一早起来一壶牛奶红茶,已经成为习惯了。
她在《喝茶》中说,曾听人讲,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
“好是好,可惜苦些。
”洋人的喝法,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洌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
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风味。
杨先生说,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
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
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⑥在这些大文豪笔下,一杯清茶品尽了人生浮沉;他们的嬉笑怒骂,也在一杯清茶之中化作永恒。
这种气味相投的缘分,为品茶增添了不少的文人雅趣。
(选自《时代发现》,有删改)
(1)根据上文,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认为有好茶喝,会喝好茶,这是一种“清福”,但是,很多时候,为了生存的需要,很多人是很难有这工夫的。
B. 林语堂先生不愧是茶中高手,把品茶与交友相关联,把对茶的享受与采茶的时间和环境相联系,茶成了纯洁的象征。
C. 老舍先生则把饮茶作为自己创作时的一种习惯,以茶为伴,文思泉涌,一杯好茶更令其“万物静观皆自得”。
D. 杨绛先生喜欢牛奶红茶,是因为它不但解渴,还能疗饥,所以,她是非常推崇英式奶茶的。
(2)在原文第④段末,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直到今天,北京的老舍茶馆仍闻名中外。
文人墨客到了北京,不去老舍茶馆坐坐,喝上一碗茶,简直就跟没来过北京一样。
”请你说说这段话能否删去。
(3)杨绛先生认为《红楼梦》中妙玉的喝茶论有什么内涵,请用原文句子来回答。
(4)所谓品茶如品人。
根据上文中鲁迅先生的“喝茶论”,结合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谈谈你心中的鲁迅先生形象
【答案】
(1)D
(2)①不能删去。
这段话,强调了他的作品《茶馆》影响之大,从而体现了茶与老舍先生的缘分之深。
②可以删去。
虽然这段话写出老舍茶馆的闻名和受欢迎,来体现《茶馆》的影响力大,但过于具体,反而削弱了原本的表达意图,删去后,结构上更紧凑、简洁。
(3)“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
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
(4)此文中先生在《喝茶》的一番话,认为会喝好茶需要时间和练习,是纯粹属于清闲人的生活享受,这对于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而言,是不太可能的,他还是愿意喝喝粗茶。
从中可见先生为人的淳朴纯粹,平易近人。
萧红笔下的鲁迅,客人来了热情送迎,可见其待人真诚。
对于自己做事严谨认真,连包书这样的事都做得一丝不苟。
生活中还爱笑爱开玩笑,可见其风趣幽默、平易近人。
【解析】【分析】⑴D错,与原文“洋人的喝法,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洌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不符。
⑵解此类开放性试题,首要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鲜明;理由言之成理,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⑶根据题目要求,找到语句“杨先生说,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
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
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再从中选出符合题目的句子即可。
即“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
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⑷此文第一段写的是鲁迅的喝茶论: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是谁活得下去”。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
鲁迅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
“我再吃几个吗?
”,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还有更多对小辈的体恤。
故答案为:
⑴D
⑵①不能删去。
这段话,强调了他的作品《茶馆》影响之大,从而体现了茶与老舍先生的缘分之深。
②可以删去。
虽然这段话写出老舍茶馆的闻名和受欢迎,来体现《茶馆》的影响力大,但过于具体,反而削弱了原本的表达意图,删去后,结构上更紧凑、简洁。
⑶“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
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
⑷此文中先生在《喝茶》的一番话,认为会喝好茶需要时间和练习,是纯粹属于清闲人的生活享受,这对于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而言,是不太可能的,他还是愿意喝喝粗茶。
从中可见先生为人的淳朴纯粹,平易近人。
萧红笔下的鲁迅,客人来了热情送迎,可见其待人真诚。
对于自己做事严谨认真,连包书这样的事都做得一丝不苟。
生活中还爱笑爱开玩笑,可见其风趣幽默、平易近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杨绛先生虽然不推崇牛奶加红茶,但一早起来一壶牛奶红茶,已经成为习惯了。
⑵本题考查分析重点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第四段写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就是喝茶,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段话强调了他的作品《茶馆》影响之大,分析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先表明态度,再阐述理由。
⑶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寻找辨析杨绛先生认为《红楼梦》中妙玉的喝茶论内涵的句子,容易找到第5段最后一句就是。
⑷本题考查概括理解人物形象。
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文准确把握中心,结合对鲁迅先生的了解、鲁迅先生的“喝茶论”、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从为人淳朴、平易近人、待人真诚、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爱开玩笑、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等方面归纳。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守山人
张小萌
①甘河镇的山,初见的人定是不会喜欢的,偏大的土包罢了,不巍峨,不峥嵘。
时间久了,就明白这山的好了,一座连着一座,仿佛是看不到头的远。
她是安静的,平和的,像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
山与山之间有时会出现一处缓坡,往往有溪水流过,一股炊烟在大山深处的山脚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静静地立在小河旁。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个儿回镇上。
”看不见人影,苍老的声音从密林深处传来。
屋里的老康听到这话,顿了一顿,发出一声叹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门上,看看前方的树林,又是一声叹息。
恰好林间的小路上现出个人影,头发花白,颤颤巍巍地行着,弓着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冲他一笑。
“哈哈,你那点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养了一年的鸡都带来了,哈哈——”老朱笑得很开心,快走几步,奔着老康去了。
“哼,你这死老头子,没多大个出息,除了吃,你还有啥念想?
给你吃,都给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无福呦。
哈哈……”老康也离了门,走向老朱,两个人拥抱在一起。
③“老康,我老了啊。
”
④“老朱,我也老了。
”
⑤山间的风很少,这一刻却是舞动着,摇动着这山上的树,松树,杨树,桦树,高的,矮的,发出哗哗的声响。
⑥两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开。
良久,老康接过老朱手上的鸡,进屋去了。
老朱一屁股坐在树桩上,光滑油亮,树是盖房子时伐的,好大的树,当年他们数了数年轮,大概百年多吧,决不是一百年,他们却是没数清的,这样的树在这里好多,数不清的多。
掏出烟袋子,装上一袋烟,火一燃,蓝色的烟雾飞了起来。
“老康啊,我是不中用了,咱们仨上山那年,跟着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虽然累但是有劲儿啊,现在是又……”
⑦“闭上你的臭嘴,哪三个,不就咱们俩吗?
哪三个,哪里有三个?
”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却是一脸的不高兴。
老朱的烟枪停在了空中,不一会儿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烟枪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来。
⑧也不知过了多久,老朱惦记的小鸡炖蘑菇发出诱人的香味儿。
老康也坐在树桩上,折几个柳条,递给老朱一双,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欢。
他俩之间,也有个树桩,也有过打磨的痕迹,只是不像他俩坐的那般油亮。
“伙计,你算算咱们来了多少年了?
”闻听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着铁锅,一言不语,老朱眯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
”老康说。
⑩“三十七年啊!
”老朱说。
⑪“大家都没忘啊。
”老康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总是不愿正视他的离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过去吧,当年,咱们仨刚来,我至今还记得这镇上的人的好。
”
⑫老朱点了点头,“这里的人淳朴,风景也好,当时魏大叔让咱们来守山,咱们还不愿意,这里真是好地方……”
⑬老康喝了口酒,接过老朱的话,“大叔带着咱仨走遍了山,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见过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
”老康看着锅中的菜,唏嘘不已。
⑭“你真的舍得?
”老朱不说话,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
”老康似乎是哭了。
⑮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着老朱走的方向,不一会儿,一个老人走了出来。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
老朱确实走了,走的时候,向着山顶挥手,像是知道老康在这里,或许他在向大山告别。
⑯蓝天,白云,清脆的树林。
一个月过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两个年轻人。
⑰“老康叔,老康叔——”老康闻声而出,那日没白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你们是……”老康显然是不认识他们的。
“老康叔,我叫朱明泽,你大概听过我的名字,父亲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症,他告诉我,这里还有山,还有树,让我来帮您。
”明泽的眼圈红了,转过头,看着山,又是那么坚定。
⑱“老康叔,我叫陈遗志,当年父亲为了救火牺牲的时候,我还没出生,母亲给我起名遗志,告诉我长大后,帮父亲看着这山。
”遗志也看着这山,他的父亲就埋在这里。
⑲老康看着两个青年,笑着哭了……
(原文有删改)
(1)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②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第⑭段和第⑲段中两次写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
第一次是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
(3)结合语境,赏析文章第⑮段中的画线句。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像山杨一样沉稳。
(4)第⑯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一段耐人寻味,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
(1)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
(2)为老朱的离去而伤心和不舍;因守山后继有人而高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开工作岗位时自信、坚定的形象,表明他对自己守护山林的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4)环境描写。
表现出了山林的美丽,暗示人物欢愉的心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做铺垫。
(5)①交代老朱离开山林后的人生最后时光,补充交代陈遗志的父亲牺牲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
②揭示并深化主题,讴歌了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的守山人,他们代代相传守护着山林。
③呼应上文,老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呼应了舍不得老朱离开的情节。
【解析】【分析】
(1)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带领下守护山林。
②在一场山林火灾中,陈遗志的父亲殉职。
③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
④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
(2)⑭段中老康哭是因为老朱退休了将回到镇上,和自己分开,老康不忍心和好朋友分开,感到伤心和不舍。
⑲段中因为老朱的儿子朱明泽和老陈的儿子陈遗志继承父辈的任务,来到山上守山,老康觉得后继有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3)“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树一样挺拔,象山杨一样沉稳。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朱比作松树、山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开工作岗位时自信、坚定的形象,表明他对自己守护山林的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4)“蓝天,白云,清翠的树林”,是自然环境描写,表现出了山林的美丽,暗示人物欢愉的心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作铺垫。
(5)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规范答题:
X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突出了…,表现了…
故答案为:
(1)③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
④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
(2)为老朱的离去而伤心和不舍;因守山后继有人而高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开工作岗位时自信、坚定的形象,表明他对自己守护山林的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4)环境描写。
表现出了山林的美丽,暗示人物欢愉的心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两个年轻人的出现作铺垫。
(5)①交待老朱离开山林后的人生最后时光,补充交待陈遗志的父亲牺牲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
②揭示并深化主题,讴歌了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的守山人,他们代代相传守护着山林。
③呼应上文,老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呼应了舍不得老朱离开的情节。
【点评】⑴本题考查情节的概括与梳理。
情节梳理:
从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概括。
⑵本题考查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
⑶本题考查品析文章语言。
答题:
明手法--阐运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析效果;
⑷本题考查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或作为情节线索等;渲染怎样气氛,烘托人物的怎样情感和思想、性格、情绪;
⑸本题考查故事情节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
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
肖复兴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
“快,叫妈妈!
”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
”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
“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
“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
“不碍事儿,挂着吧!
”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诉我:
“多亏了你妈呀!
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
”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
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⑩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
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
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⑪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
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
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
啊?
”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
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
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
“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
”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⑫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妈妈!
”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
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⑬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⑭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
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
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
!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
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⑮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⑯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⑰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1)本文叙事有详有略。
请理出文中详写的两件事,用“为了……妈妈……”的句式分别概括这两件事的内容。
(2)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反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车站回来的路上,妈妈一边走一边叨叨:
“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
”妈妈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
她为什么要总说“好”?
(4)阅读第⑫自然段画线句子,联系全文,体会母亲的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
(5)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1)为了不让我留下后遗症,妈妈一直背着我跑到医院。
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妈妈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嫁到了内蒙。
(2)接受(好感);感谢(感激);怀念(思念、愧疚)
(3)妈妈不认为这样好。
妈妈总说好是为了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
(4)母亲流泪的原因是:
①为女儿远嫁而伤心。
②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了自己而欣慰。
(5)①勤劳朴实。
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帮人家看孩子,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
②善良慈爱。
终始疼爱我和弟弟,我被自行车撞倒后背我去医院,自责自己没有照看好我。
③宽容。
在我挂出生母的照片后不仅不反对,还说服父亲表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极大的宽容之心。
④无私。
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忍痛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内蒙古,悉心照顾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不是生母,胜似生母。
【解析】【分析】
(1)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
全文主要通过记述后妈对待我妈妈的相片、后母背受伤的我上医院,她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嫁到内蒙古这三件事情,表现出后母宽容、善良、无私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我对后母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其中详写的是:
为了不让我留下后遗症,妈妈一直背着我跑到医院。
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妈妈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嫁到了内蒙。
注意运用“为了……妈妈……”的句式。
(2)从文中第③自然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我对后母的感情是由对抗到反感。
从文中第⑤自然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作者的情感从反感到感动流泪,再到激动地喊“妈妈”。
从文中第⑯,⑰自然段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写出我对后母的怀念和感激的思想感情。
(3)结合“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分析:
妈妈不认为这样好。
妈妈总说好是为了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
(4)结合“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分析得出:
为女儿远嫁而伤心;结合“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得出:
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了自己而欣慰。
(5)结合“在我挂出生母的照片后不仅不反对,还说服父亲表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极大的宽容之心。
”得出:
宽容大度;结合“三个孩子拉扯大,帮人家看孩子,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
”得出:
勤劳朴实。
结合“终始疼爱我和弟弟,我被自行车撞倒后背我去医院,自责自己没有照看好我。
”得出:
善良慈爱。
结合“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忍痛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内蒙古,悉心照顾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不是生母,胜似生母。
”得出:
无私,伟大。
故答案为:
⑴为了不让我留下后遗症,妈妈一直背着我跑到医院。
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妈妈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嫁到了内蒙;
⑵接受(好感);感谢(感激);怀念(思念、愧疚)
⑶妈妈不认为这样好。
妈妈总说好是为了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
⑷母亲流泪的原因是:
①为女儿远嫁而伤心。
②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