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架预压指导书1.docx
《1支架预压指导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支架预压指导书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支架预压指导书1
目录
一、适用范围2
二、编制依据2
三、预压目的2
四、预压施工方法2
4.1预压试验前准备工作2
4.2、加载值的确定3
4.3观测点设置3
4.4预压步骤4
4.5、预压完成标准6
4.6、沉降观测记录6
4.7、卸载及支架调整6
五、安全文明施工7
附表1:
支架预压加载试验成果表;
附表2:
支架预压卸载试验成果表;
附表3:
测量成果汇总表;
附表4:
各观测点预拱度设置一览表;
钢管立柱贝雷支架现浇简支箱梁
预压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此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沈丹客专TJ-3标一工区钢管立柱贝雷支架现浇箱梁施工。
二、编制依据
2.1沈丹客专桥通-Ⅰ-20-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跨度31.5m)》。
2.2沈丹客专桥通-Ⅰ-21-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跨度23.5m)》。
2.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三、预压目的
1)验证支架的稳定性、刚度及强度,确保施工安全。
2)测量支架的弹性变形指导梁体标高控制。
3)通过支架预压措施模拟箱梁荷载情况。
测量支架变形沉降情况,确保梁
体不因支架沉降而产生开裂。
4)减小支架的竖向变形,保证箱梁的线形。
四、预压施工方法
结合我部现有材料,支架预压采用混凝土块对支架进行预压,混凝土块尺寸(1×1×1)m,每块重2.3t,预压荷载按梁体自重和模板的120%整体、均匀、分层进行,加载完成,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和设计预拱度值计算控制模板立模标高。
4.1预压试验前准备工作
1)预压前需对混凝土块数量进行确定,并提前到运到施工现场存放。
2)装运设备、提升设备的进场和调试。
3)预压期间注意天气预报,有超过六级大风时,停止施工。
4)底模、侧模及翼缘板模安装完成。
5)测量仪器的校验和签定等准备工作,在对应箱梁底模、翼缘板模及钢管立柱底部作好变形观测点,观测点记号可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为便于观测精确,对布置的观测点再加载时进行避让和保护。
4.2、加载值的确定
4.2.1预压荷载计算:
(1)混凝土自重:
箱梁自重荷载的1.2倍进行,1.2×731=877.2t。
(2)模板重
根据模板厂家提供,箱梁模板自重约180吨,计算得:
1.2×180=216t
(3)总重
则总重为:
G=876.7+216=1092.7t
4.3观测点设置
每级堆载对应节观测点,都需测量出竖向位移作为底模调整标高的依据。
为满足观测,在支架顶部和立柱底部设置沉降观测点:
①梁部观测点纵向设置按每两排钢管立柱间的1/2及两侧钢管立柱三个断面;横向在梁体底板部位的左、中、右设置三个测量点,两侧翼缘板中部各设一个共五个。
②每道条形基础上横向按箱梁模板上测点布置尺寸布设5个测点。
共计测点35个,分别进行编号,以便预压时进行对比观测。
观测点布置见下图:
图1:
观测点布置图
4.4预压步骤
箱梁全断面预压,按0%→60%→100%→120%结构自重分级进行预压;
1)根据图2中测设点布置位置,模板铺设好后,在底模及翼缘板模上用红油漆做标识。
并在预压前测出各观测点的初始标高和平面位置,然后再把混凝土块堆放在模板上进行加载,每级加载、卸载均要对观测点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均对应各点作好记录。
根据各级加载、卸载测得的变形数值,绘出沉降变形曲线,据此分析支架变形数据。
2)60%时持续约4小时,加载完成1小时后开始按频率为每2小时测量一次变形值;后加载至100%荷载续约8小时,加载完成1小时后开始按频率为每2小时测量一次变形值,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超载预压;120%荷载持续约12小时,加载完成1小时后开始按频率为每2小时测量一次变形值,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卸载,并记录加载、卸载过程的沉降数据。
(最后两次沉降量不超过2mm时,可认为沉降稳定。
)
3)在整过预压过程中,必须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形及基础沉降,如支架变形过大或基础有明显沉降,必须停止加载,并报现场管理人员。
4)加载步骤及对应荷载见表3
表1:
分级加载数值
序号
总重(t)
60%(t)
持荷时间(小时)
100%(t)
持荷时间(小时)
120%(t)
持荷时间(小时)
1
911
546.6
4
911
8
1093.2
12
5)各级加载混凝土块布置
混凝土块向分层、对称布置,布置见图2~4。
图2:
加载60%荷载示意图
加载到60%时在底板上均匀布置8块,两层混凝土块,共计240块,施加荷载为552t;加载完成持荷4小时,同时测量队按要求频次测出各测设点标高。
图3:
加载100%荷载示意图
加载至100%时在箱室内均匀布置13块,3层混凝土块,共计390块,施加荷载为897t。
加载完成持荷8小时,同时测量队按要求频次测出各测设点标高。
图4:
加载100%荷载示意图
加载至120%时在箱室内及翼缘板上均匀布置16块,3层混凝土块,共计475块,施加荷载为1093t,加载完成持荷12小时,同时测量队按要求频次测出各测设点标高。
4.5、预压完成标准
预压120%荷载加载完成1小时后,按频率为每2小时测量一次变形值,最后两次沉降量不超过2mm时,认为沉降稳定,可以卸除荷载。
4.6、沉降观测记录
初次观测以后开始加载,加载完第一次(约60%),加载第二次(约100%)、第三次(约120%),每级加载完成1小时后都必须分别对各观测点进行观测,加载完成后观察频率根据沉降量的减小,由两小时一次延长至每三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当最后两次沉降差值不大于2mm时,即确定支架稳定,达到预压目的,后附沉降观测计算表。
4.7、卸载及支架调整
加载到120%荷载之后,持荷12小时,根据测量数值确定支架稳定后,开始卸载。
支架卸载时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
120%→100%→60%→0。
卸载过程中,每一级荷载都应均匀、对称卸载。
卸载过程中,每卸下一级荷载,都同加载时一样,需对所有测点进行一次变形测量,并做详细记录,在数据分析时与加载时的数据进行比较。
通过加载和卸载时数据观测值,绘出观测曲线,最终计算出支架体系的沉降量及弹性变形量,并根据此沉降量及弹性变形量作为底模施工预留沉落量。
五、安全文明施工
5.1压重前要仔细检查底模下分配梁的高程是否都在同一平面,保证底模的均匀受力。
5.2测量资料要及时和准确,保证观测记录的可靠性。
5.3压重荷载要和实际相吻合,避免偏差过大。
5.4压重要选择在正常天气下进行,避免在雨天或5级及5级以上的大风天气中施工。
5.5加载时一定要注意不得出现局部超载压重,卸载时要注意分层卸载
,不得出现局部集中卸载的情况,以免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5.6为了施工人员及行人安全考虑,在箱梁顶板顺桥边缘处四周应设置钢筋扶手及安全网,高度为1.5米。
5.7支架预压是高空作业,每道工序务必经过认真的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及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8施工中的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吊车司机、塔吊司机、架子工),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其他人员也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5.9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5.10高空作业时使用统一规定的信号、旗语、手势、口哨等与地面联系。
5.11强风、雨后必须对高处作业设施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等现象,立即修理完善。
5.12严禁高跟鞋、拖鞋等上脚手架,严禁酒后上工地施工;
5.13醒目处张贴安全标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附表1:
支架预压加载试验成果表(mm)
测点号
空载
60%
100%
120%
(1)
120%
(2)
120%(3)
变形值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7-5
附表2:
支架预压卸载试验成果表(mm)
测点号
120%(3)
100%
60%
空载
(1)
空载
(2)
空载(3)
变形值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7-5
附表3:
测量成果汇总表(mm)
测点号
总沉降量(mm)
弹性变形量(mm)
非弹性变形量(mm)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2-4
2-5
3-1
3-2
3-3
3-4
3-5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5-4
5-5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7-5
附表4:
各观测点预拱度设置一览表
观测点号
1
2
3
4
5
预拱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