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简答题.docx
《马原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简答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简答题
简答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
2、谈谈对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石?
5、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6、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简答题:
1、市场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配置资源,二是调节经济活动。
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动就是通过市场把各种资源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安排,结果是个体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能够获取最大利益的领域中。
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市场去影响]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以市场为载体,必然随着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要通过无限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并且最终一定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定其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一定层次、一定水平的实践只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而且实践检验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因而实践检验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和社会存在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为: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5、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
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
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6、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
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2、怎样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分别是什么?
4、简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5、谈谈你对“抓住重点”就是一点论,“二者兼顾”就是均衡论的理解。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系,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国家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3、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
“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如威廉·配第所说: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
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
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
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
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5、抓住重点是指在考察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同时承认非重点的存在,并非一点论。
二者兼顾是指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有重点的兼顾,并非均衡论。
6、人的本质不是天赋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只有立足于一切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这一基点上,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的具体性和社会性。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
其次,这种品种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
答: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最根本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即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
答:
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骇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①它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指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就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它指出人能够感知和认识物质,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为科学地认识世界指明了方向,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从而使哲学物质概念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根本缺陷。
3.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
意识的本质概括为两方面:
一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二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看,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而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就是人的意识。
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看,客观存在才是意识内容的源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来源于人脑之外的客观存在。
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认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意识则是歪曲的反映。
4.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答: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史。
在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生产关系,是一种不由人们自己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政治的、法律的、精神的关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自觉活动创造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但人们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对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
5.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答: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为配合生产实践所进行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等。
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
一是同一性;二是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①两者相互区别:
同一性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双方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它们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
②二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③二者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矛盾运动。
④认识事物的矛盾,要把同一性和斗争性结合起来,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夸大一方而否认另一方,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7.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
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双方或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排斥的关系。
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互相利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②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
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相互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总之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因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8.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同“一点论”和“均衡论”有何区别?
答:
①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它同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有质的区别。
②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在两点中着重抓住重点,即着重把握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它同不去把握甚至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双方平均看待的形而上学的“均衡论”有质的区别。
③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两点论中包含着重点论,因而两点论又区别于“均衡论”;重点论也包含着两点论,因而重点论也区别于“一点论”。
9.简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二者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无时不有)。
这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这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二者相互联结。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
另一方面,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个性包含着共性,没有不包含共性的个性。
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因此,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10.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答: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
它是事物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是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它是事物显著的变动状态,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标志。
量变和质变既相互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就不可能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实现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又会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没有质变,也就没有新的量变。
事物由于自己内部的矛盾运动,而引起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复,使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基本内容。
11.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有何区别?
答:
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它是通过事物内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运动,否定方面的不断强大,并最后战胜肯定方面的必然结果。
②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发展中决定性的一环。
其二,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使新旧事物联系起来。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萌芽,发展而来的。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一方面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不合理的、腐朽的东西,使新旧事物有本质区别,这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的中断。
另一方面,新事物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使其在新的条件下获得新的生命,体现了发展中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立统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
①否定不是事物自身的因素,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在的否定,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②否定不是“扬弃”,而是绝对的否定,简单的抛弃。
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观不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过程,因而是错误的。
12.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意识在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践是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2.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东西,在没有应用到物质生产过程中之前,是潜在的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答:
①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这表现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有时是巨大的,但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力的状况。
4.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答: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经常变动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是主要的、决定性的方面,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
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其中经济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巩固、完善和发展的政治、思想条件,对经济基础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已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6.简要阐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答: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已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7.为什么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受到自己目的驱使和制约,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中,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
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
它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
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3.简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和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此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