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1507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生物.docx

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生物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21届高三期中调研考试

生  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和RNA都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B.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中含有铁元素

C.水是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D.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2.下列关于细胞或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溶酶体等结构

B.大肠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C.蓝藻和黑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这一结构有利于其分解丙酮酸

3.某课外兴趣小组以红色苋菜叶片为实验材料,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下图甲、乙两组分别是以有机溶剂和蒸馏水分离色素得到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色素过程中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叶绿素

B.甲组滤纸条从上往下第三条色素带的颜色是黄绿色

C.乙组滤液细线处的颜色是无色

D。

苋菜叶肉细胞中紫红色的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

4.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单糖的示意图,其中钠-钾泵、SGLT1、GLUT2、GLUT5代表载体。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钠-钾泵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B.SGLT1运输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GLUT2只能运输一种单糖D.图示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5.为了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已知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加入的物质      

1

2

3

4

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mL

淀粉酶溶液

2mL

2mL

淀粉酶+蛋白酶(等量混合)

4mL

4mL

蒸馏水

2mL

2mL

碘液

+

+

双缩脲试剂

+

+

预期颜色变化

不变蓝

紫色

      注:

“+”表示利用相关试剂进行检测。

A.1号试管和3号试管都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B.2号试管出现紫色的原因是淀粉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4号试管颜色为紫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和多肽

D.1、2号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的目的是保证各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相同

6.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

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

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B.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关

C.细胞编程性死亡过程中基因不再表达

D.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

7.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RNA种类发生改变

B.衰老的红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

C.细胞发生癌变可能是由基因突变累积引起的

D.细胞凋亡有利于人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8.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发生在硝化细菌细胞中

B.解开DNA双螺旋需要解旋酶

C.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一条肽链

D.核糖体上能发生“U—A、A—T”的碱基配对

9.某烷化剂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mG只与T配对,某双链DNA分子中含20%的碱基T,用芥子气使DNA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后进行一次复制,其中复制后的一个DNA分子T占碱基总数的30%,则(  )

A.原DNA分子中每条链含20%的碱基T

B.原DNA分子中含60%的碱基G

C.复制后的另一个DNA分子中含40%的碱基A

D.复制后的另一个DNA分子中含40%的碱基T

10.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内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DNA甲基化是其中的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小鼠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和a(完全显性),位于卵子时均发生甲基化,且在子代不能表达;但A和a基因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修饰后转录可能受阻

B.雄鼠体内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

C.抑癌基因的过度甲基化修饰将抑制肿瘤的发生

D.基因型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

11.为确认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的核酸类型,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了可相互验证的甲、乙两组实验(假设细胞中碱基不发生相互转变)。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以含3H标记的U或T为唯一碱基的培养基中

B.将等量该病毒分别接种到含3H标记的U或T的培养基中

C.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3H标记的U或T的培养基中

D.病毒侵染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检测螨虫细胞中放射性情况,以确定病毒的核酸类型

12.下图为某人类遗传病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表现为男性,该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B.患者的性腺中,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47条染色体

C.患者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但是生殖能力不受影响

D.该图是从患者体内提取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直接拍照获得

13.下图是某家庭中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6无致病基因。

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

B.Ⅲ-7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Bb

C.若Ⅲ-7与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1/4

D.若Ⅲ-8与Ⅲ-9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7/32

14.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

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它们以大型种子为食。

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732006年该岛上中地雀鸟喙相关基因频率的变化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1977年旱灾诱发了中地雀基因发生定向突变,导致鸟喙变宽

C.大地雀入侵后与中地雀的竞争,对中地雀进化的速度没有影响

D.大地雀入侵后对中地雀是一种选择,可能改变其鸟喙进化的方向

15.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先后证明了基因的本质、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证明了光合作用的O2只来自CO2

C.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成为孟德尔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图甲和图乙分别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和内表皮观察质壁分离过程中的视野,图甲细胞浸润在0.3g·mL-1的蔗糖溶液中,图乙细胞浸润在滴加有伊红(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的0.3g·mL-1的蔗糖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让细胞充分浸润在相应溶液中,需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重复吸引

B.细胞液浓度的差异可导致原生质层收缩程度不同

C.由于细胞壁不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图乙细胞中被染成红色的是原生质层

D.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内外渗透压不一定相等

17.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过程,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③④⑤都可以产生ATPB.过程①和过程③在生物膜上进行

C.物质C的元素只来自水D.物质A、B、D、E、F中都含H

18.为研究大肠杆菌DNA的复制机制,科研人员首先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多代,提取获得0世代的DNA。

然后转入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

提取不同代数(第1次复制后分离得到DNA记作1.0世代)大肠杆菌的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右图所示(0世代时,DNA条带的平均密度是1.724,4.1世代时,较深的DNA条带平均密度是1.7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多代的目的是获得双链被15N标记的DNA分子

B.条带密度变小的主要原因是含15N的DNA分子占比变小

C.1.0世代时,DNA条带的平均密度是1.717

D.该实验不能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19.下图表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

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该病致病基因位于(  )

A.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B.常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D.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还原糖实验中,先将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匀后再加入待测样液

B.在制作花生子叶切片观察脂肪颗粒过程中,用蒸馏水洗去切片表面的浮色

C.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

D.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7小题,共55分。

21.(8分)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

线粒体的位置在细胞内是高度动态变化的,而其数量也因不断的分裂和裂解等而改变,这些过程由多种蛋白质精确调控而完成。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肠腔侧和基底侧(靠近毛细血管)均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其意义是                。

 

(2)不宜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3)衰老退化的线粒体会被                (细胞结构)消化(水解)清除,所以需通过分裂来补充新的线粒体。

这种衰老退化线粒体的及时清除其主要意义包括:

水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有些会作为新物质合成的原料,避免了                    ,也有助于维持                    相对稳定。

 

(4)研究发现,内质网一般与线粒体的分裂有关,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    膜形成细管状结构缠绕线粒体,使线粒体局部收缩,同时募集细胞质中游离的    ,在收缩部位形成蛋白复合物,不断收缩使线粒体断开。

 

②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大都与内质网很贴近,这种特征的主要意义包括 。

 

a.线粒体为内质网供能

b.内质网为线粒体提供脂质

c.便于内质网合成加工的蛋白质向线粒体转运

22.(8分)科研人员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研究开花后两周用等量同一浓度赤霉素(GA3)与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CPPU)对葡萄果穗邻近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下。

请据图表回答:

组别

处理

实际光合速率

/umolCO2·m-2·s-1

呼吸速率

/umolCO2·m-2·s-1

CK(对照)

?

12.15

0.53

A

25mg·L-1GA3+5mg·L-1CPPU

14.09

0.14

B

25mg·L-1GA3+10mg·L-1CPPU

14.61

0.37

C

25mg·L-1GA3+15mg·L-1CPPU

16.77

0.60

D

25mg·L-1GA3+20mg·L-1CPPU

17.54

0.65

(1)如要确定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对果实发育作用的影响,对照组(CK)的处理是    。

 

(2)葡萄叶片光合色素的分布场所是由多个    堆叠而形成的;与葡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    。

 

(3)以上五组实验中,葡萄果穗邻近叶片长势最佳的是    组,原因是 。

 

(4)本实验净光合速率最大实验组中,单果质量和糖度并不一定最高,原因最可能是             。

 

(5)基于曲线数据,果农经综合考虑一般选择C组作为“阳光玫瑰”葡萄较适合的处理组,主要原因是            。

 

(6)科研人员推测,GA3和CPPU处理后能促进光合产物从源(叶片)到库(果实)的转移,为验证上述推测,可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

 

23.(8分)CuSO4常用于纺织品媒染、农业杀虫、水的杀菌以及饲料添加等。

为探究Cu2+对生物的毒害作用,科研人员探究了CuSO4对蚕豆和大蒜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实验步骤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

步骤1 选取若干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的蚕豆种子和若干剥去外层干鳞片、剪掉老根的大蒜,分别在蒸馏水中浸泡1d,置于17℃的培养箱中发根。

步骤2 待根尖长到2cm左右时,于早上9时分别用蒸馏水及0.1mg·L-1、0.2mg·L-1、0.5mg·L-1、1mg·L-1、5mg·L-1的硫酸铜溶液培养24h。

步骤3 剪下植物根尖,用卡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V/V)固定24h,置于70%乙醇于4℃冰箱中保存。

步骤4 选取根尖将其置于玻片上,经漂洗后用改良苯酚品红进行染色,盖片,敲片,然后观察和统计。

请据表回答:

CuSO4浓度/mg·L-1

0

0.2

0.5

1

5

观察细

胞数

蚕豆

1040

1019

1076

1032

1029

大蒜

1017

1025

1044

1011

1032

微核细

胞数

蚕豆

0

8

1

4

2

大蒜

0

14

4

1

1

(1)步骤2中选择早上9时对根尖进行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步骤3中卡诺氏固定液的主要作用有                。

 

(2)下列与步骤4中改良苯酚品红作用相同的试剂有    。

 

a.二苯胺试剂b.醋酸洋红液c.重铬酸钾d.龙胆紫溶液

(3)研究人员发现了右图所示的微核形成,其中箭头所指的染色体片段易形成微核,这是因为它们缺少    (结构),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观察微核最好选择分裂    期的细胞。

 

(4)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蚕豆和大蒜根尖微核率最高的CuSO4浓度约为       。

 

(5)某同学基于上述数据,提出无CuSO4则不能形成微核的错误结论,原因是       。

 

24.(8分)科研人员对某动物(2n)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精巢中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1)图1中细胞甲所处的时期是       ,细胞乙名称是       。

 

(2)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细胞丙分裂产生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bb和A,原因可能是       、       。

 

(3)图2中a段细胞核主要完成       。

图1中甲、丙分别处于图2的       、       段。

 

(4)请在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精巢中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曲线。

25.(8分)MPP-9是一种明胶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

科研人员通过人工合成与MPP-9基因互补的双链RNA,利用脂质体转入低分化胃腺癌细胞中,干扰细胞中MMP-9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一定的疗效,部分图示如下。

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酶是    ,需要的原料是    。

 

(2)过程②表示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过程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3)根据图示推测沉默复合体中的蛋白质具有的作用可能是    。

 

(4)过程③表示    ,从而干扰了基因表达的    过程,最终使得细胞中MMP-9的含量减少。

 

(5)上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先分析乙肝病毒基因中的    ,据此通过人工合成    ,注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可抑制乙肝病毒的繁殖。

 

26.(8分)玉米(ZeamaysL,2n=20)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

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出用于青饲料生产的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请据图回答:

(1)选择的甲应是    (选填“干燥的”或“萌发的”)种子,主要原因是    。

 

(2)对上述1株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中缺失了部分碱基对序列,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叶绿素无法合成,出现该性状说明变异具有    的特点。

 

(3)上述培育抗病高秆植株丁运用的育种技术(方法)有                         。

 

(4)秋水仙素可特异性的抑制微管蛋白的组装导致纺锤体形成受阻,与秋水仙素相比,低温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

 

(5)上述育种流程中存在基因重组的过程是    (填序号)。

 

(6)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于单倍体的幼芽一段时间后,取处理过的芽组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发现有4n的细胞,原因可能是                         。

 

27.(7分)已知鸡的性染色体是ZW型,且雏鸡羽毛形状和羽毛生长速度分别受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本实验中的乌骨鸡、北京油鸡均为纯合子,狼山鸡有多种基因型。

科学家以狼山鸡、乌骨鸡、北京油鸡这三个品种的鸡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亲本

F1雄性

F1雌性

丝状慢羽

片状慢羽

片状快羽

丝状慢羽

片状慢羽

片状快羽

组合一:

乌骨鸡

×乌骨鸡

142

0

0

138

0

0

组合二:

北京油鸡

×乌骨鸡

0

0

130

0

0

145

组合三:

乌骨鸡

×北京油鸡

0

0

72

0

84

0

组合四:

乌骨鸡

×狼山鸡

0

124

129

0

255

0

组合五:

狼山鸡

×乌骨鸡

0

90

89

0

89

91

(1)A、a位于       染色体上,它们和B、b遵循基因的       定律。

 

(2)乌骨鸡和北京油鸡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组合四中狼山鸡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4)组合五中狼山鸡的基因型不止一种,其比例关系可能是          。

 

①1∶1 ②1∶1∶1 ③1∶2∶1

(5)选择组合五子代中片状快羽的雌雄个体交配,选取F2中片状快羽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3中丝状快羽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