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6114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docx

东四结构检测鉴定报告

 

检测鉴定报告

京建质检(J1—G)字(2010)第(13202)号

(1)

 

工程名称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东楼

委托单位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

检测类别一般委托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7月17日

审核人员

主检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一.工程概况

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东楼建于1993年,建筑面积1649m2。

该建筑整体呈矩形,东西向长约17m,南北向宽约19.4m。

结构共5层,其中地上3层半,地下1层半,檐高约9.3m。

结构承重主体为砖混结构墙体,纵横向混合承重结构体系,楼板为预制圆孔板。

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粘土砖与砂浆砌筑,原设计图纸中,砌筑用砖强度等级MU7.5,地下部分砂浆强度等级M7.5,地上部分砂浆强度等级M5,圈梁、构造柱由200#混凝土浇筑而成。

现根据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委托,对该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抗震鉴定。

二.鉴定基本程序

本工程原设计图纸齐全,主要鉴定程序如下:

步骤1:

由委托单位提供被测建筑的设计图纸、勘探报告及相关资料;鉴定单位到实地了解工程概况。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工程实地概况,鉴定单位编制该被测建筑物的具体鉴定方案。

步骤2:

对建筑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布置、材料强度、外观质量等方面。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主要查看工程现状与原始资料的符合程度。

步骤3:

对建筑物进行第一级鉴定。

第一级鉴定应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

并对鉴定内容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不同的结构类型、区别对待一般部位与重点部位、区别对待各构件对抗震性能的整体影响及局部影响。

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规定时,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

当第一级鉴定中有些项目严重不符合规范要求时,也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直接要求必须采取加固或其他相应措施。

第一级鉴定中有些项目不合格时,但又不属于规范规定的严重不符合情况,可在第二级鉴定中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步骤4:

对建筑物进行第二级鉴定。

第二级鉴定应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是在第一级鉴定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及不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构件的综合抗震能力进行评定。

步骤5:

对不符合鉴定要求的建筑,可根据其不符合要求的程度、部位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大小等因素,提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等措施。

三.鉴定依据

(一)结构检测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5.《冲击法检测硬化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YB9248—92

6.《回弹法评定砌体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标号)技术规程》DBJ20—8—90;

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8.《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

 

(二)荷载及结构验算、安全性鉴定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7.原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

8.其它必要的标准、规范、图集。

以下空白

四.结构检测内容及主要结果

(一)结构检测内容

1.材料强度:

1)砌筑砂浆强度;2)烧结粘土砖强度2.外观质量普查

(二)主要检测结果

1、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构件名称及部位

该构件砌筑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半地下室墙1/2、C~D轴

9.69

半地下室墙1/4、C~D轴

12.99

1层墙1/4、C~D轴

5.90

1层墙1/2、C~D轴

9.54

2层墙1/4、C~D轴

10.96

2层墙1/2、C~D轴

9.25

3层墙1/2、C~D轴

7.77

3层墙1、A~B轴

12.06

4层墙1/2、C~D轴

13.40

4层墙F、1/4~6轴

15.56

2、回弹法检测砖抗压强度

楼层及轴号

(MPa)

半地下室1/4、C~D轴

43.41

13.09

1层1/4、C~D轴

41.74

11.38

1层1/2、C~D轴

43.00

12.65

2层1/4、C~D轴

43.28

12.95

2层A、2~3轴

41.78

11.41

3层1、A~B轴

40.46

10.16

3层1/4、C~D轴

40.64

10.33

4层F、1/4~6轴

41.06

10.72

4层1/2、C~D轴

42.08

11.71

3、建筑物外观质量普查

该建筑物为已有建筑物,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普查。

经现场普查,其承重墙体外观质量良好,承重结构未出现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倾斜、开裂、受损等情况。

4、检测仪器及设备:

ZC4型回弹仪04-53#,ZC5型回弹仪04-21#。

5、检测日期及检测环境:

2010.6.24、30℃。

五.第一级鉴定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建筑为丙类建筑,属于标准设防类;该建筑建于上世纪90年代,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1.0.4和第1.0.5条等相关规定,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40年,且按照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进行鉴定。

按照上述鉴定要求,根据结构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勘测实际情况,该结构在结构布置和抗震构造方面主要鉴定情况如下:

1、按规范要求,8度抗震设防时,多层普通砖砌体结构总高度不应超过18m,层数不应超过6层。

该建筑地下1层半,地上3层半,共5层,建筑檐高为9.3m,未超过规范限值,满足要求;

2、该结构高宽比为0.55,满足规范限值2.0的要求;

3、抗震横墙最大间距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7.1.5要求,为刚性体系房屋;

4、房屋的平、立面布置符合规则性要求;

5、现场实测3层承重砌体砖强度最低为10.16MPa,1层承重砌体砂浆强度最低为5.9MPa,满足规范第5.3.4条,承重墙体砌筑砂浆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砖墙体不应低于M2.5和砖强度不应低于MU7.5的限值,满足要求;

6、本结构墙体在平面内连续、闭合,烟道、风道、垃圾通道等没有削弱墙体,符合规范要求;

7、该结构房屋四角、局部纵横墙交接处等,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构造柱之下而上连续贯通;但部分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8、本结构在所有承重墙体顶部,位于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且圈梁在平面内连续、封闭,最大圈梁间距为5.7m,小于规范7m限值,满足规范要求;

9、构造柱最小截面满足规范240mm×180mm限值,GZ2的内配412纵筋,箍筋为6@250,且构造柱与砖墙连接处均设置不小于26@500墙体拉结筋,符合规范要求;

10、圈梁最小截面高度为180mm,大于规范不小120mm限值要求,且内配410纵筋和6@200箍筋,满足规范要求;

11、楼、屋盖的连接方面,混凝土预制楼板在外墙上、240mm内墙上的最小支承长度均为75mm,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在外墙支承长度不小于120mm和在240mm内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的限值要求;

12、砌体墙段局部尺寸中,承重墙窗间墙最小宽度为1.2m,符合规范要求;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为1.290m,不符合规范1.5m限值要求;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东边的最小距离为1.29m,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房屋结构高度、层高及高宽比等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且平面、立面布置规则合理;整体连接方面设置圈梁、构造柱,但大部分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等均为设置构造柱,不符合规范要求,且整体装配式楼板在承重墙体上的支承长度也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易倒塌部位连接方面,局部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六.第二级鉴定

第一级鉴定中,由于楼屋盖整体性连接、构造柱布置及易倒塌部位的连接等诸多指标不符合鉴定要求。

可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5.3.12,综合考虑构造的整体影响和局部影响进行墙体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一)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的确定

查《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表5.2.14-1和表5.2.14-2确定ψ1、ψ2如下:

各层均存在楼、屋盖支承长度比规定少25%~40%的情况,ψ1=0.70;顶层圈梁配筋不符合要求,ψ1=0.70;

因此对于顶层,ψ1=0.7;

对于其他层,ψ1=0.7。

由于结构易引起局部倒塌各部位基本符合要求,局部影响系数ψ2取0.9。

(二)抗震能力指数的确定

采用PKPM建筑结构设计软件通过结构整体分析计算。

有关计算模型参数如下:

1.材料指标

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各层结构强度等级按下述取值:

地下一层砌体砖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7.5;

一层砌体砖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5;

二层砌体砖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5;

三层砌体砖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5;

四层砌体砖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5;

2.荷载取值

楼面荷载(标准值):

按照原设计图纸,荷载统计如下:

恒载:

预制楼板自重:

1.87kN/m2

楼7-1预制水磨石地面:

2.03kN/m2

顶棚做法:

0.2kN/m2

楼面恒载合计:

4.10kN/m2

砖墙自重:

按浆砌普通砖取为22kN/m3

楼面活载:

2.0kN/m2

屋面荷载(标准值)

恒载:

预制楼板自重:

1.87kN/m2

屋面做法:

3.69kN/m2

顶棚做法:

0.2kN/m2

屋面恒载合计:

5.76kN/m2

屋面活载按上人屋面:

2.0kN/m2

风荷载、雪荷载按规范考虑:

基本风压取为0.45kN/m2;基本雪压取为0.40kN/m2。

按地震烈度8度(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及Ⅱ类场地土类型考虑地震荷载。

3.现行国家规范、规程和测绘、检测数据。

4.计算软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

(二)验算结果

抗震抗剪承载力验算

按8度第一组、Ⅱ类场地土计算。

结构各层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和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详见附图1~附图5和表1。

表1各层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和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楼层

纵向

横向

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

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

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地下一层

-

-

-

-

首层(半地下)

1.2

0.75

0.91

0.57

二层

1.18

0.74

0.85

0.54

三层

1.17

0.74

1.07

0.68

四层

2.20

1.39

1.07

0.68

可以看出,结构地上部分大量墙体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不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结构纵向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均大于1.0,满足规范要求;结构首层和二层横向楼层平局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首层~三层楼层纵横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不符合规范要求;结构地上部分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均小于1.0,不符合规范要求。

七.鉴定结论及建议

根据第一级和第二级鉴定的结果,依据相应现行规范,对结构抗震性能做出下述评定:

该房屋结构高度、层高及高宽比等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且平面、立面布置规则合理;整体连接方面设置圈梁、构造柱,但大部分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等均为设置构造柱,不符合规范要求,且整体装配式楼板在承重墙体上的支承长度也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易倒塌部位连接方面,局部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经第二级鉴定表明,结构地上部分大量墙体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0,且结构纵横两个方向的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均有小于1.0的情况,由此表明该结构的抗震能力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处理。

以下空白

八.附图

附图1.地下一层第二级抗震鉴定结果

附图2.首层第二级抗震鉴定结果

附图3.二层第二级抗震鉴定结果

附图4.三层第二级抗震鉴定结果

 

附图5.四层楼层抗震能力指数计算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