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61025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docx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必修课程,也是新课改革的一大亮点。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因种种原因,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效性不够。

从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实施几个基本阶段来看,每个阶段既要有课外实践环节,也不能缺少在课堂中交流学习的环节,而教师的有效指导大部分可通过课堂完成。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堂活动成为我们一线教师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今天就如何实现对综合实践活动中课堂活动的有效指导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一下:

一、确定主题课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主题的产生,基于学生的问题,问题从何而来,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发现、引导。

有时,教师还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带动更多问题的研究,更多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到青岛听了一节非常精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七巧板》,讲完课后教研员就介绍,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是因为数学老师在上数学课前,发现班上的同学对学具盒里的七巧板特别感兴趣,于是就专门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玩,然后又和学生共同提出了与七巧板有关的很多问题,最终确定了七巧板这一主题。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但并非每个问题一开始都能成为探究的主题。

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可探究的主题?

1、问题剔除法

教师可通过教学生学会将问题分类的方式,确定哪些问题可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所谓问题分类,即将学生的问题按“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三方面归类,对于回答“是什么?

”这一层次的问题,解决比较容易。

而对于回答“为什么?

”“怎么做?

”这一层次的问题,研究比较复杂,研究的时间也较长,一般都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如,对下面一些问题,可这样归类。

1、我们每天的饮食中需要哪些营养?

2、这些食物从哪儿来?

3、人们饮食为什么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4、怎样合理安排饮食,才会使营养均衡?

  问题

 回答“是什么”

 回答“为什么?

 回答“怎么样”

 问题1

 √

  

  

 问题2

 √

  

  

 问题3

  

 √

  

 问题4

  

  

 √

 

在上表中,问题1和问题2可以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或者网络资料的查阅就可以得到答案,一般不将其作为研究的主题,而问题3和问题4,分别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

解决这一类的问题需要学生在设计研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一定的深度和研究的广度,值得研究,一般可作为学生研究的主题。

2、问题归类法

 问题归类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相同或相近类型的问题进行整合。

全班师生一起进行梳理,归纳出全班同学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整理成一个个次主题。

3、分析比较法

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确定最有价值的主题。

 

(二)主题论证的依据有哪些?

从发现问题到论证形成活动主题,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但同时,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形成有价值、具有可行性的活动主题,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往往难以把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进行论证,以便确定合理可行的活动项目、主题或课题。

1、主题是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所选的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愿望的,学生就会有不断探究、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化“要我做”为“我要做”,行动上会更主动,责任感会更强,更渴望成功。

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血。

一般来说,完全由学生在活动中自愿提出的问题而形成的活动主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

但如果是老师提供的活动主题,或是通过师生讨论协商后制定的活动主题,有些就不一定符合学生兴趣。

这时,教师就需慎重考虑。

当然,兴趣毕竟只是一种热情,变化快,不太稳定,因此,不能作为确定主题时的唯一依据。

2、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选择的活动主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主题时,也要尽可能地估计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主题。

如果所选的主题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超过了他们的知识经验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实践中,学生就会因为太难而失去活动的兴趣,难以保证活动的胜利进行。

同时,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只有充分发掘适合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才能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3、是否有效利用当地课程资源

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如本地、本校有哪些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包括校内部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

譬如说:

大泽山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

有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天柱山文物保护区、抗日战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有很多风景游览区,如天池岭、五龙潭等;有宝贵的文化资源,如:

东岳石文化遗址;有多个葡萄、樱桃种植基地和种植苗木的专家,众多的石材加工厂等等。

我们拟定的课题“家乡的景观”、“家乡的特产”、“家乡水资源现状调查及对策”等就是对这些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认真地分析后,制定出来的确实符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是本地、本校资源所能支持的活动主题,既有利于今后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又能体现我们学校的特色。

4、考虑主题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我们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值得去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

相反,对于一些不现实,或没意义的主题,比如说有的学生想研究一下“鬼”的问题,这是不科学的,也没有什么意义。

教师就要引导帮助学生另辟蹊径选择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由于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可行,也不应选择。

5、主题是否有操作性

选题时应选择小而精,容易操作的主题,切忌贪大求全。

例如:

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对本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兴趣,想以“ΧΧ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由于该问题涉及面广,操作困难,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本区(本村)街道的污染来源和防范办法为题开展了活动。

总之,活动主题的确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活动主题太大,学生的活动难以落到实处;活动主题太小,学生的活动形式又会受到限制。

所以,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我们要注意及时加以引导;在选择活动主题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兴趣。

二、开题课的指导

(一)、激趣导课。

我们一般会采用创设情境法,譬如:

通过图片(实物)欣赏、谈话、讲故事、猜谜语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导课的方法有很多种,各学科都是相通的,在此不再赘述。

(二)、互动讨论分解主题。

一个主题活动确定后,并非最终将每个学生研究的问题确定下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生活经验,开展讨论,从而找到主题的切入点。

这样,每个学生切入点不一样,研究的小主题也不一样,这样,有利于将一个大主题研究的比较深入、全面。

如何引导学生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分解主题,确定自己研究的小主题,教师也要提供相应的指导。

怎样分解主题呢?

1、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分解主题

当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围绕活动主题,学生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进行研究。

以“了解家乡传统历史文化”这一主题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熟悉的方面,后根据学生的交流,确定了如下主题开展活动:

“家乡的一些著名风景”、“家乡人的生活习惯”、“家乡方言的特点”、“家乡的一些古迹”、“家乡的风俗习惯”、“家乡人的娱乐活动”、“家乡的寺庙”、“家乡的房屋建筑特点”、“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开发建设情况”。

2、引导学生向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向度拓展,分解主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不管是哪个主题,教师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方面进行整体关注,在进行某项主题活动时,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自然、社会、自我)切入,充分挖掘主题活动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可以帮助学生分解主题。

譬如,学生想了解大泽山的石材开发对家乡人们生活的影响,确定了“话说开山采石”之一主题,从人与社会角度讲,在大量的矿山被开采完后,大泽山的经济还将如何发展?

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讲,开山采石在带来较好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大泽山镇有很多村的村民都需要买水吃,政府将采取何种措施来弥补?

从人与自我的角度来讲,每年在开山采石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伤害事故发生,甚至会有不少人为此要付出生命为代价。

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呢?

3、引导学生向所学课程拓展,分解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分解主题也可以采用向学科渗透式的方法进行,对每一个活动主题,都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小主题。

如,我们学校确定了“我为奥运添光彩”这一主题,在活动中,为了找到研究的小主题,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向学科渗透的方法,将大主题进行分解。

具体情况如下:

(1)、向数学学科渗透的活动——奥运金牌榜

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届奥运会上各国获得金牌的数目,学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统计,还可以依据各国得奥运金牌的数目制成统计图以更准确地反映该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2)、向社会学科渗透的活动——奥运为青岛(平度、家乡)带来什么?

身为奥运会的东道主,让学生走访或通过收听新闻关注青岛(平度、家乡)的工厂、企业、饭店、游乐景点等地,了解承办奥运给当地工农业生产、旅游事业、群众生活带来的改变,感悟奥运对青岛(平度、家乡)的发展的重大意义。

(3)、向语文学科渗透的活动——公民奥运意识调查

该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对学生家长、亲友、邻居的调查、考察、访谈,了解本地区群众掌握奥运知识的程度和是否具有志愿奥运意识。

然后撰写建议书,向当地政府提出普及奥运知识,培养公民志愿奥运意识的具体建议。

(4)、向思想政治学科渗透的活动——走近英雄

奥运金牌获得者,是奥运会的亮点,也是为每个国家带来荣誉的当之无愧的英雄。

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了解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体悟他们的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

并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为小学生,应如何在学习生活发扬奥运健儿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

(5)、向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渗透的活动——体育设施突击检查

本活动可以以班为单位,定期检查学校的各项体育设施。

检查完毕,对有问题的设施要向学校写出整改建议书,同时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尽其所能提供相应的服务。

4、引导学生向多种活动方式切入,分解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

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个活动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向多种活动方式切入,分解主题。

以“家乡畜禽饲养方法的调查”这一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向多种活动方式切入,分解主题,涉及的活动方式有:

调查——家庭散养畜禽饲养方法的调查、现养畜禽优良品种的调查;考察——考察专业养殖场;设计——解决畜禽产品的安全问题方案设计;研究——特殊养殖问题研究。

这样,根据活动方式分解主题,使主题活动的内涵十分丰富,活动方式也涵盖了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与应用设计、社会考察性体验活动等多种活动类型,使综合实践活动各方面很好地在同一主题下统一。

(三)、分组与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指导

一是分组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合作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互动学习的能力。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通常4--6人为一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工,给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具体的工作,使其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

组长、计录员、资料员、中心发言人,一定时间后,再角色互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分工合作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责任心,增强合作意识,在合理搭配的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坦诚相待、民主平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强调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合作学习习惯。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通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个别学生自我表现欲强,只顾自己讲,不听别人讲,这种现象存在于优等生身上较多,而中等生和学困生缺乏思考空间,不得不接受发言者的想法,这样就出现了个别人讲,大家听的现象,合作不协调,讨论“热”不起来,在指导时,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方法和习惯入手,做到以下两点:

   

(1)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见解。

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之前,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当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别人的意见,在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貌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且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这样做较好地融洽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了合作精神。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学习倾听,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交给学生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讨论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学生就会根据此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当然有时候课堂上也会随时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如:

个别题目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教师就及时地抓住合作的契机,让学生小组研讨,这样做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注重课内合作与课外合作相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既表现为校内的互相鼓励,又体现在课外调查时的互相帮助等,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养成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既学习了知识,又增进了友谊,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恰当地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是制定方案的指导:

活动方案的制定,是教师指导下的活动成员共同商讨完成。

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教师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指导呢?

(一)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研究的意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

从学生出发是体现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

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

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过程中,有时教师会从自身认识出发,给学生研究的主题提出一些建议或修改意见,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允许学生进行与指导老师观点不一致的探索,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判断、选择。

如:

有的学生想研究的题目太大了,教师指出无法完成后,他们不肯放弃,最后通过实践,使他们认识到,研究要想细致周到且富有成效,就只能从小处入手。

2、帮助学生进行活动计划的完善

各个小组合作完成了活动计划之后,还要在全班交流。

如果大家在讨论后发现计划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往往要对计划的初稿进一步修改。

(二)方案制定阶段的教师指导的具体方法

   方案制定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

1、开设讲座,介绍活动方案的具体内容

要学生制定活动方案之前,应该通过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注意事项。

这样能使方案制定得更规范,更完整。

活动方案包括:

活动名称、活动实施者、活动指导者、活动时间、组织形式、活动分工、活动的背景依据(即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等。

在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阐述一下。

(1)关于活动指导者

   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空间上,不局限于教室与校园,而是需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活动空间广阔;在时间上,也不是几个课时或几天所能完成的,往往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几周几月甚至跨年度完成;由于是跨学科、网络式的,要求指导教师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这就需要大量的教师或其他有关人员参与。

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倡导协同教学,即指导教师可由有关的学科教师、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组成。

当然,至于究竟选择谁作指导老师,应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自由度。

(2)关于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决定了活动开展的方向,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活动总目标和活动开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分目标。

切忌将活动总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

一般来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目标、能力目标、认知目标。

——要处理好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关系。

在方案设计阶段确立的活动目标,是活动开展的方向,在活动开展阶段,要不断的实现或达到这些目标。

但随着活动的开展,会出现新的问题,活动目标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形成一些生成性主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老师提供的指导学生完善活动计划的案例:

学生自由分组后,聚在一起合作完成小组活动计划。

大概十分钟左右,第一个完成计划的小组交上来一份活动计划的初稿:

活动主题

我来赚队费

活动目标

赚得两元特殊队费

活动时间

2004年2月21日

活动地点

烈士公园

小组成员

吴松阳(组长)王舜 周晓哲 邹一夫  靳凯

王昊琨 张振懿

活动内容

1、           到烈士公园内卖《当代商报》;

2、           煮一锅绿豆汁装入热水瓶中带到烈士公园去卖;

3、           带好擦皮鞋的工具,在烈士公园为游客擦鞋赚钱。

看到这份计划,我发现,他们的计划存在两点明显的不足之处:

活动目标单一,缺乏情感目标;活动内容过多,难以落实。

之后,我提出以下几点讨论意见:

⑴活动目标只有“赚两元特殊队费”吗?

是不是还有其他目标呢?

例如:

你们怎么向不认识的人推销你们的报纸?

⑵活动内容这么多,你们讨论了它的可行性没有?

你们之间具体是怎么分工的?

如果不分工,能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吗?

被我这么一问,刚才还兴高采烈地交来计划的学生站在我面前只摸脑袋。

我说:

“没有关系,你们的计划只有一些小的问题,你们再下去讨论讨论,一定能把计划改好的!

几个同学活蹦乱跳地下了讲台,几个脑袋又凑到了一起……

这一次,他们交上来的计划大不一样了:

活动主题

我来赚队费

活动目标

1、赚得两元特殊队费;

2、学会与陌生人交谈,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能够互相帮助;

4、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赚钱的辛苦和乐趣。

活动时间

2004年2月21日

活动地点

烈士公园

小组成员

吴松阳(组长)王舜 周晓哲 邹一夫  靳凯

王昊琨 张振懿

 

 

活动内容

1、2月21日上午8点半在建湘新村《当代商报》报社门口集合;

2、《当代商报》每份进价3角,零售价5角,每人需带6元钱作为进20份报纸的成本;

3、邹一夫带一锅煮好的绿豆汁装入热水瓶中带到烈士公园去卖;

 

活动成果预计

每人进20份报纸,每份可赚2角钱,若全部卖出,每人可赚4元钱,除去往返的2元交通费,正好每人赚得2元特殊队费。

带上绿豆汁促销,1元钱买一份报纸和一杯绿豆汁,正好不要找零。

若赚的钱不够,回来时一起走路,每人节约1元钱交通费。

 学生的第二份计划不仅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而且增加了一项“活动成果预计”。

由此可见,在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这一环节,教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

2、提供成功的方案供参考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因此,提供一份成功的方案给学生参考,有时比教师一味的讲解更有作用。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个性、提倡创新,反对照样画葫芦。

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方案,并不是要学生一味地模仿,而是要学生在此基础上有创新,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而且,此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起步阶段使用较好。

不过,成功方案的交流,经验的借鉴,却不止局限于起步阶段。

3、分析活动方案是否可行

(1)、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要合理。

时间安排不能太紧,因为活动中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要留有回旋的余地。

时间跨度也不宜太大,否则时间一长,学生热情减退,积极性难以调动,倘若其中再有人员(指导老师、学生)的变动,则更不利于活动的实施。

同时,在时间使用上,还要防止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现象。

(2)、方案制定是否具体细致。

活动方案制定越具体,对一些细节性问题考虑越周到,实施起来就越方便,碰到的困难也就越少。

因此,在论证活动方案时,要仔细考虑方案制定是否具体,如时间的安排,地点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等都要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三、汇报课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

总结交流的方式很多,有静态的交流,由动态的交流,但更多的是综合性的交流活动。

既有实物的呈现,又有方法的交流,还有情感体验的分享。

怎样组织总结交流的课堂?

(一)、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学生自主选择表达活动结果的方式,教师可以提供意见和建议,但不要强制规定,违反学生的意愿。

2.引导学生充分交流

教师一定要给表达者和倾听者交流的时间与机会。

这样,既可以使倾听者从同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又可以让表达者有补充、完善的机会,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适时调控交流内容

为了让学生们更乐于听取别人的成果汇报,引起学生们相互学习的兴趣,表达活动成果的方式宜丰富、多样。

全班同学最好不要都采用单一、枯燥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4.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

对于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活动结果,可以邀请多方面的人员来观摩,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如,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学校领导、社区有关人员、家长等人来共同参与,及时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但不也能忽略对活动结果的关注。

我们除了在活动过程中要尽量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一个积极的活动结果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结果,对活动结果的认识态度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效益和情感体验形成的高低问题。

(二)、总结交流阶段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的时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指导学生认真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

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可要求学生及时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的整理。

在主题活动进行的每个阶段,特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