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9878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docx

必修2《政治生活》水平考试考点

必修二《政治生活》水平考试(高考)考点(周建良编)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考点1:

【广泛而真实的民主】(理解)

1.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们当家作主。

5.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考点2: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理解)

1.重要性: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人民民主专政最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要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点3: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简单应用)

1.基础和准则:

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即: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其内容包括:

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检举权。

3.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考点4: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综合应用)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

(3)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二者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的要求:

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要求:

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考点1:

【选举方式的选举方式的】(识记)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方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①直接选举:

是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②间接选举:

是先由公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它们代表选民选举。

③如果正式候选人与应选名额相等,就是等额选举;④如果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余应选名额,就是差额选举。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考点2: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理解)

1.为什么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2)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如何行使好选举权

①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处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考点3:

【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简单应用)

1.公民间接参与决策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2.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主要形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3.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和意义

(1)重要性: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意义: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助于决策者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4:

【民主管理:

共创幸福生活】(识记)

1.基层民主管理的组织机构

(1)基层民主管理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2)村民自治的组织机构是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是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2.村民和居民自治的内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3)扩大基层民主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4.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可以获得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考点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简单应用)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新形式、新方法。

考点6:

【负责地行使监督权】(简单应用)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实行民主监督的要求:

(1)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考点1:

【政府的职能】(综合应用)

1.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政府的主要职能

(1)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政府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政府职能的有限性:

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公民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是我们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考点2: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简单应用)

1.我国政府的宗旨:

是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要做到: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考点3:

【求助有门投诉有道】(识记)

1.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

如:

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政府建立了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还建立了和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法律途径。

2.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意义:

公民要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这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又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考点1:

【政府依法行政】(简单应用)

1.含义: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

2.实质:

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

3.意义:

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利、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5.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1)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

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2)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

(3)政府如何进行决策:

①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②我国政府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

一是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考点2: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理解)

1.原因: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坏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2.措施和途径:

(1)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

3.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1)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2)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持清正廉洁;(3)保证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4)保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期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4.人民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1)我国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表现: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如“阳光工程”。

(2)“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①我们制定政府文件的目的:

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阳光工程”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1:

【人民代表大会】(综合应用)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④职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考点2:

【人民代表】(理解)

1.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方式: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3.权利: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4.义务: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接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考点3: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理解)

1.政体: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我国的政体:

①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表现在:

(1)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1)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考点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识记)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③实践证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考点1: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识记)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考点2: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简单应用)

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1.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考点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识记)

1.内容: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①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党的基本路线是核心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精髓。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2.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使利益。

(2)党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考点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解)

1.我国的民主党派的性质: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政协)

3.人民政协

(1)政协的性质: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政协的主题和职能: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4.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它既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的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考点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简单应用)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①原因: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体现:

各民族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2)民族团结原则

①局面:

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三项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求: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要付诸行动。

考点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简单应用)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含义: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③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