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海洋测绘》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注册测绘师《海洋测绘》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海洋测绘》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测绘师《海洋测绘》模拟试题及答案
20XX年注册测绘师《海洋测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以(C)作为测深基准面。
A平均海水面B大地水准面C理论最低潮面D最高潮水面
2.近海水域的海图比例尺一般不得小于(C)
A1:
1万B1:
5000C1:
2.5万D1:
5万
3.我国常用的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A)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A1950~1956年B1951~1956年C1952~1956年D1954~1956年
4.我国常用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使用青岛验潮站(B)的验潮数据推算得到。
A1950~1985年B1952~1979年C1952~1985年D1956~1979年
5.国际海道测量局关于海道测量中测深精度与水深之间的关系近似为(C)。
A1:
10B1:
50C1:
100D1:
200
6.通常水深测量数据是以(C)为起算基准面。
A平均海面B黄海高程基准C深度基准面D瞬时海平面
7.水深测量中,大于1:
5000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图上(B)
mm。
A1.0B1.5C2.0D0.5
8.水深测量中,小于1:
10000比例尺测图时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实地(B)
m。
A50B100C150D200
9.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时,测深范围Z为(50,100],其深度测量极限误差(置信度95%)为(D)
A±0.3B±0.4C±0.5D±1.0
10.大于(含)1:
10000比例尺测图采用(B)度带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
A1.5B3C6D以测区中央维度
11.海洋控制测量中,海控二级点相对于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C)
A±0.2B±0.4C±0.5D±1.0
12.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长总长不得超过(C)公里
A10B20C30D50
13.用附合导线方法测量一级海控点时,附合导线边数不得超过(C)条
A5B6C7D8
14.用闭合导线方法测量二级海控点时,闭合导线全长不超过(B)公里
A5B10C15D20
15.当必须利用坐标反算边长方位角作为扩展海控点基础时,边长不应小于(C),且将起算点降一级使用。
A1kmB2kmC3kmD5km
16.利用(D)方法进行高程测量,必须对测区的高程异常进行分析。
A几何水准测量B测距高程导线测量C三角高程测量DGPS高程测量
17.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A)米,最大潮时差不大于(B)小时,潮汐性质基本相同。
A1B2C3D4E5
18.(B)应埋设再水尺附近,以便经常检查水尺零点的变动情况。
A主要水准点B工作水准点CGPS点D三角点
19.19.(A)应设在高潮线以上,地质比较坚固稳定、能长期保存、易于进行水准联测的地方。
A主要水准点B工作水准点CGPS点D三角点
20.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按(C)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A二等水准测量B三等水准测量C四等水准测量D等外水准测量
21.验潮站的水尺零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是用(D)方法测定的。
A二等水准测量B三等水准测量C四等水准测量D等外水准测量
22.采用自记验潮仪、便携式验潮仪和水尺等设备的沿岸验潮站进行水位观测,其观测误差不得大于(B)。
A1cmB2cmC5cmD10cm
23.用水尺进行水位观测时,应每隔(B)观测一次,整点时必须观测。
A20minB30minC15minD10min
24.在(A)海区,一般选择大潮日期作为一次24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A半日潮B全日潮C混合潮
25.在(B)海区,一般选择回归潮日期作为一次24小时水位观测良好日期。
A半日潮B全日潮C混合潮
26.对大于(含)1:
10000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D)。
A0.5mB1.0mC1.5mD2.0m
27.对小于1:
10000比例尺测图,定位中心和测深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大不超过(B)。
A3.0mB5.0C8.0mD10.0m
28.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
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B)。
A1%B5%C8%D10%
29.回声测深仪在出测前所做的停泊稳定性试验中,要连续观测(C)。
A3小时B5小时C8小时D12小时
30.用校对法直接计算测深仪总改正数适用于(B)水深,可用水听器或检查板对测深仪进行校正。
A10米以内B20米以内C30米以内D50米以内
31.当水深超过(含)(B)米时,一般可不进行水位改正。
A100B200C300D500
32.扫海测量中,定位点间隔不超过图上(C)
A1cmB1.5cmC2.0cmD3cm
33.水深在100m以内的海区均须探测海底表层底质,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C)平方厘米一个点。
A9B16C25D36
34.锚地、停泊场、航道和重要海区及底质复杂海区,底质点密度一般为图上(C)平方厘米一个点。
A1~4B4~9C9~16D16~25
35.大于(含)1:
10000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
(B)。
A0.5cmB1.0cmC1.2cmD1.5cm
36.小于1:
10000比例尺得海岸地形测量,从海岸线以上向陆地延伸达到图上(A)。
A0.5cmB1.0cmC1.2cmD1.5cm
37.总图的比例尺一般小于(C)
A1:
100万B1:
200万C1:
300万D1:
500万
38.航海图一般采用(A)投影。
A墨卡托B高斯C日晷DUTM
39.比例尺大于(C)的图上,应注出深度基准面的名称和深度的计量单位。
A1:
10万B1:
30万C1:
50万D1:
100万
40.世界海洋总图与大洋总图采用(B)位数字编号。
A1B2C3D5
41.航海图的命名方法是以(B)
A海洋区域名称命名B海域地名作起讫点命名C以其港湾、岛屿等地名命名
42.当岛屿面积小于(B)的图上直径时,不表示海岸性质。
A2mmB3mmC5mmD7mm
43.各种比例尺图上的孤立小岛,不论面积大小均不得舍去。
如图上面积小到不能依比例绘出时,应将封闭曲线的直径扩大至(B)绘出。
A0.4mmB0.6mmC0.8mmD1.0mm
44.在比例尺大于(C)万图上,一般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貌,缺乏资料时,也可以用山形线表示。
A1:
10B1:
30C1:
50D1:
100
45.深于50m的海区的水深注记的密度(以图上相邻水深注记的间距表示)为(C)。
A10~15mmB12~20mmC18~30mmD8~10mm
46.当比例尺大于(B)万时,而制图资料、电子海图和定位系统三者坐标系不一致时,在在制图生产与海图使用两个环节上均应进行坐标改算。
A1:
50B1:
100C1:
150D1:
200
47.依测量精度要求和覆盖率的不同,共定义了(B)中测深等级。
A3B4C5D6
48.测深线间隔的确定应顾及海区的重要性、海底地形特征和海水的深度等因素确定。
原则上主测深线间隔图上为(B)cm。
A小于1cmB1~2cmC0.25cmD大于2cm
49.测点间距一般为(B)cm,海底地形编绘显著地段应适当加密,海底平坦或水深超过20m的水域可适当放宽。
A0.5B1C2D5
50.下列(A)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补测。
A测深时,当测深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不超过规定间隔的1/2。
B固定水深剖面重复监测测量,当测深线偏离设定测线的距离大于10m
C两定位点间测深线漏测或测深仪回波信号记录中断在图上超过5mm
D测深仪信号不能正确量取水深
E测深期间,验潮中断
二、多项选择题
1.海道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水深测量B海岸地形测量C测定海底物质D获取航行障碍物
2.海道测量的主要设备包括(ABCD)
A多波束声纳系统BGPS接收机
C机载激光雷达测深仪D侧扫声纳系统
3.声纳系统包括(ABCDE)
A脉冲产生器B发射换能器C接收换能器
D记录器E接收放大器
4.侧扫声纳可用于(ABCDE)
A矿产勘探B工程测量C海底搜索D水下考古E测量海底地质地貌
5.多波束声纳系统一般包括以下(ABCD)关键部件。
A高分辨率多波束宽幅声纳B上下、横摇和纵摇传感器
C潮汐遥测装置和计程仪D高效率微计算机
6.用回声测深仪进行测深作业时,要考虑(ABCD)因素的影响。
A路线间距B测线方向C测深速度D测量比例尺
7.验潮的主要目的在于(ABCD)
A为国家水准网提供一个统一的高程基准B建立深度基准面
C为潮汐预报提供数据D获取有关平均潮位、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的信息。
8.基于调和分析原理的潮汐分析方法包括(ABCD)。
A达尔文方法B最小二乘法C杜德逊方法D傅里叶方法E波谱分析
9.根据确定平均海面使用的观测数据的时间长度,平均海面可分为(ABCD)
A日平均海面B月平均海面C年平均海面D多年平均海面
10.短期验潮站的多年平均海面的确定方法有(AB)
A水准联测法B同步改正法C波谱分析法D潮汐方析法
11.确定深度基准面的原则为(AB)
A考虑舰船的航行安全B充分提高航道的利用率C便于海图测量
12.水位改正可根据验潮站的布设及控制范围,分为(ABCD)
A一个站水位改正B两个站水位改正C三个站水位改正
D多个站水位改正E时差法水位改正
13.回声测深仪进行水深测量时,需要进行(ABCD)
A吃水改正B声速改正C基线改正D转速改正
14.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包括(ABC)
A50cm×70cmB70cm×100cmC80cm×110cmD100cm×
120cm
15.海道测量项目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确定测区范围B划分图幅及确定测量比例尺
C标定免测范围或确定不同比例尺图幅之间的具体分界线
D编写项目设计书和绘制有关附图
E明确实施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技术保证措施
16.在技术设计之前,应收集有关测区的(ABCD)资料
A最新出版的地形图和海图B控制策略成果资料及其说明
C水位控制资料D助航标志及航行障碍物的情况
17.海控一、二级点布测方法主要采用(ABC)方法
AGPS测量B导线测量C三角测量D交会法
18.测图点可采用(ABCD)方法测定
AGPS快速测量B导线C支导线D交会法
19.下列(ABCD)的位置需要按测图点的要求测定
A助航标志B灯塔C无线电指向标D海上独立岩峰和礁石
20.海控点和测图点的高程测量方法主要有(ABCD)
A几何水准测量B测距高程导线测量C三角高程测量DGPS高程测量
21.验潮站可分为(ABCD)
A长期验潮站B短期验潮站C临时验潮站D海上定点验潮站
22.(AB)的平均海面,一般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几何水准测量法转测获得。
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23.(ABC)的平均海面,可以从邻近的长期验潮站用同步改正法获得。
A短期验潮站B临时验潮站C海上定点验潮站D长期验潮站
24.海道测量常用的定位方法有(ABCD)
A光学仪器的交会法B全站仪的极坐标法C无线电定位DGPS卫星定位
25.测深仪主要技术指标包括(ABCDE)
A测深精度B工作频率C换能器垂直指向角
D连续工作时间E记录方式
26.当有海草及其他植被覆盖海底的海区,必须用(BC)测深。
A回声测深仪B测杆C水铊D多波束测深仪
27.扫海测量的主要手段有(ABC)
A侧扫声纳扫海B软(硬)式扫海具扫海C海洋磁力仪扫海
28.大面积扫海时,扫海趟应尽量满足(ABCD)
A平行于测区风流方向B平行于扫海区域的长边
C平行于测区等深线走向D平行于探测目标走向
29.软式扫海具扫海测量主要目的是(ABC)
A确定船只安全航行的深度B确定航行障碍物的最浅深度
C发现和探测航行障碍物
30.技术总结的内容包括(ABCD)
A总述B专项总结C结论D经验教训和建议
31.技术总结中总述的内容包括(ABCDE)
A任务来源及要求B测区概况C作业过程概述
D作业依据E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E完成任务情况
32.技术总结中“专项总结”包括(ABC)
A控制测量总结B水深测量总结C海岸地形测量总结
33.水深测量上交资料内容包括(ABCDE)
A成果图及其经历薄
B测深线和底质透写图
C航行障碍物探(扫)测一览表及存档卡片
D测深、定位及验潮等记录手薄
E水位改正技术资料
34.海岸地形测量上交资料内容包括(ABCD)
34.海岸地形测量上交资料内容包括(ABCD)
A着墨原图B各种观测和计算手薄C仪器检验资料D助航标志一览表
35.海图的内容可归结为下述(ABCD)要素。
A海岸B海底地貌C航行障碍物D助航标志
36.海图的基本功能包括(ABCD)
A海图时海洋区域的空间模型B海图是海洋信息的载体
C海图是海洋信息的传输工具D海图是海洋分析的依据
37.海图的内容可划分为(ABC)
A数学要素B图形要素C辅助要素
38.航海图一般采用(ABCD)颜色印刷出版。
A黑B黄C紫D浅蓝E红
39.航海图按用途可分为(ABC)三种。
A总图B航行图C港湾图D专题图
40.航海图分幅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包括(ABC)
A尽量减少图幅的数量B总图要保持制图区域的相对完整
C航行图采用自由分幅的方法D同比例尺航行图在全国范围内必须连续。
41.航海图的图幅形式包括(ABCD)
A整幅图B主附图C拼接图D诸分图
42.根据目前的生产条件、技术设备和出版要求,海图的编绘作业可采用的方法
(ABC)
A编稿法B连编带刻(绘)法C计算机辅助制图法
43.海图编绘作业中,(ABCD)应进行计算和展绘。
A图廓、经纬网、直线比例尺B图上需要表示的经纬线与内图廓线的交点
C供转绘资料用的控制网D坐标系改算用的控制网(点)
44.海图上表示助航标志的基本要求是(ABC)
A选取合理,保证船舶导航定位之需要B位置准确,保证船舶定位精度
C说明注记合理,便于用图者正确识别航标。
45.海图编绘是指制作海图和出版原图的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工作(ABCD)
A展绘数学基础
B资料加工处理
C各要素综合取舍,按规定的图例符合和色彩进行编绘
D处理资料拼接、与邻图街边接幅、图面配置等各种图面问题。
46.海图生产可分为(ABC)等工作。
A海图的编辑设计工作B海图编绘C海图的复制出版
47.海底地貌的表示方法有(ABCDE)等。
A符号法B深度注记法C等深线法D分层设色法明暗等深线法
48.海图的数学基础包括(ABCDE)等内容。
A投影B比例尺C坐标系统D高程系统E分幅编号
49.海洋工程地形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础B水位观测C海底地形测绘
D海底底面障碍物探测E海岸、岛礁地形测绘
50.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时,下列(ABD)要求是正确的。
A在施测前,应进行船只的稳定性试验和航行试验。
B对横摇、纵倾参数每隔1~2年标定一次,并在没航次正式测量前,至少测量一条长度为2~3Km的往返测线,并确认其数值。
C在测区中,允许直接改变船只方向。
D在测量过程中,测量船只必须保持航速稳定。
三、案例分析
1、某水域要实施1:
1万的水下地形测量,要求测量按照海道测量规范执行,最终提供当地平均海平面基准下的高程数据、54坐标系下的UTM坐标,并绘制水下地形图。
技术设计书:
1)任务概述
1、1任务来源
根据某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需求,需对该市沿海沿江的滩涂实施1:
10000水下地形测量。
为该市围垦工程、港航建设、海洋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
某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测量工作。
1、2测区范围
测区范围为从A地到B地狭长的海岸带,水下地形测量部分距离海岸线5km。
1、3任务及日期
项目任务是完成1:
10000水下地形测量,自2008年1月15日开始,到2008年2月
30日结束
2)测区自然地理情况和已有的资料
2、1测区自然地理情况
测区位于XX市、XX县东部沿海,涉及A江、B两大流域,为AA、BB沿海的滩涂以及两大江的入海口。
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
东部受大面积海洋水体的调节作用,西北到西南部群山环列,对冬季寒风侵袭起到阻隔作用。
从而形成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17.3~18.3℃,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控制,天气睛热少雨,月平均气温在28℃,极端最高值达40.5℃;7~9月的台风雨期,雨量大,强度大,降水量占全年的20~28%,夏季盛行东南风,夏、秋季节多台风,一般风力在7~8级以上,有时风力达12级以上。
本海区均属强潮区半日型潮流,大潮期间多数地区流速大于1m/s。
属正规半日潮,一天二高二低现象明显。
2、2已有的资料
(1)测区内已有1:
10000的地形图,可作为控制网设计、选点用图。
(2)测区内及附近已有市二、三等GPS控制点。
3)资料准备
3、1现有的上述资料直接从相关部门获取;
3、2引用文献
?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
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则量规范》
?
JTJ203-200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
GB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
?
GB138-90《水位观测标准》
?
GB/T20257.2—2006《1:
50001:
10000地形图图式》GB/T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CH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
平面坐标系统:
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
?
陆上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
水深基面:
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
测图比例为1:
10000,等深线间距1m。
?
定位精度要求10m,测深精度要求1%水深
?
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8m
5)设备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应包括:
定位设备(GPS):
根据测量比例尺、精度和测量环境采用信标GPS接收机;测深设备:
应根据要求采用单波束、多波束测深设备;声速测量:
应该根据水深以及区域温度、盐度变化采用声速剖面仪,在淡水区可采用温
度计;
验潮仪:
对于需要架设临时验潮站的情况,可采用水尺验潮、波潮流仪、压力式验潮计;水准测量:
水准仪或者全站仪;其他辅助设备:
为实现精确测深,可考虑在测深中配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线罗经等辅助设
备。
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设备。
6)人员项目运行应采用项目组长负责制;
项目执行中各子项执行应启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子项工作完成的负责人,人员安排应考虑人员安全。
7)方案设计
(1)基准确定
?
需要收集当地资料,将信标GPS的WGS84坐标系下的定位结果转换为北京
54坐标系下的坐标;
?
需要设立临时验潮站,长期验潮站和短期验潮站需要1个月的同步潮位观测,实现该地长期验潮站上的平均海平面向短期验潮站传递。
(2)准备阶段
?
收集当地基准资料、平面和垂直控制网测量;
?
验潮站布设;
?
测量设备检验、测量参数测定;?
设备在测量船上的捆绑和实验;?
测量船动、静吃水测量;
?
测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