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845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docx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一、序言

1、实习目的

野外教学实习是在校内学完了控制测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后,模拟或结合实际生产任务所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

通过2周左右时间的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对学生进行控制测量野外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3)对野外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和计算。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2、实习内容与要求

1)实习时间:

2011.07.04——2011.07.15

2)实习地点: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北村

3)实习任务要求

2周时间内,主要完成:

①一级闭合导线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观测、记录和验算;

②四等水准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

③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

④控制网的概算和平差计算。

⑤实习报告的编写。

4)为保证每个学生均有一定数量的作业实践,现规定每个小组按要求必须完成的任务:

①踏勘、选点、造标、埋石

a全队以小组为单位踏勘测区,了解测区情况及任务,领会建网的目的和意义;

b进行实地选点并建立标志(每组点数不得少于12个)。

②四等水准测量

a控制点的单程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并取得合格的观测成果。

b水准路线全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和成果表的编算。

③三角高程测量

a控制点的单程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并取得合格的观测成果。

b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全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和成果表的编算。

C各组提交正规的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全线外业观测成果资料一份。

④导线测量

a正确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b按城市测量规范的技术要求,各组测定一级闭合导线的水平角和边长。

各组提交正规的观测成果资料一份。

3、实习组织与仪器设备

1)实习组织

为便于实习和作业,本次实习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一般7人),各组设组长1人,协助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各项实习、仪器的借用与保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处理好与其它实习小组的协调工作。

为明确职责并利于测量仪器的借用与保管,实习小组又分为水准测量小组、全站仪小组2种类型(分组情况可视实习进度灵活安排)。

全部实习由指导教师统一指挥,各班班干部及各组组长应积极配合教师做好本班、本组的各项工作。

2)仪器设备

小组领用仪器:

工具包1个(内含:

记录板1块,2m小钢尺2把,锤子1把);

J2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箱2个,脚架3个;

S3水准仪(带脚架)1台,水准尺1对,尺垫2个。

自备:

钢钉(水泥钉),小毛笔,油漆,铅笔、小刀等文具用品。

注:

所需测量费用由小组成员共同承担,组长负责收取与保管、使用!

二、测区概况

1、地理位置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位于北纬36°3′25″,东经103°44′1″。

处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坪北路,地跨彭家坪镇龚家湾、土门墩两村。

东接电机厂家属院,南临战备路,西接254号城市道路,北与土门墩新村比邻。

该区域建筑简单,地势平坦,道路宽阔,通视良好,测量工作易于进行。

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约为1594m,最高海拔:

1605m,最低海拔:

1578m。

东西相距:

1093m,南北距离:

1212m。

2、气候条件

测区气候寒冷、干燥,早晨多雾,夏季炎热,早晚温差大,年降水量580-2000mm,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平均气温七、八月份最高。

最高气温可达+37度,最低气温可至-15.2度,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为10-13m/s,最大风力可到6级。

3、测区范围

东起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正门,西至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西门

南至西校区南门,北至学校围墙,总占地面积约1.0098平方公里。

4、已有测绘成果及资料

1)起始点坐标:

Ⅱ23

X:

53631.7930

Y:

40607.6670

1594.6490

Ⅱ18

X:

53720.2800

Y:

40623.7030

1594.0470

2)已知实习区域

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控制网略图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①根据学校提供的高级控制点资料,到测区实地现场勘察。

了解高级控制点标志的完好情况,核对地形图的准确性,初步考虑导线的布设形式。

②在本测区范围内,综合考虑测区内高级控制点的数量、分布及地形条件等情况,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导线布设形式及点的位置,用铅笔标于图上并编号。

绘制出注有高级控制点和导线点点位的导线设计略图,并编写技术设计书。

③带着导线设计略图,通过实地勘察,结合所给的实习区域,综合考虑通视情况、是否利于架设仪器、人与仪器的安全和测量误差等各种因素,实地察看并设计导线点的点位。

在实地有变化的地方,适当更改导线点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标志并编号。

2)控制网略图(见附件)

2、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1)施测技术依据

采用南方NTS32全站仪,通过实地勘察,结合所给的实习区域,综合考虑通视情况、是否利于架设仪器、人与仪器的安全和测量误差等各种因素,决定综合所提供的区域布设一条具有19个点的平面控制网,在实地用油漆作好标志并编号为,Ⅱ23,Ⅱ18,1,2,3,……,17,其中Ⅱ23,和Ⅱ18为已知点。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

线长度

(km)

平均边

长(km)

每边测

距中误

差(mm)

测角

中误差

(″)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

方位角

闭合差

(″)

测回数

DJ1

DJ2

DJ6

三等

30

2.0

13

1.8

1/55000

±3.6

6

10

四等

20

1.0

13

2.5

1/35000

±5

4

6

一级

10

0.5

17

5.0

1/15000

±10

2

4

二级

6

0.3

30

8.0

1/10000

±16

1

3

三级

20.0

1/2000

±30

1

2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等级

经纬仪

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

次重合读数差

(″)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中两倍

照准差(2c)较差(″)

同一方向各

测回间较差

(″)

四等及以上

DJ1

1

6

9

6

DJ2

3

8

13

9

一级及以下

DJ2

12

18

12

DJ6

18

24

注: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较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

2)施测方法:

水平角观测,采用测回法,每个测站两个测回。

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控制网略图

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①根据学校提供的高级控制点资料,到测区实地现场勘察。

了解高级控制点标志的完好情况,核对地形图的准确性,初步考虑导线的布设形式。

②在本测区范围内,综合考虑测区内高级控制点的数量、分布及地形条件等情况,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导线布设形式及点的位置,用铅笔标于图上并编号。

绘制出注有高级控制点和导线点点位的导线设计略图,并编写技术设计书。

③带着导线设计略图,通过实地勘察,结合所给的实习区域,综合考虑通视情况、是否利于架设仪器、人与仪器的安全和测量误差等各种因素,实地察看并设计导线点的点位。

在实地有变化的地方,适当更改导线点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标志并编号。

2)控制网略图(见附件)

2、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1)施测技术依据

四等水准采用DJ2水准仪,根据所布设的图根导线路线和实际情况,从Ⅱ18点沿着导线方向一直到18点施测一条水准路线,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观测。

水准测量的精度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

(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mm)

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mm)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

MW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三等

±3

±6

四等

±5

±10

注:

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

n为测站数。

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等级

仪器类型

水准尺类型

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

三等

DS1

因瓦

光学观测法

后-前-前-后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

后-前-前-后

四等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往

后-后-前-前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

的型号

视线长

度(m)

前后视

较差

(m)

前后视

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红黑面

读数差(mm)

黑红面

高差较差(mm)

三等

DS1

100

3

6

0.3

1.0

1.5

DS3

75

2.0

3.0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

测距边

测回数

垂直角测回数

指标差

较差

(″)

垂直角

较差

(″)

对向观测

高差较差

(mm)

附合或环

线闭合差

(mm)

四等

DJ2

往返各1

3

≤7

≤7

五等

DJ2

1

1

2

≤10

≤10

注:

D为光电测距边长度。

2)施测方法

①根据设计好的导线路线,结合实地情况布设水准路线,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进行,使用双面尺法观测。

②在进行观测时,将仪器大致架设在两尺的中点处,每次中丝读数之前,按一下水准仪上的自动安平按钮,读出中丝和视距丝(上丝、下丝)读数。

③在中间转点土质松软处加尺垫,以提高测量精度。

④每站观测结束后,记录员当场计算,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后搬站,否则重新测量。

五、平差报告

平面控制网平差报告

[控制网概况]

1、本成果为按[平面]网处理的平差成果

计算软件:

南方平差易2002

网名计算日期:

日期:

2011-07-11

观测人:

杨小强

记录人:

李江河敏杰

计算者:

李江河

测量单位:

测绘一班03组

备注:

2、平面控制网等级:

城市一级,验前单位权中误差5.0(s)

3、控制网数据统计结果

[边长统计结果]总边长:

1983.1900,平均边长:

110.1772,最小边长:

12.6810,最大边长:

209.2500

[角度统计结果]控制网中最小角度:

86.1524,最大角度:

294.3623

3、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

最大点位误差=0.0685(m)

最大点间误差=0.0995(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256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25.46(s)

闭合差统计报告

几何条件:

闭合导线

路径:

[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

角度闭合差=13(s),限差=21(s)

fx=0.038(m),fy=0.021(m),fd=0.078(m)

[s]=1983.190(m),k=1/18280,平均边长=110.177(m)

[方向观测成果表]

测站

照准

方向值(dms)

改正数(s)

平差后值(dms)

备注

18

17

0.000000

18

23

142.595300

-5.87

142.594713

18

1

51.033800

-11.54

51.032646

1

18

0.000000

1

2

294.362300

-11.32

294.361168

2

1

0.000000

2

3

97.441500

-13.75

97.440125

3

2

0.000000

3

4

174.142100

-14.41

174.140659

4

3

0.000000

4

5

86.152400

-15.19

86.150881

5

4

0.000000

5

6

182.144300

-13.58

182.142942

6

5

0.000000

6

7

179.130500

-12.21

179.125279

7

6

0.000000

7

8

182.401400

-10.39

182.400361

8

7

0.000000

8

9

182.343400

-9.00

182.342500

9

8

0.000000

9

10

183.521000

-7.71

183.520229

10

9

0.000000

10

11

171.000200

-6.82

170.595518

11

10

0.000000

11

12

93.444300

-5.74

93.443726

12

11

0.000000

12

13

150.223100

-5.30

150.222570

13

12

0.000000

13

14

184.244600

-5.52

184.244048

14

13

0.000000

14

15

115.043700

-5.62

115.043138

15

14

0.000000

15

16

181.554400

-6.78

181.553722

16

15

0.000000

16

17

173.273600

-7.80

173.272820

17

16

0.000000

17

18

195.340700

-10.32

195.335668

[距离观测成果表]

测站

照准

距离(m)

改正数(m)

平差后值(m)

方位角(dms)

18

1

12.6810

-0.0056

12.6754

98.195820

1

2

188.1080

0.0018

188.1098

212.560988

2

3

113.3040

-0.0051

113.2989

130.401113

3

4

169.1940

-0.0054

169.1886

124.541772

4

5

123.5630

-0.0016

123.5614

31.092653

5

6

106.0870

-0.0018

106.0852

33.235595

6

7

140.9860

-0.0017

140.9843

32.364873

7

8

109.3940

-0.0019

109.3921

35.165234

8

9

102.9270

-0.0022

102.9248

37.511734

9

10

73.5640

-0.0025

73.5615

41.431963

10

11

82.5740

-0.0017

82.5723

32.431482

11

12

91.2270

0.0053

91.2323

306.275207

12

13

113.1350

0.0056

113.1406

276.501777

13

14

101.5550

0.0057

101.5607

281.145825

14

15

92.7360

0.0021

92.7381

216.192964

15

16

81.1100

0.0022

81.1122

218.150685

16

17

209.2500

0.0017

209.2517

211.423506

17

18

71.7950

0.0030

71.7980

227.163174

[平面点位误差表]

点名

长轴(m)

短轴(m)

长轴方位dms

点位中误差m

备注

1

0.0496

0.0022

98.184952

0.0496

2

0.0667

0.0491

94.075091

0.0828

3

0.0873

0.0535

97.380278

0.1024

4

0.1137

0.0657

81.245449

0.1313

5

0.1031

0.0748

60.201020

0.1274

6

0.1046

0.0769

39.170841

0.1298

7

0.1101

0.0817

19.193542

0.1371

8

0.1186

0.0883

3.492044

0.1479

9

0.1317

0.0931

169.165185

0.1613

10

0.1453

0.0939

162.023576

0.1730

11

0.1619

0.0925

154.253357

0.1865

12

0.1466

0.0916

143.260337

0.1729

13

0.1218

0.0888

130.433869

0.1508

14

0.1045

0.0852

102.105152

0.1349

15

0.0843

0.0735

76.471873

0.1118

16

0.0693

0.0573

58.453870

0.0900

17

0.0495

0.0124

47.272498

0.0510

[平面点间误差表]

点名

点名

MT(m)

MD(m)

D/MD

T方位

D距离(m)

备注

18

17

0.0510

0.0495

1451

47.272498

71.7980

18

1

0.0496

0.0496

256

98.184952

12.6754

1

18

0.0496

0.0496

256

98.184952

12.6754

1

2

0.0666

0.0501

3752

88.325642

188.1098

2

1

0.0666

0.0501

3752

88.325642

188.1098

2

3

0.0582

0.0499

2271

93.265556

113.2989

3

2

0.0582

0.0499

2271

93.265556

113.2989

3

4

0.0688

0.0503

3366

90.063296

169.1886

4

3

0.0688

0.0503

3366

90.063296

169.1886

4

5

0.0606

0.0497

2488

88.262864

123.5614

5

4

0.0606

0.0497

2488

88.262864

123.5614

5

6

0.0578

0.0496

2140

79.062582

106.0852

6

5

0.0578

0.0496

2140

79.062582

106.0852

6

7

0.0636

0.0498

2832

2.225993

140.9843

7

6

0.0636

0.0498

2832

2.225993

140.9843

7

8

0.0589

0.0496

2205

1.534631

109.3921

8

7

0.0589

0.0496

2205

1.534631

109.3921

8

9

0.0587

0.0496

2076

1.252444

102.9248

9

8

0.0587

0.0496

2076

1.252444

102.9248

9

10

0.0548

0.0495

1487

1.292367

73.5615

10

9

0.0548

0.0495

1487

1.292367

73.5615

10

11

0.0566

0.0495

1669

1.012653

82.5723

11

10

0.0566

0.0495

1669

1.012653

82.5723

11

12

0.0587

0.0498

1833

178.322527

91.2323

12

11

0.0587

0.0498

1833

178.322527

91.2323

12

13

0.0628

0.0499

2269

177.303266

113.1406

13

12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