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823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疾病控制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我国农村居民前五位恶性肿瘤死因依次为(  )。

A.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B.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C.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膀胱癌

D.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食管癌

E.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血检间日疟患者的适宜采血时间是(  )。

A.发作开始时

B.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

C.发作后48小时

D.发作后72小时

E.发作后1周左右

【答案】B

【解析】在间日疟疾发作开始时,受染红细胞较少,而在数小时至10余小时期间,患者血液中可发现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各期发育,此时采血最为适宜。

3.关于麻风分枝杆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抗酸性

B.典型胞内菌

C.不能体外人工培养

D.不具耐药性

E.可为持久菌

【答案】D

【解析】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应用氨苯砜(DDS)治疗麻风病,之后出现了耐药病例,目前主张采用2~3种药物联合治疗,以防耐药性的产生。

4.下列不属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是(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遭传播

C.输血传播

D.母婴传播

E.虫媒传播

【答案】C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伤口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和垂直传播。

5.白喉杆菌主要致病物质是(  )。

A.类毒素

B.菌毛或荚膜等菌体结构

C.内毒素

D.外毒素

点下试用:

考试宝典下载免费在线听课做题

基础题库+考点精讲课+考点练习题+易混易错培训课+易混易错专项练习题+助教监督辅

(手机+电脑+平板)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E.侵袭性酶类

【答案】D

【解析】引起白喉的局部病变和全身中毒症状的主要是白喉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

6.目前糖尿病的分型包括(  )。

A.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B.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C.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

D.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E.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7.引起猩红热皮疹的主要物质是(  )。

A.M蛋白

B.红疹毒素

C.链激酶

D.脂磷壁酸

E.透明质酸酶

【答案】B

【解析】A群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毒素和其他细胞外产物,如红疹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红疹毒素可形成典型的猩红热皮疹。

8.甲肝的传染源主要是(  )。

A.急性期病人

B.健康携带者

点下试用:

考试宝典视频课程考试题库下载

基础题库+考点精讲课+考点练习题+易混易错培训课+易混易错专项练习题+助教监督辅

(手机+电脑+平板)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C.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

D.受感染的动物

E.慢性病原携带者

【答案】C

【解析】甲肝是甲型肝炎的简称,它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甲肝的传染源是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

一般认为甲肝不存在慢性病原携带情况。

9.蠕虫成虫直接产幼虫包括(  )。

A.蛔虫、丝虫

B.丝虫、旋毛虫

C.钩虫、蛔虫

D.旋毛虫、鞭虫

E.丝虫、钩虫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0.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大便检查不易发现虫卵的主要是因为(  )。

A.成虫死亡

B.虫卵死亡

C.虫卵集中在肝内

D.虫卵集中在肺内

E.肠壁组织纤维化

【答案】E

【解析】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因肠壁组织纤维化,虫卵不易落入肠腔,所以大便不易查到虫卵。

11.不属于破伤风的防治措施是(  )。

A.儿童免疫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B.应用特效治疗破伤风药物

C.孕妇进行破伤风类毒素免疫

D.易发生创伤的群体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E.严重者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答案】B

【解析】目前尚无治疗破伤风的特效药物。

12.华支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  )。

A.蝲蛄

B.水生植物

C.溪蟹

D.海鱼

E.淡水鱼、虾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3.人体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来源中不正确的是(  )。

A.饮生水

B.吃生菜

C.手不洁

D.生食猪肉

E.蝇类携带

【答案】D

【解析】人体患猪囊尾蚴病是由于误食带绦虫卵所致。

生食猪肉,人体可能患猪带绦虫病。

14.吸虫生活史中只需一个中间宿主的是(  )。

A.华支睾吸虫

B.布氏姜片吸虫

C.日本血吸虫

D.卫氏并殖吸虫

E.斯氏狸殖吸虫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15.以虱为传播媒介的疾病是(  )。

A.疟疾

B.流行性斑疹伤寒

C.鼠疫

D.黑热病

E.流行性乙型脑炎

【答案】B

【解析】虱为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

16.肥达试验检测病人体内(  )的有无及其含量。

A.血清中抗原

B.血清中抗体

C.大便中细菌

D.尿液中细菌

E.胆汁中细菌

【答案】B

【解析】肥达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作为诊断菌液,与受试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检测受试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及其效价的一种半定量试验。

17.关于水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冬春季节多见

B.传染性强

C.病后可由持久性免疫,不再发生水痘

D.主要见于儿童

E.与带状疱疹接触不会引起水痘

【答案】E

【解析】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

点下试用:

考试宝典视频课程考试题库下载

基础题库+考点精讲课+考点练习题+易混易错培训课+易混易错专项练习题+助教监督辅

(手机+电脑+平板)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播的急性病毒学传染病。

原发感染为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

原发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再激活后引起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

18.男性,25岁,无症状,近日婚前检查发现HBsAg(+),来医院进一步做了HBV两对半,患者最关心的是有无传染性。

下列指标中,代表有传染性的是(  )。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

【答案】C

【解析】HBeAg阳性,说明HBV在复制,因而代表有传染性,而抗HBs为有保护力的抗体,抗Hbe和抗HBc也为抗体,虽然没有保护力,但不代表有传染性,而只有HBsAg阳性,不能肯定代表有传染性。

19.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的基本环节包括(  )。

A.滋养体—包囊—滋养体

B.包囊—滋养体—包囊

C.滋养体—大滋养体—包囊

D.滋养体—包囊

E.滋养体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0.可引起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是(  )。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人乳头瘤病毒

D.科萨奇病毒

E.HIV

【答案】B

【解析】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泌尿、生殖器等部位的急性疱疹病毒性疾病。

21.一尸检病例见肝脏轻度肿大,从切面可见胆管扩张、管壁增厚,轻轻挤压肝,可见一扁平、似葵花子状、大小约(10~25mm)×(3~5mm)的虫体自胆管中排出,考虑是(  )。

A.卫氏并殖吸虫

B.斯氏狸殖吸虫

C.日本血吸虫

D.布氏姜片吸虫

E.华支睾吸虫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2.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病是(  )。

A.猪带绦虫病

B.牛带绦虫病

C.囊尾蚴病

D.棘球蚴病

E.华支睾吸虫病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3.目前认为肿瘤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

A.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B.基因治疗

C.改变人们的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

D.防止近亲结婚

E.肿瘤的姑息疗法

【答案】C

【解析】常用的肿瘤一级预防措施和方法包括鉴定环境中的致、促癌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疫苗接种和化学预防方法,合理营养膳食等。

24.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10)标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分为(  )。

A.4类

B.5类

C.6类

D.7类

E.8类

【答案】D

【解析】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10)标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分为:

①精神和行为障碍;②呼吸系统疾病;③循环系统疾病;④消化系统疾病;⑤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⑥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⑦恶性肿瘤。

25.食物热能过高、纤维素过少,特别是脂肪总摄入量过高,发病率增加的是(  )。

A.乳腺癌

B.胃癌

C.肝癌

D.肺癌

E.膀胱癌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6.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微生物学特征应排除(  )。

A.对热敏感

B.对紫外线敏感

C.对干燥敏感

D.对酸敏感

E.甲醛可灭活

【答案】D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耐寒、不耐热,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耐酸、耐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但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含氯石灰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27.蛲虫的感染阶段是(  )。

A.杆状蚴

B.丝状蚴

C.微丝蚴

D.腊肠蚴

E.感染期虫卵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8.某患儿,女,5岁,低度发热,口咽部疼痛,口腔黏膜、牙龈、咽部、嘴唇,以及手和脚后跟边缘有无数水疱状病变。

小水疱不含巨细胞或异常细菌。

此病在7天后自愈,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

A.麻疹病毒

B.恙虫病立克次体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29.关于风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B.经空气飞沫传播

C.多为显性感染

D.主要危害是感染孕妇后累及胎儿

E.成人感染率高,风疹抗体可达90%以上

【答案】E

【解析】人群均可感染风疹病毒,但易感者主要是儿童,成人感染则症状较重。

30.大骨节病的病变主要损害(  )。

A.长骨组织

B.短骨组织

C.软骨组织

D.骨关节及韧带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大骨节病的基本病变是四肢骺软骨、透明软骨的变性、坏死。

31.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家畜或野生动物,在流行病学上是该种人体寄生虫的(  )。

A.终宿主

B.中间宿主

C.保虫宿主

D.转续宿主

E.传播媒介

【答案】C

【解析】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畜、兽等脊椎动物体内,这些脊椎动物就成了人体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来源,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为该种人体寄生虫的储蓄宿主或保虫宿主。

32.野猪、猪等可作为卫氏并殖吸虫的(  )。

A.终宿主

B.第一中间宿主

C.第二中间宿主

D.转续宿主

E.保虫宿主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3.所谓筛检指的是(  )。

A.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B.在疾病暴发后,在人群中发现引起暴发的可能原因

C.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可能的疾病患者

D.在疾病流行时,对病例发病前所接触的人进行调查,以找出传染源

E.在人群中查找疾病的致病原因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4.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是(  )。

A.军团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炭疽杆菌

D.大肠杆菌

E.布氏杆菌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5.为预防伤害,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属于(  )。

A.一般干预

B.特殊干预

C.主动干预

D.被动干预

E.选择型干预

【答案】E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36.牛海绵状脑病及人类克雅病的特征性病理学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的(  )。

A.淋巴细胞浸润

B.海绵状空泡改变

C.胶质细胞坏死

D.中性粒细胞浸润

E.脂肪变性

【答案】B

【解析】疯牛病和人类克雅病具有类似的病理学改变,均会出现典型的空泡样变性,脑组织呈海绵样改变,并因此得名。

37.盛夏时节,一农民家庭突然发生由蛔虫蚴引起的蛔蚴性肺炎,可能与其发病有关的活动是(  )。

A.种水稻

B.胡萝卜地施肥

C.生食菱角

D.生食胡萝卜

E.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

【答案】D

【解析】本病感染方式是由于食入被感染期虫卵污染的食物如红薯、胡萝卜等。

与性别、年龄无关,各季节均有发生,以夏季为多;因是经口感染故与种水稻无关;生食菱角及生食、半生食淡水鱼可感染其他寄生虫病,与本病无关。

38.人类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症状应排除(  )。

A.发热、头痛

B.贫血、头昏

C.流眼泪、流口水

D.狂躁不安

E.视水生畏

【答案】B

【解析】人类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流眼泪、流口水、狂躁不安、视水生畏。

39.关于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目前主张使用一种药物治疗

B.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HIV复制

C.当外周血HIV负荷量为1000~10000拷贝/mL以上时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D.有症状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E.无症状病人CD4+T淋巴细胞低于0.5×109/L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答案】A

【解析】目前抗HIV药物治疗时,因一种抗病毒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各种药物之间又有协同作用,目前主张联合用药,即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常用三联或四联,即鸡尾酒疗法。

40.我国较常见的疟原虫是(  )。

A.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C.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D.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E.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答案】A

【解析】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散在性分布,较少见,卵形疟原虫仅发现几例。

41.我国目前实施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包括的疫苗是(  )。

A.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B.白百破混合制剂

C.卡介苗与麻疹疫苗

D.乙型肝炎疫苗

E.以上均是

【答案】E

【解析】所谓免疫程序,从广义上讲,是指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的先后次序及其要求。

免疫程序主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和成人或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疫苗接种程序两种形式。

目前我国实施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见表。

42.肺结核的治疗原则包括(  )。

A.早发现、早诊断

B.隔离治疗

C.多种药物同时服用

D.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治疗

E.及时服药定期复查调整用药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3.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主要是(  )。

A.HPV-1

B.HPV-2

C.HPV-6

D.HPV-16

E.HPV-31

【答案】C

【解析】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皮肤黏膜良性病变,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最常见的有HPV6、11型。

44.临床上最常见的人炭疽是(  )。

A.皮肤炭疽

B.肺炭疽

C.肠炭疽

D.炭疽性败血症

E.炭疽性脑膜炎

【答案】A

【解析】炭疽主要有三种感染形式:

经皮肤接触感染、经消化道和吸入性感染。

临床可见到的类型有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炭疽性败血症及炭疽性脑膜炎等,但最常见到的是皮肤炭疽。

45.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于(  )。

A.肝脏

B.肺脏

C.小肠

D.脑

E.眼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6.关于麻风病,错误的说法是(  )。

A.动物是麻风病的传染源

B.麻风病主要经飞沫传染

C.麻风病不是遗传病

D.麻风是一种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的慢性传染病

E.95%以上成人具有自然免疫力,少部分人易感发病

【答案】A

【解析】麻风病人是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源。

47.华支睾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  )。

A.引起胃溃疡

B.引起胰腺炎

C.引起肠梗阻

D.引起肝脏损害

E.引起十二指肠炎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48.患儿8岁,8月12日清晨来院急诊。

其母代诉:

于昨夜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呕吐。

甚至天亮前呼之不应,并持续抽搐。

检查:

患儿昏迷,高热41℃,瞳孔左>右。

呼吸节律不齐,呈双吸气。

血象:

白细胞28.4×109/L,中性粒细胞0.94。

本例的诊断最大的可能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脑型疟疾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E.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答案】A

【解析】流行病学资料加上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视为疑似病例。

49.关于结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B.肺结核病人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结核杆菌

C.结核杆菌对干燥的抵抗力弱

D.结核杆菌可随尘埃四处飘散

E.人吸入含结核菌尘埃可感染

【答案】C

【解析】结核杆菌对各种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一般细菌强,对干燥的抵抗力非常强。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疫苗开启超过半小时后不能使用

B.灭活疫苗可以在开启2小时内使用

C.由于精三联是精制疫苗,不需要在使用前摇匀

D.皮内注射应与注射面呈30°角

E.用碘酒消毒接种麻疹疫苗

【答案】A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1.驱带绦虫最常见、疗效最好的中药方剂是(  )。

A.槟榔和仙鹤草

B.龙胆草和石榴皮

C.槟榔和南瓜子

D.南瓜子和苦谏皮

E.南瓜子和仙鹤草

【答案】C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2.以下疫苗用于暴露后免疫的是(  )。

A.卡介苗

B.狂犬疫苗

C.乙肝疫苗

D.流脑疫苗

E.甲肝疫苗

【答案】B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53.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

B.病原体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性感染

【答案】C

【解析】人被叮咬后,大多数不患病,呈隐性感染,只有少数人患病呈显性感染,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的比例为1:

1000。

54.控制新生儿破伤风的措施包括(  )。

A.加强监测

B.新生儿接种类毒素

C.优生优育

D.新生儿接生时严格无菌操作与孕妇进行破伤风类毒素免疫

E.病例报告

【答案】D

【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