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878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区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区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区管理制度.doc

《学区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区管理制度.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区管理制度.doc

学区管理制度

学区内教育教学实行统一管理。

学区内管理要达到“七个统一”:

教师配置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集体备课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校本培训统一、教师待遇统一。

通过学区化的统一管理,发挥学区内优质学校的中心辐射作用和带头作用,帮助薄弱学校发展,达到教育资源的全面均衡。

1、实施学区教育教学联动管理机制

积极探索思考学区化的“大学校”概念,探索学区教育教学管理联动机制,实行学区校长联席例会制度。

通过校长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学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促进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实施学区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做到“七个统一”。

成立学区学科中心备课组制度。

由学区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组成学区学科中心备课组,结合学区的实际指导学区的学科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定期开展活动,备课及研究成果学区共享,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优化学区师资力量。

同时,强化教研部门的指导,教研员及时对各学区进行调研和指导,使这项工作科学地开展。

建立和完善学区调研监测制度。

学区定期组织对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论证,研究学区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理论、思路,制定均衡发展工作的措施和发展规划。

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水平、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跟踪评价,及时纠正均衡发展工作的偏差,总结经验,指导学区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

2、实施管理援助,提高被帮扶学校的管理水平

实施促进学校管理的“对口帮扶”制度。

优质学校的各科教研组每月对所扶薄弱学校进行一次教研指导,开展两次集体备课活动;优质学校要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帮助被帮扶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实行领导干部学区听评课制度。

明确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学区教学指导职责,实行以本校为主、兼顾各校的办法,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学期听评课的节数,同时规定到学区内其他学校听评课的节数,按学期检查、公布完成情况,并纳入考核管理。

3、实施教师援助,推动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实施提升教师素质的“支教结对子”制度。

建立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对帮扶学校的支教制度。

每所优质学校每学年安排四位以上的优秀教师对帮扶学校进行对口帮扶,在帮扶学校每位优秀教师要收一名徒弟;上一堂示范课,指导徒弟上两节公开课、完成一篇教学论文;每所优质学校每学期每学科至少安排一位优秀教师到帮扶学校上一堂公开示范课,开展一次公开教学活;优质学校与帮扶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活动。

建立学科教学指导员制度。

学区内各学科聘用优秀教师作为学科教学的指导员,指导员除正常教学工作外,安排对学区内其他同科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指导,包括听课、导课、评课、交流等,适当增加指导员的结构工资。

实行学区内教学公开制度。

学区内各校互相公开课堂教学,学区内教师可随时到各校听课、参加教学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

4、建立学区化科研制度。

结合新课改广泛开展课程内容整合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每所学校都要有科研课题,针对本校、本学区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以学科改革为突破,以科研促创新,探索具有本校、本学区特色的发展途径,增强教科研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教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龙头作用,努力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在参与”的科研局面。

5、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

学区物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

学区内各校图书馆、体育

馆、实验室、电教室,多功能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和专用教室共享,各校教学设备、仪器、图书等实行共享;学校在每学期做好物资资源的使用计划,对资源使用情况上报学区校长联席会议,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学校馆室对社区开放,休息日、节假日应限时对本学区学生开放。

学区课程资源共享制度。

学校应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学科开满课时,根据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所有课程学区内共享,学校间实现课程互补。

课程的教材、教案、辅助资料、教具等资源学区内各校共同使用。

各学校在开学前将本校课程计划上交学区校联会,由学区统筹安排。

鼓励学区同学科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其他教师有义务帮助完善课程、改进教学。

学区人力资源共享制度。

每一所学校有为其它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的义务。

学区内各校实行教师的合理流动,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教师指导员制度、教师跨校兼课等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6、加强信息技术交流,创建网上“互动校园”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育信息交流,实现在更大的程度上拓展帮扶活动的范围,做到帮扶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上资源共享,达到帮扶与交流全方位、全天候。

7、学校财务公开,定期公示,欢迎全体教师和广大群众监督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