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509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docx

顺义区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样本

 

顺义区“十一五”时期

人才资源发展规划

顺义区人事局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顾问:

孙尚寅北京市人事局筹划处处长、人才强国战略起草小构成员

组长:

李长友顺义区委副书记

副组长:

胡尚云顺义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雷显武顺义区委组织部部长

成员单位:

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农委教委卫生局记录局科委奥管委国资委文明办团区委新城管委会工业局

规划编制人员名单

曾湘泉董大明赵金荣金向东张春和田吉方

人才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

人才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种地区综合实力及核心竞争力核心因素。

为全面实行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建设,推动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实现全区“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战略目的,为构建和谐顺义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依照市委关于人才工作关于规定和《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顺义区人事人才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是全区人事人才工作获得巨大成就、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重要时期。

咱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研究制定了“十五”人才发展规划并认真加以贯彻,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加强人才工作力度,获得了明显成效。

(一)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队伍构造逐年改进

“十五”以来,全区各部门以个别引进、团队引进、项目联动引进等各种形式,吸引汇集了大量先进人才。

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180人,外埠本科以上毕业生1503人,其中研究生研究生105人;坚持“凡进必考”,公开招考国家公务员325人。

截止底,区属人才资源总量达27664人,与21000人相比,增长31.7%,年均增长7.13%。

区域人才总量达76352人,比30638人,增长了149.21%。

在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同步,人才构造也得到了明显优化,突出体当前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学历构造明显改进,层次不断提高。

全区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达2180人、占2.9%;本科学历人数增长最快,达21703人,占28.4%;大专学历达34825人,占45.6%。

公务员队伍学历构造变化尤为明显,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69.4%上升到89.6%;本科学历所占比例由8.57%增长到41.33%;研究生由9名增长到100名。

二是人才年龄构造不断优化,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与“九五”末相比,党政人才平均年龄由44.35岁降到40.6岁,总体减少3.75岁。

国有(集体)公司负责人平均年龄为50.4岁,比北京市经营管理者平均年龄低0.9岁;区属专业技术人才中35岁如下7428人,占36.58%。

三是人才行业分布构造有所改进。

公司人才特别是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数量增长迅速,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总量和所占比例已有所下降,而公司人才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二)培训体系逐渐完善,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各系统、各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和培训投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以区委党校、行政学校和人事考试培训中心为主党政人才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公务员队伍知识构造不断更新,能力不断增强;以“1+1”工程为核心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获得较大进展,专业技术人才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各系统、各单位依照行业工作特点,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及能力素质培训,提高全员素质;结合构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推动职业技术教诲和成人教诲,全区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人才环境明显优化

积极履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科级职位竞争上岗、公务员凡进必考等各项制度,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台,党政干部队伍构造得到优化;稳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制度,公平、公正、竞争、择优选拔任用机制初步建立;广泛开展“拔尖人才、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先进中青年知识分子、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人民满意工作者”等评比表扬和宣传活动,营造尊重人才、学习先进舆论氛围;出台了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人才勉励和人事代理等方面一系列政策,打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人才引进、招聘大学毕业生、职称评审、经费资助、选拔专家等方面政策限制,积极从生活上、待遇上解决先进人才后顾之忧,为各类人才发挥聪颖才智提供了辽阔舞台。

(四)市场服务体系日益成熟,人才资源配备更加合理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积极作用,为人才自由流动、实现市场化配备搭建平台,使各类人才可以更好地发挥特长,做出贡献。

当前全区共有人才中介服务机构6家,劳务机构32家。

积极拓展人才服务范畴,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注重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农村服务力度,逐渐建立起了适应所有制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需要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不断向精细化、科技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获得成绩同步,面临着顺义重大发展机遇,人事人才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局限性,重要体当前:

一是人才总量局限性,人才密度较低。

依照全区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全区区域人才总量为76352人,占当年从业人员总数27.8%,而在,北京市(含郊区县)平均水平已达到34.7%,与全区经济超高速、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态势不相协调。

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党政机关人才学历层次和知识构造有待优化,影响着党政机关整体效能;专业技术人才中、高档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偏低,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匮乏;公司高档技工、技师短缺现象突出,不能满足公司寻常生产需要;农村实用人才十分短缺,学历构造偏低,年龄老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当代制造业、当代物流、国际会展、奥运、商贸、金融和信息等新兴产业人才尤为匮乏。

三是人才引进政策尚需完善,投入和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缺少配套人才开发与引进政策,致使在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时缺少足够吸引力;人才工作注重限度和投入力度不够,重项目、轻人才现象在一定限度上依然存在;对科学人才观以及当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推介和传播不够,对全区发展前景、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宣传力度有待增强。

四是人才开发力度不够,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有单位对职位职责、业绩原则、任职资格等缺少清晰、科学界定,考核、勉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单位对人才培养和开发注重限度不够,对当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够,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有待健全。

二、“十一五”时期人事人才工作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是全区发展核心时期,既是大有可为“黄金发展期”,又是各种风险互相交织“矛盾凸显期”,我区人事人才工作面临机遇十分难得,形势相称严峻,任务倍加艰巨。

(一)改革与发展新形势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当前,顺义区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必要依托二、三产业共同推动,当代制造业、当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跨越阶段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动力,因而迫切需要引进和培养一批有特长、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档管理人才;随着区域经济强劲增长,地方财力不断增强,群众收入不断提高,人民对高层次、高质量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教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各项社会事业将蓬勃发展,必然对教师、医生、文艺等各行业人才提出新挑战;随着首都机场扩建、当代二期、奥运场馆和新国际展览中心等重大项目相继启动,迫切需要一批熟悉资本运作和大型项目运作高档人才;随着工业化、都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任务空前艰巨,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以及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面临着巨大压力。

按照中央、市委关于精神,此后几年咱们将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顺义等多项重大任务,迫切需要大批各行各业新型人才。

(二)《北京都市总体规划》赋予顺义新城功能定位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规定

《北京都市总体规划》拟定顺义为北京重点发展新城之一,将建设成为面向国际首都枢纽空港,成为带动区域发展临空产业中心和当代制造业基地,成为最适合人居住绿色宜居新城,承担当代制造业、物流、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和居住等重要功能。

要把蓝图变成现实,把将来顺义建设成为具备明显滨水、生态、活力、国际、宜居特性当代化新城,核心取决于全区上下各条战线上人才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因而,必要引进和培养一批精通都市建设专业人员,保证顺义新城高起点规划、高原则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运营;必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从事汽车、航空、物流、会展等行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推动当代制造业和临空产业健康发展;必要打造一支重实干、务实效、敢于实践、大胆创新党政干部队伍,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为顺义新城建设献计献策,共同奋斗。

(三)承办奥运赛事急迫任务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考验

能否按照市委提出“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是对全区人才队伍一次重大考验。

如何全力做好奥运筹办和举办期间各项工作,高质量地建设一流奥运场馆,高水平地做好安全保卫、志愿者队伍以及通信、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卫生和各项组织保障工作,保证奥运赛事顺利进行,迫切需要聘请关于专家、学者,对场馆建设、筹办和举办期间各项工作以及奥运场馆赛后运用进行指引、策划;环绕搞好奥运赛事服务,如何大力推动“市民学外语、讲外语”活动,积极组织对公务员、奥运工作组织管理者进行赛会期间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精神风貌、语言沟通、突发事件应变等方面培训,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奥运志愿者”队伍;如何紧抓我区承办奥运赛事重大机遇,充分运用奥运资源,大力发展奥运经济,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知名公司和品牌,全面提高“绿色国际港”国际形象等等,这些都是急需有关人才破解重大课题。

三、“十一五”人才资源发展指引思想和工作目的

(一)指引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认真贯彻全国和北京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行人才强区战略,以增长人才总量为基本、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以优化人才构造为重点、以开发产业发展急需人才为核心、以创新机制和营造环境为保障,不断加强人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的

着力建设与全区“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战略目的相适应人才队伍和人才发展环境,将顺义建设成为各类先进人才集聚区、人才施展才华大舞台、人才培养和成长摇篮。

到,区属人才总量由当前27664人增长到3.5万人,区域人才总量由当前76352人增长到12万人,临空产业、当代制造业、当代服务业等重点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领域急需人才基本得到满足,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构造逐渐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详细目的如下: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思想解放、能力突出、群众满意党政人才队伍。

加快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公开,提高公务员素质,推动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工作规范化、服务原则化,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成本。

党政人才队伍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状况下,进一步改进年龄、学历、专业等构造,形成合理梯次配备,到全区40岁如下公务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者达到90%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达到10%。

——建设一支规模适度、构造合理、素质优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变化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增长缓慢现状,力求到区域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提高公司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特别是当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中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改进专业技术人才学历和职称构造,使全区大专以上学历和高档职称人才比重达到或接近北京市平均水平;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建设一支符合全区产业发展需要、懂经营、善管理、市场化限度高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按照分层开发培养原则,培养和造就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强基层管理人才;作风夯实、态度端正、组织协调能力强中层管理人才;熟悉国际惯例、具备战略眼光、驾驭市场能力强高层管理人才。

同步环绕发展顺义支柱和优势产业规定,努力引进、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和紧缺专业管理人才,着手建立职业经理人引进和培养机制,逐渐解决既有公司经营管理人才紧缺和构造性矛盾。

——建设一支数量充分、爱岗敬业、技艺精湛、踏实肯干高技能人才队伍。

采用普通高技能人才立足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立足引进方略,从职业技术教诲改革、创新在岗培训方式、提高薪酬福利等方面入手,变化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现状,到全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

改进高技能人才队伍专业(工种)和年龄构造,满足全区产业发展规定。

——建设一支年富力强、覆盖面广、类型多样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重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勉励农村实用人才走出老式领域,进入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等新领域。

培养一大批农村公司家、农村经纪人和各种类型能工巧匠,使其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到,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由当前768人增长到3000人。

——加大重点产业和重点发展项目所需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当代制造业、当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以及举办奥运会、新城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对人才强劲需求,重点培养和引进从事会展、金融、贸易、商务、信息管理、旅游、体育赛事和体育场馆经营等方面服务型人才;从事汽车及配套研发生产和以数控机床为核心机械设备制造业等方面高技能人才;从事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方面高技术人才;从事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高档复合型人才。

——建立当代化人才管理运营机制。

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公司履行当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运营机制建设。

以职位阐明书为基本,建立健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薪酬、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机制。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将人才资源开发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大系统中来思考,树立“大环境”观念,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环境观来整合环境资源,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种综合、配套和完善人才发展环境。

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人才培训和开发力度

(一)积极实行党政人才培训

以《公务员法》培训为重点,对公务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公务员专业知识和通用知识培训;适应我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需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外语、计算机、WTO、MPA等专业知识培训,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36学时,提高公务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公务员中选拔出30名英语拔尖人才,组织公务员英语高档培训班;选拔先进公务员参加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学习,到获得学位人员达到30名。

创新培训形式,采用自学、专项讲座、研讨会、公务员论坛、调研考察、基层锻炼、异地挂职、国内外考察等各种形式,提高党政人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试行新录取公务员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时间为一年,选取接触基层状况多,接触基层群众多部门作为实习锻炼基地,使新录取人员理解基层状况。

(二)加大公司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力度

采用各种培训方式,加强公司经营管理人才在法律法规、资本运作、公司管理等方面学习。

勉励公司经营管理人才参加MBA、研究生班以及各种管理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学习,提高公司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推动管理创新;勉励公司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培训机构合伙,建立长期合伙关系。

有筹划地安排某些中青年公司经营管理人才出国、出境培训,或到国外大公司学习考察。

(三)大力开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贯彻执行《北京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诲规定》,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积极实行以“新理论、新技术、新办法、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为重要内容继续教诲培训工作,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不低于72学时。

继续实行“1+1”人才工程,对100名科技带头人进行冠名,从中选取10名先进人员到国外进行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给有发展潜力青年科技人才配备高层次指引教师,实现1+1带动,增进其迅速成长,不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制定优惠政策,勉励专业技术人员攻读研究生、博士学位,勉励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为青年人才争取承担国家或市级科研攻关项目机会。

勉励挂职、兼职,增进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柔性流动。

(四)实行高技能人才培训筹划

继续坚持和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投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争取市级政策支持,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设施建设。

以北京当代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组建职业教诲集团;面向顺义区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及时调节中档职业技术教诲专业和课程设立,加快汽车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服装、医药等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勉励具备一定条件行业或公司筹建行业协会或公司内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勉励公司和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共建培训基地。

(五)实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

依照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特点,结合顺义区实际,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

有筹划地选送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到大中专院校或科研院所学习深造,或到农业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技能,增强能力;加大农业科研机构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选取30名农业科技人才实行包村包户筹划;适应当代农业发展需要,把培训内容从单一传授技术扩展到当代农业流通和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经营管理水平;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城乡化步伐。

(六)制定并实行六项重点产业和项目人才培训工程

一是“临空经济有关产业人才培训工程”。

重点培训空港服务业、物流配送产业,以空港工业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基地为依托,培养一批懂国际礼仪,有一定组织和执行能力涉外服务领域人才;二是“当代制造业人才工程”。

重点培养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医药产业以及服装、食品、印刷、工艺美术等都市产业人才;三是“奥运人才工程”。

加强对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奥运志愿者以及旅游业、宾馆服务、安全保卫、医疗服务、交通组织等奥运会有关服务人员培训;四是“新城建设人才工程”。

加强市政建设、都市规划与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五是“高档服务业人才工程”。

加强加大对酒店高档经营管理、餐饮业高档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会展管理与信贷等当代服务业人才培养与开发;六是“文化创意人才工程”。

加大对“广告、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动漫创意制作、出版”等领域人才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研究。

(七)实行人力资源管理者队伍培训筹划

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岗位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聘请人力资源专业专家来顺义讲学,以及举办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论坛等形式,不断提高顺义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理论水平。

究竟,区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所有完毕人力资源专业培训或获得人事岗位合格证书。

(八)健全教诲培训体系

充分运用、引进北京市丰富教诲和培训资源,发展社区高等教诲,加强职业教诲,巩固基本教诲,完善社会培训体系,构建人才终身教诲体系,为人才继续教诲和素质提高提供有力保证;采用与高校联合办学、校企共建、加入远程教诲网、专家讲学等各种方式,提高教诲培训水平;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终身教诲网络,形成人才终身学习氛围。

五、健全人才引进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一)树立对的人才引进观念

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树立“大人才观”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观念;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通过项目引才、资金引才、技术引才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二)制定《顺义区人才引进办法》

抓住我区新城建设、承办奥运会,以及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历史机遇,尽快制定和出台优惠人才引进政策,使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中高档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实行全程代理服务。

(三)编制《顺义区人才开发目录》

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有效指引”原则,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和调节《顺义区人才开发目录》,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根据。

(四)加大引进毕业生工作力度

及时收集和发布毕业生需求信息,每年组织顺义知名公司参加北京市人才招聘大会;依照人才需求状况,组团到人才比较集中省市参加招聘会,重点引进紧缺专业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加大研究生、博士毕业生引进力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

(五)注重人才载体建设,筑巢引凤

依托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类行业协会和人才协会等载体,多渠道、多方式吸引人才;勉励公司积极建立科研机构和内部创业中心,摸索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重点科研机构,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创业和工作;与北京市或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有关领域开展合伙,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项目,孵化重大科研成果,通过合伙吸引外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充分运用林河工业区、北京汽车基地、天竺空港开发区、新城建设、奥运会等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来顺义工作。

六、创新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一)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选拔任用机制

1.推动党政机关选拔任用制度改革。

结合有关规定和顺义区实际,制定党政人才引进、选拔原则,通过内部竞争、公开选拔等方式,及时把先进人才选拔到重要工作岗位;摸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撤职、降职等制度,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增强队伍活力;政府机关某些特殊服务岗位工作人员,实行聘请制,以减轻行政编制压力,减轻政府承担。

2.完善国有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制度。

把组织推荐考察与市场化选聘结合起来。

拓宽市场选人渠道,建立由组织部门、公司监管部门和公司三方公开招聘公司管理人员工作制度,把真正先进、经历过市场锤炼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到公司领导岗位上来。

3.稳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充分结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针对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等问题,进一步转换用人机制,整合用人资源,集中先进人才。

继续实行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考制度;摸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合同制及其配套办法改革,逐渐引入直接聘请、招标聘请、推选聘请等各种任用方式。

建立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人事代理制度,逐渐使事业单位职工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加快专业技术岗位职位阐明书建设,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实行竞争上岗,激发人才活力和创造力。

(二)建立分层分类、科学规范绩效管理和能力评价机制

1.研究制定党政人才绩效管理体系。

党政人才考核评价重在群众承认。

清晰界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职位工作职责,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绩效考核原则。

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众评价体系,逐渐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民意调查和评价。

提高党政人才考核流程透明度和成果真实性、公正性,形成考核成果与职位升降、奖惩相挂钩机制。

2.加强公司经营管理人才绩效管理工作。

公司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承认。

构建反映公司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能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公司经营管理人才业绩。

研究和建立公司经营管理人才胜任能力模型,加强对公司经营管理人才干力评价。

3.深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

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承认。

建立起“个人自由申请,社会公正评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特点人才评价机制。

坚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以及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过程公开化,做到申报材料公开、考试及评审条件公开、程序公开和成果公开。

勉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及专业技术资格。

对做出突出贡献人才,可以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资格及专业技术职务。

4.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打破干部和职工身份差别,把技术能力作为评价技能人才原则;加强对技能鉴定机构管理,规范技能人才技能级别评估工作,提高技能资格证书承认限度;对暂时没有国标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用人单位要针对岗位特点,制定相应评价考核方案。

(三)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薪酬勉励机制

1.深化党政人才薪酬勉励制度改革。

贯彻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和资历等因素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公务员工资制度,健全符合党政机关工作性质特点津贴、奖金制度。

2.进一步健全公司经营管理者勉励制度。

将公司经营管理者收入与岗位职责、公司经营业绩挂钩,使经营管理者报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