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169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docx

重庆市文博中学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达标检测题二含答案

重庆市文博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期末达标检测题

(二)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C)

甲   乙    丙   丁

A.图甲:

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

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

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3.(长沙中考)“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4.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5.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

在行驶中用任意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打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C)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变亮,两只电表中只有一只电表示数变大。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R0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B.R1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C.R1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

D.R0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

7.(泰州中考)如图,R1>R2,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1,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2,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B.V1示数变大,ΔU1<ΔU2

C.V2示数不变,ΔU1=ΔU3

D.V2示数变大,ΔU1<ΔU3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R2=8Ω,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D)

A.1.5AB.0.48AC.0.3AD.1.2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在海滩上进行“沙疗”时,把人体埋在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10kg的沙子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是9.2×103J。

[已知c沙=0.92×103J/(kg·℃)]

10.喜欢探究的小明同学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其中乙(选填“甲”或“乙”)图可以反映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如图丙所示,来回摩擦绳子使金属筒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金属筒的内能。

11.“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

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2500kg的水从20℃加热至60℃。

[q煤气=4.2×107J/kg,c水=4.2×103J/(kg·℃)]

1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轻小的物体,它们见面时相互吸引,由图中对话可以判断:

甲物体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13.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

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的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是正(选填“正”或“负”)极。

14.一只3Ω的电阻和一只6Ω的电阻,它们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为9Ω,它们并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为2Ω。

15.(襄阳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

若只使R2、R3并联接入电路,则应闭合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应断开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4∶1。

16.(南充中考)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在其两端只接一只电阻值为12Ω的电阻R1,电流是0.5A。

如果再在电阻R1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值为8Ω的电阻R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1.25A,若将R2改为与R1串联在原电路中,电路中电流为0.3A。

1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电阻箱。

闭合开关S后,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得到电压表示数U与电阻箱阻值R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可求出电源电压为12V,R0的阻值为10Ω。

18.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从2转换到1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和图乙中的信息可知,电阻R2的阻值是20Ω,电阻R2的I-U图象是丙图中的a(选填“a”或“b”)。

选择、填空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得分

答案

D

B

B

B

D

B

B

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______

9.机械 电    10.太阳 不能

11.做功 曲轴的惯性12.增大 内

13.热传递 吸气14.3.36×106 0.1

15.4.2×103 0.216.15 2.3×107

17.1.35×107 40%18.燃烧更充分 20%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1分)

19.(9分)

(1)(昆明中考)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7V。

(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定“小灯泡在正常发光情况下的电流”,所用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左右。

如图是小明同学连接的错误电路,在应改动的一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3)如图是简易手动交通信号灯模拟电路的一部分,请补画一根导线,使开关S接1时,只有灯L1、L2亮;开关接2时,只有灯L3、L4亮。

20.(7分)

(1)根据图乙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甲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某小组在ab间接入电阻R1,移动滑片P,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0V时,对应的电流值如图丙所示,为0.40A,另一小组使用其他阻值的电阻R2,测量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两组数据描绘出相应的I-U图象。

丙       丁

(3)根据描绘出的I-U图象可以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其中图线a表示的是R1的I-U图象。

(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进行了多组数据的测量,其目的是为了A(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某同学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先测出了5Ω电阻在2.0V电压下的电流,然后断开开关,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这种做法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没有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1.(8分)压力传感器是电子秤中的测力装置,可视为阻值随压力而变化的压敏电阻。

小刚从某废旧电子秤上拆下一个压力传感器,探究其阻值与所受压力大小(不超过250N)的关系。

如图甲所示是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1为压力传感器。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路中R0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路出现的故障是R1断路;排除故障后,逐渐增大R1受到的压力,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计算出对应的R1的阻值,记录如下表所示。

第5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2A,此时R1的阻值为20Ω。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R1随F变化的关系图象。

次数

1

2

3

4

5

6

F/N

0

50

100

150

200

250

R1/Ω

60

50

40

30

10

(3)通过实验探究可归纳出,R1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的关系式为R1=60-0.2F;当R1的阻值为32Ω时,R1上受到的压力是140N,若此压力为压力传感器在电子秤正常工作时受到的压力,则电子秤应显示14kg。

22.(7分)小梅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所用电源电压恒为4.5V,她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梅记录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流,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电流为0.30A,此时小灯泡电阻为8.3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实验中小梅发现,不管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小灯泡两端电压足够小。

于是她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她在原来的电路图上增加一条导线即可,如图丙中a所示。

请你用笔在图丁中将增加的导线a补画上去。

(3)小梅发现用图丙的电路可以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为0V到4.5V,为保证电路安全,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右(选填“左”或“右”)端。

(4)小梅用图丙的电路测出了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工作电流,并作出小灯泡的U-I图线如图戊所示,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小梅注意到电压在0.5~2.5V变化时,U-I图线几乎是一条直线,她认为在这个电压范围内小灯泡的电阻几乎不变,小刚则认为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赞同谁的观点?

(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答:

我赞同小刚的观点,尽管在0.5~2.5V变化时,U-I图线几乎是直线,但其向左下延长线并不过原点O,不是正比例,所以电阻会随小灯泡上电压升高而变大。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5分)

要求:

(1)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

(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

(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3.(8分)全球汽车保有量在迅速增长,截至2019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约7.37亿辆。

每辆汽车每年耗油1.8t,汽车内燃机的效率平均值取29%,燃油的热值取4.6×107J/kg。

(1)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表示1kg燃油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4.6×107J。

(2)全球10亿辆汽车每年燃烧燃油完全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如果能把内燃机效率提高1%,全球每年可以节约多少吨燃油。

解:

(2)每辆汽车每年消耗燃油的质量:

m=1.8t=1800kg,

这些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m=4.6×107J/kg×1800kg=8.28×1010J,

10亿辆汽车每年燃烧燃油完全放出的热量:

Q总=1×109×8.28×1010J=8.28×1019J;

(3)内燃机效率提高1%,所以η2=η1+1%=29%+1%=30%;

因为η=

,所以W有用=ηqm,

因为内燃机效率提高后有用功是相同的,

所以对每辆汽车有:

η1qm1=η2qm2,

所以m2=

m1,则每辆汽车每年节约燃油:

Δm=m1-m2=m1-

m1=

m1=

×1.8t=0.06t,

所以全球每年可以节约的燃油:

Δm总=nΔm=1.0×109×0.06t=6×107t。

24.(8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海水的深度,其中R1=2Ω是一个定值电阻,R2是一个压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所受液体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

将此压敏电阻用绝缘薄膜包好后放在一个硬质凹形绝缘盒中,放入海水中保持受力面水平,且只有一个面积为0.02m2的面承受海水压力。

(设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103kg/m3,g取10N/kg)

(1)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求压敏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乙所示,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Ω时,求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3)若电流的最大测量值为0.6A,则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是多少?

解:

(1)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由I=

可得,电路的总电阻R总=

=3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压敏电阻R2的阻值:

R2=R总-R1=30Ω-2Ω=28Ω;

(2)当压敏电阻R2的阻值为20Ω时,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4×104N,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p=

=2×106Pa;

(3)当电流表的示数I′=0.6A时,电路的总电阻:

R总′=

=10Ω,压敏电阻的阻值:

R2′=R总′-R1=10Ω-2Ω=8Ω,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10×104N,此时压敏电阻R2所在深度处的海水压强:

p′=

=5×106Pa,

由p=ρgh可得,使用此方法能测出海水的最大深度:

h=

=500m。

25.(9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上标有“6V 0.5A”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电流表量程:

0~0.6A,电压表量程:

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

(1)电源电压调至6V,闭合开关S1和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R0的阻值是多少?

(2)电源电压调至8V,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

解:

(1)当电源电压调至6V时,S1、S2闭合,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再与R0并联,由于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UL=6V,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R=U-UL=6V-6V=0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0V。

通过R0的电流:

I0=I总-IL=0.6A-0.5A=0.1A,则R0的阻值:

R0=

=60Ω;

(2)当电源电压调为8V,S1断开、S2闭合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

①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灯泡的电阻:

RL=

=12Ω,

灯泡两端的电压:

U′L=U′-UR′=8V-3V=5V,

通过灯泡的电流:

IL′=

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max=

=7.2Ω;

②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

UR″=U′-UL=8V-6V=2V,

Rmin=

=4Ω,

故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7.2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