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8103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应急预案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大纲.docx

《应急预案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大纲.docx

应急预案大纲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供项目部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六十九条亦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也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等。

当发生事故后,为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由于之前公司对事故应急预案未加管理,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五花八门,有的无从下手。

下面就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作一阐述,主要为内容提纲,供各项目部参考,主要内容还是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细写。

一、基本原则与方针

制定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

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1、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1)项目的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和内容(主要描述与危险源、影响安全相关的概况);

2)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工地外围的地理位置、居民、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3)气象状况等。

2、施工现场的临时医务室或保健医药设施及场外医疗机构

1)医务人员名单,联系电话;

2)有哪些常用医药和抢救设施;

3)附近医疗的情况介绍,位置、距离、联系电话等。

3、工地现场内外的消防、救助设施及人员状况。

介绍工地消防组成机构和组成人员,成立义务消防队,有哪些消防、救助设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况。

4、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图(如各楼层不一样,还应分层绘制),画出消防栓、灭火器的设置位置,易燃易爆的位置,消防紧急通道,疏散路线等。

 

三、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和影响

根据施工特点和任务,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较大的事故和发生位置、影响范围等(可列表格表示也可用文字说明)。

如列出工程中常见的事故:

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邻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气体中毒事故、架体倒塌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掉物伤人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对于土方坍塌、气体中毒事故等应分析和预知其可能对周围的不利影响和严重程度。

 

四、应急机构的组成、责任和分工

1、成立应急预案的独立领导小组(指挥中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下设:

通讯联络组组长:

技术支持组组长:

消防保卫组组长:

抢险抢修组组长:

医疗救护组组长:

后勤保障组组长:

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5)消防保卫组职责:

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6)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7)医疗救治组职责: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8)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五、应急物资准备

1、基本装备:

1)特种防护品:

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2)一般防救护品:

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防护网;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及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

3)专用饮水源、盥洗间和冲洗设备。

2、专用装备:

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等。

2)自备小车壹辆

3)无线电对讲机。

等等等

 

六、报警信号与通讯

写出各救援电话及有关部门、人员的联络电话或方式。

如写出:

消防报警:

119,公安:

110,医疗:

120,交通:

,市县建设局、安监局电话:

,市县应急机构电话:

,公司应急机构电话:

,工地应急机构办公室:

,各成员联系电话:

,可提供求援协助临近单位电话:

,附近医疗机构电话:

工地报警联系地址及注意事项:

报警者有时由于紧张而无法把地址和事故状况说清楚,因此最好把工地的联系办法事先写明。

如:

区路街号()大厦对面),如果工地确实是不易找到的,还应派人到主要路口接应。

并应把以上的报警信号与通讯方式贴出办公室,方便紧急报警与联系。

急救首选医院具体方案

急救医院名称

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

120

伤害部位

首选医院名称

医院地址

联系电话

备注

颅骨损伤

中心医院

路号

严重复杂性骨折

医院

路号

医院

路号

医院

路号

内脏破裂

医院

路号

医院

路号

医院

路号

烧伤

医院

路号

医院

路号

医院

路号

一般性创伤

就近医院

路号

 

七、响应程序

1、工地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各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公司领导和公司工程管理科报告简要情况。

2、如认定重伤或死亡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立体图,并提供有关资料。

3、由项目部指定安全员填写事故快报。

4、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

5、调查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事故调查组,并在10天内提出事故报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

6、轻伤事故由安全部调查分析并报告。

7、机械事故报工程管理部。

8、项目部发生重伤事故,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经理要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再发生。

如事件发生在夜间,须由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紧急上报经理部有关人员。

 

八、事故应急与救援

1、写明应急程序:

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求助电话)→成立指挥部(组)→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救援请求→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上报有关部门等→善后处理。

2、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可根据本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列表写出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等。

具体举例如下表:

现场应急救援措施

序号

事故类别

事故原因

现场救援措施

备注

1

人工挖孔桩事故

1、有毒气体中毒

2、孔壁塌方

3、未使用安全电压,井下触电

3、坠物或坠落伤人等

1、最早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但决不可盲目下去救助。

2、指挥部门迅速成立,按照应急程序处置。

3、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判断事故发展状态,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中毒,必须先向井下通风或带好防毒面具才可下井救人;未使用安全电压触电,必须先切断电源。

4、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5、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

工地应配备气体检测仪,通风设备,防毒面具,担架,医用氧气瓶等急救用具。

演练时间

X月X日

2

火灾

火灾应急措施

1、减轻浓烟危害的方法

1)大量地喷水,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

2)用毛巾或布蒙住口鼻,减少烟气的吸入,关闭或封住与着火房间相通的门窗,减少浓烟的进入。

3)从烟火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铺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

高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气孔道往往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

烟火上行,人要下行。

2、火灾中烧伤的急救原则

1)一灭

  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糗灭火焰。

如附近有水汇、河沟,可跳入水中灭火。

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2)二查

检查救出火场的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

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3)三防

防疼痛和休克。

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不安。

应给予强力镇痛药。

轻者口服止痛药片,重者肌肉注射止痛剂,伴有脑外伤和呼吸道烧伤者,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止痛药,以免影响呼吸。

其他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应避免重复多次使用吗啡、杜冷丁,以防中毒。

严重烧伤很快发生休克。

这时应现场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抗休克。

烧伤病人因灼烤出现严重口渴,不要给予大量白开水,而应给予烧伤饮料,即每500毫升水中加50克葡萄糖(白糖也可),1.5克氯化钠(食盐也可),0.75克小苏打粉,0.03克鲁米那(苯巴比妥片),少量多次口服,成人每次200毫升,小儿每次100毫升。

4)四包

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面,用干净纱布、被单包裹或覆盖,然后送医院处理。

高处坠落发生后急救措施

高空坠落伤是指人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引起的损伤。

多见于建筑施工和电梯安装等高空作业,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

高空坠落伤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

高空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前纵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

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

(三)急救方法

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

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7、有条件时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8、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四)事故处理程序

1、当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大声呼救,报告责任人(项目经理或基地负责人):

2、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确认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应:

1)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

2)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120);

3)立即向所属公司上报事故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结果;

5)保护事故现场。

3、紧急小组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4、当事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抢救后,紧急小组应做好:

1)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

2)按职能归口做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

地震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原则

1、地震台风对人的主要伤害

  地震引起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有塌方、煤气泄漏、触电、溺水和火灾。

其中最多的致伤原因是塌方。

伤者被建筑构件砸伤、砸死,甚至掩埋或围困在土石、瓦砾之中,也有因为口鼻被砂土掩埋窒息而死。

台风引起人体的损伤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有:

建筑物和高空设施毁塌、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水利工程失事以及风暴潮等。

其中最多的致死伤原因是建筑物和高空设施毁塌、水利工程失事以及风暴潮等。

伤者被建筑构件砸伤、砸死,水淹或砂土掩埋窒息而死。

2、救护措施

1)做好预防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

2)首先快速清除压在伤者头面部、胸腹部的砂土和口中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风孔道,以防缺氧窒息。

利用各种器械救人,但不宜多人践踏,以防误伤。

4)轻拉伤员双足或双手从缝隙中缓慢将其拽出,注意保持脊柱水平轴线及稳定性。

5)从瓦砾中救出伤员后及时检查伤情,遇颅脑外伤、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休克状态,大出血等危重症优先救护,尽快送医院。

6)外伤、骨折给予包扎止血固定。

脊柱骨折者要正确搬运。

7)因地震、台风引起恐怖心理,原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可加重、复发引起猝死,对此类病人要特别关照。

8)开放伤口早期清创抗感染,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9)其他有效措施。

3、应急响应原则

1)服从命令听指挥。

2)保持冷静与秩序,迅速离开灾害现场。

3)不能只顾自己逃生,不顾他人安危,要勇于救死扶伤。

4)勇于保护国家、业主、公司财产。

4、急救现场处理

 急救现场处理的产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镇定有序的指挥:

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全责或理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

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

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

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8)迅速而正确地转运:

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

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条不紊的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有效时机。

触电的应急措施

1、常见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电器线路、设备检修中安全措施不落实(非电工任意处理、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的电动工具等)。

2)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或焊钳误碰自身。

3)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私搭乱接、明线妨碍交通等)。

4)人员蛮干行为导致触电(如:

盲目闯入电器隔离区、故意违章操作等)。

5)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

2、应急措施

迅速进行抢救。

1)立即切断电源。

可以采用关闭电源开关,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或拉下电闸。

救护人员注意穿上胶底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想方设法使伤员脱离电源。

高压线需移开10米方能接近伤员。

2)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首先,要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抢救人员骑跪在触电人员身体上部(注意不要压在其身上),双手按在触电人员胸部上下反复按压,按压的速度每分钟30-40次,或按这样的速度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直至触电人员有心跳,有呼吸为止。

心脏按摩,抢救人员双手按在触电人员的左胸心脏部位有节奏的按压,每分钟60-70次,直到有心跳为止。

3)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

应该等医生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4)触电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按操作规程用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烧烫伤应急措施

1、迅速将烧烫伤人员脱离现场,如果可以,剪掉身上的衣服。

检查有无损伤,如颅脑、胸腹内脏器官有无损伤,有无中毒、骨折等。

注意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感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

注意: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伤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疱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2、一度烧伤或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然后涂以鸡蛋清、香油等,一般3~5日治愈。

3、二度烧伤水疱未破,可先用冷水冲洗创面擦干,然后用酒清消毒针挑破水疱,放出脓水,局部涂以京万红、獾油烫伤膏,再用纱布加压包扎,2~3日更换一次,一周左右治愈。

  一二度烧伤禁用粘性纱布,禁止在伤处涂敷油脂、紫药水等。

4、三度烧伤或头面部、手、脚、会阴部烧伤面积超过全身体表面积的1%,应用干净布单覆盖,尽快送医院急救处理。

创伤止血方法

1、小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

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

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

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

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

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3、动脉出血止血法

  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1)指压法

  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

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

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2)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

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

方法是,上止血带前抬高患肢12分钟,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如上臂或大腿的上1/3处,先用毛巾或棉垫包扎皮肤,然后将止血带拉长拉紧缠绕在毛巾等物外面,不可过紧也不可过松,最多绕两圈,以出血停止为宜。

止血带最好用有弹性的橡胶管。

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等代做止血带。

上好止血带,在上面做明显的标记,写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2~5分钟,此时用局部压迫法止血,再次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应上下稍加移动,减少皮肤损伤。

放松止血带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不多,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以免压迫血管时间过长,造成肢体坏死。

支脉出血经初步止血后必须尽快送医院手术治疗。

搬运转送病人

1、对搬运转送病人的要求

1)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病人(如外伤病人的止血、止痛、包扎、固定),才能扭动。

除非立即有生命危险或救护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都应等救护人员先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医院。

2)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病人,尤其是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者。

否则,途中可能因疲劳而发生滚落、摔伤等意外。

3)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表现,如气色、呼吸等,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影响呼吸。

4)在火灾现场浓烟中搬运病人,应匍匐前进,离地面约30厘米以内,这里烟雾稀薄,否则容易被浓烟呛住。

2、常用的搬运方法

1)担架搬运法

  最常用,适于病情重和运送远途的病人。

现在常用的有走轮担架、帆布担架,也可用替代品(绳索、被服)制成结实的担架。

担架搬运时的具体方法是,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

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用胶布固定。

2)徒手搬运法

  病情轻、路途近又找不到担架时用。

可用背负、抱持、托举等方法搬运。

环形缠绕肢体两謵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些错误的搬运方法导致了病人,主要是脊椎骨折病人病情的恶化。

因此,在救护现场,切忌对脊椎受伤的病人随意搬动。

等等等(梳理好应急措施)

 

七、有关常见事故的自救和急救常识

如人工呼吸的方法,火灾逃生常识和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八、应急演练

演练计划安排

演练记录

演练结果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