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995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docx

常见民间谚语集锦

中华成语典故追根溯源(2字篇)

马虎

  相传,宋代有个画家,很喜欢画老虎。

有一次,他刚画完一个老虎头,又有人请他马上画匹马。

他顺笔一挥,在虎头后添了个马身子。

那人问他:

“你这画的是马呢,还是画的虎?

”画家说:

“马马虎虎吧!

”后来,他把这幅画挂在墙上日夜欣赏。

他的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信口回答是虎;二儿子问他,他又顺口说是马。

  后来,他的大儿子打猎见了一匹马,误以为是虎,拉弓将马射死了,赔了马主人一匹马钱。

他的二儿子在山里碰上一只老虎,却以为是马,刚要去骑,老虎蹿上来将他咬死吃掉了。

画家在悲痛中烧毁了这幅画,并写了一首诗,告诫世人做事千万“马虎”不得。

诗曰:

“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

大儿依图射死了马,二儿仿图喂了虎。

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画家称为“马虎先生”,又把办事不认真,草率行事称作“马虎”、“马马虎虎”、“打马虎眼”。

溜须

  溜须,就是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意思,语出《宋史·丁谓传》。

丁谓是宋真宗时的宰相,此人为人奸猾,善于拍马屁讨上级的欢心,因而从一管钱赋的低级官吏爬到参知政事(副宰相)的高位。

当时,寇准任宰相之职,寇准是个刚直不阿的人,非常厌恶丁谓的所作所为。

一次,公堂会食时,寇准吃饭不小心,胡须上沾了些饭菜,丁谓连忙上前讨好,为寇准擦拭胡须。

寇准讥讽地说:

“参政(参知政事的简称)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

”把丁谓说了个大红脸。

此后,丁谓便对寇准怀恨在心,经常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的坏话,使寇准被贬雷州。

丁谓虽然达到了排斥寇准的目的,但记载着他丑行的“溜须”一词也由此产生了,并沿用至今。

吝啬

  现在人们常用“吝啬”一词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

其实,关于“吝啬”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趣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吝和啬是两个人的名字,而这两个人还是一对要好的朋友。

  有一年两人相约,中秋节一同饮酒赏月。

约定好吝先生携酒,啬先生备菜,但两人都十分小气,不肯花一分钱。

中秋节两人按约准时到了约定地点,相互之间面面相觑,见到对方都是空手而来,相视了一会,尔后哈哈大笑。

两人坐于石桌旁,吝先生首先站起来,打破了这尴尬局面。

他用手作酒杯状,遥指高空,朗声说道:

“月光如水,水如酒,请啬先生啬老兄开怀畅饮。

”当然,此时的啬先生也不甘示弱,随即伸出两个手指做筷子,指着荷塘深情地说:

“池中游鱼,鱼是菜,请吝先生大饱口福。

”两人举杯共饮,互敬互让,好不高兴。

  但见此时啬先生手起嘴动咂得直响,夸道:

“好酒,好酒,杜康也要逊色三分。

”吝先生随即把两个指头送入嘴里,吧嗒着嘴巴道:

“好菜好菜,山珍海味也无法相比。

”过往行人看到两人如痴如呆、荒唐可笑的举动,无不前仰后合,捧腹大笑。

其中有人风趣地挖苦道:

“今天两位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活是吝啬人,死是吝啬鬼。

  自此,吝啬的趣事就传播开来,“吝啬”一词也叫开了。

吹牛

  “吹牛”一词最早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

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

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

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

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

他曾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渡江进入丽江地区,并大败大理守军。

现在昆明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指的就是这个典故。

  关于吹牛,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它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有关。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最看重的财产就是牛马。

因此,人们聚在一起时总喜欢谈论自己的牛马,其中就难免有夸大的成分。

日久天长,“吹牛”之说流传开来,有了说大话的意思。

  另外,在某些方言中,“吹牛”还有其他的意思。

如在云南方言里,“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说大话完全无关。

抬杠

  过去,我国民间过春节闹元宵常常会有形形色色的花会,其中有一个奇特的“抬杠会”。

有些地方也叫“撞官会”、“甩会”、“太平颤”等。

“抬杠会”是元宵节里的一个特殊节目。

所谓“抬杠会”就是元宵节里人们除了逛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的游乐之外,还要和某个有辩才的人进行辩论,比赛斗嘴、对骂的一种逗乐方式。

  后来,“抬杠会”上的两人语言对抗逐渐演化,人们就把说话时双方对抗较劲儿叫做“抬杠”。

类似于现在的脱口秀节目。

这种“抬杠会”在满族进入中原后,成了中国人“抬杠”的起源。

  抬杠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这活儿需要水平,除轿夫使用体力之外,其他参加的人都要求有极好的口才。

但我们绝对不能把抬杠和街头捶胸顿足的吵架混为一谈,更不是我们臆想的那种胡搅蛮缠。

斧正

  “斧正”的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书中说战国时期,博学的庄子和惠子是很好的文友,可是惠子早亡,庄子甚为痛惜。

  一次庄子在惠子墓前给人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国都郢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上溅了一点薄薄的白泥,于是他去请一位匠人给他削掉。

匠人让他站稳后,抡起斧子向他的鼻尖砍下来,那个人镇静端立,只觉一股疾风拂面,鼻尖上的白粉全都不见了,而鼻子却丝毫没有受伤。

  国君宋元君听说后,就派人去把这位匠人给请来了。

宋元君说:

“听说你运斤成风,给我表演一下吧。

”匠人叹了口气说:

“我确实有过这种技能,可是,和我配合的那个人已死去好久了。

  庄子讲到这里已经是老泪纵横了,哽咽着说:

“自从惠子死后,我失去了学业上的挚友,再也没有和我谈得投机的人了。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

意思是请别人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

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套话,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如同工匠削掉好友鼻尖上的白粉那样。

类似说法还有“郢正”、“郢削”、“斧削”等。

巾帼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暨唐·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

  解说:

三国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十几万人出斜谷征讨魏国,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筑垒安营。

司马懿也率魏军渡过渭水,背水安营,与蜀军对垒。

蜀军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却利用蜀军远道而来的不利条件,拒不出战,想拖垮蜀军。

后来诸葛亮改变了一味军前叫战的做法,让人取来一套巾帼妇女之饰,即女人用的头巾和发饰等物,装在一个大盒子里,并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魏营。

司马懿见信中写道:

司马懿作为大将统领中原大兵,却不披挂出战,以决雌雄,而是紧守大营,畏避刀箭,与女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现在送给你一套妇人的衣饰,如果不出战,你就接受下来吧。

如果你觉着还有羞耻之心和男子气概,就早日出战。

司马懿虽然被激怒了,上表请朝廷允许他决战,但魏明帝不许,派重臣持节加以制止,司马懿只好作罢。

(诸葛亮故事参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巾帼”作为妇女的代称,常有“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等。

  

九拜

  古代的大礼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三叩九拜”,在一般的理解中,“九拜”就是连续拜九次,而礼法上的“九拜”真是这样子吗?

  所谓“九拜”其实是古代行礼时的九种礼拜方式。

这九种礼拜方式分别叫“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这九种礼拜方式不仅仅是名称不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动作要领不同。

 “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

在古装电视剧中,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皇帝所行之礼即为此礼。

稽首的基本要领是:

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

稽首也是吉礼之中最为重要的礼仪。

  “顿首”是丧事之拜中最重要的礼节。

顿首的基本要领如下:

先跪拜,然后手至地,首亦叩地。

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空首”的动作要领为:

跪而拱手,头俯至于手,与心平。

  “振动”的动作要领是:

先拜而后踊。

踊是丧礼中最哀恸的表现,顿足,跳跃,以示哀之至也。

  “吉拜”的动作要领如下:

先拜手,而后重复九拜中的“顿首”动作。

也是丧礼之拜。

  “凶拜”是古人的凶事之礼,其要领是先做“九拜”中的“顿首”而后再拜。

  “奇拜”之“奇”表示单数,在这里是拜一次的意思。

  “褒拜”指拜的次数在再拜以上。

  “肃拜”是女性常用的礼拜方式,拜而不跪,俯首两手下垂。

  因此,“九拜”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它涵盖了古时全部的礼拜方式。

“九拜”中既包括了吉礼,又包括了凶礼,既包括了男人行礼的方式,也包括了女人行礼的方式。

很显然,在任何一次仪式之上,都不可能穷尽这九种礼拜形式。

所以,九拜不仅不是拜九次的意思,而且也不可能在任何一次仪式上听到“行‘九拜’之礼”。

润笔

  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

因此,毛笔泡水这个动作就叫“润笔”。

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润笔”一词典出《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

“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m译曰:

‘笔干’。

”译对曰:

‘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郑译是隋文帝的开国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国。

后来郑译遭弹劾贪赃纳贿、疏于职守及不孝顺母亲,因此遭到贬官。

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郑译与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所以就想将郑译召回。

于是,隋文帝就命令内史令李德林草拟诏书恢复郑译的爵位,丞相高m玩笑地对郑译说:

“笔干了。

”郑译则答说:

“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因此,后人就将给付作诗文书画之人的酬劳称为“润笔”了。

润笔之风至唐大盛,最出名的是韩愈,专为名公巨卿写碑铭,“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杜牧撰《韦丹江西遗爱碑》,得采绢三百匹。

利之所在,人争趋之。

上当

  “上当”的原意是到当铺去典当东西,但现在人们常常把被欺骗叫做“上当”。

而该词之所以引申为被欺骗的意思,则和下面这段趣闻有关。

  清朝光绪年间,清河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在城里开了一间当店。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家业越做越大,生意异常兴隆。

  虽然生意异常兴隆,但各房族人懒于营业,都将自己名下的资金做股存在店里,靠股金分红过日子,把日常的典当业务全都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经营。

  而寿苎是个酷爱读书、喜欢校勘书籍的文人,对生意一窍不通,处理典当事务非常马虎。

王家人见有机可乘,就纷纷地从自己家中拿了一些无用的东西到当铺来典当。

他们个个都将物品估了高价,要伙计如数付给。

伙计不敢得罪股东老板,寿苎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拦。

  如此这样,前来典当的族人越来越多,不到几个月典当铺的资本就被诈骗得所剩无几了,寿苎只好向其他商号借贷。

久而久之,这家资金充裕的当铺就倒

闭了。

当时的人见此情景,就编了一句谑言:

“清河里,自上当。

”嘲笑清河王家的人去自家当铺典质东西(自上当)。

  由于王氏家族自家诈骗了自家,使得当铺倒闭,因此人们就把被欺骗叫做“上当”了。

借光

  “借光”原指分沾他人的利益或荣耀,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

这个词的来历,在《战国策》中可以找到答案。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

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

这位姑娘说:

“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

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

”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让她留下来了。

光阴

  “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我国关于珍惜时光的一则古训。

这里的光阴用寸来计量,很是形象。

那么,“光阴”一词又是由何而来呢?

“光阴”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其中有“光阴可惜,譬诸逝水”一语。

人类的第一个时间概念就是白昼、黑夜的交替变换。

所谓昼兴夜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规律。

“光”即是白昼,“阴”为黑夜。

用“光阴”一词笼统地代指时间,再合适不过了。

倒霉

凡是遇事不利,便说倒霉。

霉本指霉季,即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常下雨,空气潮湿,衣服被褥等容易发霉。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加以防范,不会受到损失。

但是有些年份,会发生反常情况,霉季并不霉,而在霉季过后十天当中,却比霉季里霉得厉害,使人们受到损失。

因此,人们习惯把遇到这种情况称为“倒霉”。

后来意义扩大,把遇到的不如意事情都说成倒霉了。

悬壶

  病人送给医生的锦旗上常常写着“悬壶济世”几个大字,以赞扬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其中的“悬壶”就是行医的代名词。

  “悬壶”一词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费长房》一书,该书记载了下面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人,汝南(今河南上蔡附近)人士,曾经是管理市场的小官吏。

有一天,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这一神奇的景象把费长房震住了。

他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于是便带着酒肉等礼物,恭恭敬敬地去拜见老翁。

明白了他的来意后,老翁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里面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繁花似锦,宛若仙山琼阁。

  老翁对费长房说:

“我本是天上的神仙,因为犯了过错受到责罚,下到凡间。

现在,对我的责罚期已满,我将要离开此地,你愿意跟我一起走吗?

”费长房于是追随老翁学道。

在历尽艰辛之后,他终于学到了过硬的医术。

  在学成之后,费长房返回自己的家乡。

他能医百病,甚至可令人起死回生,由此成为一代名医。

从此,“悬壶”成为对中医行医的雅称。

如今,中医“悬壶”已很少见到了,但“悬壶”这一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也曾习医。

他在《革命原始》中自述:

“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

”我们知道,其中的“悬壶”一词本是对中医行医的雅称,而孙中山先生早年学的是西医,为什么他也用了“悬壶”一词呢?

  这是因为,“悬壶”一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所有医生行医的雅称,而不论是

中医还是西医了。

“悬壶济世”也就被用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元旦

  每年阳历的一月一日,是我国传统的新年———元旦。

元旦年年要过,可又有几人知道元旦这个节日是怎么定下来的呢?

  “元旦”是个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开始、第一之意;“旦”字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是个象形字,也就是早晨的意思。

那么“元旦”合在一起就表示新年的第一个早晨了。

  据说“元旦”这一名称,最早出自颛顼时期,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但此后,夏、商、周、秦、汉的元旦期并不一致。

据《史记》记载,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周代是十一月初一;秦统一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并一直沿用未改。

  到了近代,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定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正式将阴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并通过决议,写入了相关的文件,便一直沿用至今。

除夕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

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

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

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日不眠为守岁等。

公元

当人们有了“年”的概念后,就产生了种种纪年的方法。

在古罗马,常用罗马建国或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称帝的时间作为纪年的开始。

我国古代曾有岁星纪年法、王位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等三种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是根据岁星即木星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王位纪年法是以某国王某皇帝上台那一年为元年,如康熙元年、康熙四十年、乾隆六十年等;干支纪年法是以十天干、十二地支为序相配组成,共有六十个组合,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如清朝乾隆八年,是干支纪年的癸亥年。

  那么,“公元”是怎样产生的呢?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

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

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古罗马的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且主张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

由于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所以被称为公历。

从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稣诞生的年份便被称为公元元年。

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元。

  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汉平帝的元始元年。

我国采用公历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但与当时“中华民国”纪元的纪年法并行,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完全采用公历纪元。

正月

  我国民间现在仍然沿用的农历所划分的十二个月中,有三个月份是有别称的,即第一个月称“正月”,第十一个月称“冬月”,第十二个月称“腊月”。

这是为什么呢?

  西汉《尔雅·释天》中说: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说明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同。

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

由于上面所述古代各朝每年的起始月都比较混乱,以至于每个朝代都必须改一次月份次序,而改后的第一个月便叫“正月”了。

  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

“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

”意思是:

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

据历史记载,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的一月为“正月”,并一直沿用至今。

腊月

  “腊月”是由“腊日”演变而来的。

在古代,“腊日”是祭祀百神的日子。

据说这种活动最早是从周代开始的,为什么祭神的日子要叫做腊日呢?

这得从“腊”字古义说起。

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被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

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称为“腊”。

在周代,掌管“腊”的人称为“腊人”。

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神日称“腊日”。

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后来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

星期

  西方国家七日一制的称呼多带宗教色彩。

如基督教徒做礼拜这一天,叫“礼拜日”,次日按顺序依次叫礼拜一、礼拜二……七天称一个礼拜。

我国古代将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称为七曜,以七曜纪日法称为七曜历。

我国七曜历的通行顺序是日、月、火、水、金、木、土,七日为一星期,周而复始。

起源于古代巴比伦。

公元一世纪时,罗马人用之,后逐渐传入其他国家。

我国四世纪时曾有此法。

八世纪时摩尼教徒又由中亚传入我国。

“星期”的广泛应用是在近代,这得从袁嘉谷说起。

  袁嘉谷(1872-1937),云南省石屏县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袁嘉谷参加科举考试,殿试中二甲第六十二名,赐进士出身。

同年,云贵总督魏光熹又保荐袁嘉谷参加“经济特科”考试,袁嘉谷复试获一等一名,有人称之为“特元”,滇人则称之为“状元”。

试罢,袁嘉谷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派赴日本考察。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被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

  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

在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

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编定名词馆,专门负责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

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新名称。

把七曜日称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

寺庙

  人们经常把寺、庙连在一起用,殊不知,寺和庙并非一体。

“庙”是指我国古代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也有人将皇帝的宫殿称之为“庙堂”或“廊庙”,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有些史书里,把皇帝与大臣所商讨的对策也称为“庙算”或“庙议”。

皇帝死后,追赠的谥号也称为“庙号”。

而寺是和尚修行和居住的处所,除此之外,寺院里还要供奉各类的佛像。

确切地说,寺与庙的最大不同就是,寺院供奉的是佛,而庙里供奉的则是偶像化的有功之臣。

人们在寺里祈求,是期望得到佛祖的保佑;而人们在庙中祭祀,则往往是为了表达对功臣的缅怀。

商人

  “商人”就是买卖人,生意人。

“商人”一词的由来和商朝很有关系。

  历史上,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商朝的臣民被贬为下等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被没收了土地和财产。

周武王命令他们从都城迁往外地,以贩卖牛马来维持生活。

以后成王继位,商遗民作乱被镇压。

成王的叔父周公强迫商遗民迁居洛阳一带,指定他们继续以做买卖为生。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职业。

由于这些人大多是商代遗民,所以被世人称为“商人”。

“商人”一词由此产生,并沿用下来。

食指

  大家都知道手的第二个指头叫“食指”,这和拇指、小指、中指的命名似乎有些区别,与食指的大小、位置无关,却从字面上看来与食物有关,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食指最早还真的和吃有关,但可不是吃手指的意思。

古人习惯用这个指头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古人这样做并不奇怪,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可是用手直接抓起东西来吃的———因此,古人专门将这个手指称作食指。

之所以选择食指来做这个工作,也许是因为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食指较为灵活,尝起食物来非常方便的缘故吧。

说起食指,还有段有趣的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贵戚子公(公子宋的字)的食指每次若有跳动,第二天必尝异味。

他出使晋国,食指大动,便吃到了石花鱼;出使楚国,食指大动,就吃到了天鹅肉;后来吃到合欢橘之前,也是食指大动,屡试不爽。

依此看来,食指与食物之间还真是有着深厚的渊源。

喝汤

  南阳人将吃晚饭习惯称为“喝汤”,说是喝汤,其实馍、饭、菜都有。

这种以“喝汤”代替“晚饭”,缘于一段民间传说。

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柽被明成祖朱棣封到河南南阳为唐定王。

他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南阳百姓满足不了王室的挥霍,朱柽强令百姓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节余一顿饭的口粮全部上交王府。

有位在王府花园修垒假山的老石匠,饥饿难忍,夜晚回家后就挖些野菜熬汤充饥。

不料被赏夜色的朱柽发现了炊烟,即命人把石匠抓来审问,问他为何违反禁令。

石匠辩解说没有做饭,只是煮一点野菜汤。

朱柽让人去揭锅查验,果然是野菜汤,石匠才幸免一死。

以后老石匠每晚回家,都煮点野菜汤喝。

人们都纷纷仿效。

为了躲避王府的追查,傍晚见面时都互致问候,问“喝汤了没有”,这种习俗保持至今。

郎中

  郎中是古代官名,南宋有位郎中叫陈亚,一年大旱,陈亚和蔡襄在路上看到一个和尚求雨,赤膊自晒,殊为可笑,陈亚随口念道:

“不雨若令过半夏,应定晒作葫芦巴。

”半夏、葫芦巴都是药名。

蔡襄道:

“陈亚有心终归恶。

”陈亚回应:

“蔡君除口便成衰。

”便成衰为中医学泄泻的别名。

此事后,陈亚名声大振,人们认为他不但熟谙药名,也通医术。

后常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

火锅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

据考证,发掘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

唐代白居易的《问列十九》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

到宋代,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