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778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docx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

RevisedbyBLUEontheafternoonofDecember12,2020.

 

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

编制:

李安民

吉林省松江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吉舒高速公路01合同段

一、编制说明……………………………………………………1

(一)编制目的…………………………………………………1

(二)编制依据…………………………………………………1

(三)适用范围…………………………………………………1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2

(五)应急工作原则……………………………………………2

二、工程概况……………………………………………………3

三、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3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

1、领导小组……………………………………………………4

2、应急小组……………………………………………………5

3、应急知识培训………………………………………………6

4、通信联络……………………………………………………6

5、事故报告……………………………………………………6

6、组织机构框图………………………………………………7

7、部门领导职责………………………………………………7

五、预警及信息报告……………………………………………8

(一)预警………………………………………………………8

(二)信息报告…………………………………………………9

六、应急响应……………………………………………………9

七、应急救援措施………………………………………………9

八、应急救援物资保证措施……………………………………12

九、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4

十、预案的修订…………………………………………………14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潜在的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做好事故、事件应急准备,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和突发事故、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控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可能造成的伤害、损失和环境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各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83号)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污染防治法》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吉林省松江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吉舒高速01合同段工程施工所在区域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五)应急工作原则

1、当施工现场发生环保污染事故后,发现人员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势态的进一步扩大,并立即上报现场负责人、技术员。

2、现场负责人、技术员必须立即赶到现场,同时立即上报项目部经理丛严明、总工程师韩岩峰和安全环保部。

3、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环保部立即赶赴现场,针对不同情况,同时启动既定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和主管部门,

4、经理领导和工程部、安全部、物资等负责人及时奔赴现场,协调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监督,同时向上级和地方环保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采取措施、估计损失等。

二、工程概况

1、本合同段主线起点桩号为K4+700-K11+800,7.1km,共设置涵洞7道;公铁立交1处、大桥1座、互通立交1处、通道3处、天桥1处、收费站1处。

吉林连接线K0+000-K4+641.84(K4+641.84=主线K4+700),4.642km,共设置涵洞9道;分离立交1处、通道2处、平面交叉3处。

2、全段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26m,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合同工期:

2014年12月1日—2017年9月30日。

3、路基:

清除表土13.0498万立方米,挖土方1142405立方米,挖石方1163138立方米,填土方414955立方米,填石方869791立方米,填方5%掺372888立方米,台背填筑185215.1立方米,锥坡及台前溜坡36935立方米,防护排水工程。

4、桥涵:

大桥232m/1座,公铁立交桥2座,天桥1座,通道桥8座,匝道桥6座,涵洞36道(20道盖板涵、16道箱涵),圆管涵23道。

5、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

单向收费岛10个,双向收费岛1个,整车式动态称重系统基础1套。

6、绿化及环境保护:

开挖并铺设表土121036立方米,撒播草种177633平方米,种植地被植物911445株,人工种植乔木3065株,人工种植灌木942株,生态蓄水处理池1280平方米,吸、隔声板声屏障1276米。

三、重要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根据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确定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为重要危险源。

1、临时工程的污染,包括临时便道,拌合站、油库泄露、毒害物质泄露、钢筋场、临时住地、弃方失稳。

2、钻孔桩泥浆池泄露。

3、河道、沟谷防护。

4、机械施工噪声污染。

5、拌合站混凝土生产及原材运输产生的污物污染。

6、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污物污染。

7、试验室化学物品污染。

8、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发生的地点为项目施工过程。

9、可能影响范围为施工作业场所和邻近水源、环境污染,可能影响的人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和附近居民。

10、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紧急事故,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领导小组

总指挥长:

丛严明

副总指挥长:

汪勇韩岩峰姜千秋

成员:

周小会赵国辉李安民祖天坦李忠友刘长青朱永学孙铁强韩猛姜成伟姜殿清李兴华

2、应急小组

保卫组:

组长:

李安民

副组长:

王文政朱永学李忠友

成员:

沈中仁刘学王立国邹春光

秦建勇徐国庆

保障组:

组长:

姜千秋

副组长:

刘海洋李忠友

组员:

孙铁强刘学综合部门人员

救护组:

组长:

周小会

副组长:

李新华李忠友

成员:

刘洋马书生裴立军孟庆明

王刚李新华

医疗组:

组长:

赵国辉

副组长:

祖天坦

成员:

韩猛王大鹏李新华杨月艳测量班

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

报警电话:

110医疗急救:

120

地址:

吉林市龙潭区遵义路52号。

卫生员:

张冬梅(兼职)

3.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受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

培训内容:

伤员急救常识、各类重大事故抢险常识等。

务必使应急小组成员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地履行抢救职责。

4.通信联络?

必须将110、119;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企业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

工地抢险指挥及保安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5.事故报告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企业、项目部除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轻伤事故:

应由项目部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领导、生产办公室和企业工会。

重伤事故:

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1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工会组织。

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

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1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检察机关,填报《事故快报表》,企业专职安全负责人接到项目部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

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

企业应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人民检察机关和监督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委托人)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

员工受伤后,轻伤的送工地现场医务室医治,重伤的送附近医院救治。

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的,企业应在1小时内通知劳动行政部门处理。

6、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

7、项目部应急预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

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

项目副经理:

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

项目总工: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

工程部部长:

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和实施运行。

安全环保部长:

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演练、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

财务部部长:

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

材料设备部部长:

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

办公室主任(办公室):

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

计划合同部长:

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

党支部书记:

负责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组织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对人员的思想动员和事故后的思想教育工作。

必须时,负责组织党、团员突击队参与救援抢险。

应急救援队(一、二、三队):

由项目副经理、施工队长负责,每队救援人员定员25人;负责直接参与抢险救援。

五、预警及信息报告

(一)预警

根据危害程度,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预警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分别代表一般、较大、重大。

Ⅰ级:

死亡1-2人以上;

Ⅱ级:

死亡3-9人;

Ⅲ级:

死亡10人以上。

(二)信息报告

(1)当工地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信息以电话、口头传达等方式报告给项目部带班负责人或安全部长、项目经理以及项目部应急指挥机构的任何成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经理部应急领导小组。

(2)当有人员伤害时,报警员负责打急救电话120,报告发生伤亡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标志,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断方位。

(3)项目经理部迅速将事故情况向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逐级快速上报。

(4)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可以直接指挥部及政府安全生产相关部门。

六、应急响应

1、发生环保、水保全事故后,事故单位应迅速向局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报告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了哪些措施及现场控制情况,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等。

2、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采取积极自救、互救措施,进行控制,以防事态进一步蔓延或扩散,指派专人负责引导指挥人员及各专业队伍进入事故现场。

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确定警戒区域和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任务。

4、各专业咨询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对事故情况做出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后,参与事故调查及提出整改措施。

5、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应急小组组长的指挥,按各自的分工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

七、应急救助措施

1、水污染应急措施

施工现场均修有污水沉淀池,若发生水体污染,马上切断污染源,切断污水排放管道。

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请专家对污水进行检测,采用有效的措施对污水进行处理。

2、大气污染应急措施

发生有毒气体泄漏,马上疏散附近的工作人员与居民,并采用有效的化学溶剂对有毒气体进行稀释。

并向有关环保部门通报。

对于运输、储存水泥等易飞扬物体时,马上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或减少扬尘。

并配置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进行洒水湿润。

3、噪声污染应急措施

对噪声超标的设备马上更换,并采用先进的低噪音设备。

加强对高噪音环境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

4、固体废弃物应急措施

弃碴场、取土场严格按设计或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设置到指定地点,若发生堵塞河道的事故,马上组织机械设备进行清理,并作好保护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同类事故;严格控制、检查弃碴现场堆放,防止发生弃碴堆垮塌事故。

加强生活垃圾的管理,发生事故,安排专人对垃圾进行清理,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倾倒点。

5、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当项目部所属各项目在日常施工生产中遇到突发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紧急安全事故(状态)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应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

6、现场保护

突发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发生后计划合同部应立即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立即开展收集证据工作。

因抢救人员、防止突发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用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7、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故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

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

警报和紧急公告由办公室和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

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

8、事态监测

发生突发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并启动应急预案后,由安保部、工程部、计划合同部、材料设备部各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

监测的内容包括:

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爆炸危险性、受损建筑物跨塌危险性等。

9、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派出所负责实施。

现场警戒措施包括:

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10、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

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彻底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达疏散命令,办公室主任组织、派出所参与实施。

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

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

11、医疗与卫生

兼职卫生员在救护组人员的协助下,及时对突发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

12、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

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局指安监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

13、应急终止与现场恢复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指挥长下达终止应急令。

终止应急令由安监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

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工程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派出所所长,由派出所所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

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

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

由职工工会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

14、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项目部统一布置,组织相关专家,相关机构和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八、应急救援资保证措施

(1)资金的配备

财务部必须保证10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位置

负责人

1

急救车

1辆

石化总医院

卫生院院长

2

物资运输车

2辆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3

医药箱、药品

1套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4

挖掘机

3辆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5

装载机

3辆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6

安全帽

50顶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7

安全带

15条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8

扩音喇叭

3支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9

警车

1部

派出所

派出所所长

10

对讲电话

6部

项目部

物资设备部长

(3)社会资源:

在发生突发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紧急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示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110支援等。

(4)通讯联络

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负责。

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

①项目部部应急联络电话:

项目部办公室电话

项目书记手机

②对外应急求救

公安警力求救电话:

110

医疗急救求救电话:

120

③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

项目经理手机:

项目总工手机:

安全环保部长手机:

工程部部长手机:

计划部长手机:

财务部长手机:

物资设备部长手机:

计划合同部长手机:

1

九、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实施。

培训时间为工程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

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人员。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会议室。

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

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本部分演练由安质部组织,时间为工程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

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

本部分功能演练由办公室主任在项目部办公室实施。

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

十、预案的修订

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应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

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

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监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

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

十一、附则

(1)本预案检查评估由企业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以责论处的原则,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奖惩规定进行考核奖罚。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本应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4)本应急预案报备吉林省松江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松江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JS01合同段

二0一六年四月一日

吉林省松江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JS01合同段

二0一六年四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