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推行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369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IT推行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IT推行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IT推行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JIT推行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JIT推行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JIT推行方案.doc

《JIT推行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IT推行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JIT推行方案.doc

“JIT”推广方案(草案参考用)

拟制人:

曾勇

部门:

工厂

职务:

实习生

日期:

2004-3-1

一.现状描叙

1.现工厂管理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式管理,注重技术,对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运用不够;缺少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管理思路。

各部门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各自为战。

1.1“5S”管理执行不到位(部分客观原因),ISO9000程序文件与实际工作结合度不高。

由此而造成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因缺少上级对此的支持而信心不足,士气不高。

1.2各部门、各管理人员责、权、利不清,未能充分发挥ISO9000的作用。

在管理制度上没有作到规范化、程序化,各岗位管理干部缺少岗位说明书、岗位流程等,生产线作业指导书不完善等。

由此而造成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等,而不是指是否完成当天任务),在维持状况下执行命令。

同时,缺少对新入职员工培训。

1.3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浪费严重。

1.3.1流水线生产中存在若干“瓶颈工序”,导致整个生产过程中前后生产能力不一致,如原料供给、QC检测等就明显制约了出货速度。

目前的状况可以用下图表示:

原料供给插机、附件装配QC成品

因为缺少对各生产线、各相关部门生产能力的评定,对各工序的人员、设备的配备无法进行合理调整,通过改进,应尽量达到如下图:

原料生产流水线成品

1.3.2定置管理不到位。

部分工序中所需物料及工具的摆放位置有待进一步合理化,如下图主机装配,员工有时要转身回头拿螺丝或胶水,有时需隔流水线较远拿工具,浪费了实际工作时间。

1.3.3缺少对工作时间的管理。

员工缺少时间管理观念(缺少激励也是原因之一),导致做事时有重复、返工,经常因一点小事而打断正常的工作节奏,时间浪费严重。

例:

现在每天生产车间的卫生打扫分别在10:

00和15:

00左右进行,而此时正是工作的高效率时段,清洁时打断员工的工作,导致其重新调整工作状态。

1.4缺少激励。

现行管理制度、工资制度缺少激励。

做好做坏一个样,做的多做的少拿一样的工资,这种现状助长了部分员工“吃大锅饭”的心态,而这对其他员工是不公平的。

2管理人员缺少培训,无法做到有效沟通。

2.1沟通的目的—朝一个目标努力

沟通的四个方向,见下图:

上级满意

沟通

后关联部门

同事满意

自己满意

前关联部门同事满意

沟通沟通

沟通

下级满意

工厂的现状:

满意度较低,员工流动性大,不利于管理。

2.2加强培训

这一点在上面提到,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缺少培训。

如,在推行“5S”,ISO9000等过程中,高层管理者缺少坚定决心,中、基层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而缺少执行的动力。

到最后就变成空有其名而无其实了。

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部分管理人员因上级态度不坚决而在管理过程中听之任之;少数管理人员能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但又因缺少必要的培训而缺少实践、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部分提出了解决办法而得不到上级支持,因此打消了积极性等等都有。

如果领导有了“就这样过吧”的想法,那么下面就更是得过且过了。

上面描叙的情况,因为各部门缺少激励,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思路,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部门间无法协调。

各部门只从本部门的“少做事,少出事,少负责,多拿钱”原则出发,导致沟通失败,问题难以解决。

3缺少对管理项目的控制

各种统计数据没有充分利用,统计了之后,只是放在那里,并没有用来做为改进的依据和指导,导致缺少对管理项目和管理目标、考核等的控制。

如:

不合格率的统计,往往只是进行了记录和存档、临时性的解决,并未对月、季度、年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由此很难通过数据来反映长期跟踪效果,对关键工序的不合格率难以通过数据来显示改进情况,并调查原因,解决办法,并判定是否需要作为作业指导备案。

其他的类似还有:

人均生产率、设备故障率……

4库存管理不统一

4.1库存无计划

即针对本公司产品目前的销售状况、发展前景预测等,工厂缺少对生产量、库存量制定相应计划,无人核算各产品的安全库存量。

而市场部也未将年度总结、各销量(各机型)纵太分布统计、年度计划、市场调研与预测报告等资料与工厂共享,缺少上叙资料,工厂很难指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库存计划;

4.2仓库管理太繁杂

由于产品线拉的过长(200多中机型),又缺少生产、库存的计划,加上工厂场地原因、人手原因、人员业务水平等综合原因,导致物料部工作难度人为增倍;

4.3库存无统一管理

从生产部物料组工作流程可以发现,已将其分为成品领料和半成品领料两个流程,而物料组接受指令的入口却又两个,而成品、半成品仅成品有一个归口管理,即下图所示:

库存、无人管理

半成品

生产部物料组

物料清单

原料下发

物料部生产

成品出货

或入仓(物料部)

订货单

生产数量决策

生产

物料部

生产部原料

物料组领料

即物料部管理半成品生产计划、原料、成品库存;生产部负责成品生产计划、成品库存数量。

而作为库存这一整体的管理对象,被砍成三截,两头的被两个不同的部门抓着,中间的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结论:

库存实际上是无人管理。

5原材料供应效率不高,采购管理未统一

5.1原料供应是否正确在各生产线都是困恼其正常生产的一个大问题。

在装机、附件,经常出现插完机,再接到更改通知或检测出问题而需要更改料单,造成返工、原料浪费、重新取料等,即增加了工作量,又浪费了时间,且换料过程繁琐,对物料部,生产都带来不便。

主要责任部门:

工程部、物料部

5.2在主、分机装配拉,原材料供应经常不及时;分机装配原材料一次性数量过多,无法单个的清点、核对,发现错料或少料又需要重新申请。

且不合格料很多,部分塑胶料不合格率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主要责任部门:

采购部、物料部、品质部

5.3原材料采购管理不统一

半成品所需电子原料由采购部采购,而装配拉所需材料又由物料部采购;导致对采购这一管理项目无法统一管理。

不利于批量采购、成本核算、库存管理、易引起相互推卸责任等。

关于采购的具体问题,因缺少进一步了解,不便做过多评价。

主要责任部门:

采购部、物料部

二.实施计划

根据我厂现状,拟制计划如下:

1.内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1.1“5S”管理的进一步到位,定置管理、现场管理的指导和规范;

1.2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明确各岗位特别是管理岗位的责、权、利;

1.3关键工序、瓶颈工序的控制,生产线生产能力与人员的合理配备;

1.4加强成本、效益观念,适量压缩产品线。

2确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项目。

2.1加强对管理项目的控制;

2.2明确管理项目与目标的关系。

3供应商管理

4库存管理

5全面推行“JIT”计划

三.关于计划的说明

本计划分成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3个月(暂定,根据进度调整),第一个月培训、实施,第二个月检验成果、改进,第三个月巩固、总结;

确立两个推进中心:

1.内部管理和管理项目控制。

以生产部为推进中心。

(第一阶段)

在内部管理中,各部门存在的问题,通过下移、转嫁,往往集中在生产部爆发。

现在将生产部的问题当作起点,顺向或逆向跟踪,每次都将问题彻底解决(而不是象现在仅局限于本部门),并形成相关制度。

如果现存问题得不到解决,“JIT”无从下手。

2.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和零库存计划。

以物料部为推进中心。

(第二阶段)

如果说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是“JIT”实施的基础,那么对库存的管理则是“JIT”成败的关键:

成品、半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

而成品半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管理的最合适的归口部门即物料部。

四.关于各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

1内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确定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管理原则和管理目标:

压缩成本、提高品质、提高效率、加大激励。

1.1“5S”的进一步落实方案

检查

1.1.1

工具、物料的合理放置;等

重新布置

规划生产现场

空箱、垃圾及时回收

改善

类似物料、不良品隔离摆放

……

做好标志与防护措施

1.1.2减少浪费:

(部分为参考资料)

现存的七大浪费

1不良/修理的浪费;

2加工的浪费;

3制造过多/制造过早的浪费;

4搬运的浪费;

5库存的浪费;

6动作的浪费;

7两手等待的浪费;

1.1.3十二中动作浪费:

序号

浪费之名称

序号

浪费之名称

1

两手空闲

7

转身角度大

2

单手空闲

8

移动中的变换状态

3

作业动作停止

9

不明技巧

4

动作太大

10

伸背动作

5

左右手交换

11

弯腰动作

6

步行多

12

重复/不必要的动作

1.1.4建立提案制度;

1.1.5建立班前班后制度。

1.2ISO9000的全面实施和应用

一切按公司的要求,贯彻每一项指示,反映真实问题,明确各部门责、权、利;保证作到在全面实施和应用2000版ISO9000后,事事有人负责,人人为事负责,责任到部,责任到人。

具体方案以公司推进ISO9000计划为准。

1.3内部培训

实施“JIT”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相互之间(部门、人员)需要很规范的制度,在制度出台后,就要对中、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大量的培训,使相互之间形成很强的默契。

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把各部门训练成向一个方向努力,向一个目标努力,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沟通方式,共同的沟通语言。

内部培训分别以讲课和现场指导方式进行。

即各培训内容先以讲课形式,让管理人员明确各课程和计划的基本内容、开展方式,要达到什么目标,相应的考核标准使什么等;讲课后再进行现场指导,针对管理现场开展培训、教育。

培训内容主要有:

“5S”,ISO9000,程序文件、工作流程的使用,定置管理与现场管理,管理项目,管理目标,成本管理,“JIT”与绩效考核,提案制度,班前班后会的开展等。

例:

现场指导如何开展

现场发现问题

生产进度明显不一

找齐负责人、责任人

工具、工装不合理

发现问题的依据

调查事实真相

“5S”考核标准

员工动作不合理或无所事事

分析原因

其他部门的原因影响本部工作

员工不服从管理

跟踪调查,现场解决

员工、管理人员现场反映

杜绝再犯,形成制度

(如有必要)

……

(因时间和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2各职能部门的管理项目和目标(部分参考)

图一:

各职能部门的管理项目;

图二:

管理项目与管理目标的关系。

各部门推行以下管理项目与目标,即各部门负责人对各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