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347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docx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时同步练中图版解析版

一、选择题

1.“衣、食、住、行”中的“行”也是一种文化,下列哪项是对我国南方与北方传统的出行方式差异的概括()

A.南船北马B.南甜北咸C.南米北面D.南湿北干

【答案】1.A

【解析】1.“衣、食、住、行”中的“行”也是一种文化,如自然环境影响我国南北方的传统运输工具是南船北马,南方多河湖,北方地势平,故选A。

2.藏族人喜欢穿脱袖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什么样的环境()

A.气候温暖B.阳光照射强烈C.干旱少雨D.气温昼夜温差大

【答案】2.D

【解析】2.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故选D。

下图为传统苗居竖向分层功能示意图和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

据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苗寨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

①地形条件②建筑物分布③植被种类④人口密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对传统苗居竖向分层功能叙述合理的是()

①竖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空间②底层为生产层可以稳固建筑③阁楼贮藏粮食可以防潮隔湿④生活层居中便于防风保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答案】3.A4.C

【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为山区,“之”字型道路可以减缓坡度,图中的道路修建主要是为了联系更多的居民点,方便居民外出,可知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了当地的地形条件和建筑物的分布,可知①②正确。

植被种类和人口密度是不会影响到该区域的道路的形状的,可知③④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项。

4.贵州省地势崎岖不平,气候湿热,竖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空间,上层住人,阁楼储存粮食,即通风有防潮。

所以根据题意选C。

船型屋是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种民居形式(如下图)。

该民居的营造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此回答下面5-6小题。

5.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辽东丘陵C.海南岛D.黄土高原

6.该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

A.炎热潮湿B.高寒缺氧C.地表崎岖D.多滑坡、泥石流

【答案】5.C6.A

【解析】5.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建筑物反映了当地的气候,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说明该地区气温比较高,而且树木茂盛,是我国的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

所以选C。

6.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故该地区气候环境炎热潮湿。

所以选A。

7.下列建筑物,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不明显的是()

A.新疆吐鲁番的晾房B.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

C.北京的奥运会场馆──鸟巢D.山区的吊脚楼

【答案】7.C

【解析】7.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根据题意,新疆吐鲁番的晾房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山区的吊脚楼适应当地地形的特点,北京的奥运会场馆──鸟巢与地理环境无关,答案为C。

8.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  )

A.苏菜B.川菜C.浙菜D.徽菜

【答案】8.B

【解析】8.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

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我国八大菜系中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的是川菜。

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风格独特,川菜味浓油重,以酸、麻、辣脍炙人口,调味离不开三椒(辣椒、花椒、胡椒),以味型多样、变化精妙、用料之广、口味之厚为其主要特色。

故选B。

9.如图所示的传统民间习俗,多见于(   )

①南方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9.B

【解析】9.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和西北地区由于人口集中地区地势平坦广阔,河流湖泊较少,传统的交通方式以陆上为主、交通工具主要是马拉大车,而南方地区人口集中地区河流湖泊较多,人们以水上交通为主,所以就出现了南船北马的习惯,如图所示马拉大车、年后拜年的民间习俗,应该多见于北方和西北地区。

故选B。

10.下列民居与分布地区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两面坡式民居﹣南方地区

B.四合院﹣湘西少数民族

C.帐篷、蒙古包﹣黄土高原

D.吊脚楼﹣西北地区

【答案】10.A

【解析】10.关于我国民族与分布地区的组合,南方地区因降水丰富,民居多以斜顶房为主,便于排水;四合院是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民居,湘西少数民族以吊脚楼为主;帐篷、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西北地区以平顶房为主;故选A。

11.下列地方戏曲发源于山东省的是(  )

A.吕剧B.豫剧C.越剧D.秦腔

【答案】11.A

【解析】11.吕剧发源于山东省,豫剧发源于河南省,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秦腔发源于陕西省。

故选A。

12.下列世界遗产中,属于文化遗产的是()

A.三江并流B.平遥古城C.中国丹霞D.武陵源

【答案】12.B

【解析】以上四个世界遗产中,三江并流、中国丹霞和武陵源属于自然遗产,而平遥古城属于文化遗产,故选B。

13.能调节生活节奏、饱览山水美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生活方式是()

A.游泳B.旅游C.赛马D.滑雪

【答案】13.B

【解析】13.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旅游行为而获得满足的一些基本需要,尤其是精神性和社会性的需要。

能调节生活节奏、饱览山水美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生活方式是旅游。

故选B。

14.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是()

①昆曲文化②丝绸文化③“二人转”文化④茶文化⑤赛马、射箭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14.B

【解析】14.“二人转”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所以③错误;赛马、射箭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所以⑤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地方特色文化有戏曲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所以B正确。

15.下列分别是北方与南方居民主食的是()

A.大米、谷子B.高粱、玉米C.面食、谷子D.面食、大米

【答案】15.D

【解析】15.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则为水稻;北方人的主食为面食,南方人的主食为大米。

故选D。

16.关于北方人民的生活,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工具以轮船为主

B.北方民居建筑,都注意通风散热

C.东北、华北居民主食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居民以小米为主

D.北方人民喜好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游泳、赛龙舟等

【答案】16.C

【解析】16.北方人民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船是南方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北方民居建筑特点是墙厚、窗小、平顶,注重保暖;东北、华北居民主食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居民以小米为主;北方人民喜好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滑雪等,南方地区的居民喜好赛龙舟,故选C。

17.“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名肴属于焉列哪个菜系()

A.江苏菜系B.粤菜菜系C.川菜菜系D.鲁菜菜系

【答案】17.C

【解析】17.川菜味浓油重,以酸、麻、辣脍炙人口,调味离不开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名肴属于川菜菜系,故选C。

18.下列地方菜系中,以辛辣为主要特色的是()

A.粤菜菜系B.闽菜菜系C.川菜菜系D.鲁菜菜系

【答案】18.C

【解析】18.我国有八大菜系,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粤菜一般比较清淡;闽菜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特色,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川菜味浓油重,以酸、麻、辣脍炙人口,调味离不开三椒(辣椒、花椒、胡椒);鲁菜以其味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故以辛辣为主要特色的是川菜菜系,选C。

19.我国下列地区中,多就地取材建行石屋的是()

A.内蒙古高原B.横断山区C.海南岛D.东北平原

【答案】19.B

【解析】19.横断山区有石漠化现象,多石头,就地取材建行石屋,故选B。

20.人们的饮食习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我国新疆各族群众都喜爱的主要面食是()

A.饺子B.馒头C.米线D.馕

【答案】20.D

【解析】20.人们的饮食习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如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和米线,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和馒头,新疆人喜欢吃馕,一种烤制的面饼,中国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

故选D。

21.《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④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答案】21.B

【解析】21.我国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和④青藏地区。

A.①北方地区的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故A正确;

B.②南方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和年糕应该是北方的特色食品,不是南方地区的特色食品,故B错误;

C.③西北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故C正确;

D.④青藏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故D正确。

故选:

B

22.关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小

B.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小

C.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D.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大

【答案】22.C

【解析】22.我国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较多,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当地居民的主食为米饭,由于南方气候特点为湿热,为了降温防暑,南方的房屋墙体较薄,窗户较大;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当地居民的主食为面食,为了冬季防寒保暖,北方的房屋墙体较厚,窗户较小.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3.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环境对各地的民居、服饰产生深远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傣族多竹楼,是为适应湿热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B.藏族服饰主要是传统藏袍,以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

C.冬季,海南岛上的人们服饰宽大厚实以抵御寒冬

D.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这和当地气候潮湿有关

【答案】23.C

【解析】23.傣族多竹楼,是为适应湿热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A正确;藏族服饰主要是传统藏袍,以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所以B正确;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的气温也会在0℃以上,不用宽大的服饰御寒,所以C错误;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这和当地气候潮湿有关,所以D正确。

24.下列关于自然环境对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

B.傣族居住在云南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竹楼利于通风散热,防潮、防虫等

C.满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适应冬季寒冷的气候,用保暖性好的旗装为日常服饰

D.江南水乡反映了江南地区水网稠密,淡水养殖业发达,居民以捕鱼为生

【答案】24.C

【解析】2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等,故北方以面食为主,傣族居住在云南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竹楼利于通风散热,防潮、防虫等,故傣族的民居是竹楼,江南地区水网稠密,淡水养殖业发达,居民以捕鱼为生,被称为江南水乡,满族生活在白山黑水间,以游牧为主,旗袍骑马比较方便,故选C。

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25-26题。

25.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6.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寒冷B.干旱C.地势高D.雾多

【答案】25.D26.B

【解析】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5.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故选D。

26.甲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暖湿气流的影响小,自然环境特点是干旱,故选B。

27.我国有些地方居民住房多为竹木结构的“高脚楼”,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炎热多雨D.日照强烈

【答案】27.C

【解析】27.高脚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这样的建筑是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多雨.故选C。

28.中国南方地区的民居是尖屋顶,而西北地区的民居是平顶屋,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人们的习惯

D.地形

【答案】28.A

【详解】28.我国南方地区位于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尖屋顶便于排水,因此我国南方地区传统民居是尖屋顶,而西北地区的民居是平顶屋,故选A.

29.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较南方地区厚,朝北的窗户较小的原因是()

A.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较小是为了保温、防风

B.主要是北方地区传统文化决定的

C.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降水少,但大风天气多,墙体厚,朝北的窗户起到防风作用

D.北方地区多产黄土,黄土砌墙,必须加厚才能砌起来

【答案】29.A

【解析】29.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在冬季,容易吹西北风,所以为了防寒保暖,北方地区的房屋墙体厚,而朝北的窗户较小,为了保温,也防止西北风吹进来,所以A项正确;北方地区的民居与传统文化没有关系,所以B项不对;C项没有提到北方冬季气温低,只提到了防风的作用,没有说到保暖,所以过于片面,因此C项不对;D项说法明显不对,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故选:

A。

30.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

C.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D.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答案】30.A

【解析】30.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当地藏族人民非常好客,会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竹楼,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居;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摔跤、射箭和赛马;故选:

A。

二、解答题

31.下面是小明搜集的一组我国民居的邮票,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张邮票分别是江苏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的民居,请你将邮票和省区一一对应。

A.________民居B.________民居C.________民居D.________民居

(2)根据上述建筑与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关系,填表说明理由。

【答案】31.

(1)A.内蒙古 B.江苏 C.北京 D.云南

(2)

【解析】自然环境对人们的民居有很大的影响,当地的民居也是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

(1)从图中可知,A蒙古包,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B是水乡,主要是南方地区,如江苏,C是四合院,北京的传统建筑;D是竹楼,主要是在云南地区。

(2)建筑风格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环境密切,如蒙古包主要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便于拆卸组装;江苏居民的屋檐比较陡,主要是降水多,便于排水;北京的四合院主要适应春季多风沙的气候,傣族的竹楼适应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

32.读景观图回答

(1)A图是我国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为为主,农村重要的运输工具是.

(2)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为,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

(3)C图是我国地区的景观,该地区传统民居

有的特点?

.

(4)在D图中,牧区传统放牧方式是,现在正向的方向发展.

【答案】32.

(1)南方;水田;船;

(2)窑洞;黄土高原;(3)北方;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是双层玻璃;

(4)游牧;定居轮牧.

【解析】3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知识,需要识记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内蒙古等地的传统民居特点及其适应的环境。

(1)读图可知;A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为斜顶,有利于雨天排水,主要适应降水频繁、降水量大环境,为南方地区的景观,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是船。

(2)读图可知:

B为黄土高原的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3)读图可知:

C图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墙体厚实,平顶,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是双层玻璃。

(4)读图可知:

内蒙古的蒙古包,易拆已搭建,牧区传统放牧方式是游牧,现在正向定居轮牧的方向发展。

33.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O℃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替天下妈妈友情发布秋裤预警地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l)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_________,“不知裤为何物”的城市是________,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秋裤分割线大致与我国的l月____℃等温线相吻合。

(3)“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气温在该季节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

(4)若寒潮来袭,此时秋裤分割线将向____(南/北)推进,过境地区常伴有的天气是___;“不知秋裤为何物”的甲地位于我国_______地形区。

【答案】33.

(1)呼和浩特广州纬度差异

(2)0℃

(3)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4)南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四川盆地

【解析】33.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气温的特点及影响,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由图可知,在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呼和浩特,“不知裤为何物”的城市是广州,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呼和浩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广州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2)图中秋裤分割线大致经过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的l月0℃等温线相吻合。

(3)由图可知,“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气温在该季节的分布规律是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

(4)若寒潮来袭,此时秋裤分割线将向南推进,过境地区常伴有的天气是降温、大风、雨雪等;“不知秋裤为何物”的甲地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气温高的原因是盆地四周环山,阻挡了冬季风。

34.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1)北方以______为主,南方以______为主,西北__________等畜产品比重大。

(2)中国八大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居建筑特点:

南方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藏民穿着可露出胳膊的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气温的变化。

【答案】34.

(1)面食大米牛羊肉奶制品

(2)鲁、川、苏、粤、浙、闽、湘、徽

(3)南方民居墙体薄、窗户大、通风条件好而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民居墙体厚、窗户小、密闭程度高

(4)藏袍

【解析】

(1)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南方地区以大米为主,西北地区牛羊肉、奶制品等畜产品比重大。

(2)中国的八大菜系是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3)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薄、窗户大、通风条件好;而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民居墙体厚、窗户小、密闭程度高。

(4)藏民穿着可露出胳膊的藏袍,以适应气温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